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揚眉吐氣的武夫

牛英大馬金刀返回了東明縣,他是縣尉,二把手,但是他當二把手,又有誰敢當一把手呢?所以這個縣是沒有知縣的。

不但沒有知縣,甚至衙役都沒有幾個……牛英治理地方很有特色,不管大事小情,他一聲令下,自然有人照着做。

徵收稅糧,徵調民夫,全都是他的一句話。

如果地方上有衝突,那也不怕,他安排了幾個老兵,扛着縣衙的令牌,到各地巡視,小的衝突,直接當地解決,解決不了就來縣衙,由他這個縣尉決斷。

幾年下來,他處理的案子,沒有一個不服氣的。

從一些指標來看,東明縣簡直做到了三代之治。

耕者有其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沒有偷竊搶劫,沒有欺壓百姓,沒有冤假錯案……很完美嗎?

不!

哪怕牛英自己都承認,差得太遠了,這塊飽受水旱災害侵襲的土地,窮得驚心動魄,氣衝斗牛。

全縣有耕地八十萬畝,人二十萬不到,差不多每個人能分到四畝田,一個三口之家差不多是十畝。

東明的畝產不及南方,每畝最多一石糧食,其中要交的田賦是三鬥,再扣除一些徭役雜稅,攤到每個人頭上,一年只有三百斤糧食。

這還是豐收年景,稍微遇到災害,立刻就要折半。

老百姓一點結餘都沒有,蓋房,成親,上學……每一樣事情,都要借錢。運氣好苦幹幾年,還能還上,運氣不好,直接就會被債務壓垮。

牛英不敢多用衙役,也是這個道理,他想把開銷壓到最低,減輕百姓負擔。

可即便他再努力,也只能如此了。

貧窮,飢餓,災害,像是夢靨,縈繞在所有人的頭頂。

這麼個局面,要怎麼辦?

民力,地力,已經完全到達了極限……甚至向外移民都做不到。

九牧林家能組織移民高麗,那是福建有移民闖蕩的習慣,而且閩商實力雄厚,福建的物產也算豐饒,茶葉通行天下,都是十分能打的拳頭產品。

一個壯丁出海,家裡的妻子和父母還能採茶炒茶,走街串巷,販賣山貨……維持家用,不至於無依無靠。

而且出海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有相當多的培訓,認識幾個字是必須的吧,瞭解目的地的情況也是應該的吧……總不能像發配罪犯一樣,把人裝船扔出去,然後就不管了。

東南的學風還是很濃厚的,識字的人也多。

很遺憾,這些條件放在東明縣,全都達不到。

一家之中,就那麼一兩個青壯,讓他們去海外,家裡的婦孺老弱怎麼耕田種地,怎麼養活自己?

設身處地想想,你決定離開,然後父母妻兒就會捱餓,受凍,甚至喪命,你還能走得了嗎?

舉家遷徙,又哪來的錢財糧食?

即便朝廷願意出,老百姓也不會輕易就願意背井離鄉,還是需要教育宣傳……否則的話,就只能用繩拴着,效仿老朱,強制移民……而且還是強制移民海外!

沒有足夠的準備,這種程度的移民,必定會淪爲一場災難。

所以說任何一項措施,都要先考慮清楚狀況。不然盲目模仿,必定會出大事情。

趙桓當了十幾年的皇帝,他也總結了不少經驗,目標不妨偉大一點,但是步子必須穩健……移民開拓,發展商業,點科技樹,走工業路子……這些看似正確的東西,最好要先弄清楚條件。

沒有足夠的基礎,步子大了,就只會扯着蛋。

一樣的國策,不同的國情,結果也肯定是南轅北轍。

這麼高深的理論部分,牛英是不清楚的……但是卻不妨礙他堅定執行趙桓旨意。

牛英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全縣的老兵,老農,一共五百多人,齊集一堂。

牛英滿臉紅光,笑容可掬。

“這回俺見到了官家,官家問了好多事情,咱們大傢伙的難,官家都知道哩!”

在場這幫人紛紛點頭,十分感慨,都說官家還是好官家,比他爹強多了云云。

牛英看着這幫人,突然笑了,“你們是不是覺得官家也就是問問?告訴你們吧,官家已經下旨了,今年的秋稅就要降到一成,官家減賦了!”

此話一出,人們短暫發愣,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足足過了一盞茶的功夫,纔有人反應過來,繼而淚流滿面。

人們黑壓壓跪倒,痛哭流涕,望着京城方向,磕頭作響,拜謝皇恩!

百姓們山呼海嘯一般的熱情,讓牛英也是頗爲感動,眼圈泛紅了。

說起來他一個軍中悍將,能跟官家說得上話的,跑到這麼個窮縣當縣尉,是爲了什麼?還不是覺得自己能做點事情,能讓鄉親過得更好。

有人貪圖享受不假,可也有人想着造福桑梓,得到百姓的認可。

不管文人還是武夫,都不乏這樣的人物。

過了許久,等大傢伙平靜下來,牛英才讓他們坐好……該商量一下要怎麼辦了!

“田賦減下來了,官家的意思是希望大傢伙能拿出一點土地,發展百工百業,不必全都種田……要讓大傢伙發揮才智,各顯神通,想辦法把日子過得更好……咱們就商議商議,要怎麼辦……”

接下來的幾個月,東明縣就跟開了鍋似的,從上到下,全都在討論。

在秋收之前,終於討論出來了眉目。

首先,每家每戶,要多給一點菜地,根據各個村子的情況不同,從半畝到兩畝不等……可別小看這點菜地,落到一個勤勞的農夫手裡,能折騰出花來。

首先是種植一些蘿蔔白菜,這是基本的蔬菜。

然後可以種一些豆子,芝麻,做豆腐,榨油,芝麻醬……餐桌立刻就不一樣了。

還能在房舍邊上,弄個豬圈,養兩口肥豬。

再有空餘的地方,種上幾十株果樹,孩子們就有水果吃了,豐收的果子還能曬果乾,拿來釀酒。

在果樹下面,再養一些家禽,每天還能收穫一些雞蛋。

一個農戶,可不是耕田種地那麼簡單。

每一個過得好的農家,都是個小型的農莊,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能把這些都做好,七八成的農戶都能保證基本的口糧和蔬菜,還有一些肉蛋供應,吃得好了,人也就壯了。

正如趙桓預料的那樣,農村的確是百工百業,只要釋放出空間,很快就能興旺起來。

首先一點,東明的石匠都忙活起來,不少百姓種植了黃豆,準備着弄一個石磨。或者乾脆更進一步,建個磨坊,一些富裕的農戶已經開始籌措更大的舉動了。

也有百姓種植了桑麻,紡車的需求也上來了。

木匠也變得忙碌起來。

想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可手裡的錢又太少了。

在這個關頭,康國銀行的借貸就送了過來。

牛英代表東明縣,和銀行的人談了一份借貸協議。

他們一共借了八千緡,年息百分之五,另外由朝廷出面,承擔百分之二,也就是老百姓要承擔的利息只有百分之三!

當結果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懵了。

百分之三?

僅僅是原本的一成啊!

這還真不是誇張,很多地方都有族產義田,除了用來接濟貧苦之外,也能放貸……比如始作俑者的範氏義田,就是靠着放貸賺錢,逐步擴張到了八千畝,至於大聖人朱熹,也是放貸高手。

年息兩三成已經算是良心的良心。

利滾利,驢打滾兒,能活活把一個家給吞了。

可這一次落到百姓頭上的利息居然只有百分之三,低到讓人不敢相信……

“牛爺,不會是朝廷故意設套,害咱們吧?”

牛英氣得把眼珠瞪圓了,“放什麼屁?這是官家的意思!再說了,上面也蓋着俺牛英的印,要是假的,你們就拿斧子,把俺的腦袋砍下來!”

百姓們連連擺手,賠笑道:”咱哪敢啊……就是,就是有點不幹相信。”

牛英哼了一聲,“說實話,俺也不敢信……咱們是遇上了好官家啊!”

借到了錢的東明縣,迅速動了起來……雖然錢不多,但卻已經能發揮很大作用了。有一個王姓老漢,憑着祖傳的手藝,在縣城幹了個鐵匠爐。

一口氣收了二十名學徒工,準備大幹一場。

還有個姓韓的獸醫拿着錢租了個門面,專門給牲畜治病,深受百姓歡迎。

相比之下,最大的投資還是落在了木器行上面。

東明縣的木匠不少,手藝也不錯,只不過以往只能趁着農閒的時候,做幾個補貼家用,這一次機會來了,就幹一票大的。

足足投入了五千緡,由八個最好的木匠挑頭,成立木器行。

他們的第一款產品就是鼓風機。

令人驚歎的是由於他們的東西質量過硬,竟然得到了軍械監的認可,第一筆採購下來,就是一萬二千緡!

窮苦的百姓第一次看到了發財的希望,鄉鎮作坊,迅速發展壯大,吸引着青壯勞力加入其中。

這一片飽受黃河摧殘的土地,迸發出了勃然生機。

牛英這個軍中悍將,殺人屠夫,居然成了治理地方的幹吏,帶領百姓致富的表率。

面對這個奇幻的結果,武將們倍感欣慰,回京述職的曲端叉着腰,就對着政事堂諸公毫不客氣道:“本王真是沒想到啊,居然連一個軍中退役的老卒也比不上?看起來這聖賢書也不過如此啊!”

第390章 限制第143章 殺進東京,奪了鳥位第108章 爭先第285章 降旨第282章 宋無錢第122章 千里之才第97章 盛大儀式第87章 永不言敗的岳飛第413章 遷居大族第296章 巨大繳獲第340章 隨朕破敵第555章 君士坦丁堡陷落第435章 軍事科技第231章 出賣兒子的趙桓第116章 邸報(求訂閱)第263章 恐怖如斯王中孚第482章 曲端多謀第457章 煙消雲散的西夏國第572章 柱國大將第309章 趙桓的大手筆第143章 殺進東京,奪了鳥位第246章 爲韓大王賀!第303章 殺賊第151章 十萬大軍(三更求訂)第311章 大宋如父第299章 趙桓的野心第353章 牽連甚廣第232章 朕與誰,共天下(求訂閱)第150章 決策第132章 曲端不死第421章 換了人間第399章 拐來了五萬大軍第433章 顛覆第389章 神奇的組合第544章 半聖第556章 趙佶七十歲第563章 岳飛平四方第399章 拐來了五萬大軍第517章 大宋,天堂第575章 亞歷山大不值一提第306章 梁山好漢第543章 實業爲王第357章 牛爺當官第308章 蹴鞠世界盃第303章 殺賊第45章 大功第378章 秦風第121章 英雄氣(三更求票)第447章 聯姻第364章 一等人物第108章 爭先第125章 膽大包天的曲端第207章 拯救岳飛第540章 被拋棄的商人第66章 張俊的選擇第480章 不負官家之託第189章 氣節第265章 盡忠第146章 父子對決第439章 唯有殺之第106章 燈火第316章 徵虜討逆大元帥第28章 東華門整編第94章 三軍第一人第478章 再造福建第385章 九錫之禮第581章 少年大宋第52章 將門第469章 我要見官家第201章 殺向燕山府第328章 不做嶽衙內第189章 氣節第164章 黃陵第266章 河北男兒第495章 封功第95章 你們的皇帝回來了第507章 族產第339章 背水第503章 耶律大石的巔峰第252章 致吳乞買遺孀第160章 我想姓趙(萬字完畢,求訂)第86章 勝利進軍第131章 請誅秦檜第84章 趙桓的賭第353章 牽連甚廣第368章 真子假子第119章 廷議第380章 馬上天子第102章 興衰第429章 開疆拓土的第一個目標第187章 主動出招第200章 會師第172章逆轉國運之戰第445章 老兵的野心第433章 顛覆第433章 顛覆第582章 後繼有人第58章 決斷第72章 死個明白第69章 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