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八三章 【偷人】

這十三武僧救唐王的故事,如今民間知者不少,不過民間傳頌的版本不外兩個。

這第一個版本,說是在武德四年(621年)春,唐太宗李世民在洛陽邊上的一個軍城“轘州”與王世充部作戰,這“轘州”當時在洛陽與少林寺之間,原稱柏谷塢,是隋文帝賜給少林寺的廟產,在寺西北五十里處,因其地勢險要,屬兵家必爭之地,王世充將之據爲己有,作爲軍事要塞,讓侄子王仁則據守,自己擁兵與之不遠的洛陽,互相呼應支援,以抗拒唐軍。

到了四月二十七日這一天,柏谷塢的和尚聯合王仁則手下的轘州司馬趙孝宰,裡應外合,抓住了守備王仁則,將之送給了唐軍;三日後,李世民派官員至寺頒賞——賜地(即柏谷塢)四十頃,水碾一具。

據說如今少林寺中唐《少林寺碑》及《賜田牒》便是如此記載的。

而第二個版本,就有些傳奇色彩在裡面,說是當時李世民欲一戰而下轘州,便化妝成一個郎中入城打探,誰知卻是不小心在城門口露了行跡被捕,慌亂中便將隨身攜帶的官印丟在路邊,叫一對夫婦拾取。這對夫婦撿了官印回家,半道上卻爲是否將這官印上繳討賞之事起了爭執,恰好叫柏谷莊中看護寺產的武僧曇宗給聽見了,這曇宗和尚很有心計,便使了銀錢將官印從夫婦手中討來。

回到莊中,那曇宗便與守莊的十二個師兄弟商議,認爲王世充無道,不如義助唐軍得勝。於是十三人便殺入轘州,先將那郎中也即是李世民救出大牢送去唐軍陣中,又去將王仁則抓來,使得唐軍不戰而勝,一舉平定轘州,後來那領頭的武僧曇宗還被李世民封爲了大將軍僧。

不過,黃傑從師尊朱桃椎口中聽來的版本卻不是如此,乃是說這當時王世充佔據了洛陽,盡起城中富庶大戶之家財用作軍需,自然也不會放過城中的佛道兩教廟產,便有出身少林寺的叛徒與王世充獻計,稱少林始建至今多有積蓄,寺中“糧積如山,金銀鑄胎”,這洛陽離少林寺本就不遠,於是王世充就點了一支人馬將少林寺給查抄了,起獲“糧草無算,金銀錢財數百車”。

然後,寺中雖然有看護的武僧,卻那是王世充手下兵將的對手,便也四散逃到山下,不過其中的確有一位領頭的武僧聰明,便也聚攏了百十個武僧決意去投與王世充對頭的唐軍,後來得以在李世民麾下效力,到了唐軍攻打轘州之時,的確是李世民化妝成郎中入城窺探失陷,王仁則又將轘州打造得如鐵桶一般,無奈之下投靠唐軍的武僧便只能求助天下的釋門,最後方圓千里之內的十三座釋門大寺,各自派出了一名武藝最強的武僧,聯手殺入轘州城中救出了李世民抓了王仁則,且此後更一路隱姓埋名隨李世民征戰天下,到最後竟只存一人,李世民念其勞苦便也將他放歸了柏谷塢養老而已。

這初代朱桃椎本就是隋末唐初之人,在隋末時曾官至國子監祭酒,由這初代朱桃椎傳下來的奇聞逸事定然要比史書還真,黃傑當然信這傳說。

只說黃傑突然道出“當初救唐王釋門纔出十三人”之語,便也嚇得佛理渾身一冷顫,驚愕道:“檀……檀越,當真……是道門中人?”

黃傑聽了一樂,笑道:“合着……你等從來都不信俺是道門中人?”

說完黃傑便也起身,拱手行了個道揖,道:“如今實不相瞞,俺家師尊姓朱,當今官家才敕封‘妙通’爲號。”

佛理一聽,面色旋即就變了數回,口中也不自住的唸叨道:“是了!是了!老僧糊塗啊!”

旋即卻是見他突然癲狂一笑,問道:“敢問檀越,可是曾經與老僧師兄佛證打過一偈機鋒,乃是那‘千帆江上過,帆連百千江。萬佛坐安國,佛法度萬邦。’?”

黃傑倒也沒有賴賬必要,便也道:“不錯!”

佛理哈哈一笑,道:“老僧明白了!明白了!”

佛理突然大聲唸了一句估計是梵文的咒語,便又盤膝坐下,笑吟吟對黃傑道:“檀越不知,老僧師兄佛證涅槃之前,曾開示‘接引是爲阿彌陀,準提亦是觀自在’,他在檀越身上見諸法相,又見衆生相,是以要老僧等效仿諸部衆,跟隨檀越修行隨喜,以期修成正果。如今看來,佛證師兄果然是因此寂滅,檀越果真就是佛主!”

“啥?你說俺是佛祖?”黃傑聽了,差點咬着自己舌頭,心想這老僧莫非“也”得了失心瘋?

佛理哈哈大笑,道:“此佛主非彼佛祖也!檀越莫非不知接引與阿彌陀,準提與觀自在之典故?”

這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的典故黃傑當然知道,研判起來不外乎就跟《臘日論》所指“偷節”類似,但也更大膽,可謂是明目張膽“偷神”!

也即是佛教認爲,中土道教的三清其實也是佛祖之身外化身,三清座下接引、準提二道人,便也是西方接引佛“阿彌陀佛”和觀自在“觀世音菩薩”,甚至更有狂妄者言,根本就是接引、準提受佛法感化轉投佛門才成大道做了佛陀。

當然,這般言論道教門庭從來都不認可,也不可能認可罷,一直都是佛教衆人自說自話!

究其原因,還是因爲佛教始終是個外來宗教,一開始的是時候覺得自己是過江龍,處處強勢欺壓中土其他教門,後來遭遇“三武一宗”屢次滅佛之後,爲了謀生和求生,不得不開動腦筋將自己本地化,而“偷節”、“偷神”便是他們的一大科研成果。

甚至黃傑就在奇夢中得見,這後世的佛門大昌,甚至就敢在寺廟裡豎起了關帝像和道門的財神像,都說是佛門的菩薩,用以騙取信徒的香火和錢財。

只是如今佛理提起此事,還說是佛證涅槃前所言,黃傑就覺得很不是味道了,感覺是“偷神”還不夠,對方竟然連自己這凡人日後的“前程”都想“偷”了去,這豈不是“偷人”麼!

可別忘了,當初那佛證覺得黃傑有那啥“慧根”,可是想過辦法想要把黃傑誆去做小和尚的,只是幾番糾纏後,被黃傑一篇《臘日論》給當面打了臉。

當即黃傑壓下一臉惱火,喝道:“兀那老和尚,也別說什麼虛的,究竟怎般打算,實話說來?”

佛理卻是樂不可支的笑道:“檀越莫惱,老僧及衆師兄弟等一心向佛,願在檀越座下以弟子之禮供奉,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四章 【收服】第九百九八章 【立約】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一七章 【調整】第一百六七章 【中旨】第一百八九章 真跡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三章 【車城】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一章 【思量】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八章 【殺官讖】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五章 【搞事情】第三十章 報應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三五章 【啞謎】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七章 【淵源】第一百三三章 【商討】第一百六七章 【中旨】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三章 【花容】第九百二四章 【可有良策】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一一章 【斬龍王】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七章 【黑箭俠】第九十九章 【失憶】第三十五章 【天機】第一百七六章 【案首】第二百一七章 新規制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七章 【免罪】第九十六章 【陽關道】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八章 【來訪】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二章 【匡扶】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四章 【虎豹嶺】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七章 【妙計】第九百五二章 【得勝關】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四九章 【成何體統】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八二章 【死磕】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八章 【瘋魔】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十章 【天書】第二十二章 【蹊蹺】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六章 【巡按】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三章 【料算如神】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二章 【不甘心】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九章 【合資企業】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七章 【妙法】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零七章 【撲跤】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一章 【汝敵有子】第一百五六章 【高俅】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七五章 【賣妹求榮】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七章 【捅破天】第一百三十章 【分金】第一百二六章 【洗塵】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四章 【天經地義】第二百一八章 魚躍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零六章 【香客】第九百六一章 【熱戰】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五章 【棘人】第六十七章 【計劃】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五章 【攻夏三利】第九百六一章 【熱戰】第一千零四十章 【鬥將】第七十五章 【駒過隙】第九百六二章 【十面】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八章 【叫陣】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四章 【智取】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二章 【竣工】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五章 【夜襲】第五十一章 【大慧根】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八八章 【突圍】第九百二五章 【何須使詐】第一百四八章 全身退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一章 【普大喜奔】第一百二五章 【綠林粉】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七章 【無常】第二百一三章 佈局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五章 【********】第九百二二章 【屁滾尿流】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三章 【追來】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五章 【振捷】第二百零六章 蟄伏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七章 【仁君】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六章 【便宜行事】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三章 【背時】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一章 【幫助】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六一章 【拿下】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四章 【平壤城下】第一百十五章 【陰陽箭】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十章 【坐井觀天】第一千零四二章 【雙殺】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八章 【淨琉璃】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十章 【情種】第一千零五八章 【破綻】第一百三九章 【捅破天】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五章 【密約】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五章 【啓動】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七三章 【分派】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八章 【叫陣】第一百五五章 【謬論】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十章 【流年】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一章 【武松】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六章 【便宜行事】第一千零四七章 【破陣】第一千零三十章 【知己】第六十九章 【罐肉】第一千零一十章 【臨衝】第九十五章 【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