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六章 【真宗封禪】

這宋真宗不久是當初被迫訂下“澶淵之盟”的哪位麼(沒錯,就是他!不是宋仲基,就是宋真宗),他這當時都被人打到了鼻子跟前,他卻封了個什麼禪呢?

話說宋真宗與遼國訂立“澶淵之盟”後,宋真宗趙恆(沒錯,宋真宗叫做趙恆,而如今趙佶的倒黴兒子叫做趙桓,一個樹心旁,一個木字旁)的心情一直不好。

再加上當時民間對其父宋宋太宗皇位合法性問題的非議(燭影斧聲),及對他替代兄長繼承皇位問題的種種看法,他就肚子的窩火。此時資政殿大學士王欽若告訴他:“城下之盟,《春秋》所恥。陛下以萬乘之尊而與遼國立城下之盟,難道還有比這更可恥的嗎?”

真是舊患未除,又添新恥,真宗心裡就像吃了一隻蒼蠅,說不出來的窩囊和憋氣,心病不輕。

而這王欽若揣摩到皇帝的心事,到不是爲他添堵來的,反倒是爲他出了一個好謀劃,與他道:“只有封禪泰山,才能鎮撫四海,誇示外邦。”

結果宋真宗聽了居然很是心動,便來問王欽若如何操作,王欽若便也與他分析道:“自古都是先有‘天瑞’,帝王才行封禪之舉,那麼怎麼求得‘天瑞’呢?難道伏羲時真有所謂河圖洛書嗎?不過是聖人以神道設教罷了。天瑞雖非人力所爲,但只要皇上深信而崇奉,以明示天下,則與天降祥瑞無異。”

然後宋真宗又去問秘閣直學士杜稿:“河圖洛書何也?”

杜稿答曰:“就是‘龍馬負圖出於河、神龜負書出於洛’,其實都是古來即有的聖人設神道爲教而已。”

宋真宗聽了,心神領會,決定施行。

於是,宋經過緊密的計算之後,覺得要搞這個事情,就需要先將以宰相王旦爲首的一批官員買通,讓他們也心悅誠服地入夥,也才能把漏洞和風險控制在最小,於是也就派王欽若去轉達了相關“聖意”。而此時,真宗朝的大臣們也都在爲“澶淵之恥”這個事情頭痛不已,聽得王欽若的主意之後,當即紛紛響應。

不久,真宗召羣臣歡宴,提出不分君臣而以主賓就座,知樞密院事陳堯叟、權三司使丁謂,及王旦、杜稿等大臣不敢,宋真宗便也強令羣臣以主賓之禮入座。入座之後更是藉着行酒令的藉口,對得勝者賜以明珠,席間自然是大加賞賜,尤其是特賜給宰相王旦御酒一樽,囑咐回家與妻兒共享。王旦回府打開一看,見樽中都是亮晃晃的大顆明珠,聯繫到前些天王欽若傳達的“聖意”,頓然有所領悟。

景德五年(1008年)正月初三的早朝上,內侍來報說宮城左承門天南角發現像書卷一樣的黃帛有兩丈多長,黃帛上隱約有字。宋真宗便向羣臣講了一個天方夜譚式的故事:“去年十一月某日夜裡,有神人來告,謂來月在正殿道場一個月,將降下《大中祥符》天書三卷。朕自十二月朔日已在正殿設了道場,恐內外起疑,所以未曾宣佈。今日之帛書想必是天書下降了。”

王旦帶領羣臣馬上稱賀,隨後宋真宗率領衆人來到左承天門,焚香望拜,讓內侍上城樓取下“天書”,由真宗跪受。

“天書”上寫:“趙受命,興於宋,付於恆。居其器,守於正。世七百,九九定。”其中“付於恆”,當然是指真宗趙恆,可見真宗即位是天命所歸,且可傳“世七百”,永葆宋祚。真宗大喜,把“天書”收藏於金匱之中,然後大宴羣臣,令改元爲“大中祥符”,“大中”有萬事適中之意,“祥符”就是“天瑞”。接着大赦罪犯,官員普加薪律,京城放假五天,公費歡宴慶祝。並遣使祭告天地、宗廟、宮觀,羣臣也紛紛上表稱賀,一場鬧劇拉開序幕。

大中祥符元年三月,兗州知州率千餘人赴京上表,稱天降祥符,萬民稱頌,請聖上封禪泰山,以報天地。宋真宗命朝臣討論此事,衆臣以爲封禪泰山是帝王將自己統治天下的功德昭告天地的大禮,秦皇漢武都舉行過這一大典,大宋建立以來,國泰民安,豐衣足食,天下大治,完全有必要舉行這一大典。四月,又有“天書”降於宮中功德閣,進一步表明了天意。宰相王旦率領文武百官、外來使臣、僧道耆壽等各界代表二萬四千餘人伏闕上表,請求真宗封禪。

而這樣規模大代表廣的上請,竟達五次之多,這班老臣也的確配合默契。

最後,推脫不得的宋真宗遂決定當年十月赴泰山舉行封禪大典,曾問權三司使(財政大臣)丁謂經費有無問題,丁謂回答:“大計有餘。”

這更堅定了真宗過封禪癮的決心,六月的一次朝會上,宋真宗又繼續演繹着上回那個故事說:“去年那位神人又託夢告知,將有‘天書’降於泰山。”

果然,很快王欽若上奏說,泰山下有醴泉涌出,泉旁的亭中有“天書”下降。於是羣臣再紛紛上表稱賀,乞加尊號“崇文廣武儀天尊寶應章感聖明仁孝皇帝”,真宗拜受。

至此,封禪的輿論準備,可謂相當完滿。其他準備工作也正風風火火地進行着,如令匠人們專門製造了奉迎“天書”使用的“玉輅”。

十月初四,以玉輅載天書爲前導,趙恆在龐大的儀扈從下居中,文武百官緊隨其後,封禪隊伍浩浩蕩蕩向泰山進發了。大隊人馬走了十七天,才從京城來到泰山腳下。儀仗、士卒遍列山野,兩步一人,數步一旗,從山下一直排到山頂,其氣勢着實宏大。

十月二十三日清晨,趙恆在齋戒三天後,頭戴通天冠,身穿絳紗袍,乘金輅,備法駕,在衆臣簇擁下,登上南天門,來到岱頂神廟。

次日,舉行隆重而繁瑣的儀式,封祭昊天上帝及五方諸神,禮畢下山。再以同樣隆重的儀式,在杜首山祭地祗神。最後登上朝覲壇,接受百官、外使和衆僧的朝賀,上下傳呼“萬歲”,振動山谷。然後大赦天下,文武官員進秩,賜天下大酺三日,各地舉行公費宴慶。

十一月,宋真宗的大隊人馬還拐到曲阜謁拜了孔廟,加諡孔子爲“玄聖文宣王”,命近臣分奠七十二弟子,然後參觀了孔府,遊覽了孔林,賜錢三百萬。以封禪禮成,詔改乾封縣爲“奉符縣”。

甚至宋真宗還親自作了一首《慶東封禮成詩》,令諸臣唱和,最後盛宴羣臣。回到京城開封,詔定“天書”下降京城之日爲“天慶節”,“天書”降於泰山日爲“天貺節”,命文臣將其封禪泰山之行編成《大中祥符封禪記》一書。封禪大典前後歷時五十七天,此後天下爭言符瑞,羣臣也爭上表章,競獻讚頌之詞,舉國如癡如醉。

在其後的日子裡,各地不斷有符瑞吉兆像衛星一樣放出來。如陝州報告說:“黃河自清”了,解州又發生“池鹽不種自生”的奇蹟,河中府百姓居然在中條山蒼龍谷發現了黃金護封的仙書《靈寶真文》等等,宋真宗都深信不疑。

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十章 【美男計】第四十一章 【切磋】第一百二五章 【綠林粉】第一百三一章 【太湖石】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二八章 【預測】第九百八七章 【混戰】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七章 【人心難知】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三章 【失心瘋】第一千零八十章 【大宋之道 金甌無疆】大結局!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九十章 【議和】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二章 【三峽】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九四章 【如臨大敵】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八章 【恍然大悟】第四十二章 【急症】第六十二章 【北行】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三章 【黑科技】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三十章 【天命改】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八四章 【戰五蟲】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一八章 【驚世之學】第九百九四章 【坦蕩】第一章 【爹孃】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三章 【授首】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十章 【飛霜】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一章 【背書】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九三章 【大好】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八章 【該死】第一千零五八章 【破綻】第一百五二章 【童太尉】第一百七二章 中計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八章 【伏擊】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五章 【魔神】第十八章 【銀錢】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七二章 【再斬】第七十八章 【喝破】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八章 【淨琉璃】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三章 【車城】第一千零二二章 【四國亂】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十章 【扈家莊】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三九章 【出發】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二章 【狄昊】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九章 【攻城】第一章 【爹孃】第一章 【爹孃】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六章 【未知數】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八章 【淨琉璃】第一百五五章 【謬論】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一七章 【調整】第一百七六章 【案首】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十一章 【神器】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一六章 【童貫封王】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六章 【荒唐】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二章 【對質】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九章 【難題】第一千零四一章 【陣斬】第九百四四章 【宗望來援】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七章 【妙法】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四章 【千味譜】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十四章 【進退兩難】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十章 【扈家莊】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二章 【猜着了】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九章 【武二來尋】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一章 【請教】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十章 【猜着了】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九章 【攻城】第九百六一章 【熱戰】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八一章 【藏匿】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六章 【機會】第一百九二章 遊擊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五二章 【糊塗】第九百六二章 【十面】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五章 【傀儡天皇】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八二章 【難去】第一百七二章 中計第一百九五章 隱秘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八章 【根由】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零二章 【師師令】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八章 【消毒】第一千零二一章 【爭執】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六章 【機會】第十章 【脫險】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八章 【將來再說】第一百四一章 【傳奇】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十章 【找事】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八二章 【死磕】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十四章 【變化】第九百二八章 【軍售】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三章 【遇險】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二十章 【鎮院之寶】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三章 【雷火手炮】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三五章 【啞謎】第七十二章 【糖精】第九百七二章 【啞謎】第一百八七章 青苗法第九百七六章 【蠢子】第九百三二章 【擾亂朝綱】第九百四九章 【天下皆敵】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五章 【********】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五章 【狠毒】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五章 【過關】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六章 【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