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

趙禎在擔心吐蕃的時候,有人已經在吐蕃打拼許久,劉渙在到達吐蕃的時候便在第一時間趕去見了角廝羅,並且把朝廷和趙禎的要求明確的告訴了他。

開始的時候他覺得角廝羅不會把農奴交給大宋的官員,也不會把脫敢部讓給大宋,但事實上角廝羅並不在意這些,甚至提出要不要把青唐土地上的農奴也給大宋送過來?

在角廝羅的心中,他一直認爲大宋所需要的就一定是重要的,並且從未懷疑過大宋的用意和規劃。

劉渙和角廝羅就這樣面對面的跌坐在地上一點規矩也沒有,中間是烤的流油的正羊,兩人的面前放着的是濃香的美酒,這些都是大宋商賈從中原運過來販賣的。

即便是有了大宋的援助,青唐部依舊保留了帳篷居住的習慣,他們的生活方式依舊是遊牧,帳篷是最適合他們居住的。

角廝羅的酒量相當不錯,劉渙也是旗鼓相當,性格也是差不錯,都是比較豪爽的人,就是因爲這樣兩人既是好友又是酒友。

“劉侍郎,此次沒曾想是你前來,朝廷公文來的時候對你是隻字未提,我當還是那位崔東山呢!”

劉渙笑了笑:“怎麼?崔使臣和你相處不快?”

角廝羅擺了擺手:“非有不快,不過是此人不通情誼,幾次邀他前來都不肯,仿若我這裡是鴻門宴一般,每每皆以公務繁忙爲由推脫,端是個死腦筋!”

劉渙笑着指了指角廝羅道:“我漢家有言,拿人手短吃人嘴短,他是怕你求他辦事,討要資助,但他又沒有朝廷批示,如何肯白吃你這頓飯?”

角廝羅眼睛一亮,望向劉渙道:“哦!這麼說你劉保州給我角廝羅帶來了貨物?”

聽話聽音,果然是個聰明人,劉渙點了點頭道:“官家特意下旨,讓我等給你們青塘帶來了最需要的東西,兵器,甲冑,糧食,還有大量的商隊準備前來,就看你們自己的了!”

劉渙說罷便從懷中掏出一份公文隔着火堆扔給了角廝羅,角廝羅噌的一下竄起來,連忙接過文書埋怨道:“小心,小心,這可是官家給的,萬一被燒燬了可如何使得?”

“慌什麼,還有好幾份,都在軍需官的手中,兩日之後從蘭州軍抵達,你只需派人接收就行,我大宋對待你青唐可從無內外之分啊!”

角廝羅合上手中的文書,轉身向東遙拜:“青唐之主,吐蕃贊普亞隴覺阿王系之孫角廝羅叩謝大宋皇帝陛下!願永爲陛下臣屬,用爲大宋之臣屬萬代侍奉!”

邊上的劉渙能看出角廝羅是正心誠意的叩拜,不是做樣子給自己的看的,事實上劉渙也不明白,爲什麼角廝羅對官家如此追隨,要知道他也是一方豪強,現在的青塘乃是吐蕃中最爲強大的一支。

並且當初他也是有功大宋,出兵西夏的功績常常被人稱讚,作爲一方領袖,又是吐蕃贊普王系的後裔,完全沒必要對大宋和官家如此恭謙,甚至謙卑到了官家和大宋朝臣們都有些不好意思的程度。

對於這一點劉渙是非常希望問個清楚的,但他又不能直接問,只好旁交側擊:“你對陛下之忠心日月可鑑,但老夫有一事不明,你好歹也是堂堂吐蕃贊普後裔,有功於我大宋,在陛下面前何至於此之謙卑?”

角廝羅笑了笑:“爲何?因爲我角廝羅有自知之明,若不是官家庇佑,我怕是早已被朝堂中的一幫臣子給生撕了…………你大宋官員最是不待見我等外族啊!”

劉渙喝了口酒,頗爲坦然的承認道:“這話沒錯,便是我也不會幫你青唐,但你我之間也算是故交老友,話還是說開的好,死也讓我死個明白!”

“你當我角廝羅是什麼人?能做出如此下作的事情?不妨告訴你,我角廝羅絕不會背叛大宋,也不會背叛官家,這頭上的西平王要名至實歸,否則……”

“但我大宋並無一外姓王族,亦無領兵在外,實權在握的王族!”劉渙只是輕飄飄的一句,便讓角廝羅冷汗淋漓不知如何作答。

角廝羅乃是肺腑之言,並且明確的告訴劉渙他不會造反,也不可能造反,只不過他的話在劉渙那裡卻沒有任何說服力。

帶着苦澀的聲音,角廝羅顫抖的問到:“這是官家說的還是你或是朝臣們說的?”

劉渙泰然的答道:“當然是我說的,難道這裡還有別人不成?”

兩人一番對話也算是一場交鋒,劉渙在不斷的刺激和試探劉渙的底線,而劉渙不斷的表忠心,在眼下這情況下,劉渙就是要看角廝羅能妥協到什麼程度,當然他也不能壓得太緊,以免弄巧成拙。

角廝羅鬆了一口氣:“你們這些人就是不願相信別人,自以爲聰明過人,就把別人想的和你們一樣九竅玲瓏。”

“有備無患,未雨綢繆!”

角廝羅冷冷一笑:“若非我知曉官家仁達,胸有山嶽,你剛剛的話就能把我給逼反,你不就是想知曉我爲何一直與大宋友善往來嗎?今日便說給你聽聽,也好把這話傳回朝中,還我角廝羅一個清白!”

劉渙正色的望着角廝羅拱了拱手:“渙洗耳恭聽!”

“原因無他,因爾之大宋強不可敵,尤是在當今官家的手中更是如此,當初我青唐連宋抗夏乃是所需,確實無奈之舉,所以任由李元昊和遼朝拉攏,我意不動,角廝羅知曉唯有聯合大宋才能自保,否則便是身陷囫圇不得脫身!”

劉渙點了點頭,角廝羅說的沒錯,當初的大宋也是這樣,只要青唐或是角廝羅的態度搖擺,大宋便會立刻拋棄他,大宋需要的是盟友,而不是一個潛在的敵人。

而角廝羅的選擇也是正確的,若是他倒向西夏或是遼朝,恐怕不用大宋動手,第一個向他“揮刀”的人便是李元昊這匹豺狼。

“西夏以滅,爲何你忠心依舊?”

這是重中之重,是劉渙必須要清楚的事情,從一開始他就想知道角廝羅如何證明他沒有反意。

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