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

神都城中的混亂已經消失,街面上的大大小小的幫派幾乎被包拯連根拔起,事實上不光是這些幫派消失了,還有大量的閒散人員也消失了。

最大的收益者是大宋的百姓,一時間神都城的街面上陷入了一種別樣的祥和景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幫派的消失後,街面上的小偷小摸,欺行霸市之徒也消失的一乾二淨。

包拯的雷霆手段已經把整個神都城的人都給嚇到了,百姓們不敢相信平日裡看似最爲溫和的龍圖閣大學士,三司使包拯居然在這個時候毫不猶豫的開始殺人。

沒人知道神都城死了多少人,只是看見了一輛輛拖屍體的板車從早到晚的往城外運屍體,城外的焚燒大坑直到現在還冒着黑煙,住在城牆附近的人家每天早上起來都能看見屋頂堆積了一層厚厚的灰白色粉末。

誰也不敢說什麼,頂多是膽大的閒漢唸叨一句:“包閻羅太狠了些,這麼多的屍體怕是不下萬人……”

皇宮變得極爲安靜,那一夜不光是神都城中進行了一場屠殺,皇宮同樣也進行了一場大清洗,所有的宮人都被逐一排查。

這不是包拯插手的事情,完全是皇后一手主導,她早就覺得皇宮之中有人窺伺,禁中的消息有時候比旨意或是公文的速度還要快。

爲了杜絕這一現象,後宮之中儘量減少內侍的人數,前朝誰也在皇宮但完全沒有必要內侍傳遞文書之類。

趙禎不再,後宮以及皇宮中的雜事自然由皇后說的算,她的旨意在一定程度上比太子趙旭的還要有效。

並且朝臣們對皇后的尊重也是極高的,他們知道這位皇后看似久居後宮,可她的手腕和魄力卻是一般男人也比不上的。

皇宮中的內侍人數越少越好,這一點是肯定的,只有減少這些內侍的存在就能最大程度上的杜絕禁中被窺探。

這是王語嫣從各種史料中發現的,當然她自己也發現了其中的問題,宮女一般都比較膽小,不敢隨意碰觸這些事情。

二來宮女和內侍不同,她們不是一輩子呆在皇宮之中,她們在皇宮中呆上五年之後便可出宮嫁人,只要是從大宋皇宮中外放出去的宮女,在大宋都是極爲搶手的。

而且趙禎規定,宮女年滿二十五便可出宮,這是一條自趙禎朝開始出現的規定,有盼頭的女人可要比內侍好的多,她們老實本分,知道輕重,不會爲了一些小利把未來給葬送掉。

宮女有未來,內侍沒有,這是一個殘酷的現實,所謂皇后非常精明的看透了這一點,其實女人不必男人要愚笨,在宮中的女人有幾個是沒腦子的?

無論是包拯還是范仲淹,亦或是六部的其他相公都是在這時候對皇后的手段佩服的五體投地,內侍的減少乃是一項善舉,現在這時候越來越多的人家過上了富足的生活,誰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宮中當宦官?

隨着內侍人數的減少,以後應該能最大程度上的避免內侍泄漏禁中消息的可能,畢竟人數少,查起來也方便…………

神都城之亂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好事,眼下神都城中的黑惡勢力消失一空,街面上連小偷小摸的都消失了,同時皇宮也被嚴厲的整頓一次,內侍省從上到下的把宦官重新覈查的清清楚楚,還真的有不少的收穫。

內侍省的手段從未有人知曉,畢竟是宮中之事,此次由三位老內侍負責調查,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便把宮中三十六名不乾淨的內侍全部找了出來。

其中二十三人是手腳不乾淨的,這些內侍貪圖錢財,從宮中坐盜財物,這本來也不是什麼大事,畢竟每年皇宮中都會查出一部分這樣的內侍或是宮女來。

但這幾年人數比較少,一來天家待內侍較爲寬容,薪俸也是不低,待遇極好,自然少了偷盜之事,而來內侍在乎名聲,一旦名聲不好他們也要被逐出宮去,只不過和宮女相比,被逐出宮的內侍可就沒活路了。

誰都知道天家寬容,既然被如此寬容的天家逐出皇宮,那必然是有大問題的。

於是乎內侍就更加膽小,一般不會盜竊宮中財物以免因小失大,這抓到的內侍大多是因爲宮外有人開出高價收購,只要是宮中的財物便能獲取幾倍的利潤,於是終究有一部分內侍忍不住了。

剩下的十三個人中有十個是瀆職懈怠,看守不嚴。

宮門處皆配有內侍官女官,他們負責探查內侍宮女,同時也負責封禁流言蜚語,宮中財物失竊,自然與他們分不開干係。

而最後三個的罪名則是禍害宮中太廟,且對太祖靈位不敬…………

這個罪名很大,畢竟天家的家廟乃是重地,是一國之根本,祭祀的是太祖太宗之類的偉大人物,是國朝的信仰所在。

對於臣子來說,能配享太廟都是臣子的無上榮耀,誰對太廟不敬不光是對天家的不敬,更是對大宋的臣子以及天下百姓的不敬。

這是殺頭的大罪過,所以皇后毫不猶豫的就下令其夷三族,但旨意到了中樞之後就被封駁的回去,理由也很簡單,罪責可以定,但夷三族的旨意必須是聖旨。

後宮之中的王語嫣並不在意,她只是爲了表達態度而已,天家是仁慈的,是寬容的,但卻不是沒有雷霆手段!

這麼多年來皇宮之中從未出現過歷朝歷代都有的駭事,難道天下都忘了這裡纔是規矩最森嚴的地方?

什麼時候來了外面的宵小之徒也敢窺伺皇宮了?

王語嫣點了點頭,雖然之前趙禎並沒有交代她什麼,但這段時間的所有事情都讓她察覺了問題,其間兩人互有書信來往,她這才知道原來大宋已經出現了比吐蕃更爲嚴重的問題。

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