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

修史這是一種文明的傳承,亦是一種尊重和記錄。

對於華夏的歷代王朝來說,修史的重要性不亞於皇帝繼位,他是文治武功的重要體現,也是對本朝合理合法性的一種詮釋和認可。

當然這也是對亡國遺民的一種勸告,國家都亡了,老實本分的過現在的生活,別想着再次回到過去。

修史的史官需要重點挑選,這不是簡單的活,修史最重要的一點便是真實性,雖然修史的官員不乏爲尊者諱,但其中的真實性也是頗高,現在的史官還沒有謙卑到隨意皇帝驅使的狀態。

雖有爲尊者諱,但卻不會誇大和強烈的浮誇,大宋王朝已經足夠強大,沒必要通過貶低遼朝和契丹來提高大宋的地位,相反真實的反映遼朝和契丹的狀況纔是最好的選擇。

至於人選,趙禎在心中已經有了計較,待回神都城後挑選專人與崇文院修編即可。

契丹王朝的落幕意味着大宋四周再無強敵,高原上的吐蕃已經是瑟瑟發抖,環顧四周再也沒有一個能與大宋抗衡的力量,唯有靠着地利苟延殘喘。

車駕在不斷的前進,一路上遇到了不少遷徙的隊伍,抵達上京城之後更是追上了先一步的契丹人。

這些人中有平民百姓,也有曾經的奴隸或是貴族,但現在他們的身份都一樣,大宋的百姓,契丹的奴隸全部獲得了自有,這是趙禎親自赦免的自有。

許多人感激的同時也更加迷茫,他們沒有產業,沒有身家,甚至沒有屬於自己的衣服,契丹的貴族可以放人,但卻要把奴隸身上的財物拿走。

所有的財物全部被收走,包括裝東西的布袋甚至是身上的衣物。

雖然已經開春了,但一場倒春寒的凌厲不是這些奴隸能承受的的,更何況他們衣不蔽體,吃不果腹,即便三才努力遮掩,趙禎還是看到了一個渾身上下裹着片布條的孩子在街面上的角落裡凍的瑟瑟發抖。

護衛趙禎的禁軍已經把衣物送了過去,但這樣的孩子還有多少?

邊上的蕭撻裡臉色鐵青,但趙禎卻不生氣:“這就是凡塵俗世,這就是人的自私,朕攻伐契丹也是在幫助你契丹人,最少他們恢復了自由之身,入我大宋之後定然是能活下去的。”

“這些人什麼都沒有如何安身立命?”

趙禎指了指遠處上京城中的一大片地方,裡面人聲鼎沸,穿梭不絕:“工廠便是他們的出路,我大宋糧食充盈,土地不再是百姓的第一選擇,會給你們契丹人均分土地,也會給他們提供活計,在工廠之中勞作便能獲得工錢,再用工錢買糧食。至於住宿,工廠雖然不會給他們多好的房舍,但遮風擋雨卻不成問題。”

“若是受辱又該如何?”

趙禎笑了笑:“受辱?他們連命都快沒了,給他們飯吃,給他們房住,呵斥打罵還算是侮辱嗎?想要獲得別人的尊重便要靠自己。我大宋不會歧視外族,但若是真的疲懶之輩,打罵都算是輕的。”

蕭撻裡恍然大悟:“你這是要逼着他們改爲宋籍!”

趙禎擺了擺手:“空口白牙的可莫要冤枉人的清白,朕可沒有如此,但我大宋有律法,非宋之戶籍不得買賣房舍,唯有租賃以安身,他們有錢了難道不想要更好的生活?誰願租住在別人的房子裡?”

稍稍頓了一下,趙禎又道:“再說了,誰不希望自己的兒女能過上好生活?在大宋讀書可是一條公平的出路,但讀書人要科舉,各地學園,學院招收之人必須爲我大宋戶籍者……”

“這不算逼迫?!”

“一切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更好,或是勉強,他們可以從中挑選,朕絕不會逼迫他們,只不過人往高處走,這是天性罷了。”

趙禎說完便對三才交代道:“以往朕到了蔡伯俙的地頭,他可是早已上前侍奉的,怎麼朕今日到了還不見他?”

三才苦笑道:“官家,您可不知道,最近蔡駙馬可是忙的腳不沾地,焦頭爛額!”

“爲何?”

三才瞧了蕭撻裡一眼,小聲開口道:“因爲契丹人來了,六十萬契丹人便是分撥抵達也需要好生維持,官家您可瞧見城中有一絲慌亂?這可都是駙馬的功勞!”

趙禎點了點頭,確實如此,蔡伯俙這小子知道把契丹人安置好便是對自己最大的侍奉。

既然到了上京城必然要小住一下的,也算是重回故地,邊上的蕭撻裡眼神已經放空,思緒怕是已經飄到了別的地方。

“那就在上京城中住兩天,朕要看看他蔡伯俙把上京城經營的如何了,這裡可是大宋與草原的要衝之地,也是貨運中轉的重鎮!”

三才就知道會這樣,躬身施禮道:“奴婢明白,這就派人安排,蔡駙馬定然會來侍駕。”

待其走後蕭撻裡纔開口道:“此乃我契丹的傷心地,官家何必如此……”

趙禎起身打開聖駕的車門,馬車緩緩停下後纔開口道:“下去看看吧!看看你契丹的上京城和我大宋的上京城有何區別。”

車駕走的是正門御道,只不過上京城的規模再次擴大了,在原本上京城的城外修建起了郭城,原本的契丹外城反倒是變成了內城。

所以剛剛看到的一切只不過是上京城郭城中的景象而已,而郭城中最多的便是向大宋遷徙的契丹人。

原因無他,上京城的人口迅速增加,蔡伯俙早早的預料到了這一切,從他回到上京城赴任的第一個月便定下了擴建的調子。

因爲他看到了草原的未來以及和中原互通的巨大潛力,草原上物資匱乏,商品奇缺,而對於大宋這個製造業發達的“怪獸”來說,草原市場要遠比海外市場要有利的多。

而大宋通往草原的城市便成爲重要的紐帶,離開京畿路的神都城之後,一路北上,北京大定府以及上京城都將成爲發展的契機。

中京大定府和上京城一樣得到了闊擴建,爲的就是加強他們的職能,更大的城池意味着更多的百姓和貿易,也意味着更多的商賈和利潤,當然還有駐軍。

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