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

趙禎對待趙允成這樣的“老實人”是非常照顧的,宗室子弟有幾個是老實本分的?他們說到底還是特權階級,趙禎當初有意培養入軍伍的宗室最後全部都是在獲得軍功之後全身而退。

他們膽量吃苦爲的就是給自己以及家人獲得更多的好處,趙禎不否認他們當年的戰功,也不否認他們爲大宋做出的貢獻,這也給他們戰功並賞賜他們的原因。

但趙禎從此知道了,宗室終究不能成爲皇帝的助力,雖然他們也是遵循皇帝推行的政策,可這些都是打了折扣的。

天下百姓免了農稅,唯獨宗室的田地不免,原因很簡單,農人是租賃宗室的土地,而不是種自己的土地。

宗室的土地非常多,也非常大,在某種程度上,他們收取的比朝廷收取的更多。

趙禎雖然有意取消,但卻辦不到,畢竟那些土地是宗室的,而且是合法收入,大宋的地主也不在少數,免去農稅之後,租子還是要繳的。

趙禎管不了天下的地主,大宋原本的土地兼併就很嚴重,他從未乾預過土地兼併,而是從另一個方面去遏制土地兼併。

用商業和工廠把更多的利益擺放在明面上,讓所有人都可以去爭取,如此一來土地的價值自然而然的降低,農業的收入遠比工業收入少的多。

再加上每年有大量的糧食從南海之地運到大宋,大宋的糧價基本維持在一個很低的價錢上,所有人都知道,種地不賺多少錢,於是地主便通過手中的“原始資本”開始轉型。

對佃戶的壓榨也就降低到了最少的程度,畢竟那麼多的土地需要佃戶耕種,若是收取的租子太過,佃戶便會離開,自己開墾荒地不光不用向朝廷繳納夏秋兩稅,同時還能獲得朝廷在良種,農具上的貼補。

再不濟也能前往附近的縣城尋一個招人的工廠去做工,大宋的工廠幾乎邊地都是。

所以大宋現在的地主對待佃戶都是極爲照顧的,不少地主已經開始利用工廠的那一套,開始花錢僱傭佃戶,而不是以土地限制佃戶。

宗室就更加的不能例外了,他們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地主,宗室手中的土地不比勳貴和地主手中的少。

而宗室人數的不斷增加,使得他們對土地和錢財的需求也在大大增加,趙禎每年都在適當的減少發給宗室的錢財,這是限制宗室的一種手段。

逼迫宗室自己想辦法掙錢,當然這些錢財對於百姓來說是一大筆錢,可對於早已習慣朝廷供養的宗室來說,還不夠他們半個月的花銷。

大宋的經濟越來越好,這是不爭的事實,趙禎每年從三司獲得的財報幾乎都是在增加,而從未見過有那一年出現減少的。

這是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轉換的開始,也是一股飆升的“牛市”,這是先進文明第一次出現在世人面前,強大的工業和機器開始取代了手工業的作坊,使得產能大大提升。

眼下沒有股市,否則一定是全線飄紅的牛市。

人的生活水平提高,醫療水平和衛生水平提高,也意味着人口的不斷增加,在安定祥和的年代,生孩子成爲許多家庭的“娛樂活動”。

原來是生得起養不起,可現在能生便能養還有什麼好顧慮的?

所有的王朝都是這樣,盛世的時候人口的增加高的嚇人,其實人口的增加不是從現在開始的,而是從幾十年前趙禎揮兵奪取燕雲之後便開始了。

不需要經濟有多麼的發達,當國家銳意進取獲得更多的土地之後,百姓們就開始在安定的環境中“造人”了,漢家百姓很好滿足,只要國家充滿希望,他們便覺得盛世已經到來,就應該多生孩子,傳宗接代。

得益於儒家思想的教育,“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已經成爲百姓骨子裡的想法。

傳宗接代已經能夠成爲貫穿整個華夏的準則,這一點無論是大宋還是在後世都一樣。

連最基礎的百姓都開始“造人”宗室能不在其中?這幾年趙禎看到大宗正司上報的數據,每年的新生兒的數字都高的讓趙禎的“小心臟”怦怦直跳。

大宗正司和宗正寺一同管理皇族宗室,宗正寺的範圍和之權較廣,宗正寺卿或宗正卿,副官稱宗正少卿,掌管皇族事務。管理皇族、宗族、外戚的譜牒、守護皇族陵廟。

而宗正司則是掌糾合宗室外族屬而訓之以德行、道藝接受其詞論而糾正其違失,有罪即先劾奏皇帝,法例不能決斷者,即共同上殿取裁。

總管宗室服屬遠近之數及其賞罰規式,每年記錄宗室存亡之數報宗正寺。

雙方之間的關係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並不統屬,宗正司是宗室自己人擔任的,而宗正寺則是朝廷官員擔任協助皇帝管理宗室的。

趙禎讓趙允成作爲宗正司的大宗正,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因爲他的老實本分,或者說不願攙和到權利的爭奪之中,方便趙禎架空他,讓宗正寺對宗室進行管理。

趙允成在整個宗室之中都是比較低調的,不光他自己低調,便是他的家人都低調,趙允成看似不怎樣,但他的孩子是真的多,宗室之中除了他的兄長趙允言外便數他最能生養。

爲何他在神都城中找不到好宅邸?那是因爲他家的人數太多了!

足足生了十個兒子,八個女兒,生了十八個孩子爲宗室的人數攀上了有一個巔峰,當然也有夭折的。

趙禎自己曾經掰着指頭算過,單單是趙允成這一家就要拿出一個國公,三個郡公,五個侯爵出來!

這還只是趙允成一家,要知道老趙家的生育基因強大,單單是先帝便有兄弟八人,和趙禎自己平輩的便有兄弟十二人!

這十二人再開枝散葉,數量龐大,而且一個比一個能生,趙允成十個兒子不算什麼,趙允讓的兒子才叫多,生了足足二十二個!!

幸好之前對趙允讓進行打擊,否則這二十二個兒子要從趙禎手中拿走多少的爵位………………

趙禎不是小氣,區區只有虛名的爵位而已,朝廷的給的貼補和俸祿對大宋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但趙禎實在是擔心宗室隊伍的不斷壯大。

這纔開國多少年?傳位四位君主而已,宗室已經龐大若斯,接下來還有多少年誰也不知道,還能誕下多少宗室更不知道!

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三百章悲歌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