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趙禎覺得蕭撻裡已經能做到知己知彼了,但他還並不會去在意,現在的遼朝即便是繁榮如遼聖宗時一般,也不會是大宋的對手。

因爲蕭撻裡的即位稱帝,遼朝可能變得強大,這一點趙禎不否定,但若說遼朝和大宋之間能有一戰之力,這也是不可能。

知己知彼的不光是她蕭撻裡,趙禎同樣也瞭解他的對手。

趙禎知道蕭撻裡爲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的登臨帝位,可以說這一舉動徹底的解決了她的所有後顧之憂,並且還能整個遼朝的所有資源。

贏得民心的她獲得了整個契丹人的支持,同樣也使得草原上的各部明白,大契丹是她蕭撻裡說的算,之前以她自己的名義定下的協議依舊能得到有力的保障。

趙禎在乾宇殿中說的話讓朝臣們恍然大悟,這時候不是關心遼朝“誰家天下”,而是該關心蕭撻裡這位“聖天皇帝”的才能時候堪比武曌,以及大宋該作何反應。

歐陽修再次出班道:“陛下,契丹皇帝登基,雖繼遼朝之國鼎,卻屬改朝換代之舉,亦算是“開國之君”我大宋…………”

他說不下去了,話已經很明顯,該不該派遣使臣前往?

這纔是這次朝會的重中之重,大宋與大契丹之間的關係時候應該保持如遼朝一般?或是有什麼變動?要不要利用這次機會對蕭撻裡的所作所爲聲討?

擺在趙禎面前的是倆個選擇,聲討她的行爲可以加固大宋的正統地位,斥責蕭撻裡乃是竊國者,讓她名不正言不順,並且使得遼朝皇族耶律氏對抗蕭氏。

若是大宋派遣使者前往祝賀,這就是承認蕭撻裡和大契丹的地位,在禮法上進行了承認,契丹也將成爲大宋眼中的正統王朝。

雖然所有人都希望現在的契丹亂成一鍋粥,但趙禎清楚,沒有十足的把握,蕭撻裡不會貿然行事,更不會登基稱帝。

望着歐陽修古井無波的眼神,趙禎緩緩開口道:“派遣使者,傳遞國書,大宋承認蕭撻裡爲契丹國之主,承認其帝位!”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文武百官之中有不少人覺得官家這是兵行險招,這麼快就承認蕭撻裡的帝位實在太過草率。

但六部尚書和三省相公卻明白,趙禎這是在維持大宋與契丹之間的穩定關係。

能宮變成功並且登臨帝位便說蕭撻裡早已有備無患,她這麼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這時候去否定她的正統根本毫無意義,對契丹的打擊不會有多大。

更爲重要的一點,遼朝的遺老遺少中膽敢有反對蕭撻裡的人怕是早已被剷除,剩下的要麼是苟且偷生,要麼已經轉向蕭撻裡而擁戴之。

有着絞盡腦汁去離間契丹穩定的功夫不如把精力用在大宋對黑汗的戰爭上。

隨着趙禎旨意的下達,大宋的朝堂便把契丹的事情翻過去,連大宋的百姓都知道,遼朝早已是她蕭撻裡說的算,登基稱帝與換國號有什麼區別?

趙禎比所有人更清楚,遼朝還是遼朝,契丹人還是契丹人,蕭撻裡不過是得到了帝王的稱謂,使得民心更加團結罷了。

一個早已被百姓敬仰,期待依舊的女人登基即位有什麼新鮮的?

至於大宋,攻伐黑汗在即,還有閒暇去顧及遼朝一場看似變天其實連水花都沒多少的宮變嗎?

大宋對黑汗的戰爭正式拉開序幕,趙禎的討伐檄文傳遍天下,羣情激奮之下同仇敵愾,大宋的侵略戰爭也變成了一場正義的自衛反擊戰。

要麼就不打,要打就要打的漂亮,以雷霆萬鈞之力,以最短的時間摧毀黑汗王朝,這是向世界展示大宋軍力的最佳機會。

在大宋國內,黑汗早已被宣揚成了蠻夷外族,和遼朝這種大宋承認的正統王朝不同,滿意外族的文化和宗教信仰都變成了“原罪”,這纔是精神層面的打擊。

當你的對手是一個和你一樣擁有文明程度很高,受到你公平對待的敵人時,你會在心理上有一種緊張和壓迫感,但當你的對手是一個“土逼”的時候,你在精神上已經碾壓他無數遍了,自信這種東西在戰爭中非常重要。

趙禎把握的很好,沒有讓自信成爲自大,在宣揚黑汗荒蠻愚昧的同時,也把回鶻人的戰力準確的描繪出來。

蔡伯俙成爲此戰的轉運使,雖然他不參加戰鬥,但位置卻至關重要,朝中極少有人能擔當如此重任,而狄青也被趙禎從參謀軍事院中抓了出來,由他指揮這次對黑汗的滅國之戰。

雖然大宋培養出來的將領還有很多,但唯有他狄青最適合主持滅國之戰,和一般的戰爭不同,滅國之戰過程複雜,事物繁多,不單單是攻殺城池就算完的,還有百姓的臨時安置,戰俘的處理,城防的修繕,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恢復當地的生產生活。

趙禎要不是黑汗被滅國,更不是得到千里赤土,一片殘垣斷壁,他要的是毀滅黑汗王族,要的是佔領黑汗的土地,資源,人口,財富!

他要征服那片土地,而不是摸去黑汗王朝…………

相比能征善戰的猛將,狄青更加適合作爲統帥,這段時間他在參謀軍事院中可沒少沉澱,西征的時候可沒用他,已經把這位帥才憋得不行。

當趙禎在乾宇殿中點到狄青的名字時,他激動的表情當真是讓朝臣們感慨,在心中認定狄青是最合適的人選,朝堂之上無一人反對。

兵者,要訣有四,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這是大宋軍隊的口號,亦是軍中將領的必要綱領,唯有如此才能做到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

這是大宋軍隊徵魔之戰的口號,背嵬軍,上四軍抽調兵馬供給十萬人,在加上邊軍十二萬,以及十六衛中抽調的八萬人,共計兵馬三十萬人!

這對於大宋來說並不是龐大的數字,若是要對契丹北伐,人數最少是其三倍,並且對大宋來說還不算是傷筋動骨。

爲何?

國庫充盈之況,萬世未有…………

是的,大宋的國庫有錢,非常有錢,趙禎和包拯蔡伯俙三人簡單的做過一次推演,人吃馬嚼,公路運輸,武器軍備等等一切都算上,甚至還留下了一部分作爲應對天災的應急之用,國庫中的國帑能有效負擔大宋武裝三百萬人的軍隊…………

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