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

趙禎的話忽然之間便點醒了小尼克,沒錯,在神聖羅馬帝國的歷史上不是沒有強大的皇帝出現,即便是自己的父親也曾經強大到任免教宗的程度,但正如眼前這位宋帝國的皇帝所說,深深羅馬帝國的皇權從未至高無上過。

一個需要教皇加冕的皇帝從本質上來說便不是至高無上的存在。

小尼克發現自己已經被說服,眼前的這個男人有着別樣的氣質,彷彿他說什麼都是對的,並且你還會不自覺的相信他。

小尼克是一個早熟的孩子,心智的成熟完全大於身體上的成長。

趙禎發現自己在騙取孩子信任這方面好似天生就有一種能力,魚竿輕微晃動,飛快的絞動飛輪,魚線被纏繞而起一條個頭不小的鯽魚就被拎了起來。

趙禎看了一眼小尼克,這孩子已經對自己說的話完全相信了,就如同這條上鉤了的魚一樣,其實自己說的話一點也沒錯,在打大一統的王朝中,皇權便是至高無上的存在。

實話實說最能取得別人的信任,但實話有的時候就會變成假話,也會變成知名的陷阱,趙禎說的是實話,可他卻不會告訴小尼克這實話的背後是一場巨大的陰謀。

治國是一個極爲複雜的事情,林林總總的利益關係,盤根錯節的各方勢力,都是難以調和的存在,而現在對於神聖羅馬帝國而言,最需要的是穩定。

和剛剛舉行過傳位大典的大宋一樣,神聖羅馬帝國也在經歷君王交替的時代,只不過比大宋更加危險和不安。

所以在趙禎看來,眼下最需要做的不是得罪那些貴族領主,而是應該團結他們,只有這樣才能讓小尼克完整的繼承亨利三世的權利,讓他成爲名副其實的亨利四世。

神聖羅馬帝國與大宋之間的環境完全不同,於是這條看似正確的提議便成爲了趙禎挖下的致命陷阱。

當然趙禎完全不用去擔心這樣的計策會被拆穿,因爲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話,每一句話都是實話的金玉良言。

世上最難識破的謊言就是“真話”而另一點趙禎也十分肯定,亨利三世是沒有機會教導他這個兒子的,因爲他快不行了。

長期使用有物質製作的銀器,這對人來說是致命的傷害,而亨利三世的種種症狀都是顯示這一點。

來自神聖羅馬帝國的黑手情報非常準確,亨利三世的身體之所以這麼差,主要是因爲中毒,西方人對礦物的瞭解實在是倒了令宋人咋舌的程度。

輝銻銀礦看上去和銀礦很相似,但實際上這種礦石根本就不能製作器物,但在神聖羅馬帝國,許多人會用輝銻銀礦來代替銀礦製作所謂的“銀器”。

而亨利三世使用的銀器也大多都是輝銻銀所製作,這種所謂的“銀礦”中含有一個宋人聞之色變的元素,砷!

砷的俗稱便是砒霜,這東西在大宋連孩子都知道時有毒的東西,但在西方卻並沒有人知曉。

砷中毒有兩種,一種是急性的一種時慢性的,慢性砷中毒除神經衰弱症狀外,突出表現爲多樣性皮膚損害和多發性神經炎。

對人的腦子當然時有影響的,所以亨利三世有時也會神志不清,而大宋御藥院的“老傢伙們”從黑手的奏報中發現,亨利三世還有皮炎,好發在胸背部、皮膚皺褶和溼潤處,如口角、腋窩、腹股等處。

這就更加確定了他們的判斷,御藥院時什麼人趙禎再清楚不過,這些都是宮中的老人,他們所精通的不光是抓藥,更加精通的還有毒理。

對於皇帝的飲食起居都要經過他們的查驗,而趙禎把亨利三世的病症交給他們之後,便從御藥院的人口中得知了亨利三世的病情。

皮膚乾燥、粗糙處可見丘疹、皰疹、膿皰,還有剝脫一般的皮炎,部份皮膚呈黑色或棕黑色,並且伴有毛髮有脫落,手和腳掌有角化過度或蛻皮。

御藥院的奏報明確的指出,這個人活不過今年,甚至能活到現在就是一個奇蹟。

當然這一點趙禎是不會告訴小尼克的,也不會告訴亨利三世,畢竟和大宋沒有什麼關係,也有利於趙禎對西方的佈局。

誰能想到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居然長期的慢性砷中毒?!這恐怕是羅馬教廷和格里高利七世也不會想到的事情。

趙禎相信亨利三世的死會給小尼克造成很大的衝擊,當然也不會有人再教導他如何成爲一個合格的“羅馬皇帝”。

人都是自私的,趙禎同樣如此,他在得知亨利三世命不久矣之後,便決定把眼前年幼的亨利四世變成大宋所需要的樣子。

…………………………

一個燒烤架上是稍稍醃製過的鯽魚,鯽魚土味重,但只要處理好還是很不錯的,燒烤便是一個較好的辦法,醃製過的鯽魚刷上油,在火上不斷的炙烤,再輔以辛辣的調料烤的焦酥,足以掩蓋濃重的土味。

簡單的幾個步驟下來,即便是不太喜歡吃魚的趙仁也能和小尼克坐在一起大塊朵頤起來,不知爲何這倆個孩子關係極好,在皇宮中小尼克最好的朋友便是趙仁了。

蕭仁便是趙仁,是趙禎與蕭撻裡的孩子,雖然沒有人明確的告訴他其中的秘事,但天資聰穎的他還是知道了自己的身份。

逐漸的他也習慣了自己在宮中的身份,也知道自己的未來,他註定無法成爲和倆個哥哥一樣的存在。

原本打算混一輩子的他在遇到的小尼克之後便有了“新的目標”,在大宋他最少能夠獲得一個燕王的爵位,畢竟他也是趙禎的親兒子。

而在認識小尼克之後,他便會西方開始癡迷,兩人甚至約定待成年之後趙仁前往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宮中做客,在那裡小尼克將會盡地主之誼。

薇拉在邊上看着倆個孩子玩耍,小聲對趙禎到:“官家,這倆個孩子很投緣,就像是…………”

薇拉稍稍頓住,隨即緩緩的開口道:“希望官家不要讓他們成爲馬路斯和裡穆斯!”

趙禎笑了笑:“他們又不是親兄弟,這裡也沒有母狼,羅馬城已經不需要他們建立……但裡的話提醒了朕。”

薇拉有些不安,她的本意是希望趙禎對這倆個孩子手下留情,她雖然在宮中的時間長,但敏感的薇拉卻是最爲了解趙禎的人之一,眼下官家的話頗有深意,恐怕和這倆個孩子脫不開關係,也和西方脫不開干係。

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