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字典

“官家的詩篇當真是越發氣魄雄渾,今後你在朝中,可是要多加小心,侍奉英主,可不同於守成之君,你懂嗎?”

呂好問笑吟吟對着黑瘦了許多的兒子呂本中道。

卻是呂本中,他眉頭微皺,有些不以爲然。

“父親,呂相公和劉相公是位極人臣,爲相時間太長,不得不讓出位置,更何況他們是去開封,依舊執掌權柄。父親居然打算請辭,回鄉耕田著書,這又是什麼道理?”

呂好問呵呵道:“小子,你是不一樣了……功成身退,悠遊歲月,難道不好嗎?”

“當然不好!”呂本中氣咻咻道:“父親,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有人去做,哪裡就到了退居山林的時候?”

呂好問將眉頭挑了又挑,沉聲道:“你跟我說實話,到底有什麼打算?”

呂本中努力吸口氣,突然喜滋滋道:“父親,你知道孩兒這段時間,辦了多少學堂嗎?”呂本中是奉命去真定府建立學堂的,老呂也挺關心這事的,畢竟這是兒子的政績,實打實的,關係到日後的前程。

“有幾十所嗎?”呂好問已經儘量高估。

可呂本中微笑着搖頭,“父親,已經有一百八十多座學堂了。”

“怎麼會?”呂好問驚得老臉變色,不敢置信,“怎麼會那麼多?小子,你不會謊報政績吧?區區一個府,又是北方的府,怎麼會有這麼多?而且這麼多學堂,要多少書籍,要多少筆墨紙硯,又要多少教書先生?”

呂好問接連提問,因爲這個數字完全超出了他的預計,一個府就有一兩百個學堂,一個路有多少?全國有多少?

一萬?

還是十萬?

尤其是真定府,這屬於淪陷區,說句不客氣的,就是文脈斷絕的蠻夷之地,沒有個幾十年,上百年,根本恢復不起來。

就拿國初的巴蜀來說,也是如此,直到三蘇崛起,巴蜀的文人才終於在朝野有了自己的地位,計算時間,也是差不多一百年。

“如果按照這個速度,再有十年,河北之地就會恢復昔日的文脈,甚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呂好問微微嘆息,“我還是想不通!”

呂本中輕嘆道:“父親,孩兒最初也想不通……可是當朝廷大力剷除豪強,在地方推動興學的時候,民間的力量一下子就爆發出來,每個村鎮都把最好的地方貢獻出來,甚至還有人家拆了祠堂的磚瓦木料,用來建學堂。”

“荒唐!如何能怠慢了祖宗!”呂好問感嘆之後,卻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有些東西,自上而下,怎麼都推不動,可自下而上,卻會顯得輕而易舉。舊的豪強被解決掉,毫無疑問,意味着新的機會出現了。

下面的百姓看到了機會,自然願意投入教育,該換門庭,提升地位……殺了地主,分了田,當然不會讓人人都過上地主的日子,但是卻打開了上升通道,可以努力向上,不至於躺平待捶。

自然而然就有了動力。

這其中的奧秘呂好問未必情況,可他知道了一件事,讀書人會比原來多太多了。他們呂家能夠世代宰執,在大宋朝獨領風騷。這裡面就跟呂家的雙重身份很有關係。

他們既是高官,又是大儒,兩條腿走路,在道學一脈有着相當的份量。

“小子,你說要是把這些年輕學子,爭取到咱們呂家門下,又該如何呢?”

呂本中認真想了想,用更認真的態度對呂好問道:“我猜官家會砍了咱們的腦袋吧!”

一句話,險些把呂好問噎死。

“你想氣死我啊!我的意思是讓這些年輕學子接受咱們呂家的學問,這總不會惡了官家吧?”

呂本中思索了一陣子,還是搖頭了。

“父親,說實話,孩兒覺得咱們家的學問未必能得到認可。”

“爲什麼?是學問不好?”呂好問急了,這是之一他們呂家祖宗,豈能忍了!

“倒不是學問不好,是不接地氣。”

“不接地氣?什麼意思?”

“父親請想,這麼多人讀書,如果還是空談天理人慾,氣理之爭,只怕會被人嗤之以鼻吧?”

“呸!這是學問的根本,放在哪裡,都是如此,怎麼會被嫌棄?”呂好問覺得他這個兒子越來越不對勁了。

只不過老呂稍微沉吟,也不得不承認,兒子講的有點道理。

就像他們講學,一次能聚集幾十人,就算是盛會了。

過百,過千,那是要在太學這種地方,還要遇上科舉,才能登壇講學,廣收門徒。

可是像呂本中介紹的這樣,一個府就有那麼多的學堂,如果畢業的學生都只會辯經,誰來養活他們啊?

呂好問再三沉吟,“我明白了,這是要學以致用啊!”

呂本中眼前一亮,“老爹總結的到位!”

“什麼到位!這是斷了咱們家幾代人的辛苦!推到一切,要重新來過!”呂好問氣哼哼道。

呂本中只是訕訕一笑,不敢言對。

過了一會兒,呂好問突然以手擊額,怒道:“你給爲父說清楚,是不是有人指點你的?憑你的本事,還想不到這些,不想挨家法,你就給我說清楚。”

呂本中扛不住,只能道:“這些時候,官家不斷下手諭,詢問孩兒辦差情形,又跟孩兒講了不少想法……”

“懂了!”

老呂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這個結果不出預料,卻又讓呂好問心中凜然,看起來官家是早有準備,全都算計到了。

所謂再造乾坤,必定是要重新洗牌,改天換地的。

名門大族,如李太師,那是以卵擊石,自然會被淘汰……像什麼桐木韓氏,梅花韓式,已經被官家碾碎。

九牧林家倒是聰明,林景貞的前程基本無憂。

現在又到了他們呂家頭上了,是該下本錢了。

“我明白了……對了,前些時候是不是太上皇得了官家的要求,正在修書?”

呂本中點頭,“確實如此,太上皇萬事皆可,唯獨不能爲君啊!父親,你能勝過太上皇嗎?”

呂好問翻白眼了,笑話!

趙佶那是文采,你爹的強項是治學,懂不?

呂好問揹着手,反覆思忖,漸漸的心中有了定計。

不日,呂好問面見趙桓,官家很是熱情,給呂好問準備了座位。

“呂卿,令郎在真定府做得很不錯,朕打算將真定經驗推廣兩河,擇機向全國推廣……你可教了個好兒子。”

呂好問連連點頭,又道:“官家,老臣以爲推行教化的事情可不簡單,必須要思慮周全才行。”

趙桓眉頭挑了挑,笑道:“呂卿有何高見?”

“官家,老臣以爲興學之後,讀書學子會增加十倍,甚至更多……這麼多人讀書,總該有個規範……就拿最基本的字來說,天南地北,各地方言不同,讀法也不盡相同。本朝在仁宗年間,修了《集韻》,是按韻編字,後來又修了《類編》,是按照部首編排,兩本書合在一起,是許多學子必備之物。只是如今又過了幾十年,且要通行天下,是不是該重新編一本書,規正文字,一統讀音?”

趙桓眼前一亮,好一個老呂啊,你發現了盲點。

“呂卿,你既然提了,那就由你來修,如何?”

呂好問躬身道:“老臣責無旁貸,只是老臣還想請官家賜一個名號,臣纔好辦事。”

趙桓一笑,“你這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好,名號嗎,就叫字典如何?”

呂好問點頭,“好,臣這就去籌備……這個字典臣打算以部首和筆畫兩個方法查字,部首查普通的字,筆畫查難以分辨的生僻字……臣粗略估算了一下,差不多能收錄四五萬個字,如果順利編成,必定是每個學子,人手一本!”

趙桓含笑,“如此人人識字,教化大興啊!呂卿……朕要給你提個建議。”

“官家請講。”

“你要修字典,先修一個常用字版的,保證在一萬多字就夠了,儘量簡化,準確,便於尋常學子使用,至於複雜的部分,再修一部大書,留給需要進一步鑽研的學子使用。”

呂好問連連點頭,“官家思慮周全,臣五體投地。”老呂毫不猶豫答應。

趙桓又道:“還有一件事,就是這個字典的稿費。”

“稿費?”老呂哭笑不得,“官家,臣是爲國修書,可不敢奢望發財啊!”

“不發財也不能受窮。”趙桓沉吟道:“這樣吧,讓禮部出面,跟你籤個約書,每本字典給你一文錢。”

趙桓道:“呂卿,你可別嫌少,日後每年要是有一萬個年輕人入學,你就有十貫,一百萬就是一千貫……除了學子之外,市面上買賣,也是如此。算不上太多,你就當做功德了。”

呂好問簡直大喜過望,這算什麼做功德,這是撿便宜好不好?

老呂可是知道有不少人寫書,爲了讓自己的想法流傳出去,甚至不惜冒用他們名義,倒貼錢也不是不行,只要能有人看,能擴大影響力就夠了。

他這一次盯上了字典,就是想通過這一本人人必備的工具書,搶佔先機……卻沒有了得,竟然是個名利雙收的局面!

“官家,這,這筆錢只是給老臣的?”

趙桓一笑,“是給你們呂家的,能夠世代傳承……你看還滿意嗎?”

第533章 新官雅政第76章 借刀第496章 天災來襲第259章 最厲害的是趙官家第527章 朱熹第327章 岳雲建功第354章 重拳第356章 殺!第544章 半聖第568章 趙桓是個要臉的人第237章 俠之大者,爲宋做韭第309章 趙桓的大手筆第508章 富民之策第467章 聰明人第3章 狼狽爲奸的君臣倆第353章 牽連甚廣第548章 舉國之力第366章 強者第500章 朕不是蠻夷第320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父皇第191章 棋逢對手第122章 千里之才第314章 三年之期已到第42章 聰明人第425章 趙桓,你欺人太甚第14章 名將如美人第541章 官家,管管你兒子第303章 殺賊第1章 靖康天子第134章 兩個天子第377章 韓王無雙第199章 去救宗爺爺第23章 龍德宮養馬場第204章 高粱河畔的勝利第449章 請受小婿一拜第495章 封功第90章 戰後第154章 八字軍(三更求訂)第572章 柱國大將第99章 借錢第425章 趙桓,你欺人太甚第90章 戰後第459章 國威第461章 斂財高手第52章 將門第539章 收回朝廷第77章 親征第228章 全面攻勢第262章 黃龍第201章 殺向燕山府第412章 大宋和大金,並無區別第523章 造福第276章 大金無人第263章 恐怖如斯王中孚第48章 元宵第529章 戶部內鬥第430章 給官家送錢第492章 優勢在我第349章 後浪第316章 徵虜討逆大元帥第154章 八字軍(三更求訂)第434章 吾皇聖明第418章 繼續抓人第578章 上帝是趙官家第201章 殺向燕山府第1章 靖康天子第154章 八字軍(三更求訂)第542章 護犢子第236章 兀朮上鉤了第543章 實業爲王第486章 一本萬利的大生意第563章 岳飛平四方第370章 興漢鐵騎第202章 大金皇帝都哭了第361章 宣言第429章 開疆拓土的第一個目標第66章 張俊的選擇第119章 廷議第541章 官家,管管你兒子第133章 官家大喜(三更求訂)第16章 朕說的都是真的第15章 趙桓的持久戰第131章 請誅秦檜第345章 勝利第137章 朕決定了,汝爲大遼皇帝!第419章 留都第190章 以漢制漢(三更求訂)第466章 擠兌朝廷的下場第409章 天下只有一個太陽第558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546章 打工人的春天第407章 霸氣第62章 短斧揚威第183章 又一個盟友第351章 抓人第129章 火燒興慶府第318章 喪膽第371章 威名第569章 大九州第322章 出師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