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

大宋的船隊在海上行駛,如巡視天地之間萬物的使者,破浪水軍在經過高麗海峽的時候,高麗人被眼前的龐然大物驚呆了,船隊緩緩靠近高麗晉州的海岸,他們的目的很簡單,上岸補充所需,順便歇一歇。

但這樣龐大的船隊和兩艘帶有刺破天際的桅杆神舟讓高麗人大駭,已然是認爲這支船隊是來攻伐高麗王朝的,高麗人的重要防禦皆在西北方的“千里長城”,這是一條高麗王朝爲了地域契丹,女真而修建的類似萬里長城的防禦工事。

“千里長城”起自西海濱古國內城界、鴨綠江入海處,東跨威遠、靜海、興化、寧德、寧海、寧朔、雲州、安水、清塞、平虜、寧遠、定戎、孟州、朔州等十三城,抵耀德、靜邊、和州等三城,東傅於海,延袤千餘里,以石爲城,高厚各二十五尺。

這樣的長城依託山勢走向而建,奇駿高險,遼人攻伐而不得,頗有成效,這是高麗德宗王所修建的,他在位的時候與遼朝的關係徹底陷入緊張,甚至到了絕交的邊緣。

遼朝與高麗的關係在開始的時候還算不錯,高麗脫離了與大宋之間的藩屬關係,轉而與契丹獻媚,最終的結果是契丹人以鴨綠江兩岸爲媒,賜給高麗,兩國修好。

但逐漸的,契丹人高高在上的態度便再次回來,不斷的壓迫高麗,尤其是大宋愈發強大之後,遼朝對高麗的施壓便越大。

高麗雖然也向大宋進貢,只不過這種藩屬關係早已是名存實亡,世人知道大宋對高麗根本產生不了威脅,除非大宋拿下遼朝……

但在之後高麗王王欽生而岐嶷,執性剛斷。既長,踏塼輒破,人以爲德重。堅決的反對契丹人對遼朝的威脅,並開始積極備戰,阻擋遼人進攻。

也是在他執政其間,打贏了第三次高麗與契丹之間的戰爭。

及戰,高麗以強弩夾射,相持未決,忽風雨自南來,旌旗北指,高麗兵乘勢攻之,遼師大敗。天雲,右皮室二軍溺斃者甚衆,遙輦帳詳穩阿果達,客省使酌古,渤海詳穩高清明,天雲軍詳穩海里戰死。

此役遼軍慘敗,可作爲得勝一方的高麗連年征戰已元氣大傷,無力亦無勇氣再戰。

以此爲契機,高麗以勝利者的姿態與遼朝再次恢復了藩屬關係,稱臣納貢,只不過這已經是象徵意義居多,並且高麗得到了相當大的好處,鴨綠江兩岸再次回到高麗的實際掌控之中。

現在的高麗王王亨卻是一反先王的政策,採取附和歸順之策,由於德宗時期對遼朝的強硬政策,高麗與遼朝之間的關係緊張,幾乎到了絕交的地步。

王亨親政之後,強硬派領袖王可道已死,皇甫俞義等妥協派掌權,便逐漸找臺階來緩和對契丹的關係。

高麗太平十五年五月,遼朝以來遠城鎮守王土茹的名義向高麗興化鎮送去一篇牒文,稱高麗一直向大契丹稱臣納貢,後因大延琳之亂不再來朝,如今大延琳已被平定多年,可高麗不但不來朝貢,反而修築長城、加緊防備。

並揚言威脅:“高麗或激怒於雷霆,何安寧於黎庶?”這是赤裸裸的對高麗進行質問和恐嚇。

王亨心性膽小,不及德宗之萬一,遂以寧德鎮長官的名義回牒契丹,對契丹的質問加以辯解,而且表明了高麗意欲與遼朝重歸於好並恢復朝貢的意向。

高麗太平十七年九月,來遠城又奉蕭太后之宣旨,向高麗寧德鎮通報“高麗之國,早務傾輸,近歲以來,稍聞稽闕,欲載修於職貢,合先上於表章,苟驗實誠,別頒俞命。”

高麗朝堂之中,以門下侍中徐訥爲首的主和派十四人議論後決定向遼朝派遣使節,恢復兩國宗藩關係。

現在的高麗與遼朝可爲是戰爭之後的蜜月期,誰也不想破壞,但就在這個時候,大宋的水軍艦隊突然出現在高麗的晉州海岸邊上的土牛村……

高麗在北方的防禦依然是重點,而在海上和南方的防禦卻甚爲薄弱,倭國內亂不堪,根本無力渡海威脅高麗。

當大宋艦隊出現之後,土牛村的百姓便拖家帶口消失的無影無蹤,他們心中的想法非常簡單,高麗與大宋脫離了藩屬,並且與遼朝交好,如今的大宋王朝在無孔不入的大宋商賈宣傳下已經恢復了漢唐氣度,所以土牛村的百姓認爲大宋這是以雷霆之師征伐高麗的!

心中有鬼也就追賊心虛了,晉州城一時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進入了全面備戰狀態,而一股不實的消息卻如風一般傳開,大宋王師攜雷霆之怒,懲治趨炎附勢歸順遼朝的大王……

蔡伯俙率領兩萬人的大軍停留下來,莫名其妙的看着空空如也的村莊和十里無人區默默無語,只不過是艦隊停靠補充而已,自己身上還帶有大宋鴻臚寺的公文,怎麼高麗人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於是船隊便在土牛村附近開始了補充所需,食物是不缺的,但是淡水消耗驚人,只能靠岸補充,並且從百姓家中“買”些新鮮的食物,以及泡菜……

但就在蔡伯俙準備率領船隊離開的時候,晉州的駐守武將帶着兵甲出現了,蔡伯俙還沒來得及說什麼,原本佔據土牛村的禁軍便開始備戰。

這是大宋遭遇不明軍隊最常見的作戰方式,無論來人是敵是友,先行備戰再說,以防措手不及。並且土牛村早已是佈滿了防禦的工事,只需弩箭上弦,刀槍林立,便可殺敵,輕重裝士兵迅速着甲佈陣,就等高麗人掩殺過來……

蔡伯俙也沒有辦法,只能領着鼠三道:“派人速去交涉之,萬萬不可擅動刀兵!以免引起遼人警惕!”

鼠三笑了笑:“聽你的話是,根本就沒把這些高麗人放在眼中?”

蔡伯俙翻了個白眼:“廢話,這趨炎附勢之徒有什麼可擔心的?當年若不是遼朝倒黴,高麗開京早已危如累卵!你可知官家如何稱呼高麗人?”

鼠三好奇的問到:“怎麼說?”

“高麗棒子!”

“什麼意思?”

“其國婦女有淫行,即沒入爲官妓,所生之子曰“棒子”,不齒於齊民。鬢髮蓬鬆,不得裹網巾;徒行萬里,不得乘騎;藉草臥地,不得寢處火炕。蓋國中之賤而勞者。”

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六百章對策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