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四大戰區

“官家,剛剛傳來消息,兀朮統兵三萬,出永靜軍,另有三萬漢兒軍圍攻濱州。張都統正率軍浴血奮戰!情況不容樂觀。”張叔夜走後,吳敏暫時成了趙桓在軍務上的第一高參,河北的戰局如此,需要官家決斷了。

“三個女真萬戶,三萬漢兒軍,再加上李成所部,算起來也有十來萬人。如果能招降京東等地的土匪山賊,就能聚攏十幾萬人……要是放在兩年前,還真是泰山壓頂啊!”

趙桓輕笑着說道,神色之中,沒有半點慌張,彷彿就是個玩笑……吳敏同樣嘴角含笑,心中卻是多了幾分感慨。

兩年多以前,他又何嘗不是惶恐不安的衆人之一,現在回想,變化還真是天翻地覆。

“官家,要不要再度親征,給兀朮當頭一棒?”

趙桓笑了,“親征?有那麼多錢糧嗎?”

吳敏咧嘴呵呵道:“皇宋的底子到底不差,夏稅又陸續送來了。最妙的是政事堂爲了給孔府復仇,不是說了能出錢嗎?”

是哦!

趙桓眯縫着眼睛,笑道:“這麼說,是讓朕拿他們的錢,打個爽快了?”

吳敏忙道:“非只官家,臣願爲陛下牽馬!”

趙桓笑容可掬,並沒有過分欣喜。所謂利益集團,在趙桓多次親征之後,圍繞着他的文武,已經相當龐大了,既然相信有人會爲了利益,不惜屈膝投敵,那爲什麼不相信,有人會爲了個人功名,耗光國力呢?

或許這就是苗頭吧……想到了這一點之後,趙桓反而冷靜了不少,領兵打仗雖然很爽,但總歸要看看家底兒的。

他沉默了一陣子,這才道:“京東的戰事,交給劉錡負責就是了,讓他擊潰李成之後,火速北上,同兀朮對峙,解救張榮。”

吳敏張了張嘴,卻也點頭應是。

“再傳一道旨意,朕要加開恩科,邀請天下賢才,共聚京城……朕打算在金明池問政……凡是各地世子,儒生名流,乃至普通百姓,皆可面君,當面提出建議。如果所言有理,立刻頒行,如果學識人品俱佳,可以直接入朝爲官。”

吳敏大驚失色,他如何不明白,趙桓這是真的要偃武修文,休養生息了。

回顧過去,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趙桓都是咬死了不鬆口,生怕一時鬆懈,朝野厭戰情緒爆發,再想振作,就不可能了。

但是到了今天,不拘文武,都有了相當主戰的力量。

大宋也的確因爲暫時耗光了國力,無法再大舉出兵。

最最重要,歷次的戰鬥已經讓大宋上下有了足夠的自信,他們能贏的……到了這一步,也該暫時改變國策了。

只是說改變容易,可國策轉頭,涉及的太多的利益,人事、財政,包括朝中話語權的分配,隨軍的重臣,軍中大將,政事堂諸公,乃至各地的轉運使,地方官吏,世家豪強……全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衝擊,這就好比一艘碩大無朋的船隻,驟然轉向,帶起來的漣漪,都足以淹沒無數小魚小蝦了。

不得不說,還真是馬上天子,自信十足,否則的話,換一個普通皇帝,怕是要糾結許久,哪來這般明快。

吳敏略遲疑,不管怎麼樣,對他來說,都只有緊跟趙桓的腳步,畢竟這大宋朝,只有這麼一個太陽!

……

靖康三年,伴隨着李成集團的覆滅,宋金之間的戰鬥,終於停了下來。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宋金兩國之間,也沒有了任何緩衝的餘地……兵將對陣,毫不含糊。

經過了趙桓許久的醞釀,新的軍制改革,終於刨了出來。

趙桓最終拋棄了節度使,鎮撫使一類的武職,改用總兵制。

首先第一位,便是陝西總兵韓世忠。

“良臣,坐鎮延安,既要準備攻打金國,又要威懾大石……非你這般的猛虎,不能爲之啊!”

韓世忠晃着高大的身軀,心滿意足,說到底,自己這個天下第一將的名頭,還是實打實的。

“臣領旨。”韓世忠毫不猶豫答應。

“等等!”趙桓想了想,讓人取出一面通紅的大旗,展開之後,有四個金色大字,熠熠生輝。

“蓋世無雙!”

趙桓笑道:“這是朕送給良臣的。”

韓世忠臉漲得通紅,雙手顫抖,他本以爲自己官居極品,該拿到的都拿到了……還有什麼能打動他的心呢?

可老韓想不到,官家還能玩出花樣來。

這是他的,還是別人也有?

就在韓世忠遲疑之間,另一面大旗也拿出來了。

“興宋耀漢!”

不用說,這面旗號是給吳玠的,上面含着興漢侯的名號。

“晉卿,你就接任河南總兵吧,駐紮潼關,威懾河東金人。”

吳玠向前一步,伸手接過,朗聲道:“臣領旨!”

接下來趙桓一下子拿出了兩面旗號,第一面是“精忠報國”,這個不用問,自然是岳飛的。第二面就有趣了,居然是“文武雙全”。

大傢伙看到了這四個字,差點笑出來,究竟誰這麼拽,竟然能得到這四個字,不會是……沒錯,正是曲端!

趙桓也給他準備了一面旗號,但是對不住了,曲端要放棄領兵的機會了。

“鵬舉,朕想來想去,河北總兵的位置還是給你。至於曲端,朕打算成立一個參謀部,再成立一個武學。曲端以樞密使身份,兼任參謀部尚書,武學祭酒。”

趙桓笑道:“你去曲端堡的時候,把旗號給他,讓他打着大旗,風風光光,回京上任!”

面對這個結果,衆人簡直想笑出聲來。

曲端辛辛苦苦,到底是錯付了,也難怪給了個文武雙全的評價,原來是要他回來擔任武學……一幫武夫,又有什麼好學的?

很顯然,這幫人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可怕,趙桓着實在改變整個制度,打破文武隔閡,既有功將士返鄉之後,又來了一個武學。

掌握了更多本事的軍官團,在未來肯定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甚至武學會成爲比太學更有魅力的學府。

三員大將,明盔亮甲,騎着駿馬,不分前後,從宣德門縱馬而出,在他們身後,三面紅色金字的大旗,迎風飄揚,獵獵作響。

光是這也就罷了,趙桓竟然賜下了半套天子儀仗,而且沿途鼓樂喧天,萬民歡呼,地上還撒了許多花瓣,風光之極。

和這三位總兵比起來,什麼御街誇官,根本不值一提。

韓世忠騎在馬背上,老臉漲得通紅,如同喝醉了似的。再看看吳玠和岳飛,尤其是岳飛,這位素來謙遜持重的年輕將領,此刻白麪染血,拳頭緊握,顯然在緊繃的面容之下,是一顆沸騰的心。

“官家洪恩,當真難以報答!”

吳玠用力頷首,“武人風光,無過如此!”

到了岳飛這裡,他沉默了半晌,喉嚨涌動,吐出了四個字:“克復燕雲!”

韓世忠和吳玠互相看了看,也跟着大吼起來,“沒錯,克復燕雲!”

三將齊出,天下震驚,很顯然,趙桓已經劃分好了戰區,自西向東,泰山壓頂。

這三位大將毫無疑問,要統領一方,整軍經武,積蓄力量,準備北伐。

在這一條戰線上,還剩下一個空缺,那邊是京東方向了。

“臣拜見官家!”

劉錡返回了京城,在他的手邊,有一個盒子,鄭重施禮之後,趙桓含笑道:“是李成的腦袋?”

“是!臣等在汶水之畔,誅殺此賊!”

趙晗頷首,“朕知道了,隨便找個地方深埋了就是。”

劉錡點頭,“臣知道了。”

“對了,朕問你件事。”趙桓探身,一副十分認真的模樣,“那個……張榮的妹妹,你見過沒有?”

劉錡愣了片刻,臉不由得泛紅,“見,見過。”

“可……還看得過去?”

“過……過去!”

“哦!”趙桓頷首道:“這樣的話,朕就可以放心賜婚了,總算不是亂點鴛鴦譜了。”

劉錡咧嘴苦笑,就算你要亂點鴛鴦譜,我又有什麼辦法啊!

劉錡想了想,正色道:“張都統之妹,美而可賢,臣能和她成就連理,是臣的福氣。”

趙桓用力頷首,頗爲滿意,隨後又嘆道:“劉錡,你跟着朕最久,當初拿下童貫,掌控勝捷軍,便是你出力最大。咱們君臣走到了今天,朕要賜給你四個字!”

劉錡猛吸了口氣,終於輪到他了!

三將出京的名場面他早就聽說了,如何不盼着自己也有一份。

趙桓起身,走到了桌案前面,一點也不遲疑,就寫下了四個字,劉錡一看,直接昏倒。

百年好合!

“官家,這,這個如何能繡在旗號上?”

趙桓哈哈大笑,“什麼繡在旗號上,是讓你掛在洞房的!”

瞬間,劉錡小白臉黑了,一口血險些噴出……原來我還不配授旗……正在他訕訕羞愧之際,趙桓點手,讓人一口氣送進來兩個盒子。

“這個百年好合是贈品,朕要給你的是這個。”

劉錡的心像是坐了過山車一樣,着實刺激。

他生怕趙桓再玩什麼幺蛾子,好在皇帝陛下不打算開玩笑了,同樣的紅旗,同樣的金字,“忠勇股肱”。

看到這四個字,他鬆了口氣,倒也貼切。

趙桓又道:“對了,朕聽說張榮到了登州之後,說什麼滄海遼闊,遠勝八百里梁山泊……”

“對,是有此語……張都統在出師之前便燒了梁山泊水寨,他忠心耿耿啊!”

趙桓點頭,“那好,你展開下一面旗號吧!”

劉錡點頭,打開之後,發現形制都是一樣,只是顏色變成了,變成藍色的旗面,用白色繡着四個字,“橫行四海”。

趙桓笑容可掬,“這是朕對張榮的期許,梁山泊的確太小了,茫茫大海,纔是水師的用武之地,朕萬分期望,他能建功立業,不負朕之期望!”

劉錡正色,鄭重收好大旗,代張榮謝恩之後,讓人快馬加鞭,把旗號送去登州……

第302章 摩尼明教第431章 真想搶了你們第4章 站隊鬼才高太尉第575章 亞歷山大不值一提第577章 嶽大帥用兵真如神第417章 囚禁第191章 棋逢對手第502章 陸游赴西域第37章 權柄第261章 官家的陣容第226章 診斷大金國第449章 請受小婿一拜第473章 趙構的好運氣第226章 診斷大金國第117章 八百背嵬軍第198章 岳飛北伐第173章中興之主第215章 太上皇不值一文錢第235章 有錢第371章 威名第385章 九錫之禮第198章 岳飛北伐第553章 改造第140章 搶錢了第153章 爭取人心第582章 後繼有人第471章 又是一條大魚第102章 興衰第460章 財政倍增第103章 韓相公第64章 活着第150章 決策第562章 小中華第352章 新宋第36章 大捷第21章 活捉郭藥師第575章 亞歷山大不值一提第531章 錦衣衛第571章 反攻歐陸第428章 大宋,父母也第423章 駙馬歸來第349章 後浪第55章 戰機第39章 分兵第271章 神刀第272章 報答不了 的君恩第338章 必斬趙桓第417章 囚禁第423章 駙馬歸來第512章 刺殺大石第381章 勝利之後第549章 把握命運第118章 授田(三更求訂)第230章 別了,完顏宗望第200章 會師第373章 太原城破第563章 岳飛平四方第254章 永恆主角第564章 分月餅第412章 大宋和大金,並無區別第270章 臨陣第547章 興旺的紡織業第188章 靖康二年第533章 新官雅政第530章 通倭第586章 萬國第555章 君士坦丁堡陷落第297章 衍聖公來了第296章 巨大繳獲第319章 趙佶的新工作第421章 換了人間第42章 聰明人第531章 錦衣衛第202章 大金皇帝都哭了第160章 我想姓趙(萬字完畢,求訂)第234章 一國興一國亡第538章 太子的手段第160章 我想姓趙(萬字完畢,求訂)第357章 牛爺當官第470章 殺之第318章 喪膽第375章 天子當先第501章 治河第85章 大宋贏了第518章 備荒第287章 不做做題家第357章 牛爺當官第472章 無情的趙官家第508章 富民之策第533章 新官雅政第306章 梁山好漢第37章 權柄第256章 火腿第252章 致吳乞買遺孀第206章 猛士楊再興第220章 事大第579章 攻破維也納第417章 囚禁第487章 太子的收穫第570章 今日不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