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

這些死騎是什麼?他們是大宋的百戰精英,也是當年放下錯誤的叛軍,雖然跟隨趙禎多年,但他們寸功未立,所有的功績全部都用來抵消曾經犯下的過錯。

師橫可能是最冤枉的人,但他也爲自己的治下不嚴而付出了代價,在追隨趙仁前來以色列王國之前,趙禎特意下旨赦免的他們的罪過,但卻把旨意交給了趙仁。

在這次奇襲了十字軍之後,趙仁便當衆宣讀了赦免的詔書,死騎們在默默無語之後,一羣百戰勇士掉下了熱淚。

他們現在終於不是以罪人的身份侍奉在官家的身邊,也不是以罪人的身份活在這個世界上,他們可以恢復自己的姓名,恢復自己的榮耀,也能讓自己的子孫後代記住他們。

這麼多年寸功未立的他們急切的想要獲得軍功和尊嚴,爲的不是給子孫後代留下什麼,而是證明自己的價值!

證明自己不是被大宋,不是被官家拋棄的人!

朝堂上下多少人知道他們的存在?太多太多!可即便如此,在任何官方文書中也沒有死騎這個名字,甚至沒有他們自己的名字。

這麼多年來他們互相之間的稱謂都是自己取得外號,時間長了連自己的姓名都快忘記了。

趙仁看着眼前激動萬分的死騎將士,很難想像他們這麼多年是如何過來的,畢竟連名字都沒有,連家人都不能相見,活在陰影之中的人實在太過痛苦。

若說大宋的軍中最嚴酷的懲罰是關禁閉,那這些死騎將士是最不怕關禁閉的人,只有在黑暗中他們才能把自己身上的痛苦給忘記。

現在,趙仁看着旨意下放一長串的名字,忽然發現自己的嘴巴有些乾澀,父皇一筆一劃親自的寫下了這些人的名字,每一個他都不曾忘記。

“李得柱,張潛文,牛二麻,李德才,胡山虎,趙二牛………………”

隨着趙仁一個一個的念出名字,營地中一個個漢子推金山倒玉柱的跪下,口中大聲稱喏。

這些就是每一個死騎將士的名字,五千人的名字比赦免他們的詔書要長的多得多,趙仁的聲音嘶啞,但卻依舊沒有停下。

當五千多個名字唸完之後,整個營地黑壓壓的跪滿了一片。

“爾罪,爾過,皆以償清!即日起,朕賜予爾等從龍軍稱號,番號永存與國同休!”

死騎當得起“從龍”二字,他們跟隨趙禎多年,現在跟隨趙仁,是大宋的一支強大的遠征軍,戰力非凡功勳卓著。

至少從現在開始,沒人會抹去他們的功績,更沒人會忘記他們的存在,後世子孫會記住他們的名字。

趙仁在宣讀完趙禎的旨意後,便舉拔出佩劍道:“從龍軍整軍!”

黑壓壓的營地立刻開始有序的收整,短短一盞茶的時間便整裝待發,大車上裝滿了戰利品,高高的龍旗和宋字大旗被豎起。

新生的從龍軍向着耶路撒冷城前進,大門已經被打開,裡面是無數雙好奇的眼睛。

猶太人對於這支軍隊實在太過好奇了,他們是怎樣的一支軍隊?怎麼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擊潰強大的十字軍?

即便是奇襲,城外的十字軍也不該潰敗的如此之快,以至於城內已經佔據優勢的十字軍不得已而撤出耶路撒冷城。

這讓城中的猶太人十分驚訝,他們已經做好的與十字軍死戰到底的準備。

身上穿着漆黑的鎧甲,腰間插着鋒利的橫刀,背上是一柄柄長長的火槍,一手持盾,一手豎着騎槍的從龍軍緩緩步入耶路撒冷這座古老而神聖的城池之中。

古老的耶路撒冷迎來了東方的援軍,但看到了宋軍的強大之後,所有的猶太人再次沉默下去,他們當然希望宋帝國派出援兵把侵略者從猶太人的家鄉趕出去,但他們卻並不希望這支軍隊過於強大!

耶羅波安三世是現在的以色列國王,他是唯一一個能夠找到的猶太人國王后代,他的祖先耶羅波安二世甚至要追溯到千年之前。

但無論他的身份到底是真是假,他都帶着猶太人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在這一點上他的合法性毋庸置疑。

當然,猶太人的建國與大宋的幫助密不可分,當年趙禎對猶太人的援助至關重要,這也使得猶太人在西方成爲絲綢之路的重要“經銷商”。

也向大宋輸送了龐大的利益,其中不光是商品的的買賣,還有以色列王國的財政稅收。

無論在什麼時期,猶太人都在努力的完成這份約定,因爲這是當初趙禎和身在大宋的拉比長老所約定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他們不願毀約,因爲來自宋帝國的商品價格相當的友好,利益空間也很大,有些商品的價格甚至要比塞爾柱的還要低。

這纔是以色列王國能在地中海邊上站穩腳跟的原因。

但現在,宋人來了,還是在猶太人宣佈歸附宋帝國,向宋帝國稱臣的時候抵達了,也是在耶路撒冷這座聖城即將毀滅的時候帶來了。

宋軍的強大無疑是給了耶羅波安三世當頭棒喝,他實在沒想到宋帝國居然真的派出了援軍,而且戰力如此強大!

當他見到趙仁之後,心中的危機感便更加強烈,這位少年人居然宋帝國皇帝最小的兒子!

瞧見他能夠輕易指揮這支恐怖的軍隊,耶羅波安三世便愈發的恐懼。

“尊貴的殿下,所有猶太人都會感激您的壯舉,感激您不遠萬里馳援耶路撒冷的情義!”

翻譯大聲的把他的話重複了一遍,在宮殿中迴盪的回聲還未消除的時候,趙仁便擺了擺手:“這並不是因爲情義,而是出於本分,你們的使者帶着你的國書前往了大宋,願意稱臣歸附,成爲大宋的諸侯,尊大宋爲宗主,那作爲宗主,大宋自然有義務幫助你們守衛耶路撒冷這座聖城,孤只不過率領先遣的五千從龍軍抵達,還有萬餘大軍隨後趕到!”

隨着趙仁的話,耶羅波安三世的臉色變得極爲難看,五千人的軍隊便已經如此強大,再來萬餘人,那…………還送的走嗎?!

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