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

張儉手持長劍環顧四周,茫然四顧,只覺得天也昏地也暗,世界變成了一片灰白。

廝殺的聲音彷彿消失,從契丹勇士和宋軍將士口中發出的廝殺聲消失了,整個世界變得特別安靜,只不過地上橫七豎八的屍體和鮮血刺人眼睛。

他是契丹的太傅,曾經的大遼左丞相,見慣了戰場的廝殺,什麼樣的苦戰他都經歷過。

當年興宗皇帝西征党項失敗他經歷過,之後又在自己的失誤之下襲殺宋軍皇帝失敗,瞧見了興宗皇帝的屍首被送回大遼,這些他都經歷過。

但眼下的慘狀他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從未經歷過,簡直如夢魘一般。

原本勇猛的契丹勇士在宋軍面前簡直不堪一擊,站在城樓上他把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

那噴火的火器輕而易舉的就能帶走一個訓練多年,騎射無雙的草原勇士,即便是身上穿着厚重的鎧甲也難敵宋軍輕描淡寫的一擊。

一種絕望的無力感油然而生,從心底佔據了張儉的所有的內裡,只覺得胸口發悶,氣息補償,一座大山壓在他的身上,不自覺的升起一股寒意。

宋軍的將士在進入城中之後立刻以步卒組成軍陣,從缺口開始一步步的向前推進,如同在擠壓果子裡的汁水一般,每向前一步便要血濺一方。

狹窄的地方難以施展,但宋軍並不在意,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在最寬闊的御道上馳騁,來回衝殺,速度提升起來的騎兵哪裡是放棄戰馬的契丹人能抵擋的?

還好自己讓將士們放棄戰馬躲入民居之中和宋軍巷戰,否則死傷更爲慘重。

說實話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這麼難以抵擋,多如民居街巷之中的契丹軍給宋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利用一切可以成爲障礙物的東西阻止宋軍的前進。

但這同時也暴露出更爲重要的信息,上京城中沒有百姓,除了契丹軍之外沒有任何人!

宋軍很快發現了這個問題,並且更加肆無忌憚起來,名居街巷成爲了伏兵的墓地,宋軍開始一個一個房舍的推進,火藥彈成爲“敲山震虎”的工具。

火藥彈的狹小的房舍之中輕而易舉的滅殺埋伏在裡面的契丹士兵,僥倖未死的也被宋軍屠戮的乾淨………………

張儉只覺得契丹的將士們就是待宰的羔羊,無論用什麼手段都能被宋軍化爲無形,但他這麼做確實起到了拖延宋軍的作用。

“丞相快走!”

親兵們的叫喊終於喚醒了張儉,看着四周不斷包圍過來的宋軍張儉微微苦笑:“爾等速速退避,遠遁而去,休要管我!”

“丞相?!”

“上京失守,老夫唯有以死殉城!”

太快了,實在太快了!從宋軍進攻到城牆崩壞,再到城破廝殺,眼下的上京城已經全面失守,六萬契丹將士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性命去拖延。

見張儉不退,親兵們也沒有離開,他們也知道眼下的局勢是什麼模樣的,既然留下了就沒打算走,能殺一個南賊,就殺一個。

一身銀甲的宋軍將領出現在了城頭上,華麗威武的裝束立刻讓他成爲焦點,契丹箭矢全往他那招呼,這時候站出來豈不是找死?

叮叮噹噹……弩箭集中了盾牌,宋軍的防禦向來是堅固如鐵。

從一開始到現在銀甲將軍並未有任何動作,輕輕揮手,盾牌撤走,彷彿從來沒有出現過,但他望向張儉的眼神充滿了憐憫。

“契丹丞相,我大宋皇帝陛下召見!束手就擒,饒你不死!”

張儉輕蔑的看着眼前一身銀甲,面色白淨的將軍,咧嘴笑了笑:“老夫當是誰,原是楊家的好男兒,楊懷玉你親自給老夫送行,也算是不錯!”

楊懷玉點了點頭:“不錯,正是懷玉,丞相,陛下召見,你是去也不去?”

“去!當然要去!我乃契丹丞相,又居太傅,位極人臣,豈能怯你漢家天子?”

“放肆!”

楊懷玉沒有開口,邊上的宋軍將士便忍不住,如此態度實在囂張,一點也不像是敗軍之將該有的態度,當然即便如此他們也只能呵斥了。

畢竟契丹沒有被滅國,契丹的女皇帝也帶着上京城以及大半個臨橫府的百姓撤走了。

現在的張儉只能算是一個敗軍之將,但卻不算是一個亡國之臣。

一國之太傅無論是國家如何,都應該得到尊重,這不是他們這些士兵能控制的,即便是他們的主將楊懷玉也沒有太大的怒意。

而是平淡的望着張儉,完全沒有憤怒也沒有勝利者的得意,撥開身前的親兵,楊懷玉完全無視對他怒目而視的契丹士兵,望着張儉道:“某說最後一遍,我大宋皇帝陛下召見!”

這是他從趙禎那裡得到的提示,越是無視越說明他們的無用,所以楊懷玉並不在乎。

只要這些契丹人敢動一下手中的刀劍,還沒等刀劍落在自己的身上,他們就會丟了性命,四周大量的火槍手難道是吃素的?

這麼近的距離差點就把槍管捅到契丹人的身上了,根本沒有射不中的可能…………

楊懷玉轉手走了兩步把後背暴露給了敵人,這在戰場上是兵家大忌,契丹人中終於有人忍不住了。

但手中的刀劍剛剛舉起,身上就多了十幾個血窟窿,連帶着在他身邊的士兵也被打成了塞子。

楊懷玉彎腰撿起地上的長刀,刀劍是士兵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東西,也是他們在戰場上的第二條性命,在這裡只有死掉的人才會放棄保護生命的夥伴。

用手握住刀柄,猛然一腳踏在契丹人的長刀上,乒………長刀應聲而斷。

“瞧見沒有,刀是好刀,但終究會折斷,你們契丹人是草原上的勇士這不假,但卻和這刀一樣,越來越不是我大宋的對手,或是說不會在是任何漢室的對手。”

張儉瞧着楊懷玉笑了笑:“這不是你能說出的話,莫要在老夫面前這般,你宋家天子的口氣還是這樣,戳的人心中滴血,看似什麼都說了,其實什麼都沒說。還是那句漢家獨大,天下爲尊的意思。”

轉身看了一眼倆個倒在地上渾身抽出的血人,揮劍劃過他們的喉嚨帶走他們最後的痛苦,張儉望向楊懷玉:“老夫確實也想覲見你趙家皇帝。”

“請!”

“帶路!”

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