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

矗石城中,民心沸騰,可戰可用。

城牆上,知州老爺與郎將老爺談笑風生,數千人的州縣軍甲刃齊備,防守城池的滾石檑木,鉛汁熱油已經沸騰散發着一股難聞的氣味。

最讓百姓放心的還是城中一萬多人的士卒,有這樣麼多的士卒在,他們相信區區一萬的賊人根本就不能靠近矗石城,經過李泉牟和李剛成的宣揚,大宋的一萬精銳變成了賊人。

欲圖偷襲矗石城而被他們“睿智”的發現,並且李剛成還讓人繼續散佈謠言,把攜帶大宋公文的魏權等人說是僞造大宋朝廷的公文,被他明朝秋毫的識破。

城中的世家宗族的老者也堅定的站在了李家叔侄的一邊,認爲大宋軍隊根本就是一羣劫掠鄉野的匪徒。

“你們難道忘了半月前的事情?一夥山賊假扮遼軍屠村劫掠?這些所謂的宋軍也是如此,他們根本就是山賊流寇!千萬不要被他們矇騙了!”

一位兩鬢斑白的年長老者,拄着柺棍的大喊,聲嘶力竭的模樣,讓人不自覺的相信他說的話,而人羣中卻有人提出疑問:“既然是山賊流寇,爲何還會說漢話?”

漢話,漢字在高麗王朝乃是貴族才能學習的語言和文字,山賊流寇和窮人一樣,根本就沒有機會接觸這麼高端的學問。

老者輕蔑的瞥了他一眼:“你是這麼知道的?莫非你與這些賊人有染?!”

年輕人嚇了一跳,連連擺手道:“不是,當然不是!我是土牛村的村民,這些人是從大海上來的,滿口都是漢話,足足有數百艘船,最小的一艘也是我家漁船的十幾倍大小,每艘船上都有一面龍旗!”

隨着年輕人的話,百姓們把疑惑的目光投向老者,老者冷冷一笑:“是嗎?可老朽爲何聽說這些人雖說的是漢話,卻吐字不清,而且極少開口?他們是從海上來?海上可是宋人的天下!說不得就是被宋人趕過來的海寇!”

“海寇能有一萬多人?”

老者高深莫測的表情微微笑了笑:“海寇人數自然不在少數,大宋水軍在海上圍剿海寇,海寇無處可逃便躲上岸來,這一萬海寇定然是被大宋水軍圍剿的走投無路而在土牛村靠岸的!”

老者的話讓許多不明真相又不動腦子的愚民贊同,但年輕人中總是有些不願被人牽着鼻子走的便再次有人開口道:“這說不通,若是一萬海寇,他們在沿岸劫掠便是,何必攻伐矗石城這樣的州城?難道他們不知趨吉避凶?”

老者被一而再再而三的責問,已經是理屈詞窮,憤怒的懟着手中柺杖道:“爲何總是你在說話?現在是團結一心共同抗敵的時候,你在這裡妖言惑衆,擾亂民心是何用意?莫不是你被他們收買了?!”

隨着老者的話,數名軍士上前,押出了那個問題特多的民年輕人,從他身上的打扮來看,顯然是個海邊的漁民,但此時已經沒人關注他,而是都望向站在高處的老者。

甚至有人開始中傷這位敢講真話的年輕人:“真是我族敗類,居然與賊寇勾結!應當殺了他正法!”

隨着叫嚷聲越來越多,老者的嘴角在不經意間揚了揚,隨即面色沉重的說道:“老朽念在他乃是我高麗百姓的份上本打算饒過他,只可惜大戰在前,這種擾亂民心的人必當正法!來人,就地正法!”

此言一出,圍觀百姓紛紛叫好,即便是從土牛村而來的人都不敢上前言語,生怕自己變成下一個他。

矗石城中的百姓本就對外來之人充滿敵意,這些人佔據了他們的生存空間,引來個山匪流寇,真是該死的東西,應當全部打入賤籍!

年輕人沒有說出自己的姓名,也沒人關心他的姓名,如今的他已經被堵住嘴,按在地上,一旁的屠戶從家中拖出一塊巨大的木樁放在地上,以方便刀斧手行刑,斬首這種本就殘忍至極的事情,卻引來無數人的圍觀。

叫好聲,喝罵聲,響成一片,卻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說一句公道話,這年輕人並沒有說錯或是做錯什麼,他自始自終不過是提出幾個疑問而已。

最多便是挑戰了這位族長宿老的權威,但就因爲這種小事,就因爲大戰在即,他卻要被無辜的斬首,棄屍於市……

雪亮的鋼刀高高舉起,刀斧手一刀而下乾淨利落,血液高高衝出,年輕人的頭顱便不受控制的掉落在地上不斷的翻滾,許多人看到的是不甘又驚恐的眼神。

叫好聲停了,喝罵聲噤了,圍觀的現場安靜的出奇。

老者站在高處望着地上的頭顱微微冷笑,他心中清楚的很,這個來自土牛村的年輕人與自己看上的寡婦有染……

矗石城中的宿老早已與知州老爺達成了一致,他們擁護知州老爺,而知州老爺則默認他們利用眼前的局勢作爲排除異己的手段。

金明瓊看着地上死不瞑目的頭顱微微閉眼,整個矗石城的人都瘋了,爲了眼前的利益而被李家叔侄玩弄於鼓掌之中,一旦宋軍攻城,所有人肯能都要爲這對叔侄的瘋狂與愚蠢陪葬。

他能做的都做了,無論是拖延宋軍的進攻,還說說服宋軍的官員,無論是勸諫知州李泉牟還是申斥李剛成,所有他能用上的辦法都用上了,可最後呢?

這個矗石城的人已經被種種利益所糾纏起來,在知州的隨意擺弄之下,便妥協,成爲利益中的一環,金明瓊知曉,更多的人是有着別樣的算盤。

若城外的真是大宋軍隊,大不了把知州叔侄推出去頂罪,若不是大宋軍隊,那便不可能攻下矗石城,世家宗族的人很清楚現在的局勢,就是因爲清楚,所以纔會安心的做着苟且之事。

無名年輕人的血終於流乾了,軀幹被屠戶從木墩上提下,圍觀的衆人發出一陣陣竊竊私語,鮮血刺激着每個人的神經,讓人驚恐,也讓人冷靜。

直到這個時候他們纔開始懷疑眼前這個來自土牛村愚民所說的話,但卻沒有一個人敢開口,因爲恐懼往往戰勝理智。

“娘~他死了嗎?他犯了什麼錯?”

幼稚的童生響起,衆人望向一個不滿十歲還扎着髮髻的孩童,此刻沒人回答他的話,只有躲閃以及羞愧的眼神。

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