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最厲害的是趙官家

平忠正是來自平氏的貴族,在倭國有着顯赫的身份。但是他並不滿足,或者說整個平氏都不滿足。

倭國學習隋唐,建立起國家制度,而這一套東西,已經運行了幾百年,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巨量的冗餘,幾乎到了難以維繫的程度。

放在中原,通常會以徹底洗牌的方式,重新開始。

只可惜這一條只適合在中原,天皇的權力失去就是失去了,地方勢力做大,就是做大的。

所以倭國的走向是地方分裂,出現無數的割據勢力。

既然沒有辦法整合,獲得外部力量的支持就很重要。

金國還是大宋?

高麗或許會搖擺不定,可倭國就乾脆多了,他們甚至派遣了兵馬,去援助高麗,表現出難得的國際主義精神。

至於這八十個漂洋過海的倭國武士,也是精挑細選,裝備極其精良,做到了倭國的最好。

他們悉數着甲,只不過這個甲冑只覆蓋上半身,下面只是用麻布遮擋,看着有點寒酸。

但是再瞧他們的武器,就不由得讓人驚呼出來,他們裝備了長度驚人的和弓,這玩意普遍在兩米以上,幾乎相當於兩個倭人的高度。

這麼長的弓,宋軍可是沒有的。

他們手裡的刀也很特殊,除了少數人用的類似馬刀那種,剩下的則是使用一種長柄刀,有點類似苗刀,卻要比苗刀還長……倭國的裝備總給人一種個頭不夠,兵器來湊的既視感。

或許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能夠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吧!

爲了大宋官家,板載!

味兒衝頭的衝鋒開始了,這些倭人以超出想象的敏捷,撲向了金兵,對面的金兵先是愣了一下,從哪冒出來的?

膽子不小啊!

他們紛紛舉起弓箭,朝着倭人拋射。

這只是金人的試探手段,可他們沒有料到,竟然有不少倭人露出了驚駭的表情,完全跟見了鬼似的,怎麼離着這麼遠,還能射擊?不合理啊?

原來倭國人還不會製作複合弓,他們的和弓和蘇格蘭長弓都是一個道理,靠着單純增加長度,提升射程。

結果就是單純的竹弓,除了本身夠長之外,其餘沒有半點值得稱道的地方。

根本沒進入射程,就損失了一大批人。

平忠正傻了,隨後他瘋了。

這可是倭國的精銳武士啊,怎麼會這麼容易就失敗了?

“玉碎!板載!”

這位撕心裂肺叫着,率領殘餘的武士,以飛蛾撲火的決然,衝了上來,然後就真的飛蛾撲火了……八十個人,死傷了七十多,只剩下平忠正還有幾個人,被金兵給俘虜了。

其實真的不怪平忠正,他所謂的倭國精銳武士,只是用來參加村長爭霸賽的,非要參加這種世界霸主爭霸賽,除了白給,那就是白給啊!

郭小四挑戰泰森,結果不言自明。

金國方面表現了難得的武德,他們沒有把倭人誅殺乾脆。畢竟這麼矮小,又這麼勇敢的人,實在是太難得了。

金人將平忠正裝進了一個籠子裡,想要當成戰利品,弄回燕京,請國主也開心一下。

“趙桓,沒想到你卑劣到了如此地步,連這樣的童子軍都不放過,你的心有多黑!”

發出如此感嘆的,不是別人。

正是阿骨打的第四子,大金國元帥府左都監,東路軍的繼承者,名將之壁,戎馬一生,從沒贏過的完顏兀朮!

沒錯,這位四太子又奇蹟般復活了,在痛失了一切之後,他已經一落千丈,手下的兵馬只有八十個人,勉強是謀克的地位。

也不再參與決策,更沒有指點江山的機會,他的職責就是給全軍充當先鋒,只是略微比籤軍強一點。

這就有意思了,兀朮是怎麼起死回生的?又怎麼成爲了這一次行動的急先鋒?

“斡裡衍,你可算是趕來了!”

銀術可露出驚喜的表情,偌大的金國,能讓銀術可如此驚喜交加的,只剩下一個人,那就是大金第一猛將,青化之戰前的戰神,完顏婁室!

這位所向無敵。立下赫赫戰功的金國第一將。

在和宋軍對戰的幾個回合,不但沒有撈到便宜,還損失了兩個兒子,威望一夕之間,跌倒了谷底,整個人也變得消沉起來,甚至有人傳言,婁室要皈依佛門,不在領兵。

當然了,這只是一說而已。

熟悉婁室的人都清楚,這位追隨阿骨打征戰多年,靠着實打實的軍功,獲得了整個金國貴胄的認可,他的地位相當超然。

完顏婁室和大金國,是綁在一起的。

斷然不會因爲死了兩個兒子,就讓婁室放棄。

說白了,親手締造的大金國,纔是真正的兒子,至於那倆玩意,只能算是附屬品,同樣的兒子,他還有五個哩!

不過身爲一員大將,戰神級別的存在,在青化鎮被宋軍擊敗,狼狽敗退,婁室着實沒有臉隨便復出。

不過機會說來就來,完顏宗望在死之前,除了讓兀朮過來之外,就給婁室口述了一封信。

他死後,還能勉強調和東西兩路兵馬,繼續以大金爲重的,就只剩下婁室一個了。

大太子斡本和三太子訛裡朵,自己就會廝殺起來,根本不值得託付。

粘罕的才華本事,都無話可說,奈何他私心太重。

宗望是寄希望兀朮的……爲此他甚至不惜請求婁室,讓這位第一神將能提點兀朮,讓他快速成長起來,扛起金國的大旗。

這位二太子是苦心孤詣,可他怎麼也料不到,趙桓一招,幾乎把兀朮送去見他了。

損失慘重的金國貴胄爲了復仇,把婁室請了出來……婁室也不負衆望,大破西夏,總算是挽回了少許尊嚴。

婁室再把韓世忠調到了西夏之後,竟然甩了兵馬,直奔河北前線……中途還去了燕京,見了吳乞買,一番長談之後,把兀朮要了過來,隨着參與攻宋之戰。

對於婁室來說,他能做到的,也只有這麼多了。

剩下就看四太子的造化和本事了。

猛將從來都是廝殺出來的,對於金國耳朵二代子弟來說,雖然也頻頻上戰場,但是他們到底缺少了從絕境之中,憤然一擊的決絕。

大金的希望,或許就在四太子身上了。

婁室略顯疲憊,面對斜也、銀術可、完顏希尹、三太子訛裡朵,簡單聊了幾句之後,婁室就篤定判斷道:“這麼說宋軍的確是成了氣候。”

斜也長嘆一聲,“大宋官家的確是有些不凡之處,上次跟他見面,談的那些話,到了現在,也難以忘懷。還有,在當年圍攻開封的時候,他就說過持久戰,還劃分了三個階段……難不成這一戰,真的要按照他說的來打?咱們這些人,就被他捏在手心裡?”

自從和趙桓談論之後,斜也就像是中邪了似的,頻頻思索趙桓所講,還真沒有辦法反駁。

對於註定被淘汰的命運,斜也耿耿於懷。

“都元帥,不必如此……趙桓他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就算他說的都是對的,又能怎麼樣?匈奴橫行大漠幾百年,便是鮮卑拓跋氏,也坐擁北方一百多年,留下了赫赫威名。求什麼生生不息,長盛不衰,那是自欺欺人。可若是隻想如北魏一般,總還是有希望的。”

婁室挺直腰背,說出來最緊要的話。

“我思索了這麼久,歸結起來,之所以不如原來的兵勢,就是我們得到的太多了,患得患失,不敢拼命了。若是當初在青化……”

婁室還想說,卻又搖了搖頭,沒用的廢物纔會後悔過去呢!

“在當下,想要突破滑州一線,已經很不容易了。因此必須將兵馬放在黃河以東,最好能突破濮陽,從這裡插入滑州後方,用最快的速度,重創宋軍。“婁室頓了頓道:“這幾年黃河結冰的情況不一,前年大軍南下的時候,黃河結冰不過二十多天,去年時間就長了一些,到了今年,河冰依然堅固……這是老天庇佑,無論如何,也要重新打出大金的威風。”

婁室看着衆人,咬牙道:“我已經做好了戰死沙場的準備,無論如何,只許勝不許敗!”

婁室拿出了萬分的決心,氣勢之強,讓大家都爲之一振。

三太子訛裡朵咧嘴道:“有斡裡衍領兵,自然是旗開得勝。”

“不是我,而是三太子和銀術可,你們領兵,攻克濮陽。”

“什麼?”訛裡朵大驚,“斡裡衍,莫非你只是出一張嘴嗎?”

“住口!”斜也呵斥道:“訛裡朵,斡裡衍已經懷着必死之心前來,他辛辛苦苦,都是爲了大金國,你居然質疑他?你的良心呢?”

斜也不光是儲君,都元帥,還是訛裡朵的叔父,在這個關頭,呵斥兩聲,還是很有威力的。

而銀術可卻是十分精明,他的軍事才能也不弱。

“斡裡衍,你是不是打算親自統軍,和宋皇決戰?”銀術可凝神問道。

婁室意味深長點了點頭,他虎視所有人,“大宋最可怕的不是幅員遼闊,不是人丁衆多,財富無數……我們能滅遼國,就說明蛇可以吞下大象。”

“大宋最厲害的就是這位官家……說來慚愧,我也是最近纔想通的。有他在,就能捏合所有兵馬,桀驁如韓世忠,吳玠,曲端之流,都願意爲他放棄成見,拼死作戰。朝中的文官他也壓得住。還有,他能把大宋數之不盡的人丁財富調動起來,變成對付我們的刀劍!”

“這纔是最可怕的,只要趙桓一直掌握大權,或許真的會像他說的那樣。”婁室深深吸口氣,“我要和趙桓決一死戰,能殺了他最好,即便不能,也要打敗他,擊碎他的自信,讓他知道大金的厲害。唯有如此,大金國才能穩居兩河,站穩腳跟,真正安享富貴!”

婁室說完,這幾位金國的高層終於緩緩點頭……當看到這一幕,婁室鬆了口氣,眼前一黑,竟然昏了過去……

第439章 唯有殺之第318章 喪膽第58章 決斷第278章 大金國亂了第94章 三軍第一人第214章 文武雙全(求訂閱)第114章 造勢(求訂閱)第398章 岳雲的生路第68章 賞功第468章 你敢查嗎?第129章 火燒興慶府第200章 會師第13章 赴死之戰第163章 大金爲重第274章 救駕,救駕第66章 張俊的選擇第32章 交換第538章 太子的手段第169章 龍纛(三更求訂)第237章 俠之大者,爲宋做韭第456章 迴歸第415章 重拳第261章 官家的陣容第388章 公道第358章 名門大族第263章 恐怖如斯王中孚第548章 舉國之力第556章 趙佶七十歲第361章 宣言第267章 爭奪第536章 稻桑第136章 賠償(三更求訂)第353章 牽連甚廣第119章 廷議第326章 岳飛放心飛第201章 殺向燕山府第410章 最強打手第326章 岳飛放心飛第193章 機會給岳飛第298章 降服孔家第323章 全國動員第319章 趙佶的新工作第308章 蹴鞠世界盃第514章 太子駕臨第446章 太子不容易第498章 十八功臣第113章 點檢第313章 轉好的財政第509章 揚眉吐氣的武夫第3章 狼狽爲奸的君臣倆第277章 趙桓論將第190章 以漢制漢(三更求訂)第36章 大捷第554章 天花第214章 文武雙全(求訂閱)第16章 朕說的都是真的第566章 興百科之學第544章 半聖第415章 重拳第411章 一門十知州第215章 太上皇不值一文錢第456章 迴歸第276章 大金無人第130章 殺樑王(三更求票)第71章 清算第358章 名門大族第10章 猛士潑韓五第108章 爭先第562章 小中華第428章 大宋,父母也第313章 轉好的財政第132章 曲端不死第212章 無愧大宋第478章 再造福建第317章 北伐檄文第94章 三軍第一人第33章 李綱就是個棒槌第549章 把握命運第459章 國威第19章 老兵不死第573章 趙桓是個普通人第105章 無敵的韓世忠第33章 李綱就是個棒槌第443章 經營長城第425章 趙桓,你欺人太甚第350章 控制第435章 軍事科技第36章 大捷第515章 刺客末日第55章 戰機第578章 上帝是趙官家第170章 勇氣第290章 萬民表率第243章 絕不降金第54章 名將雲集第65章 岳飛之謀第371章 威名第353章 牽連甚廣第93章 賜爾女裝第19章 老兵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