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

秘閣的大門伴隨着機括的吱吱呀呀聲緩緩開啓,兩府相公們有些奇怪,這裡已經好久沒人來了,除非有關乎國鼎之事,否則官家不會輕啓這裡。

難道今日的軍演另有隱情?

懷着稍稍忐忑的心,衆人進入秘閣,夏竦是早就看出其中蹊蹺的,而身爲平章事的龐籍也發現了其中的不妥,轉頭向風輕雲淡的曹瑋道:“曹樞密,官家宣召我等前來秘閣所謂何事?”

曹瑋淡淡一笑道:“等官家來了便見分曉,龐相公稍安勿躁。”

魯宗道和晏殊兩人對視一眼便不再說話,從曹瑋和狄青楊懷玉的態度看,這三人一定是知道什麼。

朝臣永遠都要等待皇帝的到來,這是禮制不可逾越,但這次的等待讓文臣們覺得是那麼的漫長,衆人迫切的想要知道官家召見他們的原因,在他們的猜想中認爲最少和這次軍演脫不開關係。

趙禎進入秘閣後被嚇了一跳,所有人都把目光緊緊的釘在自己的身上,眼神中充滿了疑問和期待。

趙禎輕咳一聲道:“此次秘閣對奏乃是大宋最高之密,萬萬不可泄露出去,稍有泄漏都可能會對我大宋北伐造成不可估量之害!”

北伐?!

趙禎的話說完一幫文臣頓時便炸了。

北伐一詞多少年沒有出現過了?這是隱藏在大宋文武羣衆內心深處的夢想,收回煙雲故地,一統大宋金甌!

但自從當年太宗兩次北伐失敗後,便給整個大宋留下了陰影,彷彿遼人不可戰勝,這也導致即便真宗御駕親征贏得檀淵之戰的勝利後依然會賠錢了事的原因。

打心底裡宋人對遼朝的戰爭充滿畏懼,兩次失敗的經歷如夢魘一般困擾在大宋的頭上,使得許多人覺得大宋就不可能戰勝遼朝,這一想法已經根深蒂固,難以改變。

對於北伐,衆人是又期待又畏懼的,畢竟當年的失敗記憶猶新,大宋開國之初的精銳一下被太宗消耗殆盡,並且大縱深大迂迴戰略也隨之被否定。

夏竦是充滿興奮的,北伐遼朝爲大宋收回煙雲十六州是每個士大夫的夢想,而他作爲監軍更是無上的榮耀,但顯然其他人不是這麼想,晏殊不喜兵事,在他看來固守大宋使得大宋繁榮昌盛就很好了,沒必要攻伐遼朝索取那片已經被遼人統治百年之久的土地。

“啓奏官家,北伐煙雲雖是百年大計,可我大宋兵甲所需甚大,且燕雲之地對我大宋亦是可有可無,如今我大宋財賦甚多,農田何止萬頃?又何必要勞民傷財,枉死將士?”

晏殊的話剛剛說完狄青便冷哼道:“可有可無?哼晏參政說的倒是輕鬆無比,煙雲乃中原之咽喉,地勢險要可拒遼人十萬鐵騎,否則太祖太宗爲何要攻伐煙雲?否則真宗朝遼人爲何大軍南下直逼東京城!枉你熟讀史書,縱觀全史有那個朝代丟掉了煙雲之地?!”

以晏殊的才學當然知道煙雲的重要性,可在他看來現在的大宋根本就不需要煙雲,沒有燕雲之地的大宋不也是好好的嗎?甚至比以前更好!無論是文治還是武功都達到了盛世的程度,何必再興師動衆勞民傷財的去奪取煙雲?

晏殊厭惡兵事是滿朝皆知的事情,當年趙禎命大軍西征党項他便上疏反對,之後的滅國大理他更是上疏十條警示趙禎戰爭所帶來的危害。

趙禎虛心接受的同時也開始懷疑起自己,直道現在他又反對攻伐煙雲,趙禎開始懷疑的不是自己,而是文臣腦袋中對戰爭的恐懼和擔憂。

讓文臣帥兵打仗本就是個錯誤,他們看到的只是當年太宗的十萬禁軍覆滅,並且這個夢魘一直困擾着他們,這一次趙禎大宋讓文臣作爲監軍負責後勤和軍隊的忠誠,剩下的事情全權交給武將執行,避免文人的怯戰思想影響到軍隊。

狄青的話幾乎是在打晏殊的臉,可他並不生氣,而是搖頭道:“臣只是覺得這樣做不值得,畢竟我大宋如今昌隆,即便沒有燕雲之地也是一樣。”

趙禎笑道:“你難道就沒想過如果大宋有一天變得衰敗了能?月尚有陰晴圓缺,何況大宋呼?此時不取煙雲,後世子孫更沒有機會,而如果朕北伐成功,收復煙雲之地,即便後世子孫衰敗也能固守多年以延國祀!”

趙禎的話讓衆人驚醒,官家這麼做乃是爲後世之君着想,爲大宋着想!

這下連還有話說的魯宗道都不願開口了,官家說的沒錯,以如今的大宋軍力財力,此時不取更待何時?

龐籍開口道:“啓奏陛下,爲何要以軍演爲名?”

趙禎笑道:“誰說這不是真正的軍演了?不光要有一次,還要有三次以上!”

“三次?!”衆人忍不住驚叫出來。

一次軍演的耗費已經相當巨大了,沒想到官家居然還要進行三次!這不是勞命傷財又是什麼?

趙禎瞧見衆人的模樣擺了擺手道:“衆位臣公勿要多慮,其實三次軍演和一次所需差不多,朕只不過利用三次軍演麻痹遼朝和党項,並把所需用度轉移至前線而已。而第三次致使遼人和党項人習以爲常之後,便揮兵北進,一鼓而下的收回煙雲之地!”

一而再再而三的軍演只不過是爲了麻痹敵人的佯攻?曹瑋和狄青對視一眼,這個計劃真的不錯,怎麼之前卻從未有人想起過以軍演爲幌子!

衆人也被官家的話所驚呆了,這算不算得上是兵行詭道?

他們的反映在趙禎的意料之內,爲何後世對軍演那麼的敏感?不光是討厭別人在自己的家門口炫耀肌肉,更是擔心別有用心之國會乘機大軍壓境。

毛子當年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可不是裝裝樣子,而是雖時準備動手的……

趙禎把計劃詳細的說出,除了曹瑋三人,就數夏竦理解的最快:“官家的意思是借軍演之機,密調兵甲,數次而遺?”

趙禎笑着點頭:“然也,此乃朕之惑敵之計也!”

衆人瞭然於胸,這樣的計劃確實周密,且能最大程度上的迷惑敵人,軍演的次數多了,遼人和党項人也就習慣了,倒是突然一擊,瞬息而至,勢必會一擊而破!

曹瑋和狄青對視一眼上前稱頌:“陛下之計如煙如霧,虛虛實實乃兵家之要義,臣下歎服!”

連身爲樞密使的曹瑋和狄青都這麼說了其他人自然不會有什麼疑議,齊聲讚道:“臣等歎服!”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八章太子泡妞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