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

卜塞爾精於算計,他能做的是從契丹的身上獲得最大的好處,提供商路花刺子模得到的好處也不比契丹的要少,而花刺子模又能利用契丹獲取實力對抗塞爾柱人。

但最終,花刺子模絕不會去觸犯大宋,那個王朝實在太過恐怖,甚至要遠比塞爾柱恐怖的多!

塞爾柱人與宋人交好,實在是走運,全面開戰,這個突厥人建立起來的王朝會在轉瞬之間分崩離析…………至於契丹,不過是宋人爪牙下的一塊肉而已。

至於大宋皇帝爲何遲遲沒有吃下這塊肉,怕是和契丹的女帝分不開關係!

作爲一個陰謀家,卜塞爾早已覺得事情有些不正常,按照大宋的實力完全可以發動一場針對契丹的滅國之戰,現在大宋皇帝沒有這麼做,肯定是因爲蕭撻裡。

在對契丹和大宋都有了解的卜塞爾眼中,他趙禎就是一個貪圖至尊女子美色的,大,色,鬼!

看看他的後宮,都是些什麼樣的女人?

西夏的太后,倭國的女皇,這些女人哪一個不是位高權重!卜塞爾甚至猜測,大宋皇帝就是對這種往日高高在上的女子纔會有征服的慾望,那眼下契丹的女帝不也正和他胃口嗎?

這一點還真是誤解了趙禎,事實上他是出於利益考量和最大化而做出的選擇,當然征服這些位高權重的女人也是一種誘因,卻絕不會作爲趙禎的首要參考。

畢竟他在征服這些國家的時候就已經得到了這些國家皇室的支配權,結果是一樣的,但過程卻大相徑庭。

納沒藏黑雲爲妃是爲了減少大宋將士的損失,也是爲了減少西夏軍民的受損,這些人口都是大宋的重要資源,也會成爲大宋國力的一部分,如何能輕易毀滅?

而迎娶良子實在是因爲無可奈何,這是在鞏固大宋對海東路的統治,也是讓倭國百姓順其自然在禮法上臣服的最好辦法。

只可惜這些東西卜塞爾看不見,他的西方思維方式完全不同於東方,更直接的說腦回路就不一樣,自然也不會去考慮這些政治因素,所以在他眼中,這一切都是趙禎的怪癖而已………………

但真正的陰謀家最擅長於四兩撥千斤,也最善於借勢,這一點他卜塞爾做的堪稱完美,當然在一定程度上花刺子模和契丹之間存在着互惠互利的關係。

這也是他成功說服蕭撻裡的原因。

而在另一邊的大宋,趙禎卻沒有打算給契丹人喘息的機會,雖然西征黑汗的大捷使得整個大宋歡呼雀躍,也因爲楊懷玉的二十萬預備軍擊潰契丹四十萬大軍而慷慨激昂,但趙禎心中卻有着一股憋屈。

是的,這種憋屈的感覺很奇妙,即便是站在宮城看着百姓如同過年一般慶祝都覺得不爽利。

“官家,您找臣?”

能如此隨意說出這樣話的人也只有蔡伯俙了,他是趙妙元的駙馬,也是趙禎的妹夫,參加宮中的慶宴也是理所應當,再說他這次擔任轉運使,保障了大軍的同時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功勞相當不錯,誰人不服?

但朝臣卻完全不用擔心,畢竟他的身份在那裡,陛下這麼多年來一直沒有給他超過外戚身份的賞賜,這一次同樣也不會。

“你來了,朕就知道你會來,如何,妙元去了鳳章宮?”趙禎看了一眼蔡伯俙隨意的拉着家常。

也只有在蔡伯俙面前他才能這樣隨意了,畢竟別的朝臣見了趙禎都是滿臉的尊崇,彷彿是在看高高在上的神祇。

這一點即便是身爲宰執的范仲淹也不例外,眼神中的信仰與期待讓趙禎大爲受不了,他知道自己已經不在是這個國家的皇帝那麼簡單了,而是大宋國家意志和信仰的體現,他早已被神話。

蔡伯俙瞧見趙禎繼續盯着城中的萬家燈火表情卻顯得頗爲不滿,好奇的開口道:“官家心中可是有些許不暢?”

趙禎微微點頭,身上的袞服隨風而動,盯着遙遠的北方:“嗯,朕心中不爽利,所以找你來說說話。”

“說說話?”

蔡伯俙心中那叫一個肝顫,上一次官家找自己“說說話”的時候是攻伐黑汗之前,而這一次怕是又和征戰有關,到了現在大宋也只剩下北方的契丹了,但……這段時間對黑汗的征伐耗費國帑萬巨啊!

“遼朝變成了大契丹國,蕭撻裡稱帝,這一切看似沒有變動,卻使得契丹上下煥然一新,朕不爽利;再來便是契丹偷襲伊州,雖未得逞但猶捋虎鬚卻是契丹人恢復鬥志的表現,朕更加不爽利!”

蔡伯俙小心的望着趙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官家,西征一戰耗費巨大,將士們至今仍未還朝,背井離鄉之下,若是再戰西域……”

趙禎回頭疑惑的望着蔡伯俙:“誰和你說朕要征伐西域了?有了黑汗的土地,大宋的疆土便直接與塞爾柱向連接,有沒有西域這片土地已經無關緊要,大宋可以開闢一條更爲方便更爲通暢的絲綢之路來!朕還要攻取西域作甚?!”

蔡伯俙更加小心,望着趙禎一字一句道:“官家,不會打算滅國契丹吧?”

趙禎哈哈大笑,但神情之中卻充滿不甘:“朕是有這樣的打算,但滅國契丹和滅黑汗甚至是滅國西夏不同,這是一場硬仗,也是一場歷時許久之戰,朕的大宋還沒做好準備,雖然把契丹從輿圖上抹去很簡單,但朕要的不是生靈塗炭,不是一無所有的草原,朕要的是戰馬無數,草場千傾,勇士萬乘之地!”

稍稍頓了一下,趙禎看着蔡伯俙的恍然大悟的表情道:“知道了吧?朕的目標不是滅國契丹,而是讓契丹知道挑釁我大宋的下場,而是讓她蕭撻裡知道痛,知道挑釁大宋的代價,所以朕要用兵契丹東京道!”

果然是東京道,蔡伯俙鬆了口氣,躬身道:“陛下,契丹之東京道早已是我大宋之盤中餐,東京道之北女真人已經歸屬大宋多年,而南面與我大宋中京道之錦州,顯州亦有交界,至於南方的高麗乃我大宋之友邦,海東州亦隔海相望…………”

趙禎笑着嚮往蔡伯俙,顯然這傢伙一旦說到真正便頭頭是道,趙禎知道這小子的心中其實對戰爭充滿了熱情,或者說他把戰爭看成是藝術,這麼多年來一直隱藏在心中。

這種人最是可惡的緊,嘴上說着不要,不要,其實心中卻是比誰都期望…………

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