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二節 再不純也是金子

再差也是銅,寇準心說你有見過兩成銅,三成銅沒。

所以寇準說:“你抓一把自己看,最差的那種怕是銅只有三成不足,全是鉛。”

“一成也是銅,全部融了,再加銅重鑄。”張齊賢的建議可以說是唯一的辦法,這些錢絕對不能用,現在大宋都在統一制錢,要求錢幣的質量,若是再用這種劣錢會損傷剛剛開始的大宋新錢體系。

寇準看了一眼眉頭都擰起來的劉安:“劉安,你在筑紫島有一個鑄幣坊?”

“不是我有,是官家特許,專制海外流通之宋錢。不過這些錢拉過去,我也很頭痛,肯定不如直接鍊銅制錢合算。”

“先運過去,這些錢不能流入任何的市集。”

“苦呀。”劉安抱怨一聲後還是點了點頭:“也只有這樣了。”

事實上寇準也是想多了,倭民都不願意使用倭錢,這錢上面字體不工整,而且粗糙不堪,更重要的,這種錢沒有貨幣信用,倭民流通的其實是宋錢。

劉安對那些準備彙報的校尉招了招手:“這種垃圾就別報了,來了值錢的東西。”

垃圾。

劉安是頭一個把錢說成垃圾的人。

若這些錢是宋錢,怎麼也有大幾百萬貫呢。

那麼接下來是銀子。

劉安只掃了一眼就不想看了。

張齊賢拉住劉安:“這銀子還是不錯的,至少還能用。”

不錯?

這也是自我安慰的話,倭人的銀子全部都發黑,切開之後有的青灰色,有的很粗糙。前一種是含鉛量過高,後一種劉安認爲可以稱爲銅銀合金,肯定是伴生礦區挖出來,倭人沒有提煉銀子的好技術。

寇準問:“數量。”

“報寇相公,約一萬料。”

一萬料這個數讓寇準笑了:“好,非常好。”

這銀子質量再差,折一半的價值,宋軍用船運體積來計算貨物的數量這是水師的作法。一料裝銀子差不多就是五百多斤,一萬料就是五百萬斤,這批銀子純度太差,折一半,也有兩百五十萬斤。

兩百五十萬斤折算成兩,有四千萬兩。

那麼,按最低標準算,這批從倭京抄出來的銀子也值四千萬貫新錢,兌換舊錢能達到六千萬貫左右。

不錯。

那校尉又補充了一句:“時間緊,這只是表面發現的,我等相信倭京的倭貴族肯定還有沒被我們發現的倉庫。”

“恩,繼續吧。”寇準鬆了一口氣。

有這批銀子打底,這一次出征的軍費就扯平了。

緊接着,另一名校尉上報的內容讓幾位老臣差一點腦袋充血,掛了。

“報,金,兩萬料,至少。”

“什麼?”李沆上前一步,他不敢相信,吩咐道:“叫財三司吏員查驗成色。”

很快,有專業的吏員去檢查。

約一刻鐘後,一小吏上報:“報寇相公,金最高爲青,還有五成金,發現幾塊不足五成金。銀,最低爲兩成,最高爲九成,九成在樣銀中極少,多爲六成銀。”

寇準揮了揮,示意小吏下去。

劉安內心並不意外,大宋的金銀兌換比例,十比一是常態,很多時候是十二比一,最高達到過十三比一。而倭島,有四比一這種兌換比例的,也就是倭人在這個時期,金子遠比銀子多。

劉安猜測原因,有可能是還沒有發現銀山,或是提煉銀子的技術不夠等原因。

這時寇準回頭看了一眼劉安,劉安咧開嘴笑了:“官家會很滿意的。”

“沒錯。”寇準心說,這是巨量的黃金,這些可以支撐修大宋的新國都了,而且也可以支撐起明州軍港船塢造新船。

劉安確實很開心,全部提煉成大宋的九成五純金,這些最後也有小几千噸,這次發了。

這還沒完呢。

珍珠。

“報,我等發現淡金色的珍珠,約有一盒半,其餘白色珍珠有不少於一百桶,各色彩珠也有許多。”

校尉沒有用斛,因爲他們沒有標準量具,用出海裝水的大木桶把珍珠給裝上了。

校尉彙報上,有人就擡來一桶。

裡面大的有一釐米,小的也有零點三。

再小的不知道有沒有,至少沒擡過來,全是混裝的。

寇準衝着商人那邊招了招手,然後走到劉浪身旁:“這事,珠多了,珠價自然要降,劉太中勞心,拿着章程來。”

“是,下官領命。”劉浪真把自己當成官了,立即就去和商盟討論這事。

海量的珍珠一定會出現短期貶值,這樣的情況不是寇準想看到的,所以要控制一下,這種橫財以後不會有。

金、銀、珠,就這樣三樣,價值加起來就有好幾億貫。

寇準心說,難怪劉安說要用倭王國的屍骨來助大宋崛起,現在看來若是認真再檢查一番,倭的財富遠不止現在記錄的這麼一點。

想到這裡寇準吩咐道:“吩咐下去,找尋倭王欺民無德之罪證,挑選成色的金子秘密裝船,劉學士回京帶回去。今日在此的人未經本官允許,不得外傳。”

王嗣宗翻了一會金磚,聽寇準下令也補充了一句:“說那麼雅沒用,本官的命令,所有人當你們是瞎的、啞的。悄悄的拿好處就行了,未經倭島誅賊司的正式公文確實說辭,誰也不許亂說話。”

“我等遵令。”

商人們不傻,大宋國庫都未必有這麼海量的金子,這事絕對不能亂傳。

悄悄的發財纔是聰明人。

吩咐之後,寇準對劉安說:“所有珍寶不許帶,倭王冠這些容本官想想,就這麼帶回去怕是麻煩,什麼能帶,什麼不能帶,你別急。還有,什麼秘密運進宮,什麼公開送到嵩山由官家祭天用,這些都需要議,急不得。”

“明白。”

劉安知道這是大事,汴梁城那邊知道被粉飾過的真相就可以了。

真實的真相,汴梁城的百官還是別知道的好。

商人們也很清楚,倭島的情況不能傳出去讓所有人知道,否則明天金價都會變,一切都會受到巨大的影響,眼下倭島的戰爭還在繼續,倭京拿下,可倭島還有無數的莊園,以及許多帶人逃入山林的貴族們。

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一百節 毒誓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第二四八節 劉安的談判技巧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七節 關於錢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四十一節 搞定兩個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三零九節 護短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四六九節 檄文怎麼寫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二七六節 那麼就打吧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五零一節 歸化第四三零節 禁軍內部械鬥第三一六節 不甘心又如何第三四九節 安平侯府令牌的待遇第二零七節 劉安拜師 上第四九二節 我砍人,你種田第二七六節 那麼就打吧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一八零節 娛樂擴張第六十九節 又去要錢了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第三十五節 一塊肥肉第四九二節 我砍人,你種田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第三七八節 天下第一舞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二七一節 施壓第三九二節 我們已經打完了第四零六節 醉酒後的生意第三七四節 要不祭天吧第三七五節 品個茶去第四十七節 要不要幹一架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二七九節 可有帶人手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四九四節 回鄉祭祖第二五三節 非正式初次談判第二零六節 真正的初戰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四七八節 遼軍欠債有很多第十一節 打一架第一零一節 佈局的開始第二五四節 顧慮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十四節 以和爲貴第四九一節 誰同意,誰反對第一三九節 這鐵棒掄的圓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二七二節 皇帝睡不着第三零七節 第一次的九人會議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一六七節 後園的葡萄架晃了一下第三二九節 筑紫島有縣令了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第一二七節 皇帝的新境界第一節 穿越者劉安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二零六節 真正的初戰第四六一節 皇帝要掙錢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一三八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三一五節 竟然要消減軍費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七十二節 探花郎升官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