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

師橫帶領死騎進入神都城中最要緊的事情就是差探出奎大的下落,自從死騎成立開始,師橫等人就開始了對奎大的查詢,但在青海路卻毫無進展。

這是一場極爲難堪的追索,死騎很快便查詢到了仁恆商號,但這個商號的一切都如水一般消失在了青海路,幾乎毫無蹤跡。

原因很簡單,因爲這是一個流動的商隊組成的商號,他們最大的特徵就是以馱馬爲生,大量的馱馬組成了商隊和商號,來去無蹤,而且只與威武軍的師橫所部有來往。

其他的一些便是和當地百姓的簡單交易,以及把從師橫所部得到的貨物賣出去,所有的線索加在一起也少的可憐。

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條便是奎大的仁恆商號把東西買到了神都城,於是師橫纔在趙禎的帶領下到了神都城中,而且就駐紮在了皇宮。

駐紮在皇宮有利有弊,弊端很明顯,所有人都知道這支神秘的啓稟進了皇宮,一定身份不凡,一定拿不簡單。

好處便是皇宮乃是重地,無論是禁中還是外朝都是極爲嚴苛的,免去了有心人的窺探,增加了死騎的安全性。

趙禎早早就考慮到了這一點,纔會把死騎安排在了皇宮的殿前司衙門,畢竟對於死騎來說,只要有皇城司的配合,悄無聲息的進出皇宮便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如此也不會有人發現師橫等人的腳跟,免去了諸多的麻煩。

當然,西北地的木先生確實和奎大有過一次交易,而且木先生付了定金奎大卻沒有出貨便消失了,這也是爲何師橫等人冒充木先生的原因。

所有的一切除了真實身份外,一切都是真的,而且極爲附和事情的發展趨勢,所以這樣的謊言根本就無法被揭穿。

何況本就沒有人見過木先生的真身,這時候即便是奎大當着所有人的面說師橫不是木先生也沒有證據…………

當然,顯然的奎大站在師橫的面前也認不出他了,師橫的相貌本就計較普通,但卻有一個極大的好處,身爲武將的他卻有着文人的氣質。

黑手中最善於易容的高手簡單的給師橫做了一些調整,改變了他的發行,在臉上最容易被認出來的地方留下了一道疤痕,並且讓他的皮膚變得白哲許多,之後……師橫在人前的模樣幾乎完全是另外一個人。

一個溫文爾雅中又帶着邪性的中年人,這樣的人極有人格魅力,趙禎再次見到他之後都忍不住讚一句:“當真是無遮攔的好漢子!”

那道疤痕是真的用解手尖刀劃出來的,所以做不得假,這樣一來便給了文人氣質稍重的師橫以極爲突出的反差。

甚至連臉形狀都有了改變,富態了些從之前的方臉變成了圓臉,便是他的家人都認不住來何況交集並不多的奎大?

一場完完整整的騙局使得師橫輕而易舉的融入到了東城的豪門之中,這纔剛剛開始,之所以要追索奎大,最主要的便是完整的挖掘出東城的關係網。

師橫相信,通過今晚的這場飲宴,應該能使得東城的商賈更快的接納自己。至於奎大,這個人對官家並不重要,對於整個計劃也不重要,但卻是師橫以及所有死騎的心結。

旁人都不瞭解什麼叫錐心之痛!黃泉之苦!

有親人卻要活得如同孤鬼一樣,有自己的名字卻要活的如鬼魅一般,有手有腳卻要活的如同圈養的家畜一般。

死騎幾乎已經失去了自由,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皇城司和黑手的監視之下,雖說這兩個衙門是在配合他們,但同時也在監視他們。

通過這麼長時間的歷練,死騎已經完全蛻變,成爲了大宋轄騎中的精銳,但即便如此,他們的能力也不會有任何人肯定,甚至不會給外人知道。

從一開始趙禎就斷絕了他們任何出頭的可能,直接受到皇帝的指揮。

這樣的苦楚沒人會知道,而在贖罪的同時,他們對奎大的恨意越越發沉澱,碎屍萬段不能描述他們心中對於奎大的恨。

師橫通過和趙家,石家的接觸發現,這兩家商號的掌櫃並不知道奎大的存在,顯然奎大和這兩家並沒有什麼關係。

說實在的,師橫知道自己是在碰運氣,畢竟他也知道神都城的豪門之間各家負責的事情不同,而且就算是這兩家的人負責此事也不會告訴這兩位掌櫃。

但自己一定要把話說到,要把波瀾不驚的水潭攪渾,這樣一來那些自以爲詭計得逞的人就會再次緊張起來。

這倆個掌櫃會把自己打探奎大以及仁恆商號的消息傳到東城豪門的每一家去,畢竟這些豪門需要自己手中的渠道。

這是蔡伯俙告訴師橫的,神都城的豪門商賈已經壟斷了大宋的許多行當,但他們需要從外面獲取更多的商道,畢竟這些不是豪門商賈所擅長。

豪門商賈都是利用自己在大宋的身份和地位獲得壟斷地位,而不是自己跑出來的商路,他們的身份和地位在外面什麼都不是。

師橫很難想象已經如此富貴的豪門商賈們爲何還要通過這些事情去獲得財富,甚至需要挑起大宋和吐蕃的戰爭以獲取。

既然他們想要把手伸到更遠的地方,而眼下又無法促使官家與吐蕃開戰,於是走私貨物便是最好的獲利手段。

師橫發現,這些豪門商賈的一舉一動都在蔡伯俙的預測之中,而據蔡伯俙所說這一切都是當年官家和他說過的事情,他不過是照搬過來而已。

但消息剛剛送出去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官家便已經到了殿前司的官衙,一身便裝的帝王站在自己的面前,師橫稍稍有些激動。

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二百章真相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