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兩情長久

陳文昌的無奈地催促着,道:

“到了橋邊,快去義昌隆,問問季娘子有沒有租了去太倉的船。”

馭龍機靈,馬上就搶步出了艙,靠岸上船去船行裡打聽。

伏虎因爲剛纔被罵了一頓,現在委屈在縮在艙裡不敢出聲。

哪裡是他不稟告?

季娘子讓他回別院裡準備親事時要用的傢什、器具,他根本就沒看出什麼異樣。

而且他早就提醒過公子,雖然已經說好了,等孫師母到京城後,就讓她幫着打理親事。但眼前家裡的事全交給季娘子辦,他連問都不去問一聲,這可不是好事情。

世上哪有新娘子自己佈置禮堂,酒席,甚至自己準備迎親的馬匹、花轎的?

就算有,那也是泉州城裡的破落戶,還有城外鄉下的外來佃農。

他伏虎出身的漳南一帶的小山村子裡,他就親眼見過,家徒四壁父母沒成算的本地女子,住着三兩間的破屋子。

雖然勤勞下苦力幹活,卻不識字也沒有什麼織繡的好技藝。根本攢不下嫁妝。

再加上容貌平常,這樣的女子婚配不易,年紀大了非嫁不可了,才攢了半袋子細米送到媒婆家。

求着說了一個外來的佃戶男人。

只要不缺胳膊少腿,不會醉酒打老婆,願意吃苦力下地幹活就行。

姑娘家自己出面,東家借段紅布西家借頭驢,好不容易把親事張羅起來,自己坐上驢,提着小包裹裡幾件舊衣裳。丈夫牽着,就去了鄰村。

這就算是成親了。

但那是因爲窮

也沒有醒事的父母可以依靠。

咱們家的公子和季娘子,哪一家少聘禮少嫁妝了?竟然要淪落到這份上?

“當初就不應該急着來京城,至少也應該在泉州城裡成了親,讓老爺、夫人給公子張羅完成婚的事情。孫師傅他連孫子都有了,王仲文做着安撫使他也不會跑。咱們着什麼急……”

伏虎嘟囔着,卻被陳文昌不耐煩地瞪了一眼。

“公子。小人問了——”

馭龍此時也跑回了船。笑着稟告,

“季家在這裡租了四次船,都是去太倉。今天是三郎來租的船。季娘子必定是去那邊遊玩了,還有兄弟陪着呢。”

陳文昌暗暗鬆了口氣,知道她那尋親不着搬家的話,就是故意的氣話。

“快。直接去太倉,路上小心地打聽着。是不是有義昌隆的船過去了。”

雖然明知道樓雲要去春風樓,他還是不得不這樣先顧着後院起火。

“公子,等見到了季娘子,你好好賠禮。可不要生氣——”

“我怎麼能和她生這些氣?”

陳文昌嘆了口氣,欲言又止,在船裡走動了幾回後。到底還是搖了頭,

“我並不是在外面治遊。她有什麼正事,我都回了話給她。我在京城裡忙,親事是偏勞了她。所以喜堂、酒席,我也是商量着來。她說怎麼樣,我大半依着她,有幾處不合適也讓你們好好說給她聽。但那什麼太倉的地,並不是眼前的急事,她怎麼就非要我去見她不可?”

他那時正準備在別院裡擺席,院子裡還住了十三個外府來的士子,雖然還有兩三個時辰纔開席,但他也想在書房裡歇一歇,清靜一下。

她怎麼就不肯讓他自己呆一會?

“公子,季娘子她是想你——”

伏虎覺得他家公子有些不解溫柔了,忍不住提醒,“除了進京城你接過她一回,這都一個多月了。”

她租院子、安排親事、查着太倉的地,這些事你都沒管。

她雖然有兄弟,但季辰虎在大宋是完全人生地不熟,這些事情都是她自己找人辦的。

日子久了,她想見你一面,也是常情。

陳文昌卻笑了起來,道:

“胡說。我對她如何,她心裡不清楚?人貴在相知。就算是日日相見,不知你的還是不知你。更何況我與她是要結爲夫妻的人?季娘子斷斷不會這樣任性爲難於我。”

馭龍和伏虎對視了一眼,覺得自家公子似乎想得太詩情畫意了些。

馭龍跟從的時間長,想要說上兩句,反過來一想,季娘子平常確實是沉穩大度的樣子。

她話不多說,行不多動的,謝七娘子平常笑着勸她說這親事不成樣子,也沒見她有什麼不高興的表現。

說不定,她這回不是思念公子,而是女人家羅嗦找事的毛病?

“你看孫師傅在外面奔波,師母她可曾半路上叫他回去說話?就算是咱們家裡,老爺在外面做生意,母親說他當年出海兩三年不落家也是常事。母親她就算要去找他,從哪裡找得到?我也是看在季娘子她持重明理,才如此放心,一切都交付了給她——”

陳文昌如此說着,覺得需要和季青辰談一談成親後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

馭龍連忙勸住,讓他自己不要說這些話,免得叫季娘子不高興。

等孫師母來了,季娘子看着自然就學會了。

陳文昌的船直接就向城外駛去了。

季青辰坐在了後艙裡,小蕊娘也捧着贏來的果子,溜到了她的身邊來。

她在黃府住了一個多月的樣子,模樣兒已經是不同,粉藍色的紗裙子,扎着兩個烏黑的垂髮髻,玉面明眸,已經是個小美少女的模樣。

讓季青辰看得歡喜。

她笑着在這孩子的手裡捻了一枚青果子,一邊吃着一邊聽她說一些黃府裡的事情,季蕊娘畢竟還是年紀小,忍不住小聲問道:

“大娘子,陳公子他還開書院嗎?”

季青辰微微一愣,笑了起來,道:

“當然要開的。這陣子忙完了就要開了。”

她看季蕊娘這樣的小孩子也在擔心她。含笑摸着她的頭。

“等過了這陣子,他清靜下來開蒙學,我和他時常一起做些事,互相的性情更熟悉一些,我就不會生這樣的氣了。”

“是,大娘子等成了親,就好了。”

季蕊娘小大人一樣安慰着她。說着她這樣孩子的心裡。爲季青辰勾想的婚後幸福,

“等成了親,大娘子就只在書院裡看看書。和陳公子說說話。大娘子把西碼頭給季三哥做生意,將來等季二哥回來可以讓他去劉家村的大書院,有許七姐姐、海蘭姐姐她們,大娘子就可以什麼也不操心。一心一意和陳公子在一起了。”

季青辰啞然失笑間,捏了捏她的臉。笑道:

“小懶蛋,想得真是太美了……”

鹽運河邊的樓雲,策着馬在大街上走着。

見着陳文昌去追季青辰了,他自然就只能幹自己的事情去。

太倉是去不成了。

春風樓離着眼前不遠。他把季青辰發脾氣時喜歡冷暴力和說反話的習慣記了下來。身邊的駿墨和樓春卻都在擔心着他心情不好。

他們互換換了眼色,琢磨着,還是要讓公子去散散心比較好。

“公子。要不要去瓦子,聽曲戲。或者是去謝府找十三公子喝酒——”

樓雲卻瞪了他一眼,道:

“去什麼去?孫大人在等着,怎麼能中途不去,失信於人?”

“……”

駿墨表示,樓雲的心事不能猜。

剛纔你不是連招呼都不打就要放人家的鴿子?

這個時候,樓雲就像是一輩子都沒見過孫昭一樣,快馬加鞭在路上被行人罵了三四次後,他飛快地進了春風樓。

他跳下馬就撈着衣裳前擺,蹬蹬蹬地上了樓,大笑聲中推門進了包廂。

“孫大人,勞大人久等,實在是雲的不是——”

面對他這完全不合情理的熱情,不等孫昭反應過,樓雲又故意在屋裡看了一圈,笑道:

“文昌公子在哪裡?快去請他來,這席上怎麼能缺了他?”

“……”

還在樓下拴馬的樓春等人聽到他的聲音傳來,面面相覷後紛紛忍笑。

樓春搖着頭道:

“大人的運氣也是太不好了一些。他是訂錯了人才耽誤了功夫,慢了陳文昌一步。現在怎麼就只能這樣忍着不去見個面?就因爲大宋的規矩,訂了親的女子不方便和外人相見?”

“哪裡是因爲這個?”

樓葉馬上搖了頭,

“別看季坊主正生氣,只要陳文昌趕過去說幾句好聽的話,季坊主馬上就會高興了。大人去了又有什麼意思?大人這些日子不聲不響地幫她在江北那邊找季辰龍。這纔是真心意。況且,她要是和陳文昌處得好,大人當然是盼着季坊主好的——”

樓春和駿墨同時嗤之以鼻。

樓葉還要辯解,眼看着孫昭身邊的親隨被樓雲趕下了樓,跑着去催請陳文昌。

樓雲在包廂裡的笑語傳了出來,自然是把孫昭的高足陳文昌捧得高高的,看來陳文昌不來樓雲就不打算開席了。

樓葉也覺得自己說那話,真是太高看雲哥的節操了。

……

果然如謝國運向樓雲說起的,季青辰看到陳文昌急匆匆地趕去,接了她一起回了季家。

他陪了禮,哄了她幾句,季青辰就把這次爭吵揭過去不提了。

只不過,陳文昌說了,孫家的師母過幾日就要到京城了,有她來幫着打理,她不用這樣辛苦。

她覺得也許是手上的事情太多,才讓她發了脾氣。

自然就把這事答應了下來。

只不過,樓雲當日在春風樓上,也確實等來了陳文昌。

因爲陳文昌的船本來就也沒有離開京城,他還在路上的時候,季青辰就獨自換船往回趕。

她的船在河道中間和他相遇了。

原因是,她接到了北方季洪傳來的消息,不得不準備回城去韓參政府上打聽。

她想知道金國使團來大宋的事。

所以,就算她和陳文昌和好,她正巴得不手上的親事交給他的長輩來辦,她暗中四處打聽着季辰龍的消息。

反正陳文昌也說了,他們之間不是父母說定的,求親時爲了讓她知道他的爲人品性,他常常與她相見是理所當然。

但如今互相也知道爲人了,何必要常常相見?

心裡記掛着,就是相知了。

否則天底下爲官、經商、夏秋兩季出外服官府勞役的男子如此之多,家裡沒有一個當家理事不任性的女子,日子怎麼過得下來?

他說着這些,還握着她的手,一起寫下了一首送給她的《鵲橋仙》的詩句。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季青辰覺得,她也許得習慣一下了。

陳文昌的意思,就是在成親之後,他也是要經常在外不落家的。

開書院還要過幾年才行。

而她,既然她喜歡陳文昌,她不就應該爲他退上一步?

更何況,她也不是閒極無聊的女子,她在家操持家務和在外面做生意本就是份內之事。

陳文昌忙着正事不能常陪她,她憑什麼就忍不了?

就算不提將來成親之後的事,她現在的麻煩不是還有一大堆?

過了七八天,季洪終於趕到了京城。

“二郎馬上就要到京城了?”

她聽到他稟告這句話的時候,實在是笑不出來。

她那一瞬間想的是,陳家這門親事是聯不成了。

因爲季辰龍這次來臨安城,是在金國人的使團裡。

想到退親,她對自己心底一瞬間如釋重負的感覺有些震驚,但是,她沒功夫的去多想。她更多的思緒還是怔怔地想着,要怎麼和陳文昌開這個口。

她明明是喜歡陳文昌的。

她甚至沒發現,季洪一臉的苦像。

他還有一件更要命的事,不知道怎麼向大娘子開口:

李海蘭也去金國了……。

她已經被寫進了宮人名單,成爲進入金國章宗後宮做女官的備選之一。(未完待續m.)(未完待續)

073 物盡其用196 邊城相會071 火中化灰369 臨別寄語(上)076 煙藥瀰漫169 說穿舊情334 挖坑自埋062 三女一夫240 誥命落空115 細水長流332 措不及防296 家庭暴力131 舊情復燃268 官家病危207 步步爲謀112 晨光重現176 孤單一人254 狗傳情書154 兒女情長169 說穿舊情333 夫妻翻臉296 家庭暴力161 聘禮之爭281 逃亡路上220 笑語生疑177 小小心願149 我心已定156 意外相逢132 宮中龍胎077 陰差陽錯(上)228 金閣大火276 無心失禮119 縣主退親066 家宅家事269 兩宮相爭242 羣雌爭先067 國使登岸229 迴轉楚州274 鴛夢重溫065 公子文昌077 陰差陽錯(上)324 和離爭吵275 調戲出氣313 傳位詔書196 邊城相會268 官家病危274 鴛夢重溫116 京城租妾316 打擊報復(下)084 溯流而上(下)088 寺奴寮主正文之外,樓鸞佩還用色筆寫了她的心得與批註。146 求親者衆223 同姓不婚344 指妹爲婚211飽暖之後200 見色忘友191 眼障心障177 小小心願100 一屋同檐182 疑心吃醋281 逃亡路上274 鴛夢重溫279 暖牀使女(中)127 初入季園350 只求安心083 溯流而上(上)318 逐妾出府(下)299 安心之家188 女色陷阱304 舊僕相求055 世易時移179 病中相會284 私奔真情244 情深情淺180 女子用心298 小小暗戀113 粉牆花樹249 同行回京315 打擊報復(上)313 傳位詔書118 終歸是錯114 眼光獨具210 趕人出城195 往復遲疑120 事出有因207 步步爲謀111 是女是妾143 長者深意205 姐夫責任(上)200 見色忘友153 皇后妹夫257 洞房秘事(下)357 奉旨入宮070 男女追逐177 小小心願314 開城出降198 不可偏心369 臨別寄語(上)362 兩家議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