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

趙禎一身便服走在前面,三才和蔡伯俙摸不着頭腦,這是在往西城去,那裡都被大軍給圍死了,便是百姓也出入不得,官家去那莫不是要親自看看白雲寺的彌勒教是如何覆滅的?

不光趙禎前往西城,便是神都城各處的百姓也在往西城去,這神都城難得除了一件如此大的事情,不少人說之前神都幫派拼殺也是因爲彌勒教在其中作祟。

此時的人們也顧不得今天還有什麼活計,都前往西城圍觀,而那些掌櫃的也沒有說什麼,不少還跟着夥計一塊往西城趕。

百姓中有多少人家信彌勒?這事情可沒法說,眼下官家下旨清剿彌勒教,整個北平府已抓了不少的人。

禁軍已經把西城圍了起來,白雲寺外的死騎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趙禎不希望這些了暴露在大庭廣衆之下。

北平府有條桑乾河,相傳每年桑葚成熟的時候河水乾涸,故得名,而桑乾河的支流便穿城而過,成爲連接神都與北平府的水路要道。

尋常漕運不絕,都是從北面來的貨物,桑乾河上便架起了兩座巨大的橋樑,一個是拱橋只通行人,另一座是樑橋,只通車馬。

而出雲橋便是拱橋,因爲橋面寬廣,高高的拱起,上面還有風景樓,站在橋下看,彷彿直插雲頓,得名出雲。

行至西門大街便不得通行,不少百姓沿着河岸遠遠的望着,評論之聲不斷的傳到趙禎的耳朵裡。

“瞧見沒有,禁軍已經斷絕了西大街,聽說樑吉街到衛州門也被鎖了去,小半個西城都被禁軍圍了!”

“這下白雲寺的彌勒賊人跑脫不得了吧?”

“這是自然,即便是挖地道也挖不出去,一條桑乾河一條渾河早已把西城變成一座孤島嘞!”

“呦!王三沒看出你還是兵家嘞!?”

趙禎站在人羣邊上對着蔡伯俙笑道:“瞧見沒有,民間的百姓也能看出些門道,朕以兩條河爲界擴大了範圍,死騎撤離的時候百姓就已經被禁軍撤走。”

此時的河岸突然擁擠起來,禁軍在人羣中開闢了一條道路,引領一羣衣面露悲慼的人被押了過來,四周的百姓指指點點,更有甚者叫道:“這不是城外買次的老劉頭嗎?怎麼他也是彌勒教的匪類?”

老劉頭擡了下眼皮忘了一眼說話的人無奈的搖頭繼續向前,人流不息足有數千,已經把出雲橋擠得是滿滿當當,不少人站不下只能向後排到了橋對面的岸邊。

禁軍的將領拿着一個鐵皮喇叭開口叫喊:“白雲寺中的叛軍聽着,皇城司的人已經查到了你們的腳跟,你們當中誰是巡城司的兵卒難道自己不知?這是造反謀逆的大罪是要夷三族的!”

禁軍將領說完便頓了一會,但岸邊的百姓卻炸了鍋,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巡城司的人也會投靠彌勒教,要知道巡城司的兵卒乃是隸屬禁軍,保護神都百姓安危的。

知法犯法往往罪加一等,更讓人氣憤。

“什麼?巡城司的兵卒已經投靠了彌勒教?!這……這……豈有此理!”

“是啊!巡城司的兵卒怎麼會投靠彌勒教?”

“這有什麼?彌勒教擅長蠱惑,別說是巡城司的兵卒,便是官吏都有投靠彌勒教的,只不過是早早的脫了,洗的清白罷了!”

“這些吃官飯的不念及朝廷的好,反而去投了彌勒教,當真是天理難容!”

“可不是?官家仁慈讓他們忘了帝王之威嘞!”

禁軍將領見人羣躁動,再次開口喊道:“這出雲橋上站着的都是爾等父母雙親,也有妻妾子嗣,難道你們要讓他們受到牽連?官家已經下旨,只要爾等棄暗投明,便免去他們的罪責,赦其無罪!”

隨着將領的話,四周圍觀的百姓發出一連串的驚歎:“官家仁慈!謀逆大罪都能免除連坐,千古仁君不出其右!叛軍匪類若是不降人性何存?”

當着這麼多百姓的面喊出來的話自然不好輕易收回,誰都知道官家乃是一言九鼎的性格,既然讓這些叛軍的親眷出現,便不會反悔屠戮。

“你們還有一盞茶的時間考慮,若是不出,則依舊連坐,若是現在出來,可與親人短暫團聚!”

“嚇!”

又是一連的驚歎,而此時趙禎在親衛的護送下穿過人羣,他突然有了一個想法,一個也許能兵不血刃解決叛軍的想法。

穿過人羣的趙禎立刻便引起百姓的注意,而禁軍將領郭勇更是嚇了一跳:“臣殿前司都虞候郭勇參見陛下!”

隨着他的話,四周的禁軍齊齊單膝跪地,以手擊胸發出金鐵交鳴之聲:“參見陛下!”

連禁軍都勢力了,百姓更是迅速彎腰躬身施禮,口中叫喊:“參見陛下!”

這就是帝王的力量和威儀,趙禎從郭勇手中拿過鐵皮喇叭,衝着白雲寺叫道:“朕如今就站在你們的對立,你們可曾想過有一日與朕刀劍相向?!”

稍稍緩了口氣,趙禎心中的憤怒已經醞釀到定點握着喇叭的手微微顫抖道:“愚蠢!!”

“你們都是禁軍,都是朕的子民,都是良家子!都是朕從良家挑選出來守護神都的精銳!朕信任你們,把神都城巡城之事交給了你們,看看這些鄉親父老,看看這些百姓!你們先別說對得起朕,便是這些百姓你們都對不起!”

漸漸的有哭聲傳來,出雲橋上的叛軍親眷已經開始哭泣,他們當然後悔悲傷,世間永恆不變的就是真理,一旦被說出來,再加上事實的映襯,所有人都知道彌勒教乃是蠱惑人心的魔教。

“常言道,“國法不外乎人情”若是爾等棄暗投明,繳械投降,朕便讓爾等與親人團聚三日,大軍不會攻伐,任由爾等離開!三日後去往大理寺認罪,自有官員量刑!”

趙禎的話使得人羣的情緒到達了定點,這是什麼樣的帝王才能做出這樣仁慈的事情來?

邊上的蔡伯俙和三才臉色一變,這是八千叛軍,豈能輕易讓他們離開?

當然,這兩人忘了一件唐時的舊事,趙禎不過是在上演一場令人驚歎的“政治秀”。

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六章拜見父皇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