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朕說的都是真的

趙桓的聲音不高,但這番話說下來,所有人都傻了。首先就是大宋的這一幫宰執相公。

天子主戰,這是人盡皆知的。

但是誰也不會料到,竟然要押上趙宋江山,甚至連亡國之君都不在乎?這話怎麼聽得毛骨悚然,真的要這樣嗎?

咱大宋家大業大,物阜民豐,沒必要跟一羣野蠻人拼命,如果能給一點錢,讓他們退出中原,甚至能放棄燕雲,那樣的話,做夢都能笑醒了。

很可惜,趙桓不是這麼想的,他要拼到底,不惜一切代價,一直打下去,能行嗎?

就在所有人遲疑的時候,李邦彥撲通就跪在了地上,涕淚橫流。

“官家聖明!正所謂寧爲玉碎不爲瓦全。金人侵我疆土,殺我子民,此仇此恨,不共戴天。我大宋上下,誰若言和,便是背棄祖宗,天下共擊之!”

說完之後,李邦彥又轉頭對着吳孝民道:“你這個三姓奴僕,金賊鷹犬,你聽清楚了,我大宋光復燕雲之日,必定盡數屠殺爾等背棄祖宗的逆賊,一個不留!”

吳孝民臉色很難看,他不是無緣無故就過來的。

金人東西兩路進軍,西路軍受阻太原,無力南下。

而東路軍的統帥完顏宗望在收編了郭藥師的降軍之後,就一路南下,直取開封。這一次的行動完全是郭藥師建議的。這傢伙遊走在遼宋金之間,對於大宋的狀況非常清楚。他幾次告訴完顏宗望。

根本不需要打,只要把兵馬帶到開封,大宋朝堂上下就會爭相下跪,到時候想要什麼,都是手到擒來。

遼國很富庶嗎?

燕雲很繁華嗎?

對不起,這些地方跟中原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毫無可比性。

宋人守着寶山,卻無半點戰力,不打大宋,天理不容。

在郭藥師的鼓動之下,宗望懷着飽掠一次的念頭,大舉南下。

結果所過之處,大宋兵馬望風而逃,真的如郭藥師所言,甚至還更加飯桶。

宗望的野心在不斷膨脹,有太多的念頭,從心底冒出來。

但截至目前爲止,他還是以搶掠爲目的。

派遣吳孝民過來,也是打算敲詐大宋一筆,順便也試探一下虛實。身爲白山黑水之間,殺出來的嫺熟獵手,沒道理一上來就拼命,要先弄清楚獵物的狀態,然後再下手不遲。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他們的做法都無可挑剔。

可問題是這個“獵物”怎麼發神經了?

而且還說出要拿一個朝代去拼的狠話,太不對勁兒了,一度讓吳孝民覺得是大宋兵臨城下,需要投降的是他們……

“官家,金宋聯盟,共同討伐大遼,我們曾經是盟友啊!”吳孝民情急之下,竟然往回拉關係了。

“現在的確是有一些小誤會,只要解開了,我家太子郎君說了,他還是願意和大宋和好如初,甚至燕雲之地也不是不能商量啊!”

“朕不想商量!”趙桓直接回絕,“吳孝民,你提到了海上之盟,那朕不妨再說明白了。所謂海上之盟,是我們短視了。燕雲之地,是大宋命脈不假。但是必須要靠着我們自己的力量拿下來,指望別人恩賜,根本是做白日夢。”

“契丹和我們是兩百年的鄰居,他們固然兇蠻,卻也不如女真惡劣。我朝上下都犯了錯,這一點朕承認,所以必須用更多的血肉去填,去贖罪!說來也是諷刺,還要多謝你們,打醒了大宋朝上下。”

趙桓快步走下來,伸手拉住李邦彥。

“李相公,你起來,朕問你,有沒有把握打贏金人?”

“有!”李邦彥切齒咬牙道:“我大宋青壯無數,糧草充足,地域遼闊,更兼陛下雄才大略,如此還不能擊敗金人,真是該跳黃河了。”

趙桓大笑,“好,說得好!可光會說也不行,朕問你,有兒子沒有?”

“有,有兩個!”

趙桓道:“讓你兒子投軍,戍守開封,你願意嗎?”

“這個……”李邦彥咬着牙道:“願意!臣這就去安排!”

“別忙!”趙桓攔住他,又看了看其他人,“不光是李相公,還有在場每一個人,你們都要把自己的兒子貢獻出來,組成兵馬,守城禦敵,你們能做到嗎?”

“能!”

高俅居然第一個跪下,“官家!老臣有三個兒子,讓他們都從軍吧!”

趙桓笑道:“高太尉,三個兒子都獻出來,不怕沒人給你送終嗎?”

“不怕!”

“爲什麼?”

“因爲……老臣會跟他們一起死!”高俅咬着牙道。

“好!”趙桓撫掌大笑,“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有高太尉這樣的忠臣良將,朕又有何懼!”

遲愣片刻的宰執重臣也紛紛跪倒,“官家,臣等也願意派遣兒子從軍,爲國禦敵,請官家恩准!”

趙桓連連點頭,“很好,咱們君臣一心,不愁不勝!”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吳孝民突然咧嘴搖頭,滿臉不屑,“官家,外臣以爲大可不必虛張聲勢!我大金雄兵視數萬,滅遼如探囊取物。想靠着一羣烏合之衆,和找死有什麼區別?更何況外臣實在是無法相信,這些衙內公子能夠上陣殺敵!”

趙桓含笑,“沒錯,光是這樣,朕也不信。”

“劉錡!”

趙桓突然喊劉錡,他急忙從隊伍最後轉出,“請官家吩咐!”

“朕讓你現在就去傳旨三郎惲王他們,朕的兒子還不到十歲,沒法上陣殺敵,就讓朕的兄弟們頂上去!劉錡,朕就任命你擔任這支人馬的統制官!他完顏家的男兒能戰,我趙家也不都是孬種!”

趙桓冷哼道:“吳孝民,朕不殺你,可朕也不想看到你們這些背棄祖宗的無恥之徒!你也不用試探,回去告訴你的金國主子,朕會竭盡全力,拼一個你死我活。”

“不用耍什麼花招了,想戰就放馬過來!”

趙桓說完之後,就給王孝迪一個眼色,讓他把吳孝民帶下去。

人雖然走了,可垂拱殿內,這幫宰執大臣,沒有一個不傻眼的。

沉默了好一會兒,耿南仲仗着跟趙桓的關係比較親密,這才站出來。

“官家這一計策太厲害了,簡直把那個賊子都嚇死了。臣以爲金人斷然不敢隨意冒犯京城。”

趙桓微微一笑,“耿相公,你以爲這只是朕的一計嗎?”

耿南仲老臉瞬間垮了,難道真的要大傢伙的兒子上戰場?

趙桓看着滿朝重臣,語重心長,“你們或許都覺得剛剛朕的話是瘦驢拉硬屎,虛張聲勢,故意嚇唬金人。其實朕想跟你們說,我的話沒有一個字是假的,我也不覺得靠着嚇唬,能解決問題!”

“你們剛剛都瞧見了,吳孝民算個什麼東西?三姓家奴還不如!就這麼個畜物,也敢跟朕大呼小叫!爲什麼?還不是因爲咱大宋接連敗退嗎?知恥後勇,這不是說說而已。讓幾位宗室親王從軍,也不是異想天開。”

“過去咱們大宋就是說假話太多了,自欺欺人也太多了。豐亨豫大,有讓蠻夷打到京城的豐亨豫大嗎?”

趙桓聲音悲慼,憤然又無奈。

“朕知道,你們很多人沒有做好心理準備。還想着升官發財,封妻廕子,是想着榮華富貴。這事不怪你們,怪我們趙家,是前人留下的債。朕雖然說過,不許逃跑,要和開封共存亡。可終究不能全然不講人情。朕給你們一天考慮的時間,等到明天這個時候,誰還願意來垂拱殿,就是和朕同生共死,朕有什麼旨意,都必須執行,別說讓你們兒子上戰場,就算是你們自己,也要提着腦袋給朕衝鋒!”

“至於不來的……就算從趙宋除名了,朕會安排人,送你們出城,返回家鄉。朕只有一個要求,你們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士林領袖,不要像吳孝民一般,投靠金賊!不願意給趙家當臣子,可以!但是背叛祖宗,背叛身上的血脈,天地不容!”

說完這話,趙桓起身就走,竟然不給羣臣進一步說話的機會……官家,別幹得這麼絕啊!

“官家,過了,太過了!”老太監朱拱之在垂拱殿不敢說什麼,可是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剛走進福寧殿,就迫不及待開口。

趙桓沒有回答他,而是吩咐道:“其他的事情不要打擾朕,只等着韓良臣的消息!”

朱拱之頓時一愣,略微醒悟,原來官家還有一個指望啊!

可潑韓五靠得住嗎?

第79章 絕不五路進軍第408章 大貪官的警告第117章 八百背嵬軍第507章 族產第199章 去救宗爺爺第253章 罵死第129章 火燒興慶府第345章 勝利第533章 新官雅政第575章 亞歷山大不值一提第392章 臥龍鳳雛第52章 將門第161章 畏懼!第448章 搶親團(求月票)第30章 殺人者,牛英!第303章 殺賊第264章 驢火祭天第217章 朝局洗牌第96章 秦檜奇謀第554章 天花第433章 顛覆第471章 又是一條大魚第170章 勇氣第495章 封功第425章 趙桓,你欺人太甚第8章 抗金,抗金,還是抗金第318章 喪膽第178章滅國第585章 防範第2章 逼宮趙佶第284章 凱旋第338章 必斬趙桓第63章 兀朮敗了第360章 民心第356章 殺!第388章 公道第586章 萬國第75章 麪皮第423章 駙馬歸來第195章 岳家軍出動第208章 宗澤駕到第302章 摩尼明教第95章 你們的皇帝回來了第433章 顛覆第486章 一本萬利的大生意第434章 吾皇聖明第491章 我,蠻夷也!第304章 半日天子第156章 怪事第572章 柱國大將第474章 康國第470章 殺之第317章 北伐檄文第385章 九錫之禮第433章 顛覆第159章 大宋的好學生第521章 科舉第377章 韓王無雙第511章 討伐倭國第121章 英雄氣(三更求票)第442章 吃肉強國第82章 披風第119章 廷議第551章 十字第504章 鞭笞世界第76章 借刀第456章 迴歸第330章 蹣跚第403章 當一個國家躺平了第498章 十八功臣第449章 請受小婿一拜第368章 真子假子第321章 大金藥丸第279章 儲君摔倒第80章 勝算大增第23章 龍德宮養馬場第253章 罵死第281章 胡無人第40章 漕糧第253章 罵死第493章 坑弟第427章 臣等有罪第424章 奇男子兀朮第255章 大宋官家在此第419章 留都第282章 宋無錢第499章 草原羣雄第201章 殺向燕山府第336章 燕京城破第417章 囚禁第379章 喜訊第564章 分月餅第458章 收取西北第575章 亞歷山大不值一提第513章 女中豪傑第312章 秩序第213章 滿江紅第60章 優勢第40章 漕糧第477章 夢迴豐亨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