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節 擁有一百多裡馬匹的男人

劉安敢幹,放開手大幹。

劉安把党項人的羊羣圍起來殺了,吃了。把党項國庫搬空,把李繼遷一族,妻妾兩族的男人殺了乾淨,然後把家也抄了。

還拿錢給夏州城的普通党項人壓驚。

還把夏州這邊的馬匹、羊的生意分給新上位的党項九氏族。

寇準,肯定不會這樣。楊延昭非常的肯定,因爲他對寇準的瞭解非常深。

看着消失在夜色之中的車隊,楊延昭自言自語的說了五個字:“若此子爲相……”

楊延昭沒說下去,輕呼一聲:“來人!”

楊延昭的親隨到了身旁,楊延昭說道:“親自去給幾位將軍帶話,營內上下對口風,劉安怎麼說,我們就怎麼說。”

“是!”

士兵們絕對不會說劉安的壞話。

大稱分錢,已經讓士兵們都記劉安的好。

幾天後,靈州城。

劉安要急急趕過來,根本就不是處理曾會提到的事情,而是西州阿廝蘭漢到了,烏茲的大首領泥盧暱已經趕了過去,潘羅支和劉安一起往過趕。

阿廝蘭,是一種稱呼,象宋稱皇帝一個意思。

意思爲,獅子。

阿廝蘭漢就是獅子王。

每一代大首領都被稱爲,阿廝蘭漢。

西州漢下,有南突厥、北突厥、仲雲、格哆、烏茲等等,幾十個不同的大小部落,除此之外還有唐代留在安西都護府的漢人。

西州可不是烏茲。

爲什麼皇帝一定要讓劉安聯繫到西州,因爲宋宮有記載,西州多馬。

可宋宮卻不知道高昌有多少馬。

只說這次來的這位,他的馬有多少,潘羅支告訴劉安。

這位阿廝蘭漢的馬羣,在天山以北的草原上放牧,前後相繼上百里,以毛色分羣,根本就數不清有多少。

好馬在西州一匹馬一匹絹。宋絹。

差的馬殺了吃肉,一匹差馬的馬,只有絹一丈的價值。

因爲當年唐安西都護府的漢人留在西州,西州的農業是西域最強大的,產量驚人。

西州唯一在意的就是遼國。

遼國有想法將西州變成附屬,不是臣服,而是接管西州的稅收。

這是西州阿廝蘭漢所不能忍的。

同時,阿廝蘭漢也怕自己將來沒有好的繼承人,頂不住遼國的壓力,所以這次大宋強勢反擊党項,西州阿廝蘭漢才親自來到了靈州。

幾天後,靈州。

劉安見到了阿廝蘭漢,這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那張臉如刀削斧劈一般,方方正正,有棱有角。

阿廝蘭漢見到劉安伸手就是一個熊抱:“漢人前有三箭騎將,今有小英雄。壯哉!”

一聊之下,還挺親近。

這位有一半漢人血統,祖上曾經是大唐安西都護府的武官。

“一家人。”

劉安也笑呵呵的擁抱了阿廝蘭漢。

阿廝蘭漢卻搖了搖頭:“不是一家人,你是宋人,我是回鶻人。”

“話不能這麼說,你說的不是一家人,說的是血統。可我說的卻是文明認同,你有沒有從小就開始學唐文。”

“有。”阿廝蘭漢點了點頭。

唐的典籍是回鶻貴族必學的,這是上等書籍。

“一家人。”

“好,一家人。”

“那,先喝起,今個高興,怎麼也要一醉,我再送你一件禮物。”

“喝起。”

劉安又醉了。

劉安的感覺是,自己這幾個月把上輩子欠的酒都喝掉了,上輩子酒量極差,基本上屬於聞香醉,這輩子能喝烈酒一斤。

可面前這三位,劉安感覺能喝三斤。

劉安醉了。

這次也是故意醉的,給潘羅支一個機會幫自己說點話。

劉安被擡走之後,潘羅支對阿廝蘭漢說道:“汗王,這次並非宋國出兵,而是這年輕人私下搞的。”

“怎麼?”阿廝蘭漢大吃一驚。

潘羅支說道:“他對宋國皇帝說,用三十萬貫把靈州買回來。汗王說,党項人佔據了宋國的靈州,能賣嗎?”

“斷然不能?他們皇帝也信了?”

“信了。而且還能加了十萬貫。”

阿廝蘭漢有一種很不爽的感覺,他還以爲宋國夠強勢,丟了一個城就強勢打回來,可誰想還是自己記憶中的弱雞一隻。

猛然間,阿廝蘭漢將酒碗砸在地上:“這樣的人才,若宋皇不容他,我給他一人之下。”

“不至於,他打算繼續哄宋皇,需要汗王配合一下。這事,我六穀有好處,汗王也有好處,他給我出了一個點子,我一年可從宋國實收不低於二十貫。宋國也從此事上,得到很大的好處。”

阿廝蘭漢將劉安那隻碗拿到手邊,重新倒上酒:“說來聽聽。”

“汗王知道,我六穀在青海子以西有一個很大的鹽湖。”

“恩。”

“這鹽湖有鹽,但還有一物叫芒硝,話說我也不懂,但劉安會派人過來教我的人去收集,這芒硝有許多用處,其中一項就是醃肉不腐。劉安教我,可以派宋國的工匠幫我修幾條運河把河連起來,讓船隊可以直達宋國西京。”

阿廝蘭漢很嚴肅的問道:“一年可得利二十萬貫。”

“恩。”

潘羅支拿出一份劉安給算的賬目清單,阿廝蘭漢自小讀唐書,認識漢字。

他也算了一遍:“這二十萬貫是給你保底的,若你有足夠的人手,可以採集的更多。”

“鹽湖,取之不盡。”

阿廝蘭漢轉頭看向烏茲首領:“給你什麼點子了。”

泥盧暱趕緊回話:“王,我有,但我還沒問,等王決斷。”

“那,幫他一下。怎麼幫?”

潘羅支說道:“汗王,你帶兵過來,就說泥盧暱沒經過你的同意,帶兵助戰,你很不高興,而且党項李繼遷數次送珍寶給你,擺出爲李繼遷出氣的架勢。”

“然後呢?”

“擺個場面就行了,那怕讓我六穀兵冒充,擺空帳篷都行。其實直接帶兵過來也可以,因爲宋人的貨物非常多,沒幾萬人馬也沒辦法運回去。”

“這事容易,那就擺。”

潘羅支替劉安把事談成了,劉安的酒也就醒了。

既然是列陣叫板,四位將軍來了三位,他們把部隊交給副將,然後帶到了靈州城。

靈州城西,宋軍、六穀兵、烏茲兵、西州兵擺開四座大軍營。

劉安終於可以安心給皇帝寫信了。

第一三四節 開出重賞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一九零節 趙佑向小財迷挺進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四四七節 絕對是人才第一三七節 氣死了算誰的第四四八節 劉安要尋寶第三四二節 宋越之戰 中第十四節 以和爲貴第二五四節 顧慮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三四七節 回鄉的人 上第二七六節 那麼就打吧第三一五節 竟然要消減軍費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第一一五節 幾萬貫的小事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三十節 皇帝赴宴第四六五節 老丈人的兵威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一一一節 李歡出海第四六四節 七噸重的怪物第四八五節 不是我乾的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五十六節 擁有一百多裡馬匹的男人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四一零節 遼軍不是戰敗的第二零二節 拿下朔州第四十一節 搞定兩個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二七零節 要想富,先修路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一九零節 趙佑向小財迷挺進第二零五節 號稱百萬大軍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九十二節 大理有國第四四八節 劉安要尋寶第一七八節 關於錢的小事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二五三節 非正式初次談判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三四零節 被強徵的炮艦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一二三節 一點點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三五零節 西番平定第二零二節 拿下朔州第一二零節 皇帝還是膽小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三零五節 不得不用之人第一五六節 擡價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二九五節 白送的肯定有毒第七十三節 贏了十六文第三十七節 屬性貔貅第二五四節 顧慮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六十九節 又去要錢了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三四四節 背井離鄉的人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一八五節 潘惟熙人生第一份假公文第二六二節 一把把的銅錢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三五四節 想去占城的老御醫第七十九節 餅乾第一八七節 南海的第一批貨船回來了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十九節 各懷心思第四六五節 老丈人的兵威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一零七節 狠人之謀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