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我想姓趙(萬字完畢,求訂)

趙桓能想到三皇會盟,共同對付金國,金國上下也不是傻子,他們或許讀書少點,但合縱連橫的策略還是能想得出來的。

而且他們還跟趙桓針鋒相對,你不是弄什麼三皇同盟,還搞什麼同拜黃帝嗎!金人就直接給西夏開條件,只要配合我們,延安府就是你們的,府州,麟州,這些地方也都可以商量。

你跟宋遼結盟能得到什麼好處?耶律大石就是條喪家之犬,前些年被大金俘虜,是我們寬宏大度,纔沒有殺了他。

這麼個廢物東西,還被大宋捧出來,變成什麼大遼皇帝,簡直是在開玩笑……面對這一番攻勢,西夏方面也在反思,這個三皇同盟,他們拿到的只是虛名,實際利益不但很少,而且還要損失不少。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契丹遺民紛紛捨棄西夏,歸附大石。

再有跟大宋做生意,他們也撈不到什麼好處,而且隨着金人動員起來,西夏的國防壓力陡然增加……

這一連串的事情,都讓西夏生出重回金人懷抱的打算……其實也不能就說西夏想得不對,可問題是隨着曲字大旗樹在橫山之上,陳東又來了那一番話,讓西夏君臣又搖擺起來。

金人許諾的好處是很誘人,可問題是實力不夠的情況下,這些利益縱然擺在眼前,卻也吃不下去,而且徹底得罪了大宋,萬一宋兵又回來了,以大宋君臣的德行,肯定要和大白高國死磕的。

面對這麼個糟心的局面,兩邊都不想得罪,又不想放棄到手的好處。

李乾順憋了半天,竟然憋出了拿錢贖買延安府這麼個天才的主意。

不得不說,在大金取代大遼,趙桓取代趙佶之後,碩果僅存的李乾順,有成爲歡樂擔當的趨勢了……

消息傳到了金軍這邊,瞬間就惹惱了金國貴胄。

尤其是正在領兵,圖謀延安府的完顏婁室,更是勃然變色。

這位大金第一將有七個兒子,除去死在了韓世忠手裡的完顏活女,就屬次子完顏謀衍年紀最大,替代了兄長的位置,跟在了婁室身邊。

有意思的是眼下父子兩個居然是平級的,都是萬戶,只不過婁室統軍,多了個都統的銜,才能號令三軍,否則父子之間,還要靠家法才能分出個大小來。

其實這也不奇怪,前面呂頤浩就分析過,金國正處在一個微妙的階段,按照女真的傳統,猛安就已經到頭了,畢竟過萬的女真,根本不可想象……偏偏阿骨打起兵之後,勢力暴增,掌握的人馬突破了二十萬。

自從黃龍府萬戶開始,就一發不可收拾起來……

可問題是戰爭規模越來越大,萬戶也不夠用了,難道還能增加十萬戶?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其實金國有個元帥府,只不過這個元帥府是爲了攻宋才臨時設置的,而且元帥府的成員,都是金國直系宗室大將,以完顏婁室的七水部的出身,根本擠不進去,故此纔有了這麼尷尬的情況。

說到底,都是因爲膨脹太快,管理模式始終落後現實,弄得金國內部矛盾重重,各大派系爭權奪利,空有冠絕天下的武力,卻沒法統一指揮。

或許未必有人相信,不管是粘罕,還是宗望,在私底下都說過,很羨慕趙桓的話。

沒法不羨慕,就算以前有種家軍、折家軍,但是還都要服從天子調遣,隨着御營司的建立,趙桓更是大權獨攬,乾綱獨斷,二十幾萬人馬,如臂使指,都要聽從旨意調度。

但這種情況卻不可能發生在金國。

光是協調兵力,就讓東西兩方鬥得不可開交。

最後粘罕技高一籌,壓過了宗望,可到底宗望還是保留了大量的兵力,繼續在東路開疆拓土,西路軍並不能碾壓宋軍。

不過粘罕精於算計,居然想到了辦法。

他決定先以優勢兵力,猛攻太原,迫使宋軍主力進入河東。

他又安排婁室,偷偷渡河,進入陝西境內,去偷襲延安府。只要拿下了延安府,就立刻以此引誘西夏結盟。

只要西夏人馬南下,延安府是沒有的,不過婁室卻可以挾持幾萬西夏人馬,合兵南下!

這一招簡直不能用毒辣形容,一旦裹挾了西夏的兵馬,大宋僅存的一點兵力優勢也蕩然無存。

而且他在河東和關中方向同時向南推進,還可以彼此支援,利用機動能力,形成局部的優勢兵力,然後徹底消滅大宋御營主力。

毫無疑問,粘罕已經給趙桓佈置了一個必殺之局,只不過眼下這個局面,有點走形了。

“父親,這個李乾順,狗一樣的東西,居然還敢讓咱們替他拿下延安,他想吃飯,還要我們喂他嗎?”

謀衍憤怒抱怨,咬牙切齒,“爹,要不乾脆不管西夏算了,憑着我們的力量,也能拿下延安府,幹嘛給西夏人肉吃?”

“閉嘴!”

婁室突然一拍桌子,臉黑的嚇人。

“蠢子,你比你大哥差得太多了!”婁室低吼着怒罵,謀衍嚇得忙低下頭,再也不敢張狂。

又過了一會兒,婁室才嘆口氣,把謀衍拉到面前,努力擠出一個笑容,其實謀衍這小子長得和婁室簡直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過去婁室把心血都放在長子身上,直到活女死了,他才突然發現,憨憨的老二都比自己還高哩!

“爲父教你,這一次咱們看起來氣勢洶洶,其實沒撈到便宜。”

謀衍不服氣,卻也不敢說出來,只能聽着。

“我知道,你想說咱們都打贏了,可你注意沒有,大宋官家的御營主力並沒有動,或者說從一開始,他就把戰場選在了關中。河東,河北,他都打算放棄,而相比之下,兩位副元帥卻是什麼都想要,我真怕他們胃口太大,嘴巴卻不夠,根本吞不下!”

婁室進一步解釋,“你看,我們本想突然殺入陝西,攻取延安府。但是呢,曲端這傢伙居然出現,而且玩了命跟咱們拼。你可知道,此人出身西軍,素來愛惜部下,可是到了趙桓身邊,就成了一個瘋狗。我們圖謀延安府的打算出了波折,沒有延安府,就不能讓西夏出兵,沒有西夏的兵馬壓力,大宋官家就可以繼續按兵不動,只要這一支御營主力還在,我們雖勝猶敗……”

婁室掰開了揉碎了,給謀衍講解,奈何這個小子勇力是有,可腦子始終差那麼一點,領悟不到關鍵……婁室看在眼裡,卻也只剩下無奈長嘆。

韓世忠,你殺我愛子,老夫一定要逼着你北上,在天下人面前,親手誅殺你!

有些痛苦,並不會因爲時間的流逝,而漸漸緩解,相反,而是會不斷加強,尤其是隨着年紀的增長,婁室預感到自己已經不年輕了,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揮霍。

如果連殺子之仇也不能報,他死都不會瞑目的!

思量再三,婁室吩咐道:“派人去告訴李乾順,我大金願意替他拿下延安府周圍的一切州縣營寨,他只要領兵親取延安府就好。只要打下了延安府,橫山以南的千里疆土,都是他們大白高國歡歌暢飲的樂土!”

再一次拋出橄欖枝,大金對大白高國的愛,已經氾濫了。

而如此忍讓的背後,卻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金國的力量也不是無限的,在這一場國運決戰之中,金兵也不想放棄任何一點籌碼。

西夏雖弱,可幾萬人投入戰場,也足以讓動態當中的天平,徹底倒向一方了。

婁室在吩咐之後,果然開始四散人馬,攻擊延安府的周邊……當然了他也不全是爲了大白高國,而是要困死延安府的守軍……

如果說婁室僅僅覺得沒有佔到便宜,那麼可憐的趙官家就只能沮喪了。

每個戰場都被壓着打,京東方向,兀朮欺負劉錡,太原方向,王淵被困城中,就連關中,曲端和吳階合兵,人馬不足兩萬,只能在婁室的威脅下,瑟瑟發抖。

自己空有十萬大軍,卻不敢輕易投入到任何方向?

這算什麼?

可憐巴巴的小受嗎?

趙桓簡直要氣瘋了。

他幾次都想北上,立刻圍攻婁室,把這個金國第一將的腦袋砍下來當夜壺!

奈何趙桓身邊的文武沒有一個人同意,哪怕韓世忠都說:“官家,曲端這個混賬東西,總算說了一句人話,粘罕不動,官家無論如何也不能動!”

趙桓按着太陽穴,無奈苦笑:“良臣,道理朕都懂,可問題是金人在大宋的土地肆虐,殺的都是大宋百姓,朕身爲君父,子民在哀哀痛哭,朕卻無能爲力,如何君臨天下?”

韓世忠知道趙桓不是在演戲,可他也不能鬆口,雖然很殘酷,但韓世忠也不得不說,自從曲端領兵奔入延安府之後,就形成了一個很特別的局。

婁室圍攻延安府,其實是想圍點打援,吸引宋軍主力北上。

可同樣的,延安府本身也是個誘人的香餌。

只要拖延下去,最後能引得粘罕主力前來,這時候御營在放手北上,同金兵決戰,毫無疑問,會更加有利。

只不過這麼幹對曲端和吳階太不公平了。

有些時候,也不得不感嘆事情奇妙。

一貫見死不救,出賣隊友的曲端,此刻居然成了被拋棄的那個,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韓世忠甩甩頭,“官家若是真的不忍,能不能讓西夏出兵,畢竟咱們可是盟友啊!”

趙桓直接笑了,“良臣啊,你也太老實了,這種時候,請西夏幫忙,無疑是引狼入室,就算他們站在咱們這邊,事後也要朕讓出延安府,作爲報酬的。”

韓世忠愕然,這算什麼盟友啊?

結了個寂寞嗎?

提到了西夏,趙桓眼珠轉了轉,突然想到了一個人。

“仁多保忠,朕想求你一件事,你願意幫朕的忙嗎?”

仁多保忠撩起官服,跪在地上,“老臣是大宋臣子,官家這麼說,臣惶恐萬分。”

趙桓笑容不減,“朕想請你回橫山,召集部下,襲擊婁室兵馬,你能做到嗎?”

仁多保忠略遲疑,便磕頭作響,“回官家的話,老臣是大宋之臣,爲陛下效犬馬之勞,理所當然。可橫山諸部,不少還在西夏治下。若是他們看在老臣的面子上,出兵幫忙,只怕日後無法迴歸西夏,成了孤魂野鬼!”

韓世忠大怒,呵斥道:“仁多保忠,你敢違背聖意?”

仁多保忠昂起頭,苦笑道:“韓相公,我怎麼敢違背聖意?只是沒有妥善的辦法,橫山諸部也不會聽我的命令,還請韓相公明察。”

韓世忠怒氣更甚,“官家,這個老東西分明是趁機要挾,居心叵測……”

趙桓沉着臉擺手,攔住了韓世忠,而後親自過來,攙扶起仁多保忠,滿臉是笑道:“皇帝不差餓兵,朕明白你的意思,只是朕不知道你們想要什麼,是官職,還是錢糧,只要朕能給的,一定竭盡全力。”

說到了這裡,仁多保忠突然再度跪倒,“老臣別無所求,只有一件事,想請陛下賜姓!”

“賜姓?“

“沒錯。”仁多保忠懇切道:“其實自唐末以來,党項和漢家並無多少區別,只是李元昊謀逆之後,處處標新立異,大肆改性,把李改成了嵬名,便是臣這個仁多,也是那時候改的,臣懇請官家賜姓,讓橫山諸部,真正迴歸漢家,成爲大宋子民,如此,就算是爲國戰死,我們也是宋人啊!”

仁多保忠說着,衝韓世忠一笑,“韓相公,這個要求,算是脅迫君父嗎?”

韓世忠一愣,片刻之後,竟然也鄭重跪在了趙桓面前,“請陛下成全!”

趙桓突然一笑,把兩個人都拉起來,尤其是仁多保忠,“卿有此心,朕萬分欣慰,你有什麼打算,是恢復原來的姓氏,還是另外討一個,朕都答應你。”

仁多保忠笑呵呵道:“官家,要讓臣選,臣自然是想官家賜國姓,只是還要看官家的意思……”

趙桓哈哈大笑,“姓趙有什麼了不起的?誰還能不配姓趙?現在你就叫趙保忠,朕再送你一個字,叫仁卿,號橫山,如何?”

仁……趙保忠老淚橫流,“多謝官家垂青,有了這個名字,臣縱然是死,也能閉眼了!”

第257章 戰鬥英雄第107章 孤城不屈(求首訂)第179章又一個太上皇誕生了第259章 最厲害的是趙官家第534章 剿匪第135章 三國同盟第519章 表彰第27章 將軍一去第219章 新相第316章 徵虜討逆大元帥第126章 平夏之戰第117章 八百背嵬軍第331章 保定城破第277章 趙桓論將第291章 梁山第120章 破局第92章 重用岳飛第549章 把握命運第502章 陸游赴西域第191章 棋逢對手第444章 不敢有負將士第115章 岳飛麻煩了第5章 趙佶別跑第24章 皇太弟第128章 打穿西夏第202章 大金皇帝都哭了第390章 限制第168章 雪恥第393章 官家還是孝順啊!第553章 改造第351章 抓人第117章 八百背嵬軍第349章 後浪第263章 恐怖如斯王中孚第394章 料事如神第549章 把握命運第362章 靖康大典第10章 猛士潑韓五第157章 老子天下第一(三更求訂)第311章 大宋如父第197章 全勝第407章 霸氣第222章 主戰派第98章 夜訪相國寺(求收藏票票)第249章 官家要跟你當兄弟第29章 牛二從軍記第387章 第一人對第一家第352章 新宋第403章 當一個國家躺平了第170章 勇氣第308章 蹴鞠世界盃第445章 老兵的野心第74章 驕兵第494章 俘虜兀朮第188章 靖康二年第324章 趙桓微操第36章 大捷第135章 三國同盟第50章 絕句第369章 水兵上岸第261章 官家的陣容第148章 全數收服第71章 清算第47章 康王歸來第65章 岳飛之謀第489章 秦檜和兀朮第317章 北伐檄文第99章 借錢第528章 立法第348章 北望第312章 秩序第386章 除蟲第547章 興旺的紡織業第425章 趙桓,你欺人太甚第40章 漕糧第376章 殺進河間府,活捉訛魯觀第343章 勝利在望第17章 全殲第556章 趙佶七十歲第380章 馬上天子第53章 百萬西軍救官家第157章 老子天下第一(三更求訂)第567章 大宋之病第420章 巡邊第150章 決策第539章 收回朝廷第150章 決策第192章 新計劃第93章 賜爾女裝第157章 老子天下第一(三更求訂)第303章 殺賊第246章 爲韓大王賀!第303章 殺賊第585章 防範第118章 授田(三更求訂)第302章 摩尼明教第383章 再造乾坤第306章 梁山好漢第573章 趙桓是個普通人第557章 太上皇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