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

在大宋皇帝的旨意幾乎是通行無阻,凡是大宋之子民都因遵守,何況調整官至這中針對官員的旨意。

寇準本打算反對,可奈何官家的計劃太周密了些,還借用了薛顏這位名聲在外清官的名頭。

何況官家還曾經做過開封府府尹,提出的方案確實讓人耳目一新,如果實行起來說不定還真能達到吏治的高峰。

很快趙禎的旨意便在官員中傳達,開封府知府事馬元方在接到聖旨後立刻開始進行改革,他和官家相處的時間不少,瞭解官家的脾氣。

手中的聖旨他仔細的看了好久,對其中的方案大爲贊同。

開封府相比其他的州府來說更爲龐大,管轄範圍內的事物更多,光治下便有十六個縣之多,如果利用官家的方法,便能把緝盜,訴訟等事情分出去,這無疑大大加強開封府的辦事效率,而且還把自己從諸多瑣碎的事情中解放出來。

開封府外的告示牆上貼出的文書和新衙門的建立都使得東京城的百姓圍觀,自從官家登基即位開始東京城多出許多的新鮮事來。

南門大街原先的石板路被一種叫水泥的東西鋪上,走在上面甚至比走在條石路上還平坦,路上在也沒有了泥濘和灰塵。

關鍵是聽將作監的人說這水泥鋪路比石板路省錢好多!

不少的官員上諫官家要求把整個東京城的道路全部換成水泥路,官家大筆一揮的同意,整個東京城就開始大建設,將作監的大匠親自指導蔡記的學徒鋪路,整個東京城的道路改造就被蔡記承包了下來。

大宋的第一家朝廷撥款,商家承建的工程就此誕生!

以南門大街爲中心,不斷的向四周擴散和蔓延,新的道路鋪設還拆除了不少違建,使得街道更爲寬廣,馬車和行人劃分了道路,南門大街作爲示範更是引進了先進的交通指揮,在繁榮的街道進行推廣。

以上種種不光方便了百姓也降低了事故的發生,更加讓百姓開心的是解決了許多人的就業問題!

現在誰不知道只要是壯勞力去蔡記,每月的工錢就有一貫錢而且多勞多得!

這對那些在碼頭上做苦力的人來說簡直就是福音,爭相前往蔡記招工的地方登記保命,但很快人數就被招滿了。

找不上也沒關係,這時候會有熱情的小二跑來問話:“城外的工廠去不去?”

漢子摸了摸腦袋問道:“去了俺能幹什麼?”

“當然是做勞力了,你這樣靠苦力吃飯的人還想幹什麼?”

“去!給多少月錢?”

小二眼睛一轉道:“這要看你的每天般多少東西了,搬得越多拿的就越多,不怕告訴你,搬得最多的每天都嫩賺上五十文!”

“嚇!俺去!”那漢子還沒說話,一旁耳朵好使的便率先開口叫喚。

見喊叫的人越來越多那漢子忍不住說道:“俺也去!俺如果去了每天保準比五十文搬得還多!”

“莫要着急,一個一個來,先說說自己家裡的情況,俺們蔡記還要派人去家裡看看嘞!”

小二急急的向後退了兩步,看着快要被擠翻的桌子連忙用手推住。

他的話引起了別人的懷疑:“還要家去?你是蔡記招工的嗎!”

小二翻了個白眼道:“廢話,當然是蔡記,你們這些粗莽漢子怎麼知道俺家掌櫃的用心?讓你們登記就登記,還能虧欠你們不成!”

百十個人依次登記好了,沒想到那小二居然還寫的一手漂亮的小子,這令招工的苦力更是陪着小心:“小哥,勞駕問一下,蔡記招人要識字嗎?”

“你今天吃的什麼?竟說這種渾話!蔡記要招識字的人還從你們這裡挑揀?!實話跟你們說登記家中情況和派人去你家察看是爲了給錢!”

“啥?還給錢!走現在就去俺家!”爲首的漢子一聽白給錢二話不說便拉扯小二的衣襟。

“急個甚!自會有人拿着俺手中的憑證去你們家查看,如果家裡困難揭不開鍋,或是有入學年齡的孩子,上了年歲的父母,每月補貼這家人半貫錢!”

小二的話一出,八尺高的壯漢跪了一地!

好人啊!良心啊!這不光給一家人吃飯的問題解決了,還有這樣仁義善舉!

其實他們被壓榨了還不知道,蔡伯俙把趙禎規定下來的一個月兩貫錢,變成了多勞多得,雖然加了些補助給裡面,但節省了大量的開支,還把蔡記的名聲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他將門也開工廠,可每月只給八百文,兩兩相比高下立判。

等蔡記招完工之後,其他的工廠再想找人價錢就引起了不滿,管事的怒道:“你們這些苦哈哈,每月滿打滿算給錢一貫還不行?!貪心不足蛇吞象嘞!”

“人家蔡記每月一貫錢,多勞多得!還補貼困難的人家,再看看你們,每月一貫把人往死了用,拿了你們家的錢還不一定有命花嘞!”

管事一時間被問的啞口無言,人羣裡稍有些見識的漢子笑道:“這些工廠能和蔡記比?人家那是咱官家的產業,官家當然愛護百姓,這些要麼是將門,要麼是大家族的產業,指望人家會體恤咱們的生死?”

“誰?!誰說的!”管事氣急敗壞的爬上桌子俯視着衆人道:“將門也是你們這些賤民能說道的?!有本事再說一遍,看不把他蛻層皮!”

人羣像看傻子一樣看着他,誰會當出頭鳥?

不遠處的另一家工廠看準機會,小二和管事的賣力吆喝道:“鄉黨們快來咱們這,每月一貫半還包吃喝,一日只上工四個時辰!”

人羣如潮水般涌了過去,現在是誰家的條件開的高就去誰家,畢竟工廠剛剛興起,規模在不斷的擴大,對勞力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提高。

宋小乙坐在不遠處的茶樓上看着這一切喃喃自語:“居然都被官家說中了!”

趙禎早就對他說過,工廠開辦的越多對人的需求就也大,同時給百姓帶來的好處也就越多,相對的,如果在工廠中幹上一年的工錢,超過在地裡勞作的收成,人們自覺的就會往工廠轉移。

工廠將會變得越來越賺錢,土地將會變得廉價許多,土地兼併便沒人去做,長時間的下去擁有土地最多的世家大族在經濟上便會陷入被動。

趙禎派廂軍開闢荊湖爲的就是防止土地減少使得糧價上漲過快,把擁有大量土地的世家大族徹底堵死。

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六百章對策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