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宋要與西夏結盟,雖然說對於許多人而言肯定是件大事,但對於相當一部分的“許多人”而言不過是一件茶餘飯後用來詮釋什麼叫街知巷聞的閒事。
不過,對於還有一些“許多人”而言,這可就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兒了。
大宋與西夏結盟?不關心!
大宋要西夏修路,然後改榷興慶府?哎呀娘吔!這可要了親命了!
頓時,這些日子送了禮物去給李畢庚的人不少都是拍手相慶,而不少已經選擇了要站在西夏對立面的人,自然在聽到這個消息後不得不哭天搶地,捶胸頓足。
當然了,還有一些怒髮衝冠了,直接跑去宣德門前把禁門給堵了,要求李邦彥李相公和吳敏吳相公出來給句話兒。
一時間,西夏使者前腳剛走,後腳東京城裡就差點鬧翻了天。什麼叫友邦驚詫,回紇、于闐、北遼,包括吐蕃的使者和一些地處於闐以西的所謂小國(就是部落)的使者們,便也親自現身來演給你看。
不過,還別說白時中、吳敏和李邦彥這些人的水平,真不是吹牛逼吹出來的。在弄明白了黃傑此計的用意之後,都不用再去問黃傑後策,便也私下把作爲主要鬧事分作的回紇、于闐、北遼、吐蕃四國使者叫來密談,如此這般之後,便也見得四國使者這才若有所思的回了賓館閉門商議。
畢竟,李畢庚定奪不了什麼大事,所以他要快馬加鞭趕回國。而這四國的使者之中,只有一位是職業使者(吐蕃),其餘三人都特麼是商隊首領客串的,他們哪有閒工夫跑回老家。
而叫他們閉門商議的話題,也就是李邦彥隨口說的一句話:改榷興慶府後,你們要是不樂意去,一樣可以從蘭州往東京來嘛!我們其實也準備修一條同樣是八車道的大路,直通蘭州哦!
黃傑的回信是在正月二十八返回東京、二十九李畢庚啓程回西夏、二月初一的大朝會上宣佈了敕封趙福金爲晉王的懿旨,到了二月初二龍擡頭這天,趙福金也換下了公主朝服,穿上了一身繡有四爪金龍的袞龍袍,祭天祭祖之後正式成了大宋的晉王。
這裡要多說一句,中國古代的龍是不分雌雄的,不會像是看家護院的石獅子給它造成一對,然後雄獅子帶個球、雌獅子帶個仔兒,就如各地雕樑畫棟上的龍圖騰形象裡,絕對沒有母龍的圖騰,也不會有帶着仔兒的龍。
不過,民間倒也有傳說,龍其實也有性別區分,而區分龍的性別的方法最主要的就是看龍的鱗片,公龍的脖子附近有一片名叫逆鱗的龍鱗很特別,傳說觸之即引起龍怒,而母龍則沒有。
當然這是閒話,這裡要說的是,按照所謂的約定俗成,一個普通人一旦封了王,他就不是普通人了。當然也不是說他變成了超人,而是因爲他穿上了袞龍袍,成爲了天選之人,是龍的化身。
而趙福金原本就是公主,按照民間的說法本來就是鳳凰,如今封了王從鳳凰升格爲龍,也就等於變了個姓(性)一般。
而且,以後再也沒有了長公主趙福金,只有晉王殿下趙福金!
於是,東京城裡便有大膽的梨園和戲班子開始研究起了王見王、王思王、王念王、王上王、王中王、王仌王……呃……等等的戲碼兒。
隨後,從二月初三開始,以東京爲圓心,各地紛紛上表朝賀晉王,而身爲監國的晉王殿下也下旨二月十五至十八全國休沐大酺三日,並且下旨三月初一大赦天下,除忤逆、叛國、謀反不赦,餘罪皆赦。
到了二月十五的時候,黃傑也從遼東發來賀電……呃……賀表,祝賀自己的老婆從長公主升級成爲了晉王,據說還特麼寫了一首肉麻得叫晉王殿下起雞皮疙瘩的詞兒夾在賀表裡,內容具體如何也就無人得知了。
不過,隨賀表一道上來的,還有黃傑的一封上疏,卻是要求如果方便的話,他希望如今在東京的各國使者能走一趟遼東,參加一場什麼盛會。
對此,各國使者都是懵逼的,首先第一個念頭就是,這大宋和金國不是正在遼東打仗麼?
其次便是對黃傑這個場名爲“萬國遼陽議會”的所謂盛會感到摸不着頭腦,各國使者們如今在大宋的首都朝賀,不就已經是“萬國會”了麼?爲什麼要去遼陽開着什麼萬國議會呢?
對此,大宋朝廷給出的官方回答特別直接,說的是各位使者,你們來朝賀的回禮也拿了,若是不想去遼陽開這個會,那麼你們也就可以回國了,不過從此以後也就別再來大宋了。
一聽大宋朝廷竟然是上了絕戶計,又是攆人,又是拿朝貢的權利說事兒,頓時也就沒了脾氣。要知道,就算是回紇、北遼和大理這些所謂的“大國”,每年來大宋朝賀與他們而言可是一筆既穩定又風光的收入,他們進貢給大宋的也就是些山貨、山珍和土特產,從大宋得得到的回禮卻是真金白銀也都難買的綾羅綢緞、兵器甲冑、茶葉瓷器等等,要他們以後別再來朝貢了,這不等於是斷了他們的財路。
頓時,各國使者一時也沒了脾氣,去遼東?去就去吧!總不能這大宋叫了咱們去遼東挖煤或者跟金國開戰吧?
最終各國使者雖然磨磨蹭蹭,但也還是在三月十五出發上路,坐着宋軍的軍用馬車走大路自赴河北,從清州的軍港登船,於四月初二登陸遼東,初七抵達了遼陽城下。
此次,應邀趕赴遼東各國使者計有三十七國之多,除掉北遼、西夏(副使代表)、回紇、吐蕃、于闐、大理、高麗、日本(還記得鳥羽天皇麼?)、占城、安南(李氏),還有來西亞的波斯和三色大食(黑白綠),剩下的都是所謂的南亞島國使者,明顯能看出這幫人絕對都是海商客串的。
到了遼陽後,黃傑倒也開門見山,與使節團的所有人道:“本王請各位到遼陽來,也就爲了兩件事,這第一件事便是想與各位做一場天大的生意……貨物便是大宋的軍器!至於第二件事,便是想請各位與大宋簽訂一份名爲‘保護戰俘及平民公約’的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