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

祁國公府最大的敗筆就在於思維上,無論是趙宗說還是趙仲旻都認爲此事已經結束,官家也給了懲治的處罰,祁國公府算是沒事了。

但事實上趙禎是根據趙宗說之前犯下的錯給出的懲罰,而前提是不死人,一旦死人了,事情的性質就變了。

最要緊的是,無論趙宗說還是趙仲旻都以爲這件事可以推卸到吳管事的頭上,但事實上卻是不然,因爲有一個小娘子從祁國公府上逃了出來…………

這是最爲要緊的人證,而且人證就在大理寺中,並且張知白在得到祁國公府發生的命案後第一時間就把這位姓張的小娘子照顧起來,就是擔心她的性命。

張知白是個明白人,他知道事情到了這一步祁國公府不會善罷甘休,官家更是不會善了!朝堂上的事情有些都是人所共知的秘密。

誰看不出來官家已經要對祁國公府下手?這時候若是自己這裡出了紕漏,那後果,張知白想想都覺得膽寒。

作爲朝臣,張知白雖貴爲集賢殿大學士,但依舊如同平凡的讀書人一般,他是敬畏皇權的典範,在他看來除了天地之威外便是皇權。

無論如何自己要做的事情就說秉公處理,一旦官家下旨要求自己審理祁國公府一案,自己就必須以最快,最公正的手段進行。

從退朝至回到公衙,張知白一共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便是把張家小娘子給保護起來,第二件事便是派人不斷的從祁國公府打探消息。

隨着差人不斷的回報,張知白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他是不想徹底得罪祁國公府的,畢竟祁國公和馮翊侯都不是能輕易得罪的。

但這是最好的情況,能不得罪的情況下誰也不會得罪他們,但若是必須要在官家和祁國公府之間選擇的話,張知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站在官家一邊。

宗室在文臣之中本就不受待見,而出自軍武院的武將怕是對宗室也沒有多少好感。

眼下從祁國公府傳來的消息看,這次祁國公趙宗說的爵位怕是都難以保住,下次可能便是侯或是伯……

死了五個小娘子,眼下大理寺中的張家小娘子是唯一的活口了,這時候傻子都知道她的重要。

原本張知白還並不是很在意張家小娘子,但當他見過她之後便被這個小女子的才智所震驚,能從戒備森嚴的祁國公府逃出,而且還能前往北平府申冤報案,並且知道自己會被移交到大理寺,這樣縝密的思維便是一般男兒都少有的。

究其原因,她上過官家在神都城開辦的學堂,懂得的東西不比一般的男子要少,跟在重要的是她的思維很跳脫,能想到許多一般人想不到的事情。

此次張家小娘子能從祁國公府逃脫,運氣固然重要,但她靈活的腦子更爲重要,張知白已經攤開奏疏動起了筆墨,詳細的把張家小娘子從祁國公府逃脫的經過寫下來。

“銅鑼巷張氏,神都學堂者,一女子也,其思維之敏捷,膽氣之過人,巾幗不讓鬚眉!囚於祁國公府,趁僕不備,以鐵條斷鎖鏈一扣,棉布包之,未有聲響。遁與廊曼之中,繞僕從而避,行至花園,入深叢,以石爲梯子,越牆而出,從容整妝,信步而往北平府。路人未見其異,差人未見其亂,此乃世間少有矣!”

寫完之後待墨跡幹了,張知白才起身命人送往宮中,這算是把張家小娘子從祁國公府逃出的來龍去脈說清楚了。

張知白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爲的就是提醒官家,張家小娘子還在大理寺中,被自己保護的好好的,若是需要,隨時可讓她作爲指證祁國公府的證人。

張知白的奏疏被送到了趙禎手中,與此同時孫忠也回到了宮中向趙禎覆命:“官家,祁國公府把吳管事推出來頂罪,但民心以亂,百姓激憤,奴婢見以無法執監督之責,便回宮覆命來了。”

祁國公府發生的事情趙禎當然知曉,對於趙宗說父子二人的愚蠢已經到了哭笑不得的程度。

在趙禎眼中無論是殺人滅口,還是把國公府的管事推出來做“替死鬼”都是一件極爲愚蠢的事情。

但趙禎相信前者絕不是趙仲旻所爲,他還沒有到這麼愚蠢的程度,至於把吳管事推出來完全是一次豪賭。

這看似是一件極爲愚蠢的事情,但事實上卻是他唯一的辦法,唯一一個能把祁國公摘出去的辦法。

但這個辦法有一個最大的破綻,便是走脫的張家小娘子,既然趙仲旻已經走上“絕路”,那他便一定會走下去。

看了看手中張知白傳來的奏疏,趙禎緩緩開口道:“三才,命親衛司派人把張家小娘子接進宮,送與皇后處。”

三才點了點頭便領旨而出,此時的孫忠作爲在場的人,把祁國公府發生的事情以及來龍去脈再次複述一遍,這非常重要,趙禎要從他和趙仲旻的對話尋找蛛絲馬跡。

宗室怎麼說都是皇帝的親戚,而且祁國公趙宗說還是漢恭憲王趙元佐一脈,若是沒有確鑿的證據,動他會很麻煩,若是東城豪門乘機反撲,影響會很大。

現在民間已經逐漸出現分歧,有人說祁國公府是被冤枉的,這是有人要害祁國公府,雖然大多數人不相信,但卻在一定程度上讓人心產生懷疑,若是最後真的沒有確鑿證據,或是唯一的人證也發生意外,那便真的要把所有的罪責推到祁國公府的管事身上。

至於趙仲旻在朝堂上認罪一事,也可以被理解爲被吳管事矇蔽,早早的替父親認罪,所有人都會稱讚他的孝心。

趙禎知道,眼下最怕的便是死無對證,吳管事已經死了,那接下來該是誰?自然是張家小娘子。

趙禎起身對在邊上代替三才伺候的陳彤道:“尋一宮中女官,身材樣貌和咱家小娘子相似的,着軟甲軟劍與大理寺中…………密而行事不得走漏!”

陳彤微微一愣,隨即恍然大悟道:“奴婢遵旨!”

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冠軍大將軍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