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

出使大宋的党項使團並不知道,此時已經有六萬大宋健卒日夜兼程的趕往邊疆,在速度上甚至比他們這些人數少的使團隊伍還要快上許多,畢竟他們要等待儀仗……

驛館中的使者正在享受當地官員的招待,也不知怎麼回事,來的一路上宋人的官員從沒露過面,可在党項人獲得定難軍和西平王后,宋人反倒是變得殷勤了起來。

輕輕的冷笑一聲,野利旺榮端起美酒一飲而盡。

用党項人的灰呢長袍擦了擦嘴,蔑視的說道:“大宋就像是咱們党項草原上的豺狼,欺軟怕硬的很!也膽小的很,你看咱們圍困了延州城,大宋的皇帝和士大夫不就乖乖就範了嗎?要我說大王還不如……”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人打斷:“休要胡說!你自己信口開河不要緊,可別給党項惹來禍事!”

見自己的表哥反駁,野利旺榮雖然不服氣可還是不敢反駁,仁榮表哥是大王最器重的學者,也是少主最喜歡的老師之一。

這次讓他前來據說有重要的事情,但是從頭到尾野利旺榮也沒見他有所動作。

在野利任榮那裡討不到趣,野利旺榮便對一旁小巧的人獻起殷勤:“都蘭你是草原上最美麗的花朵,能不能告訴我你在想什麼?即使再難滿足的願望,野利旺榮也會幫你實現!”

輕輕的撩起垂髮,野力都蘭無奈的說道:“我的願望就是讓有勇無謀的豪豬遠離我!”

“哈哈……都蘭你這樣的比喻真是再恰到好處不過!”

“野利遇乞!”

“怎麼?你有什麼不爽利?”

野利任榮皺起眉頭,他正在爲沒有完成大王的交代而犯愁,這兩人又開始內訌起來。

怒喝一聲道:“夠了!咱們是党項的使團,不要在宋人的土地上內訌,不覺得丟臉嗎?”

爭吵的兩人收聲不再言語,可從他們的臉上卻看得出不服氣。

長嘆一聲野利任榮瞧了瞧四周空無一人的驛站無奈說道:“大王在臨走之前交代,務必要在路上弄清楚大宋的山川地形和城市分部,可現在咱們卻一無所獲,宋人的智慧不是可以小看的,一路上咱們都是在他們的護送之下,說是護送其實就是監視,難道你們看不出來嗎?”

都蘭微微皺了一下眉頭眉頭:“這是一定的,在覲見宋人的皇帝時我就覺得不對勁,他特意交代咱們党項必須接受護送,而且對佛事毫不關心,咱們的賢覺法師已經去尋大宋的高僧婁守堅去了,說不定能成……”

“什麼?去尋的高僧是婁守堅?!大宋皇帝曾經殺了他的弟子,你讓賢覺去尋他了?”野利任榮在聽到都蘭的話後大驚失色。

都蘭點了點頭:“沒錯,就是因爲大宋皇帝殺了他的徒弟,所以我才讓賢覺去尋的婁守堅……”

“嗯……也不是不可,我只是擔心他們不一定能成功說服大宋官家。”

“怎麼,大哥是不相信賢覺還是不相信婁守堅?”

野利任榮微微搖頭:“不是不信他們,而是大宋皇帝對佛事並不熱衷,不,應該是對信仰並不熱衷,通過這次覲見,我發現大宋皇帝雖小,卻有了一代雄主的氣魄,他信仰更多的是手中的力量而不是滿天神佛。”

野力都蘭拿下頭上的氈帽,秀髮如瀑布般的垂下讓一旁沒心沒肺的野利旺榮眼睛發直。

“我反倒覺得宋人在拖延時間,儀仗即使再沉重也不會比咱們慢上那麼多,我們已經行至河南府,可儀仗依然沒出鄭州……”

野利旺榮不服氣的說道:“這有什麼好擔心的,宋人還有膽子把儀仗拉回去嗎?別忘了宋人一直自詡禮儀之邦,天朝上國,就算不情願他們也要把西平王的儀仗送到我黨項大軍的手中,否則這臉就丟大了!”

野利遇乞驚訝的望着他道:“誒?!你小子什麼時候變的這麼聰明瞭?”

“那是當然!我野利旺榮只是懶得想而已!”

野力仁榮嘆了口氣道:“但願如此吧!我們現在最要緊的是甩掉大宋的禁軍護衛,否則就像是拴着繩子的獵狗,永遠都在宋人的控制之下。”

“這有些難度,最關鍵的是要讓你甩掉宋人,要是我們着實好辦,可你……誒!身爲党項兒郎居然騎術拙劣!”

野力仁榮微微有些不好意思:“我平日看書看得多,騎馬射箭自然比不上你們嘍!”

“不如我來吧?我的騎術可以,而且也能繪製山川地圖,只是其中的訣竅你仁榮要教我。”

野力都蘭的話讓旺榮連連反對:“你一個女子怎麼能負擔這麼危險的事情?”

“女子怎麼了?別忘了拓跋卓然!”

“哼,拓跋卓然已經背叛了党項,居然被大宋的皇帝俘獲芳心,也不知她是看上他身上哪點!”

野利任榮苦笑道:“你說呢?反正比你強……中原漢族的王朝可不似咱們党項,主少臣疑的事情多得是,但一個十三歲的少年能帶着親衛擊殺早有預謀的叛賊,並順利的登基親政至今,這樣的雄主確實不多見的。”

其他三人想想也是默認了他的說法,他們在大慶殿見過趙禎,那種黃皇蒼宇的天子之氣確實令人震撼,彷彿一舉一動之間都透露出上蒼的威嚴,難怪說皇帝的話是言出法隨,幾乎和傳說中佛陀的力量一樣。

“就這麼說定了,找個人冒充我,我今晚想辦法離開驛站,給我一套漢人最常見的衣裳就行。只要離開宋人的視線,我便讓去最近的大城尋找密堂。”

其他三人對視一眼後點頭同意,野利旺榮和野利遇乞的騎術很好可卻不懂得如何繪製地圖,野利任榮騎術不精連出都出不去,只能把希望交給野力都蘭這個女子了!

三人雖然表面上爭吵,可內心卻是十分團結,忙前忙後的爲都蘭準備着一切,在野利任榮的解釋下他們這才知道,此次出使大宋是帶着倆個重要任務的,一是探查大宋的佈防和地形道路,二是以佛事之名派遣党項蕃僧進入大宋求取經文。

其實後者和前者一樣都是從事間諜活動,只不過蕃僧的人數會更多,行事更加隱秘,範圍更加廣闊,誰都知道求取真經,只能讓僧人親自跋山涉水,這才能顯示出對佛祖的虔誠。

別小看蕃僧一路上的跋山涉水會對沿途的人文地裡,山川河流有詳細的記錄,否則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記》是從何而來?

這小小的遊記能使得党項人對大宋的佈防,兵力,道路有透徹的瞭解,而且是打着禮佛的名號,作爲禮儀之邦的宋人應該是不會拒絕的。

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