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一人身系天下

呂頤浩領了趙桓旨意,從潼關古道,返回開封,一千多裡的道路,他跑了三天多,區區文弱書生,年紀也不小了,又是天寒地凍的時候,承受的艱難,可想而知。

但更讓呂頤浩心中焦慮的卻是沿途所見,尤其是西京洛陽和開封之間,關中衰敗,是很早的事情了,可西京不一樣。

長期以來,西京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宋朝名宿雲集,商賈繁榮,百姓安樂,放眼望去,盡是文氣風流。

可當下的西京,能看到的只是蕭索衰敗,這還沒過十五呢,市面上便沒有了半點生機,所有人都是匆匆而行,戰戰兢兢。

雖然只是匆匆看了一眼,呂頤浩也不得不心中感嘆,這一場大戰,朝野承受的壓力,遠不是以往能想象的。

本來就失去了兩河之地,商路斷絕,偏偏李綱和李邦彥主張收取提編,錢倒是收上來了,可太多的富商乾脆來個消極怠工,他們不再從事販運,商貨稀缺,市面上能賣到的東西越來越少,甚至連紅紙一類的玩意也沒有,好些人家都沒有貼春聯,更別說掛燈籠這種奢侈的事情了。

便是大戶人家也收斂了,生怕收提編收到自己的頭上。

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打仗從來都是最花錢的,宋軍雖然還沒能裝上火炮,可各種開銷就像流水一樣,還是黃河之水天上來。

以趙桓的十多萬人進軍關中來算,光是爲了支應軍用,從開封到潼關一線,就徵用了三十萬民夫。

同時爲了防備金人偷襲,還在黃河沿線修了烽火臺,堡壘,安排兵馬守衛,連綿千里……每天的糧餉,都是天文數字。

這還不算巴蜀,陝西等地百姓的付出。

趙桓在進軍關中之前,猶豫再三,原因就是如此,因爲他很清楚,自己只有一次機會,如果打敗了,不光是宋軍崩潰,整個大宋的經濟都要崩潰。

當然了,現在看起來,情況也沒好哪去,宋軍雖然撐住了,但是大宋的經濟確實是出了大事。

蕭條衰敗,民生極其艱難。

也所幸趙桓贏了,不然會是什麼樣子,呂頤浩都不敢想象。

可即便如此,身爲首相的李綱,也半點不輕鬆。

幾位主要的在京文武重臣,趁着大年初五,聚在了一起,交換了一下意見。

首先發言的就是王稟,“關中的戰事官家打得極好,維持住了根本,不消多說。河北這邊,老相公宗澤手裡,還捏着趙州一座孤城,再有就是岳飛在黃河以北的營寨堡壘,其餘州縣,悉數被撻懶奪走,京東這邊,兀朮兇悍,在年前的時候,險些擊敗劉錡大軍,幸好他在梁山泊一帶徵糧,遭到了義民反擊,損失了一個半猛安,暫時還在修整,沒有繼續攻擊。”

王稟總結道:“現在的情形很明白,關中之戰雖然贏了,但卻不足以徹底粉碎金人的攻勢,最少還要再打一場大仗才行。我看官家移兵蒲城,就是這個意思。”

衆人贊同王稟的判斷,可主管財稅的張愨卻苦兮兮道:“再打一場大仗,我都不知道靠什麼維持了……咱們不說別的,去年因爲丟失了兩河,加上損失的商稅,粗略估算,朝廷歲入,直接少了一半!”

“啊!”李綱皺眉頭,“怎麼會少那麼多?”

吳敏也道:“不是向大相國寺借了錢,還加徵了提編嗎?”

張愨苦笑,“這些錢都用在了軍務上面,從上到下都盯着,誰敢動一文錢?我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河工的錢我給砍了不少,今年沒準會鬧旱災,廂軍的錢我也給減了,地方上裁撤廂軍,會不會鬧出亂子,我也不知道。官吏的俸祿我也是能砍就砍,像咱們這樣的,只領三成,五品以上的領五成,再往下的,領七成……雖說咱們的俸祿不低,可現在京城米價不斷上漲,好些人跑到我府上哭,說今年過年,連一點油都沒見着,說着說着,就哭了起來。”

“這大人能熬着,家裡的孩子怎麼辦?以前都說民不聊生,現在官也快活不下去了。今年的財稅預算不會比去年好,花銷怕是更大。提編,授田,打擊豪強……這些事情都只管去做,可想要收效,也不是一天兩天。我粗略估算了下,今年的軍費缺口就有三千萬貫,這還不算大舉用兵的費用。”

“官家要打,我也不是不想打,可現在這幅樣子,務必要商量一個確當辦法……如果不行的話,我怕金人還沒怎麼樣,自己就先垮了。”

……

張愨這一番長篇大論,大家並不意外,大宋或許真的要比歷代都富庶,工商業發達,城市消費也多。

也毛病也出在這上面,越是複雜的體系,在面臨風險的時候,承受能力反而越差。

一個千萬人口的都市,停電一個小時,就會幾乎崩潰,可自然狀態下的村子,卻能千年安居,怡然自得。

吳敏嘆了口氣,“張相公,如果只是算這些,這仗就打不下去了。我倒是以爲越是艱難,就越要咬牙撐住,先把金人徹底打退了,有了大捷在,就算再加徵賦稅,也能張得開嘴了,至少咱們沒有敗壞百姓的民脂民膏,你們說是不是?”

張愨忍不住哂笑,還是要加稅,早知道他就該回家種地,把這個讓人戳脊梁骨的戶部尚書丟出去算了。給誰都行,反正他是夠夠的。

李綱咬了咬牙,“這樣吧,政事堂擬個單子,馬上明發各地,准許進納授官……最高可以給五品出身!”

“什麼!”

張邦昌豁然站起,瞪圓了眼睛,傻傻看着李綱,聲音都顫抖了。

“李,李相公,你,你這是要賣官鬻爵啊!”

李綱竟然也不反對,“罵名我擔着,總而言之一句話,該供應軍中的開銷,一點不能少,尤其是官家的大局,更不能出半點差錯!”

李綱見還有人猶豫,竟然直接站起。

“官家不避軍旅之苦,臨陣殺敵,浴血奮戰,我們這些人再苦,能比得過提着腦袋,頂在前面的將士們嗎?”

李綱深深一躬,“諸公,大局爲重啊!”

首相把話都說到了這份上,在場所有人都站了起來,一起躬身。

“請李相公放心,無論如何,我們都會盡心盡力,扛起大局的!”

……

衆人帶着複雜的心情離去,李綱癱坐在太師椅上,喘氣如牛,當真是精疲力盡,他本就不是宰相之才,卻又在這個最艱難的時刻,坐上了宰相位置,箇中滋味,只有他一人知道。

沒什麼好辦法,只能努力維持着,還有一口氣,就要撐住。

李綱廢寢忘食,料理事務,正在這時候,有人送信,呂學士回來了。

呂頤浩見到了李綱,施禮之後,發現李綱又比之前瘦了好大一圈,身上的紫袍都顯得大了好多,空空晃晃的,看得他也是心中發酸。

“李相公,都說軍前苦戰,可苦的也就是打仗的幾天,你們這些人啊,天天都在黃連水裡泡着呢!”

李綱努力擠出一個笑容,“無妨,好歹還能活着,倒是官家,臨陣殺敵,我聽說距離金賊不過百步,當真是在玩命!還有韓大王,興漢侯,還有你呂龍圖,又要料理軍務,又要鼓舞人心,撰寫邸報……當真是不容易啊!”

呂頤浩苦笑:“都這個時候了,誰能容易……李相公,我這次回來,是帶着官家的旨意。”

“官傢什麼意思?”李綱好奇道。

“官家擔心金賊會調河北兵馬去河中府,如此一來,官家的勝算就不大了。”

李綱一驚,“那,那要如何應對?增兵嗎?”

“不!”呂頤浩道:“官家是想讓嶽都統率領人馬,趁着金兵西進的時候,掀了金人大營,從河北發起反攻!”

李綱吸了口氣,“果真要如此?”

“嗯!”呂頤浩道:“岳飛雖然年輕,但忠勇可靠,他守衛兩三個月,牢牢擋住了金人,足見是社稷之臣。”

李綱想了想,低聲道:“既然是官家旨意,自然是一切照辦。呂學士,是要政事堂下令,還是……”

“我親自去,此事還請李相公暫時保密,不要泄露出來。”

李綱點頭,“軍國大事,我曉得。”

呂頤浩跟李綱交代完,轉身就去,竟然片刻不捨得停留,直接去見岳飛。

而此刻的岳飛呢,卻也在軍營之中,召開會議。

“都統,最近咱們的人發現撻懶這個老傢伙,軍中動靜不小,人馬集結,似有發動攻擊的態勢,不可不防。”張俊沉聲道。

坐在另一邊的劉子羽卻道:“我倒是覺得撻懶是在虛張聲勢,關中之戰後,金人只能把心思放在兩河之上,其中河北又是重中之重。我猜金人調兵,或許是爲了圖謀宗相公的孤軍。”

劉子羽扭頭道:“都統,宗老相公着實太不容易了,我覺得咱們不能無動於衷,應該出兵纔是!”

聽到了宗澤有危險,在場許多將領都站了起來,包括岳飛的幾個好兄弟。

“都統,別忍着了,守了這麼久,都成了王八了,該出去咬人了!”王貴大聲嚷嚷着。

岳飛突然狠狠瞪了他一眼,嚇得王貴不敢說話了。

岳飛沉着臉目光掃過每一個人,他微微嘆息,而是把劉子羽叫到了後面,只剩下兩個人。

“宗老相公我是仰慕的,可咱們這一支兵馬,不光擔着河北的金人……倘若,倘若我們出動,兀朮從京東方向再攻擊開封,又該怎麼辦?”

劉子羽眉頭微皺,“都統,你覺得劉錡擋不住?”

“不是他擋得住,擋不住!”岳飛突然沙啞道:“開封可是朝廷所在,城中文武諸公,百萬商民百姓,大宋生死存亡所繫,若是沒有確當辦法,我軍貿然出戰,到時候該是何等不堪設想!”

劉子羽看着岳飛緊皺的眉頭,陷入了沉吟……天下安危,繫於一人……親自領兵,不畏艱辛的趙官家;一身孤忠,決死北上的宗相公;熬幹心血,苦撐大局的李首相;似乎還要包括這位年紀輕輕,就肩負重任,精忠報國的嶽都統!

這局勢怎麼就這麼難!

到底該怎麼辦?

正在兩人相對無言之際,突然有人急報……呂龍圖來了!

第222章 主戰派第236章 兀朮上鉤了第43章 大宋笑話第527章 朱熹第68章 賞功第456章 迴歸第290章 萬民表率第473章 趙構的好運氣第564章 分月餅第507章 族產第219章 新相第15章 趙桓的持久戰第156章 怪事第340章 隨朕破敵第30章 殺人者,牛英!第133章 官家大喜(三更求訂)第69章 心腹第169章 龍纛(三更求訂)第447章 聯姻第458章 收取西北第576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第319章 趙佶的新工作第374章 爲了大一統第560章 至聖孔夫子第193章 機會給岳飛第347章 安撫第473章 趙構的好運氣第189章 氣節第125章 膽大包天的曲端第135章 三國同盟第252章 致吳乞買遺孀第109章 斬首(求首訂)第30章 殺人者,牛英!第527章 朱熹第39章 分兵第172章逆轉國運之戰第93章 賜爾女裝第331章 保定城破第135章 三國同盟第215章 太上皇不值一文錢第483章 共享天下第422章 字典第349章 後浪第130章 殺樑王(三更求票)第557章 太上皇的底氣第572章 柱國大將第6章 留全屍第402章 被買通的大宋君臣第257章 戰鬥英雄第206章 猛士楊再興第562章 小中華第57章 全力以赴第154章 八字軍(三更求訂)第496章 天災來襲第386章 除蟲第314章 三年之期已到第5章 趙佶別跑第170章 勇氣第454章 華夏大家庭第328章 不做嶽衙內第77章 親征第204章 高粱河畔的勝利第347章 安撫第150章 決策第502章 陸游赴西域第167章 利斧第463章 竊國大盜第136章 賠償(三更求訂)第520章 恩典第240章 一場騙局引來的世界大戰第23章 龍德宮養馬場第221章 趙桓教子第565章 舜巡天下第422章 字典第579章 攻破維也納第403章 當一個國家躺平了第409章 天下只有一個太陽第464章 鄭太后第95章 你們的皇帝回來了第544章 半聖第300章 風骨第92章 重用岳飛第105章 無敵的韓世忠第585章 防範第527章 朱熹第61章 極限一換一第189章 氣節第302章 摩尼明教第165章 興漢侯第236章 兀朮上鉤了第305章 四大戰區第149章 官家太糊塗了第7章 官家威風(求推薦)第128章 打穿西夏第466章 擠兌朝廷的下場第102章 興衰第9章 還在給歲幣?第53章 百萬西軍救官家第327章 岳雲建功第199章 去救宗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