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

水榭之中非常安靜,蘇軾在沉思,他知道自己這麼做是對的,但另一方面,天竺難民一方面可憐至極,另一方面可恨至極,即便是被這樣羞辱和欺負也沒有想過反抗。

這就是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他們的懦弱,他們的逆來順受,他們的不思進取,這一切的一切都讓天竺難民們,或是說低種姓們罪有應得。

這大抵就是老天對他們逆來順受的懲罰,如果他們信奉老天的話…………

蘇軾並不在意這些,很快就能想通了,世界上沒有突如其來的事情,有因便有果,天竺人出現這種強烈的高低貴賤之分必有原因,而且很簡單就是因爲統治。

官家說的對,這一切的源頭便都是統治的便利,天竺人爲了更好的統治百姓,並且達到壟斷統治的目的,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就是把人的高低貴賤從出生便開始劃分。

人生來就有貴賤,這一點無論是在天竺還是在大宋都一樣,有些人生在士族或是富人之家,天生就比同齡人高人一等。

但大宋和天竺不同的情況是,大宋百姓擁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和權利,並且還是皇帝主持推行的,朝廷贊同並支持的,而在天竺卻完全沒有機會,你再有能力也不過是個低種姓的人,甚至是連底種姓都不如的賤民。

這樣的人在騰衝府的邊牆外隨處可見,雖然都是難民,可倒黴的一定是連首陀羅都不如的賤民,他們連身份都沒有,用甘地的話來說就是一羣不可接觸者。

甘地在說這句話的時候,臉上露出的表情和厭惡甚至讓蘇軾都覺得噁心,蘇軾也是從這裡開始對天竺人開始不抱任何希望,也沒有任何憐憫。

最後蘇軾還是同意了援助天竺難民,但卻拒絕了甘地對他們以種姓分開做工和吃飯住宿的要求。

“種姓之間相差極大,便是首陀羅也不會和賤民同處一室,我等吠舍更不可能與那些不可接觸者同處一室,甚至不能和吠舍一起做工!”

這是甘地提出的最後要求,從他的口氣氛中蘇軾甚至聽到了一絲抗議和不滿的情緒,轉頭望向甘地,蘇軾露出和煦的笑容,親切的點頭道:“好,那本官就依你………回去等待消息吧!”

待甘地在侍者的帶領下離開乞藍部利國監的時候,蘇軾轉身對身邊的親兵道:“傳書吳萬全,明日開始開放邊牆,騰衝軍出境帶回天竺難民至乞藍部利國監!”

親兵點了點頭剛要離開,蘇軾再次開口道:“最先把天竺難民中的賤民帶來安置,然後纔是首陀羅,至於吠舍便不用管了,既然他們不想和別人同處一室一起做工,那就算了!告訴吳萬全,若是有一個吠舍出現在乞藍部中,他吳鐵膽的名號便是吹噓出來的!”

親兵跟了蘇軾很長時間,有些疑問的開口道:“這數十萬人,上哪去分辨他們的種姓?”

蘇軾笑了笑:“你沒去過邊牆吧?到了那裡便知道,根本就不需要你分辨,他們自己早已涇渭分明,這些人就是被自己害成這樣的。”

“可不是?!都是窮苦人,都是受難人,還有什麼高低貴賤,還有什麼上下之分,這些天竺人活該如此。”

……………………………………………………

吳萬全接到蘇軾的文書之後便開始整頓軍備,蘇軾說的輕鬆,接引天竺難民進入大宋,前往乞藍部利國監聽用,可自己要準備的事情就太多了。

尤其是要小心吠舍的反撲,說不定他們會因爲蘇軾的政策再次衝擊邊牆。

看着甘地興高采烈離開的背影,吳萬全露出冷笑,這老人還不知道吠舍已經被大宋拋棄,他接到的命令是接收難民中的賤民和首陀羅,至於更高一級的吠舍卻是要讓他們在邊牆之外自生自滅的。

糧食已經運來了,在邊牆之內架起來二十八飲的大鍋,鍋裡燒的也不過是簡單的米粥而已,乾糧倒是也有,就是一些軍中將士不愛吃的炒麪和壓縮糧食,但這些東西給天竺難民果腹倒是綽綽有餘。

甘地回到難民營地之後,消息便傳了出去,大宋雲南路轉運使蘇軾也成爲了難民們的活菩薩,給了他們希望的人。

同時甘地也成爲這些天竺難民的領袖,所有人都聽他的,吠舍自然不用說,而下面的首陀羅和賤民更是把他看作希望。

於是甘地便開始指揮其營地中的一切,把人按照種姓劃分開來,並且“高高在上的”吠舍優先佔據了靠近邊牆的位置,爲的就是能早一步進入大宋。

邊牆的大門緩緩打開,吳萬全率領大隊的騎兵出現在城門口,天竺的難民第一次在白天瞧見身穿板甲的大宋士兵,每個人都放下了面罩,只有一雙黑洞洞的眼睛看着他們。

這樣的氣勢着實讓人膽寒,也讓天竺難民有一種被地獄修羅盯上的感覺。

吳萬全開口對邊上的翻譯道:“我說的話你就衝着他們說!所有人都聽好了,想要吃飯,想要活命的都按我大宋的規矩辦!若是誰敢喧譁吵鬧,尋釁滋事,我大宋騰衝軍即可關閉邊境,所有人都要在這裡餓死!”

翻譯自然不敢怠慢,用力大吼,生怕天竺難民聽不見,連續說了三遍,之後又在吳萬全的命令下,騎馬在難民營地中不斷的叫喊。

畢竟是數十萬的天竺難民,佔地也有數十里地了,翻譯騎馬大喊,希望把消息傳遞給所有人。

天竺難民聽到這話,自然不敢有任何疑議,原本還有些吵鬧的營地頓時變得鴉雀無聲,他們知道這是最後的希望,誰也不願放棄。

原本就按照種姓排列好的隊伍,大宋騎兵接收的也非常快,但唯一讓天竺難民不解的是,大宋最先接收的居然是身份最爲卑微的賤民。

甚至連這些賤民自己也不相信大宋居然最先讓他們進入,而當他們提心吊膽,擔心大宋是要殺了他們或是有別的迫害什麼的時候,他們看到的卻是驚人的一幕。

邊牆之後的大空地被圍欄攔了起來,裡面是一口口煮粥的大鍋,不斷的有香味飄散而來,至於邊上更是堆積成一座小山似得乾糧,就那樣堆積在空地上!

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三百章悲歌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