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

既然趙禎同意了歐陽修對這次科舉制度的改革,那改革便要持續下去,對於趙禎來說,反正有人背鍋何樂而不爲?

科舉爲國取仕,往小了說給大宋的百姓以跨越層次的希望,往大了說關乎國本!

而今年的科舉卻是最不尋常的一次,甚至不用別人說,北京城中的百姓便自己都能感受得到,落榜的舉子忿忿不平,“太學體”一律被刷了下來,這是最讓人驚訝的事情。

在春闈結束之後,便有人探聽到消息:“今年的太學體一律不取。”待放榜之後,這消息果然應驗了,許多人覺得這是朝廷的不教而誅,不錄太學體爲何不早行文?

非要等到臨考之前才說出一句“太學體廢之不用”來?許多人都是寫了幾年的太學體,甚至十幾年,一下讓他們改用別的文種又沒有把握,只好硬着頭皮寫下一些看似太學體又不似太學體的“四不像”來。

結果不用說,統統被歐陽修大筆一揮的劃掉,連被主考看一眼的機會都沒有,也就是說,寫得再好的文章,只要是太學體就沒有機會過審,直接變成廢紙。

如今北京城的春闈已經結束,但城中的學子卻久久沒有散去,落榜之人心中的怨恨自然難平,許多人託人找關係的讓家中在朝爲官的人向上遞話,或是污衊歐陽修,或是爲太學體的考生開脫。

但最後的接過顯而易見,趙禎就是不鬆口,所有的官員都是無奈,科舉這種事情向來只有官家一個人說了算,自真宗朝開始,官家便已把科舉牢牢的攥在自己的手中。

趙禎是對歐陽修的信任,信任他的人品,信任他的爲官之道,同樣的也是讓百官瞧見,自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參奏歐陽修的奏疏已經堆滿了一籮筐,多是家中有後輩在太學之中或是參加今年大比的。

太學乃是大宋的最高學府,隸屬國子監。這裡面的學生只有官宦人家子弟,沒有旁人,但說來尷尬,從這裡走出的進士可就沒有多少,大多是蔭恩步入仕途的。

太學中有一座辟雍,這是從周天子開始便在京城中建立的大學,華夏文明延續至今,這辟雍也流傳了下來,外爲圓形,圍以水池,前門外有便橋。

辟雍傳承到了現在已經不再是原先的教書育人的地方,而是作作爲尊儒學、行典禮的場所。

“天子立辟雍何?所以行禮樂宣德化也。闢者,璧也,象璧圓,又以法天,於雍水側,象教化流行也。”

不光在國子監中有辟雍,在太廟中也有一座辟雍,這兩座辟雍都是太廟國子監的中心建築,是天子的學堂,皇帝即位後必須在此講學一次。

可見這辟雍的重要與高貴,但現在,大宋國子監的辟雍中卻聚滿了人,一位年輕人在孔夫子的塑像之前大聲疾呼:“夫,小人以得志,一言而廢我等十年之寒窗,矇蔽君上,廢太學體而不早述,致使我等十年磨劍一朝全毀!如此可恨之人定當直面揭穿而後快!”

“劉幾齋長說的好!”

“我等楷模不過如是!”

“當去找他歐陽修好好說道說道!”

臺階下的太學學生大聲附和,而太學的直講,學諭,學錄等人卻曬然一笑,在他們看來這些人已經被落榜衝昏了頭腦,是應該讓他們發泄一下。

太學的學生那個不是出自官宦自家,自己可沒必要得罪這些人,就算是應了劉幾的話,這些學生遇到了當朝的副相,也不敢肆意妄爲,最多便是喊冤罷了!

作爲太學的先生,他們也算是盡了應盡之責,早早就把太學體被棄用的消息告訴了他們,誰知這些人初生牛犢不怕虎,硬要撞得頭破血流才肯罷休。

這些直講,學諭,學錄每把事情放在眼中,自然沒有向學正稟報,而越是沒人阻攔,事情便越發的不好收拾,劉幾帶着數百人的落榜考生對着孔夫子的塑像施禮過後便開始了復仇之路……

這是真的要復仇,糾結了數百人的落榜學子已經是不簡單,虧得大宋寬待讀書人,否則一出太學的大門便會被巡城虞侯拿下。

一路走來,落榜學生的隊伍越發壯大,或是來看熱鬧的,或是忿忿不平也想討個說法的,劉幾等太學學生來者不拒,簡單一禮之後便算是把這些人收攏到隊伍之中,劉幾等“骨幹”繼續昂首挺胸的向御街而去。

歐陽修在把殿試與禮部之間的事宜安排妥當之後,便離開皇城,在天安門外上了自家的馬車,可車行不久便在東門道被攔下,馬車是急急停下的,外面的吵鬧聲讓正在思考瑣事的歐陽修微微皺眉。

但他依然保持君子的氣度,他是今年科舉的主考,自然要代表朝廷的形象,於是他便掀開車簾從車上下來。

哪知他剛剛下車,管家便急衝衝的跑過來:“老爺,是落榜學子不服,前來攔車發難的,老爺還是快些上車,自有侍衛阻擋,待會巡城虞侯來了,一個也走不脫!”

管家的話卻讓原本還淡然的歐陽修大吃一驚,隨即上前,卻見學生已經和侍衛推搡起來,這些侍衛其實就皇城的禁軍,到了歐陽修這樣地位的副相便會有禁軍站班,人數不在多,雖只有聊聊十來人,卻是天家給予的榮耀。

這些禁軍只負責歐陽修從皇宮到家這段路程,而在路上被落榜學子攔下,一旦出了事必然會被責罰,歐陽修深知這些禁軍的本事,上前喝退禁軍道:“萬萬不可動手,爾等退下!”

禁軍微微一愣,這時候讓自己退下,莫不是這歐陽相公還是練過的?

但就是在這愣神的功夫,落榜學生的人潮衝破了阻隔,向歐陽修衝去,開始的時候劉幾還是滿臉的興奮,但隨着衝擊的人數愈來愈多,倒地的禁軍慘叫連連,他的心中便愈發的沉重,甚至恐懼起來……

此刻的歐陽修大聲疾呼:“速速退開,有禁軍倒於爾等足下!速速退開……”

但此時的東門到早已變了模樣,學子的突然衝入破壞了原本的隊形,兩旁的小販開始的時候還在看熱鬧,現在卻被殃及,擺放東西的小攤早已被推翻,上面的貨物撒了一地,使得不少人滑倒。

後面的人不明真相的往前走,前面的人開始往後退,中間的隊伍便愈發膨脹,最後演變爲驚恐……

劉幾等組織這次“上訪”的學子早已是面如土色,渾身顫抖。

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