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

趙禎的態度讓仁青東絕望,他善於察言觀色,知道眼前大宋皇帝的話沒有轉圜的餘地。

剛剛到話太過震撼,他趙禎當着自己的面說出來大宋的力量,但可怕的是自己居然一句也聽不懂。

偉大的仁切岡波,他趙禎居然說自己改變了戰爭的模樣,戰爭本來便是白刃相交的,本就是比拼力量的,這可能與國力有關,但國力並不能主導一切,強大的國力或許能讓軍隊佔據優勢,但唐人也沒有徵服吐蕃王朝。

他所說的比火藥更厲害的東西是什麼?他說的國力爲何那麼複雜包涵的種類如此之多,甚至把格物這門學問也算是在了其中。

但他現在知道,康巴人已經被大宋皇帝所放棄了,很可能會面對大宋的報復,這個看似文質彬彬的男人發起怒,就像是在面對一隻可怕的遠古巨獸。

三才對仁青東很客氣,甚至客氣到了一種無以復加的狀態,四周等待的親衛很奇怪,爲何三才大官這個對朝臣都不算客氣的人,對這個蠻夷這麼客氣?

“大官,怎生對這外藩客氣這麼多?”關係較好的親衛圍攏過來,奇怪的問到。

三才瞪了他們一眼,:“怎麼?難道要某家對你們也這般客氣?終究是外藩,雖說做了些丟人的事情,但官家可沒有治罪,這便是天大的恩德了。”

這話雖說是給親衛們聽的,但卻也是說給仁青東聽的。

馬車上的仁青東盤坐在車廂的地毯上,看着三才穿過車廂才道:“大官,不知如何能讓官家回心轉意?”

三才指了指後面的車廂道:“官家的話應該說的很清楚了,智者何必強求?便是你現在率部投靠大宋,內遷到寧夏路也沒有用,官家已經不打算收攏你們,你們康巴人好自爲之吧!”

仁青東有些絕望:“大官跟隨官家多年,可否爲我康巴人…………”

三才臉色一變,連連擺手道:“智者莫要說笑,某雖說是入內內侍省的都都知,但官家定下的事情卻是無法更改,尤其是咱的這位官家,向來是說一不二的主!當年遷都滿朝文武都在反對,便是孔家都在上疏官家,結果如何?官家還不是執意遷都北平府?”

三才稍稍頓了一下才接着開口道:“其實官家一開始已經給你們機會了,你看看我大宋這般的國力,征伐你們康巴人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爲何一直與你們通商?還不因爲官家仁慈!你們倒好把官家的仁慈當作是發財的門路,去養活大宋的敵人!這難道不是吃裡扒外嗎?還是在你出使的這段時間,當真是在打我大宋的臉面,也拂了官家臉面!”

仁青東心中的憤怒和憋屈已經到達了極點,因爲幾個族人的無知和自大,居然讓對康巴人示好的大宋皇帝收回了善意,這幾乎是不可饒恕的錯誤和愚蠢!

“若是我康巴人把那些和吐蕃通商的人交給大宋,是否能得到官家的饒恕?”

“仁先生,你怎麼還是不明白?我大宋不要你們的誠意了!官家說了,做錯的事情只能自己承擔責任,這是鐵律牢不可破,也是規矩!”

“難道大宋就要看着我康巴人被吐蕃攻伐不成?!”

三才笑了笑,望向仁青東的眼神中沒有任何感情:“這和我大宋有關嗎?若是非要扯上關係,便是天道循環報應不爽!”

三才終於流露出冷酷無情,之前對待仁青東的客氣那是出於一種對他們的可憐。

夾在大宋和吐蕃之間的康巴人不會好過,現在大宋放棄了他們,而吐蕃人必然會對康巴人用兵,因爲在吐蕃人的腦袋裡,康巴人已經變成“肥羊”的代名詞。

一旦中斷貿易,康巴人沒有了貨物給吐蕃,必然會引起吐蕃的反噬,這就是官家常說的“農夫與蛇”!

火車的咔咔聲不斷響起,三才側耳聽了聽對仁青東說了最後一句話:“你聽,這聲音是否如同隆隆的戰鼓?還是早日回去吧!相信在你回到部族之前,大宋就已經關閉了和康巴人之間貿易的榷場了,很快戰火就會燒到你們的部族,早日回去也好早日作戰!”

仁青東是個聰明人,他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現在祈求大宋皇帝的饒恕已經沒用,與其浪費時間,還不如早日返回部族。

他知道無論是大宋皇帝的話,還是眼前這個內侍的話,都沒有錯,一旦康巴人不能給吐蕃提供走私的貨物,必然會遭受吐蕃的攻擊。

大宋並沒有刁難仁青東,相反三才給了他相當的便利,一匹戰馬追上了火車,讓仁青東跳上去騎乘,同時還給了他一些驛券提供便利,可以使得他連續騎馬趕路。

這一次仁青東放棄了乘坐火車的機會,他要試一試用戰馬趕路的極限是否有大宋的火車快。

在仁青東心中一直覺得騎馬的速度能夠超過火車,這一次他要試一試,但有一點他之前就明白,火車的運送能力要比戰馬強太多。

奔馳在大宋的公路上,他便知道宋人便是騎馬在這樣的公路上前進也要快的多,大量的水泥路雖然有些破損,但最少晚上還能騎行。

一路上只能聽見風從耳邊掠過的聲音,剛剛上馬之前仁青東看了一下,宋人不光給了他路引,通關文書,還給了一個鐵質的水壺和三袋乾糧。

宋人果真沒有刻意刁難自己,看着這些東西仁青東心灰意冷,雖然看似是在幫助自己,可事實上卻是以禮相待,不讓自己這個外人死在大宋而已。

一長條的牛肉乾含在最終,上面的鹽分和滋味慢慢的在口中化開,甚至有些小茴香的味道在其中,不斷的咀嚼可以讓自己清醒,也能減輕疲勞。

沒想到宋人也發現了這個竅門,在高原上,勇士們馳騁的時候都會在嘴中放一個肉乾或是勁道的青稞杆子。

這雖然是細枝末節,但足以見得宋人對騎兵作戰已經相當瞭解,只可惜自己看到了大宋許多的東西,但以自己的智慧卻還是沒有看懂。

而那強大的背嵬軍更是不見蹤影,難道宋人最強大的騎兵不是應該保護帝王嗎?

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