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燕山

虞允文成名了。

不是尋常的名,而是頂大頂大的名聲……越是高層,他的名氣就越大,以至於政事堂諸公,都時不時提到這位小虞先生。

呂頤浩還特意找來了張叔夜,劉韐和張愨……這四個人很有趣,張愨以善於理財著稱,實際上他學的就是王安石的那一套,相比之下,劉韐因爲出身,更加偏向舊黨,張叔夜早年在地方顛沛,頗有些蘇軾的遭遇。

儘管趙桓一再壓制,朝中大臣非新既舊的格局,還是沒有改變……否則黨爭也不會鬧到現在了。

“諸公,你們看小虞的這篇文章,看了幾遍?”

張叔夜首先道:“看了三遍。”

劉韐輕笑道:“我比你看得多,我看了五遍。”

張愨輕咳一聲,只是伸出兩根手指……好傢伙,足足看了八遍。

呂頤浩笑道:“實不相瞞,我看了十遍還多……時至今日,老夫只有一聲感嘆……我們這些人,的確是老了。諸公以爲然否?”

張叔夜低着頭,苦笑長嘆,“誰說不是……官家北伐大勝,光復燕山,已經是日月新開,乾坤再造,如今的大宋,和當初全然不同。文治武功,直追漢唐……正是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時候……卻還成天念着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不合時宜,太不合時宜了!”

老張向來乾脆,剩下兩個人卻顯得糾結多了。

好半晌劉韐才悵然道:“喝酒,喝酒啦!”

四人現視,全都笑了……劉韐的意思大約就是飲茶先啊,還炒個屁吵啊!

張愨抓起了茶杯,突然咳嗽起來,一聲接着一聲,咳得心都要出來了。呂頤浩知道他病重,急忙道:“要不要請太醫?”

半晌,張愨平靜下來,但是臉色白得駭人,他微微長嘆,“這把年紀了,也該走了……如今新舊黨爭算是有個結論,我也可以安心走了……只是有一件事,我的意難平!”

“何事?”呂頤浩問道:“是朝政,還是家中?”

張愨苦笑,“這杯酒不該在東京喝啊!”

瞬間其他三個人都意識到了,張叔夜更是一拍大腿,“沒錯,光復燕山,該痛飲燕山纔是!”

呂頤浩和劉韐紛紛點頭,若是能在燕山府痛飲一場,也就不枉此生了。

這幾位六七十歲的老人互相看了看,都露出了遺憾的表情。

說到底,問題還是在他們身上。

爲了北伐,準備了糧草錢帛,準備了兵器牲畜……卻沒有真的想清楚,要如何治理地方,今後朝堂要往哪邊走。

“說起來三年休養生息的時候,就該整頓吏治,真正把變法深入人心……放手讓万俟卨這等人去作爲,也是老夫存心讓他在前面衝,明知道他心術不正,卻也不願意親力親爲。”呂頤浩自責道。

張愨更加悽苦,“也是我身體不行,纔給了奸佞可乘之機。”

沒有万俟卨的案子,就牽不出牛英當官,也就不會有王家覆滅,更不會牽連到士紳大族,以至於出現了對蘇軾的評價之爭……

怎麼說呢?

理清人心,確定方略,甚至比北伐還要重要三分。

但這事情並不一定要在這時候做,假如他們早點察覺,早點拿出魄力,情況就會好很多很多。

奈何他們在新舊之間打轉轉兒,在治國的方略上面,大約也沒有跳脫窠臼。

雖然有土斷清丈,有攤丁入畝,他們也覺得是臨時手段,或者是得罪人的事情,這才放任万俟卨在前面衝。

不得不說,的確是草率了。

“呂相公,要是讓我來說,該拿出重立乾坤,再造一國的勇氣,從頭到尾,佈局大宋……把昔日沒有立好的根基紮實起來。只是可惜,我是看不到那一天了。”張愨仰天長嘆。

大宋立國不穩,並不是什麼秘密。

這個立國不穩是多方面的,包括國土的問題,一些重要的地盤沒有拿回來。

在經濟政策上,延續了後周的舊制,沒有徹徹底底,大刀闊斧地刷新制度。

在權力運行上面……大宋弄了太多不合時宜的東西,生怕篡權,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各種官職,疊牀架屋。

趙桓當了六年的天子,也未必弄的清楚,大宋的官吏到底是怎麼回事。

大宋天然帶着百般積弊,能延續這麼久,沒有早早亡國,已經算是奇蹟了。

重整乾坤,再立一國。

這是王安石都不敢想的事情……此時此刻,大宋可以嗎?

“我看可行!”

張叔夜道:“拿回了燕山府,大軍北上,盡復兩河之地,日後只要守衛險阻,便足以高枕無憂。衆多的兵馬,尤其是廂軍,可以裁撤,那麼多的官吏也可以清理掉……沒有了包袱,國朝財稅充裕,以天子聖睿,諸位名將悍勇,開疆拓土,光大皇宋,不是什麼難事。總而言之,該大展拳腳了。”

呂頤浩被說的情緒激昂,他還不算是太老,或許還能拼搏幾年,只是其他幾位,怕是就不行了……大宋朝終究還要新陳代謝,該如何重整乾坤,還要聽官家的意見,容不得他們做主……

呂頤浩長嘆一聲,“張相公,別的事情不說了,你想去燕山府痛飲……我倒是有個辦法,你走海路吧!”

“海路?”張愨一驚。

“對,就從濟水走,然後入海,讓張榮陪着你北上……說實話啊,這一次北伐能成功,最大的功勞,在人家身上啊!”

大宋朝廷在開戰之後,就迅速知道,原本對於糧食消耗的預估,還是太保守了,真正開戰之後,完全就是在燒錢。

岳飛直取燕京,進軍七百里……如果是正常情況,宋軍必須傾力北上,然後耗費幾百萬民夫,千萬石糧食,趕快給岳飛輸血,不然大軍就要崩潰。

可自從選擇了水路之後,海上的損耗不到百分之五。

這段時間,張榮就給岳飛送去了三百萬石軍糧……岳飛不光能從容用兵,甚至能拿出糧食,賑濟百姓,收攏人心。

“官家推崇水師,果然是燭照千里……張相公,你走水路,犒賞水師將領,順便再去燕山府安排一下……咱們也該去燕雲之地瞧瞧了!”

“燕雲啊!”

張愨眼神癡迷,兩滴淚突然流下,良久,他長嘆一聲:“就讓我葬在燕山吧!一縷孤魂,旦夕不離!”

張愨毅然動身。

同樣心心念念燕山的,居然還有太上皇趙佶。

“官家真答應了?我走海路,會不會出事啊?”趙佶還有點擔心。

趙諶不屑道:“還能有什麼事……我跟你一起走的。”

“你也去?”趙佶可急了,“海上風波那麼大,萬一有閃失,我死了沒事,你可不能出事!咱趙家的天下,還要看你呢!”

都說隔輩親,反正趙佶對這個孫子,還是很滿意的,至少比趙桓強多了。

“多謝您老掛心了,走海路反而更安全一些……只是您老需要知道,能策馬幽州,可是父皇的功勞,您老是不是也該反省一下了?”

趙佶長嘆道:“是啊,那可是我花了一百萬貫都沒買來的地方!我是無論如何,也要瞧瞧的!”

聽到這話,趙諶直接無語了,自己這位祖父還真是心大,也就是他臉皮厚,才能撐得住,不然早就死了。

也不能這麼說……畢竟還有一個人哩!

“太上皇知道吳乞買下場如何嗎?”

趙佶臉黑了,這孩子怎麼公然揭短啊?

趙佶黑着臉道:“吳乞買死守燕京皇宮,被火燒死了,與社稷共存亡,也算是一條漢子了……行了,我承認,他比我強,行了吧?”

趙諶倒是不這麼看,“太上皇別看好的,還有更不入流的呢!”

趙佶認真看了看趙諶,只從牙縫裡擠出一句話,“你跟你爹一樣,都不會說話!”

趙諶笑了,“能跟父皇一樣,着實慶幸……不過我也沒撒謊,還有契丹皇帝耶律延禧呢!”

“契丹皇帝!”

趙佶突然眼前冒光,當真是來了興趣,畢竟李乾順病死了,吳乞買燒死了,四皇算是湊不齊了,只剩下一個耶律延禧,這貨到底是沒死!

“他的確沒死,不但沒死,還跟嶽帥講,要送他回契丹,要重新復位,當大遼天子!”

趙佶愣了好半天,嘴角抽動,最終蹦出一句,“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確實是太不要臉了,至少趙佶都沒有想過復位的事情……他被兒孫嫌棄,也沒說什麼,這就叫有自知之明。

耶律延禧的腦子是不是有問題?他一個亡國之君,當了十來年的俘虜,把大遼國臉都丟盡了。

還想着重新復位,還要當遼國皇帝?

你想當皇帝,人家大遼百姓認你嗎?

“太無恥了,我去了燕山,一定要好好教訓他,讓他知道如何當好一個太上皇!”

趙佶氣勢洶洶,憋屈了這麼長時間,總算能找到一個不如自己的了,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就在他們準備北上的時候,突然從河中府傳來了一個消息,李彥仙上奏,兀朮匯合了拔離速之後,提兵八萬,離開太原府北上,前往代州。

李彥仙判斷,兀朮可能前往大同府,匯合斡本,也可能前出真定府,試圖恢復燕京……一切請官家定奪!

第122章 千里之才第70章 趙氏家臣第569章 大九州第306章 梁山好漢第40章 漕糧第30章 殺人者,牛英!第356章 殺!第510章 移民百萬戶第527章 朱熹第170章 勇氣第61章 極限一換一第506章 難斷的官司第410章 最強打手第25章 金人來了第469章 我要見官家第433章 顛覆第291章 梁山第232章 朕與誰,共天下(求訂閱)第132章 曲端不死第469章 我要見官家第543章 實業爲王第410章 最強打手第201章 殺向燕山府第416章 宰相也不例外第167章 利斧第562章 小中華第349章 後浪第378章 秦風第121章 英雄氣(三更求票)第120章 破局第570章 今日不乳法第5章 趙佶別跑第401章 驅逐大石第406章 天子來了第489章 秦檜和兀朮第15章 趙桓的持久戰第560章 至聖孔夫子第4章 站隊鬼才高太尉第196章 八百背嵬軍(求訂閱)第567章 大宋之病第262章 黃龍第298章 降服孔家第266章 河北男兒第44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第245章 絕不下罪己詔第447章 聯姻第383章 再造乾坤第370章 興漢鐵騎第242章 秦檜被金國抓走了第397章 優待軍人第556章 趙佶七十歲第150章 決策第93章 賜爾女裝第221章 趙桓教子第127章 踏破賀蘭山缺(三更求票)第496章 天災來襲第146章 父子對決第420章 巡邊第84章 趙桓的賭第578章 上帝是趙官家第44章 人傑第542章 護犢子第54章 名將雲集第585章 防範第34章 大將之風第66章 張俊的選擇第539章 收回朝廷第464章 鄭太后第522章 爲官第479章 舉家移民第237章 俠之大者,爲宋做韭第134章 兩個天子第519章 表彰第349章 後浪第66章 張俊的選擇第75章 麪皮第37章 權柄第141章 圍攻宰相第162章 出征第244章 華夏興衰,在此一舉第445章 老兵的野心第315章 北伐大計第481章 最後一戰第395章 入關心態第125章 膽大包天的曲端第528章 立法第399章 拐來了五萬大軍第157章 老子天下第一(三更求訂)第385章 九錫之禮第283章 天子耳目第120章 破局第128章 打穿西夏第399章 拐來了五萬大軍第533章 新官雅政第414章 阻力第443章 經營長城第157章 老子天下第一(三更求訂)第29章 牛二從軍記第120章 破局第27章 將軍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