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

瞧見蔡伯俙和蘇軾兩手空空的來了,蕭滿頗爲不滿:“主人招待客人哪有空手前來的道理?”

蘇軾指着眼前滿桌的酒菜:“你還要加菜?這滿桌的酒菜還不夠你吃?小心克化不了提前上路了!”

蕭滿哈哈大笑道:“你的話倒是提醒了我,與其吃的腦滿腸肥的去給耶律洪基陪葬,不如撐死了算,也好免受刀斧之痛。”

蔡伯俙微微點頭:“你的話也提醒了我,待會便讓人給你送些消食之藥,免得你得了病症死在路上。”

蕭滿的身體微微一僵,隨即無力的坐倒絕望的看着蔡伯俙:“這麼說來大宋皇帝不會庇佑我了?嘿嘿,我還心存幻想,千里迢迢南投大宋,誰曉得終究還是要被送回大遼,難逃一死!”

蔡伯俙笑了笑,在滿是酒菜的桌前坐下,倒了一杯酒給自己,一邊聞一邊開口道:“你也是自己倒黴,誰叫你犯了事被安置在祖州,誰叫你是蕭家的人,誰叫你被蕭太后利用?誰叫你眼睛不好使收了孛兒只斤氏的人做自己的奴隸?”

“你居然都知道?!”

“自然是知曉的,即便是你說的不全,隱藏了許多東西,但我黑手帶回的情報不會有錯,不過…………你還真是天字第一號的倒黴!”

蔡伯俙說的風輕雲淡,可蘇軾知道這段時間他可是紮在黑手的情報以及蕭滿的筆錄中推敲了好久,連吃飯睡覺都在念叨這事。

此時此刻蘇軾不禁開始佩服起眼前的這位準姑父,沒想到他的能力如此之強,一言一行都在壓制蕭滿,把他不斷的逼上絕路,放棄抵抗。

蔡伯俙可沒有時間去觀察蘇軾,而是嘆了口氣道:“蕭滿,你大遼皇帝的屍身已經運達上京城,我大宋皇帝之國書也快送到了,你便準備上路吧!時間緊迫,路途漫漫,你還是多吃些,以免路上想吃吃不着。”

蕭滿認真的點了點頭:“你說的倒是真話,其實我最不該做的便是南投大宋!你宋人皇帝對皇權之重可一點也不弱我大遼,侮辱皇帝便是侮辱皇權,你大宋皇帝自然不會姑息,否則便是自己給自己難看。”

蔡伯俙笑了笑:“你現在倒是看得明白,若是早早如此也不至於淪落現在的地步,只不過從一開始蕭太后便沒打算讓你活。即便是遼主死於你的刀下,你也不會有活命的機會!”

蕭滿點頭肯定了蔡伯俙的猜測:“是!我就是蠢,相信了她的話,如此看來還不如隨先帝起兵了!這也是你大宋最希望看到的吧?”

蔡伯俙笑着點頭道:“沒錯,你遼朝越是內亂,對我大宋越是有利,最少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只可惜,這帝后之爭最終卻是遼主身死道消,化爲平靜,可惜,可惜了!”

“你也莫要小看我大遼!我大遼能戰勝你們一次,便能戰勝你們又一次,我大遼鐵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蘇軾在一旁忍不住了:“我大宋將士亦是如此!”

蔡伯俙揮手製止了他的話,目光灼灼的望着蕭滿:“你遼朝還有多少兵力?”這一直是困擾在大宋心中的一個問題,遼人的戰兵彷彿消失了一般,除了駐守城池的士兵外,就沒瞧見發現一個精銳。

彷彿遼朝二十萬鐵騎全部消失在土地上,即便是以黑手的能力也無法探查,蔡伯俙很想從蕭滿的口中問出來,如此也能解官家的心頭之患。

可是蕭滿笑嘻嘻的說道:“我便告訴你!我大遼鐵騎可不止你們猜測的數量,你們是殺了不少,可又有多少?遠不止剩下的二十萬精銳!可要比這個數字多得多!我也快死了,不怕告訴你們,連我蕭滿都不知道大遼有多少戰兵嘞!全天下除了太后也只有蕭惠知曉了,可他能告訴你們?”

蔡伯俙不再說話,顯然不可能從蕭滿的身上再得到有用的東西,但他的話雖然有詐,但卻不一定都是虛言,遼人的騎兵戰力不俗,雖然大宋找到了對付他們的辦法,可要想徹底消滅是不可能的,官家曾說遼朝是馬背上的王朝,全民皆兵!

蔡伯俙彷彿抓到了什麼,一絲靈光突然在腦中乍現,大宋用兵役制度利用藏兵與民,而遼朝實行的是全民皆兵的兵役制,這一點黑手早就發現,但卻並沒有受到朝臣的重視。

遼朝規定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隸兵籍,每正軍一名馬三匹,打草谷、守營鋪家丁各一人。……國有兵事,部族州縣,傳檄而集。

而且有一點,遼軍分正軍和家丁,正軍是國家正式軍隊,家丁由奴隸和部曲組成,大宋往往只算上遼軍正軍人數,對那些奴隸部曲卻極少去統計,遼人的軍需物資主要靠戰時搶掠供給。

蔡伯俙突然發現,無論是自己還是陛下都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遼朝的部落衆多,衆部族軍是以部落爲劃分,由契丹及各歸附遊牧民族組成,北府轄二十八部,南府轄十六部。

部落既從事生產,又是負責戰鬥,衆部族軍負責守衛四邊,有事則以攻戰爲業,閒暇則以畋漁爲生,大首領部族軍由各親王大臣的私兵組成,大者千餘騎,小者數百人,如有徵戰,統歸皇帝調度,由首領率領參戰。

這是維護遼朝統治的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但就是這股力量卻被大宋小覷和忽略了。

難道這就是蕭太后手中的底牌,也似乎是遼朝最後的家底?

但蔡伯俙並不知道,趙禎並不像完全剿滅契丹人,他的目的只是要滅亡遼朝,把這個遊牧民族再次打散,打回草原去,和其他的蒙古遊牧民族一起爭奪生存空間而已。

蘇軾和蔡伯俙兩人看着蕭滿狼吞虎嚥的吃着各色菜餚,卻沒有一點食慾,眼下蕭滿整個人都變得有些瘋魔,彷彿眼前的酒菜便是他痛恨的敵人,能把吃飯吃的如此猙獰且殺氣騰騰,兩人怎麼會有食慾?

蔡伯俙知道,蕭滿這是徹底絕望了,他希望用眼前的食物麻痹自己,這種模樣甚至讓人覺得可憐,蔡伯俙帶着蘇軾走了,出門之後微微嘆息:“又是一枚棄子……爾等好生看管,明日上路,在此之前他要吃什麼便送去,只是不要過量,免得他真的撐死自己。”

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