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

趙禎知道那耶波羅和仁欽桑波兩人相遇的事情,他不覺得有什麼,一個是有求於大宋的少數民族使者,一個是亡國之君。

大抵都是佛教徒,又是境遇相同心生感慨,所以也就命鴻臚寺的官員周到招待。

大宋是天朝上國,該有的氣度還是要有,他最喜歡後世那位總理的外交政策,大國就該有大國的外交態度和禮儀。

在可以給予退讓的地方進行最大程度的退讓,在不可推讓的地方一步不動。

太貪,太甚都有失大國風度,太軟,太面都讓人一開始便瞧不起。

所以給予仁欽桑波和那耶波羅的禮數趙禎幾乎全部滿足,他甚至相好該如何安置那耶波羅,讓他在神都城中平安富貴的過完餘生,當然他不能有子嗣…………

站在宣德門上便能瞧見大半個神都,趙禎發現自己已經瞧不見外城了,宣德樓是宮城的門樓,已經獲得了幾次加固,但在高度上卻不及天安門和朱雀門。

畢竟若是最堅固最高聳的天安門和朱雀門都被攻陷,宣德門再堅固也沒有用。

天空中無數的白雲如同綵帶般的掛在天上,太陽的餘輝如同一個流油的鴨蛋黃,紅橙橙的映襯着白雲,燒着的火一般,讓人覺得暖和。

看着自己手中不斷強大起來的帝國,看着眼前這個龐大的都城,趙禎一時間覺得自己已經站在了華夏文明的巔峰。

自己繼承了封建社會中最高貴的血統和權利,同時也把這個社會送到了巔峰之上,可世間的道理卻不是這樣…………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這是世間存在的至理,大宋現在是十分的強大,可在這強大之後卻是一種痛苦的掙扎,趙禎看到了一些不該看到的事情。

這纔是他最痛苦的原因,做出選擇會很困難,他原本計劃好了一切,在自己退位之後便讓趙旭繼續執掌這個國家,然後一代代的傳承下去,可現在他看到了自己創造出來的危機。

說來可笑,危機的源頭居然是格物與教育的普及…………

這兩樣東西本來風馬牛不相及但格物的本身就是通過研判世間萬物發現其中的道理,而這個東西天生就是和宗教對立,而對立的同時也否定了天賦皇權。

這在封建王朝是禁忌,但趙禎知道隨着科學的不斷髮展,早晚有一天人們會徹底的相信皇權就是皇權,和老天沒有什麼關係……

這只是其一,其二便是教育的不斷加強,別的地方趙禎不知道,但神都城,北平府,乃至整個京畿路的識字率都在不斷的提升,幾乎做到了十個人中有七八個識字讀報的存在。

這在封建社會就是一個恐怖的事情,識字的力度加大,百姓們的薪酬開始和文化水平掛鉤,這意味着什麼?

原本的封建社會不需要你去識字便能有個養活自己的營生,而再往上便是一道看不見的“天花板”即便你識字也沒用,並不能增加你的收入。

而且那個時代的人都是在努力掙扎活命,大宋即便是開放了科舉入仕的資格,寒門子弟有了機會,可讀書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少了一個壯勞力的家庭要供養一個成年人讀書需要很大的代價和勇氣,並且這個讀書,讀書,書是最爲重要的東西,書的價值非常高,而且有的時候會出現有價無市的情況。

不光要讀書,還要求學,遊學,這兩樣東西便是讀書人身上的兩座大山,富貴人家多出精銳這不是一句種族理論,而是一個事實。

雖說窮文富武,可有多少窮人死讀書就能成功?

但現在不同了,大宋的書院幾乎對所有人開放,到了年歲的孩子都可以去求學,而接下來便是書籍,在這個對知識產權保護嚴重不足的時代,書籍成爲了一種廉價商品。

而且大部分的文人都覺得書就是應該買的越便宜越好,世間大儒和文臣們同時建議降低書籍的價格。

新技術的出現意味着什麼?效率的提升,成本的減少,活字印刷術極好的詮釋了這一點。

雖然現在還未出現民智大盛,革命將成的局面,但他兩世爲人,太清楚其中的問題了,時間會發酵一切,隨着國家的愈發穩定,隨着民智的不斷提升,隨着制度不斷的接受各種各樣的新考驗,最終必定會引發一場變革。

無論這場變革的形態是什麼樣的,也無論這場變革是否會流血,但趙禎知道,變革是必然,大宋不會,也不可能會延續千年之久。

自己的所作所爲只是爲了讓華夏漢室更好的保存種子,血脈的種子,文明的種子,教化的種子,科學的種子,以及可能出現的革命種子…………

趙禎雖然清楚這一點,但並沒有扼殺未來的一切可能,他只是剔除了最壞的可能。

趙禎可以肯定的說,即便是自己不去做這一切,最後還是會出現革命,這是歷史的必然,那爲何不去保留下那些珍貴的東西?

這是種羣的保護形勢,趙禎知道革命會帶來好處,也會給天家帶來壞處,但他依舊選擇保留其產生的條件,原因很簡單,因爲這些先決條件會給華夏文明帶來無盡的好處。

趙禎相信無論是哪個王朝或是政權接替了大宋,都不會把這些寶貴的東西付之一炬,只有蠢豬纔會這麼做。

之前各個朝代之間的貧富差距並不大,但到了大宋,到了趙禎執政的時期,哼哼…………錢多的能把人笑死!

是真的有人被這些錢財給笑死了。

一個老者,一個前朝的老儒,據說已經活了百歲多,被地方官員當作人瑞送到了神都。

他經歷過五代十國的紛亂,看到了神都之後便忍不住讚歎,他聽父親說過唐時的舊都,也不及神都的巍峨壯麗。

趙禎雖貴爲皇帝,但對待這種既是老儒又是人瑞的老人家面前充分做到了後輩纔有的尊重和禮儀。

被今年的收入,支出等等一切都詳細的講給老人聽,就像是後輩子孫爲家裡的老祖宗講述今年的收成。

當趙禎向老人解釋什麼事億這個數量單位之後,老人仰天大笑,酣暢淋漓的起身給趙禎行了帝王之禮後便安然去世…………

太子,朝臣,皇后,宮人,內侍,禁軍皆泣不成聲,在趙禎親自背起老人向宣德門走去時,神都百姓見者無不垂淚…………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十章我是賭神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