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

蕭撻裡輕輕的依偎在趙禎的懷中,她無限感慨眼前這個男人的特別,開始的時候覺得他才智過人,接着便是感覺到了他的強大,然後是心中的細膩。

可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了,眼前的這個男人太過特別,他彷彿不是身在天地這座棋盤之中的人,而是一個站在棋盤之外的觀棋者。

“官家,歷朝歷代最重皇權,但相權勢強,太祖開宋,分相權,強皇權纔有今天之局面,陛下爲何又要限制皇權?”

趙禎看了一眼懷中的蕭撻裡,笑着開口道:“我漢家有一奇書名曰《周易》是它告訴朕該這麼做的。”

蕭撻裡驚訝的起身看着趙禎道:“陛下擅卜筮之術?”

趙禎愣了一下,隨即哈哈大笑:“朕可不會卜筮之術,《周易》乃我華夏文明之總綱,它可不是卜筮之書,而是一本開蒙之書……一本文明智慧的開蒙之書。”

“陛下從書中得到什麼啓示?”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陰極必陽,陽極必陰!”

蕭撻裡是何等聰明,眼睛中閃爍着光芒道:“官家的意思皇權太盛便會走向衰落,不如把皇權限制起來,以讓它長久的保持平和延續?”

“善!”

趙禎就是這個意思,限制皇權也是在保護皇權,一味的膨脹下去只會把大宋拖入深淵之中。

“那官家爲何要用律法來限制皇權。”

“人在於情理,而法在於天道,情理可變,天道不可違,朕相信天道,相信律法!”

“官家是要重修大宋憲法?”

趙禎微微點頭:“沒錯,朕要把憲法變成我大宋的根本,在輔以律法,如此一來,帝王,官員,百姓,無論是什麼人都有法可依,按規矩行事。”

“那這次官家回朝之後便有的忙了,憲法要改,還要制定新法,不知何時才能休息。”

趙禎笑了笑:“朕已經習慣了,現在朕最擅長的便是忙裡偷閒,帝王之位可不好做,以後我大宋的帝王之位只會更加難做。”

蕭撻裡稍稍不明白,擡頭望向趙禎道:“官家何必重鎖困神龍?”

“因爲朕要大宋的江山穩固,如同千年鐘鼎,如同萬世基石!”

趙禎的眼神中充滿了美好以及從未有過的精彩,這精彩源自於無數的可能,源自於不同的歷史和改變,他想到的一切都是在爲了一個主題,中國特色君主立憲制。

這是他早早就考慮的問題,只要一步一步來終究會成功。

中國特色的君主立憲制屬於二院君主立憲制,君主的權利依舊是高於朝廷,但皇權受到的了很大的限制,朝廷成爲平衡皇權的主體而不是某個官員。

趙禎希望大宋成爲華夏文明的新開端而不是一個王朝,一個歷史而已。

這種制度是一種全新的嘗試,是開華夏王朝之先河,給大宋更多的可能性,讓它穩定起來,在歷史之中不斷髮展,畢竟未來會怎樣,誰也不知道…………

蕭撻裡不再開口,而是再次依偎在趙禎的懷中靜靜的看着遠方,看着宮牆之外的天際,她覺得這個男人給大宋,給契丹,給整個人世間帶來的不同。

………………………………

第二天呼倫貝爾城的皇宮個便開始忙碌起來,原因無他,離京多年征戰草原的皇帝要歸朝了,這對於所有宋人來說都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消息傳出,整個呼倫貝爾城沸騰起來,百姓自覺的涌上街頭,趙禎這位大宋天子對他們來說代表了太多太多,給塔塔爾部帶來了希望,給塔塔爾部的百姓帶來了和平與繁榮。

現在呼倫貝爾城以及塔塔爾部的百姓把趙禎當作了統治者而並非是侵略者。

百姓們走上街頭只是爲了送別這位賢明之君,當趙禎的車駕從宮中駛出的時候,整個呼倫貝爾城陷入寂靜,人們大禮參拜,匍匐於地,嚎啕大哭。

這種不捨與尊敬令趙禎邊上的蕭撻裡感佩,這個男人不光征服了草原,也讓草原百姓對他由衷的愛戴。

“吾皇萬歲!”

“吾皇萬歲!”

不知是誰開的頭,城中的百姓高聲唱諾,以萬歲之言表達心中的尊重。

車駕之中,趙禎稍稍感嘆:“尖刀利刃也能讓他們如此呼喝,但朕用的不是刀劍而是仁慈,總有一天你契丹人也會如此感謝朕的。”

蕭撻裡知道趙禎的話是什麼意思,微微點頭道:“若是官家善待契丹人,他們也會如塔塔爾部的百姓一樣擁戴您。”

趙禎笑了笑:“很快你就會看到契丹人的生活如何了,此去神都,一路上應該會遇到許多契丹人,上京城的,北京路的,哦,北京路便是你契丹的中京道…………還有神都城附近的,他們都在大宋生活許久。

大宋的契丹人可不止六十萬,可能有近二百萬,朕不屠殺,不虐待,只是讓他們和大宋百姓一起生活,久而久之便成爲了宋人,融入了整個大宋,現在怕是你也很難分辨出他們原來的身份。”

“這便是官家對待我契丹的辦法,同其類,化其種?”

趙禎擺了擺手:“所有人可都是自願入我大宋漢籍的,他們不願揹負契丹的名聲,只願意成爲大宋百姓,這些人上戶籍的時候自然會隱去契丹,而以漢人自居!”

蕭撻裡冷笑了一下:“難道大宋官員不知道?”

“君子成人之美!他們自願如宋之漢籍,開始全新的生活,我大宋的官吏豈是人心刁毒之輩?自然是心懷悲憫,幫了他們這個小忙……”

“無恥!”

………………

趙禎發現不該和女人講道理,因爲有的時候根本講不通,蕭撻裡始終認爲契丹的獨立性很重要,一旦契丹人歸入大宋,在大宋變成了和漢人沒有區別的宋人之後,契丹就會消失。

但在趙禎看來,這不是消失,而是融入,是民族之間的大融合,這是好事,給契丹人以全新的生活,也讓他們的種族在大宋得以延續,畢竟血脈之中流淌的血液依舊有契丹人的不是?

而此時,另一件事也被提上了日程,從神都城快馬來報,以宰執范仲淹爲首,無數朝臣的聯名奏疏抵達,向趙禎上奏,請求現在開始編修《遼史》《契丹史》。

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