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

密室之中大多數人是不說話的,各家人都有各家的打算,但在這個時候要保持一致,幾位領頭的勳貴開口了他們只需配合就好,沉默也代表了他們的態度。

“眼下該如何是好?一旦趙仲旻把真相公之於衆,我等便立刻成爲衆矢之的,無論是朝堂上下,還是名將百姓,都將視我等爲大奸大惡之徒,別說是眼下各家的生意,便是我等自己頭上的爵位也難以保全!諸位…………”

“張老言重了!”呂夷簡打斷了張家人的話,眼睛中閃爍着寒芒。

“他趙仲旻不敢這麼做,一旦這麼做他區區一個陽城縣伯將會面對所有勳貴的報復!我等只是代表勳貴之家而已,許多勳貴並沒有參與到聯手之中,但他們卻把錢財放在了我們這裡,他們算不得東城豪門,卻也是這東城產業的受益之人!”

呂夷簡的話讓張家人鬆了一口氣,張家不是東城豪門的勳貴,但卻因爲產業龐大三代經商而被吸納進東城豪門之中,對於事態的判斷遠不及其他勳貴。

“坦夫所言極是,他趙仲旻不過是放出消息而已,爲的是威脅我等!”

石保吉的話得到了衆人的贊同,這是一場博弈,雙方之間都有讓人忌憚的籌碼,而這時候最簡單的辦法便是談判。

趙宗說被圈禁在西京洛陽中不得擅離,但趙仲旻不一樣,他可以自由出入大宋各地,這樣一來“談判”就成爲了可能。

呂夷簡冷着臉道:“如此便出帖子讓趙仲旻進京協商,我等畢竟有過進退,如今也算是賣他家一個面子!”

呂夷簡的提議得到了衆人的支持,沒錯幫助趙仲旻恢復產業總比看着那些產業被民間商賈侵吞的要好,而且東城豪門的各家還能從中獲利。

眼下若是任由民間商賈發展,對東城豪門的衝擊將會不可想象,不光是市面上的衝擊,更是對東城豪門的威信產生動搖。

這比什麼都可怕,一旦失去了原本的地位,再想走上去便是比登天還難的事情。

而這一切都在指向皇宮中的那位,王雍在官場多年,深知帝王手段,微微嘆了口氣道:“官家早已視我等爲眼中釘肉中刺,這些民間商賈如此迅速,其中怕是還有官家的手段!”

呂夷簡笑道:“這是自然,但官家打算以皇權干涉商賈之道,怕是還差一些!這商賈之道中的手段實在太多,便是我等都還沒有琢磨清楚所有手段,官家不過是利用時間做了個差距而已,我等財力雄厚,便是現在擠進去也能把那些人給擊垮!”

“眼下要緊的是和趙仲旻相商,若是在這個時候再生事端,恐對我等不利!”

“這是自然,老夫現在就派人去,他趙仲旻再不懂利害也不會孤注一擲!”

無論是東城豪門還是趙仲旻都漏算了一點,趙禎不光有干預市場的能力,更有統治市場的能力,要知道大宋現如今的競技模式和制度都是趙禎一手建立起來的。

對於市場上發生的一切,趙禎都有着敏銳的觀察,且瞭解詳情,可以說他是最爲關注大宋市場的人,且不是單單的看着東城豪門的買賣,而是大宋所有的買賣。

大宋有三司主持商貿往來,趙禎通過三司觀察大宋的整個市場,對於一切瞭然於胸,三司對大宋商賈的掌握要遠超東城豪門,無論是從消息上,還是在數據上都要領先於世人所見。

大宋三司有着無數的幹吏,他們的職責不是在衙門中清點文冊,而是在市場上觀察一切,並且把這些消息詳細的彙報給三司在各州府,各縣鎮上的駐守衙門,再由這些衙門逐一上報。

如此便能保證信息的準確,同時也能保證大宋的經濟運行在三司的時刻監視之下。

趙仲旻威脅東城豪門的消息到達神都城之後,最先不是進的東城豪門,而是進入了趙禎的耳朵,死騎探聽消息的速度很快,尤其是對趙仲旻一家的監視更爲密切。

趙禎從一開始便了解趙仲旻的性格,並且相信他不會就此善罷甘休,看着屬於他們家的產業灰飛煙滅被人吃的乾淨。

師橫已經把消息送到趙禎的手邊:“官家瞧着模樣趙仲旻是頂不住了,這時候他若是把東城豪門的罪證放出來,那……”

趙禎擺了擺手:“不可能,趙仲旻便是掌握了東城豪門的罪證也不可能拿出來,不光不會拿出來,還會死守到底!別忘了,他趙仲旻父子也曾經參與東城豪門的作惡之中,一旦罪證見了光,他陽城縣伯趙仲旻也難逃罪責!”

“官家聖見!那接下來我死騎該做如何?”

趙禎笑道:“什麼都不做!任由東城豪門和趙仲旻之間苟且,越是如此朕便會讓他們死得更快,西面的大食人有一句話,“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說的是駱駝能載重很多,但到了極限的情況下便是一根稻草便能壓垮。眼下還沒到放上最後一根稻草的時候,萬萬不可急躁!”

師橫有些不甘心,稍稍猶豫道:“官家,難道我等便要看着趙仲旻和東城豪門沆瀣一氣?看着他們再度賺的盆滿鉢滿?”

趙禎奇怪的望了師橫一眼:“你怎知道他們會賺的盆滿鉢滿?”

“東城豪門勢力龐大,以入商賈之道多年,手段凌厲,若是繼續讓他們與趙仲旻一起,在商賈之道上,尋常商賈如何抵擋?”

趙禎不屑一顧的笑了笑:“朕戎馬多年,豈能不知?所有的噱頭都是在戰前喊出來的,但正真的戰爭要在開始之後才能分出勝負,朕已經許久沒有打仗,這商賈之道亦是征戰之道,朕的手裡還要很多底牌沒有亮出來,甚至是一兵未發,朕便盼着他們在商賈之道上打,如此朕便讓他們好好出出血,知曉什麼是商場如戰場!”

邊上的三才和師橫兩人有些摸不着頭腦,他們不知道何爲官家有如此底氣,對付東城豪門最好的辦法難道不是應該用手中的力量嗎?爲何要在商賈之道上和他們較量高低?

其實他們倆並不知道,趙禎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很久了…………

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