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

天色已經大亮,龍門鎮的官道上涌來更多的災民,他們大多是拖家帶口的前來其中不乏有些老人,亂哄哄的場面一度失控。

身爲河南府知府的杜杞緊急從洛陽,尹川,穎陽,壽安四地調運糧草等物支援龍門鎮,小小的龍門鎮變成了伊水之畔的難民營。

趙禎下旨從附近的禁軍廂軍徵調軍帳以供災民安置,所有政府部門飛快的運轉起來,誰都知道官家就在龍門鎮親自監督賑災,一個不好就會惹得龍顏大怒。

“爾等皆是宗室子弟,在天災面前要約束好家中的生意,特別是糧食,誰家要是在這個時候待價而沽,休怪朕不念及宗族情義!”

“官家放心,我等一定約束好後輩,絕不囤糧牟利!”趙德雍趕緊附和,說完還對弟弟打眼色,這個時候官家要的就是宗族的表態,即使心中一萬個不願意也要開口支持。

宗室的榮華富貴是從哪來的?還不是官家給的!

“是,我這就休書一封發往家中!”趙德潤得了哥哥的眼色趕緊上前道。

趙禎點了點頭轉向趙元佐道:“如此甚好,還要麻煩大伯以大宗正的名義發出族書通告趙氏全族,此時若要囤糧沽價大發國難財的,讓朕查出一律貶爲庶民!”

趙元佐急急的點頭應是,帶着宗室向一旁的營帳走去,現在就要給東京城的家中寫信,嚴厲斥責家中子弟在受災地區囤糧的行爲。

之所以動作如此之快,實在是官家的眼神讓人害怕。

皇帝作爲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尤其是在大宋皇權如此集中的情況下,發出的中旨就是最高法律。

王唯一帶着各地趕來的大夫在營地中巡視,他們主要是醫治病患和防疫,如此多的人聚集在一起,難免會有些傳染,還好是初春,冬日裡的寒冷還未被完全驅散,大大的抑制了病毒的擴散和傳播。

彭七帶着侍衛巡邏,只要發現有屍體便立刻裝車運到遠處埋掉。

營地中瀰漫着悲傷的氣氛,即使有趙禎這位官家坐鎮,但死去的人也不會重生。

都說死者爲大,可現在的災民卻根本辦不起像樣的喪事,死去的人只能草草埋在遠處的山坳中。

吃喝的問題解決了,趙禎緩緩的鬆了一口氣。

見他安心下來,三才看了看手中的奏疏不知該不該上前,王曾跟在身後不斷的催促他快點。

“又有什麼好消息要告訴朕?”趙禎瞥了一眼躊躇的三才嘲笑的問道。

王曾上前躬身行禮道:“啓稟陛下,東京城的奏疏到了,是唐州潁州兩地受災的奏疏。”

“只有這兩處?”

王曾點頭道:“只有這兩處!”

“可朕怎麼聽說光化軍也受災嚴重?連宣毅卒的軍士都在逃荒的人羣中?都這個時候了他劉興德還想瞞着朕!命大理寺派遣司直前去拿人!”

王曾大驚:“官家,劉興德如有其罪,確實十惡不赦,可官家要明正典刑是否應該發文兩府查明治罪?”

嘭~趙禎拍案而起:“證據確鑿好還要行文兩府查明?好!好!好!既然你這麼謹小慎微,那朕就派你親自去光化軍查處他的不法,彭七!”

“到!”

“帶着朕的旨意去陪王相公走一遭!”

“是!王相公請!”

王曾目瞪口呆的望着趙禎,他沒想到這件事讓官家如此生氣,在他看來這只不過是劉興德貪圖錢財而已,這對大宋的文臣來說簡直算不上大事,最多就是罰銅或是貶職留用。

可他不知道,趙禎氣憤的是劉興德的所作所爲很有可能導致兵變,自古以來軍隊譁變都是最嚴重的事情,如果宣毅卒的廂軍譁變,很有可能變成一隻出籠的猛獸,這對受災的州府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臣領旨!”王曾無奈的接過趙禎手書的聖旨跟隨彭七出去,他倒向在還不敢想象這些變故。

看着人來人往的營地哀嚎遍野的哭聲,王曾自言自語道:“怎生如此?怎生如此?!”

原本的一切都是好好的,官家遊歷洛陽城一日,便可啓程返回東京城,可現在看來官家是早就打算來看看災民的情況如何,眼前這一幕是真的觸了官家的逆鱗。

三才小心的看着上首御案後的官家,原本白哲的臉蛋變得通紅,眉頭皺的緊緊,官家這下是真的動了真火。

“三才,晏殊和蔡伯俙的奏報送來了嗎?”

“啓稟官家,還沒有。”

“怎麼這麼慢?”

趙禎焦急的樣子讓三才苦笑:“我的官家啊,這鄧州和汝州距離河南府看似不遠,但最快的急腳遞也要一天才能抵達,他們倆纔剛剛走了三天,恐怕蔡伯俙還沒到鄧州呢!”

三才的話音剛落就聽見李九的聲音在大帳外響起,“啓稟官家,晏給事的奏疏到了!”

真是說曹操曹操到,趙禎舒展開眉頭道:“快快呈上來!”

伊水邊的營地變得靜悄悄的,即使有嬰兒哭泣也被母親趕緊捂上嘴巴,誰都不敢喘大氣,生怕驚擾了盤踞在中間大帳中的龍。

剛剛傳出一聲扭曲的尖叫把所有人都嚇壞了。

三才匍匐在地上瑟瑟發抖,他甚至感覺到了兩腿間的溼熱,李九跪在地上小心的擡頭便飛快的把頭低下。

此刻官家的表情扭曲到了極點,也不知晏殊那小子在奏疏中寫了什麼,居然讓他變得如此瘋狂,桌上的筆墨紙硯全被掃落在地,這是一向好脾氣的官家第一次砸東西。

“餓殍千里,百姓易子而食,老者投井皆爲子孫活命,路上草根難見,樹皮難尋,城中十室九空而店家墳塋。”趙禎麻木的走向大帳之外,嘴中不斷的唸叨着晏殊的彙報。

這還只是距離河南府較近的汝州,遠處的鄧州又是什麼樣的情景,趙禎連想都不敢想,這就是繁華如斯的大宋?這就是極盡繁榮的大國氣象?爲什麼在天災面前不堪一擊!

趙禎在晏殊的奏疏中找到了答案,因爲各地的常平倉官倉要麼是不滿,要麼就是根本沒有糧食!

人禍啊!這是赤裸裸的人禍!自己還在傻傻的對百姓道歉自責,這些該死的官吏卻讓他背黑鍋。

門也沒有!

趙禎看着營地中一雙雙驚懼的眼睛面露苦笑,“這下總算明白爲什麼老朱當皇帝喜歡殺人了!可恨!”

災民們看着官家在侍衛的護送下走來,趕緊讓開一條路,清澈見底的稀粥別說立筷子了,就是連牙籤也立不住!

趙禎把自己碗中的肉粥倒了進去用大勺攪了攪給自己盛了一碗,“朕與爾等同食。”

“官家不可!”周圍的侍衛急急的阻攔蹲在人羣中的趙禎。

不光如此,跟隨的官員更是不堪跪地連連苦勸,就連災民也是惶恐不安的出聲反對。

“你們認爲這是朕一時興起?不是,以後災民們每天吃什麼,朕就吃什麼!直到災民離去一個不剩,朕再返回,你們要是看不下去就配朕一起吃!”

趙禎的行爲不是作秀,他也不用作秀,在大宋他的名聲已經好的不能在好,即使作秀也沒意義。

他這麼做就是在告誡官員,他在看着,同時也是在安慰災民,他不會離開。

“吾皇仁德!”災民們自發的呼喊,其中包括原本應該在監牢中的賴八等人,現在還有誰不心服口服?

趙禎什麼都沒付出,只不過是吃的差一些而已,但就這種簡單的小事卻能獲得民心,他其實還賺了。

輿論的力量有多強大沒人比他清楚,等這些災民回去,便會一傳十十傳百的把今天所見所聞宣揚出去。

趙禎在心中唸叨:得民心者得天下,此理萬世不易! ωwш ☢тtκan ☢c○

這個章節是編輯改的和我無關tat……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