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

吳萬全爲何要這麼做?他是故意爲之,約束軍隊?壓制軍中將士的戰意?這根本就不是他平日裡的作風,若是換做之前的他,早已率軍殺入天竺,衝殺當地敢於挑釁反抗大宋的軍隊,給朝廷佔領更大的疆土了。

他之所以這麼做爲的是不犯錯,也爲的是等待朝廷的反映,他相信天竺人必然會採取報復,而他們的報復一來便是大宋的機會。

將士們的戰意被壓制當然是好事,只有如此才能逼得他們在釋放的時候不遺餘力,全力以赴!

吳萬全在等,在等這個原本不算大的衝突變成大事,變成一個足以把天竺和大宋攪在一起,進入戰爭狀態的大事,到那個時候,大宋出兵天竺理所當然。

於是吳萬全便和雲南路的軍政長官轉運使劉俊合議,以金牌急腳遞傳遞消息與御前,請求聖意示下,再做打算。

大殿之中,文武百官們沒有話說,他們都被天竺的這套荒謬的邏輯給“震驚”了,他們沒想到天竺人的思路如此“清奇”能把侵佔他國領土說的如此理直氣壯。

這簡直就是強盜行徑,好比一個大戶人家,讓自己的家僕,佃戶去開墾別人家的土地,然後據爲己有,別人找上門的時候,把自己摘個乾淨,把所有問題都推給家僕佃戶身上,你有本事去找他們要去,反正土地我是不會還給你的…………

趙禎心中只想到一句話:“無恥,無恥至極。”但同樣還有一句話:“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天竺這就是不要臉了,也確實無敵了,只不過這種無敵是自認爲的無敵。

這就有些可笑了,天竺人不是膽大,而是狗膽包天,大宋已經對它進行了封鎖,但誰知道天竺人非但沒有老老實實的在自己的土地上呆着,反而向大宋發起挑釁。

大宋的朝臣們當然吃驚,當然驚訝,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一個跳樑小醜現在正大光明的站在大宋面前挑釁,猶如一個要伸腿絆倒大象的螞蟻讓人一時間笑不出來。

朝臣們不說話,趙禎在稍稍的驚訝之後便平靜了,對於他來說天竺人的所作所爲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他見得太多,後世這個奇葩的國家做出許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跟眼下的這一情況相比,也差不到哪去。

看來並不是後世的天竺奇葩,而是從千百年前就是如此,不講道理和荒謬已經成爲了他們的習慣。

這也難怪,高高在上的統治者都是高種姓,他們自認爲自己“天生高貴”從出生開始就被別人侍奉,永遠都站在高處,所以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邏輯。

同時趙禎也瞭解吳萬全的所作所爲,顯然這個吳鐵膽是要向朝廷,向自己請命,在這個時候反而約束軍隊是在幹嘛?不就是在蓄力待擊嗎?

趙禎對殿中單膝跪地的遞役揮了揮手:“帶他下去休息,朕知曉了。”

待他離開之後,殿中的朝臣們也回過神來,殿中的安靜也被打破,朝臣們討論着天竺的無恥,這種荒謬的邏輯真是讓人又氣又恨又想笑。

“無禮!狂妄!”

趙禎聽到最多的詞語便是這兩個,並且武官已經出班請纓,願意爲大宋而戰,出征討伐天竺之大不敬,教訓天竺小人。

眼下軍心可用,眼下天竺人自己給自己挖坑,趙禎正發愁怎麼教訓天竺呢!

趙禎在心中默唸老天待自己不薄,給大宋和自己送來如此好的機會,無論這是不是波羅王朝的意思都無關緊要,趙禎知道肯定不會是那耶波羅的意思,但現在主動權在大宋的手中。

大宋說是波羅王朝發動戰爭,那就是波羅王朝的鍋。

在此之前,三司的商貿司已經發現了天竺的商賈出現在塞爾柱王朝的事實,並且第一時間上奏中樞,上奏趙禎,對這件事趙禎並沒有在意,在意也沒有辦法,顯然這倆個依靠大宋的王朝有着自己的打算。

塞爾柱人幫助天竺人在趙禎的意料之中,畢竟塞爾柱也不希望看到大宋一家獨大沒有任何威脅,現在唯一和大宋能產生利益衝突的也只有塞爾柱王朝了。

兩國之間曾經有過摩擦,甚至差點爆發了大規模的戰爭,最後趙禎是依靠大宋的強大國力威脅塞爾柱,使得它妥協下去,同時也以戰爭的手段讓塞爾柱人看到了大宋軍力。

黑汗的覆滅就是最好的展示,是大宋對塞爾柱,對圖格魯克的致命一擊。

當然從商貿司傳來的消息以及黑手從塞爾柱收集到的消息看,天竺人和塞爾柱之間的秘密貿易還沒有公開,顯然是忌憚大宋對塞爾柱的報復。

並且趙禎從這交易之中看到的是塞爾柱在利用自己高價的位置不斷壓榨天竺人。

這些事情天竺人自己不會不知道,現在的他們應該後悔和大宋鬧翻,也後悔對大宋商賈下手了,只不過一切都已經太晚,後悔並不能解決天竺的問題。

天竺的經濟瞬間從繁榮下降到了蕭條,這也是爲何會出現邊境摩擦的主要原因,因爲天竺的產出只能依靠土地,土地對他們來說更爲重要。

在朝堂之上趙禎並沒喲再提及雲南路邊患之事,也沒有提及大宋與天竺之間的摩擦問題,而是正常的進行正朔大朝會,彷彿從來沒有被打斷,也沒有被影響。

但朝臣們能夠感覺到官家的心情非但沒有失落,反而非常好,對改制之後的六部褒獎頗多,對中樞院的三省以及三司,參謀兵事院的誇獎也很多。

“劉渙還沒傳來消息嗎?他應該已經到了青唐,角廝羅的消息也沒有嗎?”

歐陽修忘了一眼邊上的蘇洵,緩緩出班道:“啓奏官家,現在劉正使怕是纔剛剛抵達角廝羅不久,便是有消息了大抵還在路上。”

趙禎點了點頭:“諸位對吐蕃之事如何看?”

“臣以爲當保持眼下之勢,不予馳援角廝羅,相反應該給吐蕃諸部提供消息,甚至是援助,讓他們和角廝羅之間互相攻伐!”

從文官隊伍中走出一人,說出了令人吃驚的話,使得乾宇殿再次陷入安靜,衆人望去此人乃是隸屬中樞院門下省給事中陳善靜。

此人在朝中的態度一直都是過於激進的,尤其是對待吐蕃這件事,更適是強烈建議大宋在吐蕃之中插手,平衡各方力量,誰弱就扶持誰,誰強就打壓誰。

如此才能保持吐蕃的穩定,最少是對大宋沒有威脅的穩定。

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二十六章神臂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