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

角廝羅從來都不知道什麼叫仁義之心,事實上他自己都曾經懷疑過自己。

自從被那兩個豺狗一般都骯髒傢伙利用后角廝羅便知道自己越來越殘暴和不擇手段了,他甚至認不清水盆之中的自己還是不是自己。

少年人所擁有的東西現在已經不在自己的身上,隨着自己權利的增加,實力的擴張,膽氣卻越來越小。

最可恥的的是自己明知這是懦弱和退縮,但理智卻無數次的告訴自己這是最正確的選擇。

漢人總是善於總結: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

消息如同高原上的大風,來得及快,董氈的撤退很順利,但宋軍的遊騎卻無法剿滅。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宋軍的遊騎已經能衝出關隘數百里開始偵查敵情了?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挑釁和打臉。

但這個時候的角廝羅並沒有考慮羞辱這件事,相反他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他知道眼下最好的辦法是無視他們的存在,董氈做的很好,百十騎的青唐騎兵完全有能力解決掉那數十騎。

他只需要帶着青塘部的各族抵達烏思部和脫敢部的土地上就好,這是一段艱苦的行軍,但同樣的對於宋人來說也是如此。

只可惜青塘的土地要拱手讓給大宋了,那是自己一輩子打拼下來的土地,是青塘部的財富所在。

雖然不想承認,但大宋皇帝的那句話說的很有道理“存人失地,人地兩存。存地失人,人地兩失。”

現在的青塘對自己和整個吐蕃的用處不大,雖然也是高原的一部分,但對於宋軍來說卻不算高,大量的邊軍已經在寧夏路和蘭州集結,他們的目標不用說便是青塘,宋人對那片土地的窺視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西夏還在的時候他趙禎就打算向自己借那片被他們稱作河湟的土地,那時的自己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只要有西夏的存在,只要西夏和大宋之間依舊對立,那佔據主動的人便是自己。

雖然大宋在最後獲得了勝利,大宋皇帝成功的娶了西夏的那位年輕的太后,可同樣大宋也收到了西夏臨死之前的全力一擊。

角廝羅比誰都清楚那一丈宋軍的損失,也只有華夏王朝才能經得住這樣的損失,若是換成青塘便沒有翻身的可能。

當年西夏的消失使得角廝羅下定決心一定要跟隨大宋,跟隨大宋的皇帝趙禎,在自己沒有強大實力的時候,絕不能在宋人面前暴露出任何的不敬。

可最後他還是慫了,在羊腸道的時候就該被宋人埋伏,然後拼殺突圍,如此宋人便全無信用可言,別說他大宋皇帝趙禎的聲譽,便是大宋的聲譽也會一落千丈。

但可惜,自己實在接受不了部族精銳全軍覆沒的代價。

埋伏宋人的那一站實在是成功的,那是角廝羅第一次品嚐到擊敗宋軍的滋味,之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宋人愚蠢的犯下了接二連三的錯誤,使得角廝羅對青塘部未來的規劃越來越清晰。

時間,他所需要的就是時間,一個強大部族的發展絕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曾經輝煌的吐蕃已經消失在了亂世之中。

各部之間的征伐從未停止過,吐蕃一直是個堅強而勇敢的民族,只需要時間讓這頭猛獸舔舐傷口,那他就有機會再次站立起來,向世人發出它的怒吼。

宋人強大,但那是在平原丘壑,山林之間的強大,那個東方的龍只能在大地上散發威嚴,卻不能在吐蕃的土地上放肆!

角廝羅相信,他手中掌握了高原的土地,擁有一個高原屏障之後,可以使出千變萬化的手段來對付宋軍。

只要宋人膽敢踏上高原的土地,那吐蕃必會讓其付出代價,這個時代就是這樣,曾經的大宋給青塘帶來了繁榮和富足,這一點角廝羅銘記在心。

但同樣的這些繁榮和富足也讓角廝羅看到了大宋的強大,這個王朝居然只是用了商賈之術,便讓青塘強盛與西夏,這一點他有最直觀的感受。

強於西夏也意味着強於吐蕃,所以他才能在吐蕃高原上稱王稱霸,因爲這些部族根本就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東西與青塘抗衡。

除了勇士,牛羊,駿馬之外,他們一無所有,那些鹽鐵技術全部掌握在了極爲強大的部族手中,他們把這些當作是一種領先的手段,遏制中小部族的發展。

牛羊,駿馬,寶石,甚至是女人和男人都成爲換取鹽鐵的重要物資,被人家卡着喉嚨,自然永遠無法強大起來。

這也是高原上永遠的規則之一,混戰在驚醒,強大的部族之間的戰鬥都是在消耗小部族,這是最愚蠢也是最明智的一點。

所以當角廝羅接手吐蕃高原的時候,強大的部族依舊強大,小部族依舊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吐蕃人用古老的智慧避免着自己的滅亡。

整合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像大宋皇帝一樣,把所有的部族都變成一個利益的共同體,吐蕃是完整的,這一點必須要明確下來。

紅色的宮殿之中,各部頭人聚集的所在,無論大小部族,無論人口多少,只要是一個部族就會有人來參加這場吐蕃的盛世。

角廝羅在高原上宣佈吐蕃王朝的復興,無數身披絲綢的騎士在草原上奔走,把消息告訴每一個部族,話不多,只有一句:“順者昌,逆者亡!”

這些部族的頭人知道,若是自己不去參加這場盛會,最終便會引來所有部族的報復,因爲他們被認爲不算是高原上的子孫。

宮殿之中異常安靜,在此之前吵鬧的宮殿因爲倆個部族首領的拼殺而亂成一團。

短刀被抽出來的時候各部頭人居然圍成一團呼喊助威,在他們看來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力量去解決。

巨大的長刀如同開天闢地的巨斧,輕鬆的斬落了兩顆碩大的頭顱,鮮血使得紅色的宮殿更加奪目,但卻澆滅了各部頭人心中的火熱。

這時候沒人會去計較鐵甲武士打斷決鬥的魯莽和神聖,因爲角廝羅陰冷的目光在他們的身上徘徊。

這就是絕對的權利,這就是絕對的力量,任何抵達布達拉宮的人都要服從大讚普的權威,沒有他的命令,誰也不能在這座宮殿中放肆。

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六章拜見父皇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