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

大結局

..om

“哦?徐官人予你有何恩惠啊?”段知縣又問。徐衛一家人自從來了射洪,算得上是樂善好施,尤其是他的夫人,最好個扶危濟困。因此,這附近的人都尊重。

不料,那漁夫卻搖搖頭:“徐夫人女菩薩一般,這鄉里城裡受她恩惠的倒極多。不過,小人只是與徐官人談得來,朋友一般,送他兩條魚打什麼緊?”

段知縣一時無語,隨即揮手道:“魚留下,我讓人給你捎過去就是。”

漁夫沒回話,華知州已道:“既然是徐官人的朋友,爲何不讓人相見?沒有這個道理。”

段知縣一聽,便讓那漁夫先去。後者大概也明白情況,小跑着往徐衛那別墅跑去。等他們這一頭到時,漁夫正快步往回趕,而徐衛的兒子徐虎追在後頭,正道謝呢。

華知州和段知縣都是常客,徐虎哪裡不認得?上前見了禮,便請二位官人堂上坐定,又使人送上了茶水,他自己便去請父親大人。

段知縣屁股剛坐下,便聽華知州道:“知縣若是公務繁忙,就不必相陪了。”

這把人鬱悶的,我陪你跑一趟連頓飯都撈不着?還說吃那兩尾鮮魚呢。可知州發了話,明顯不希望他在場,沒奈何,只得走人。

但轉念一想,便道:“下官既來了,總得跟徐節使打個招呼再走,否則,豈不失了禮數?”

正說時,徐衛從裡頭出來,還是那副打扮,若是不看臉,只當他是個鄉下人。知州知縣趕緊起身行禮,雖說虎落平陽,龍游淺水,可人家好歹還是節度使呢。

“行了,都不是外人。坐吧。”徐衛笑道。

段知縣卻不坐,道:“下官縣裡還有公務,就不陪兩位長官了,告辭。”

“嗯?這話說的,你段知縣到我這裡,我連頓飯也不讓你吃?”

“謝節使美意,下官實是有公務在身,這不知州相公來麼。理應陪同過來。”

見他再三不肯,徐衛也不勉強。讓兒子送走他後,正要請茶,可華知州哪有心喝茶,急急道:“恩相,前線出事了!”

“嗯。”徐衛蕩着茶末,全不吃驚。

華知州自然曉得,陝西出任何事情,恩相一定比自己先知道。可他還是着急:“張經略率秦鳳軍北上增援,與契丹人大戰於天都山。迫得後撤上百里啊。”

“你倒不用撿好聽的,敗就是敗了。什麼迫得?蕭朵魯不這是真恨毒了我們,看家本事都拿出來了。”徐衛波瀾不驚地說道。

要知道,秦鳳軍可是正經的虎兒軍,他的嫡系。自從大名府起兵以來,幾乎就很少吃敗仗。

“更要命的是,女真人遲遲不發兵,到時契丹人若明白過來。調集重兵壓境,這禍事可就大了!”

“這是必然的。”

“恩相是指?”

“紙裡包不住火,蕭朵魯不很快就會明白女真人的用意。我估摸着。不出一月,他就會把東線的兵力調到南面,到時,數十萬大軍壓境,規模空前啊。”

見他漫不經心的樣子,華知州倒有些不解了。雖說如今恩相去了職,丟了兵權,可他向來是關心時局的,也不該這般冷漠啊。

估計是知道這個老部下的心思,徐衛嘆道:“我一力促成宋遼結盟,如今鬧到這步田地,還有何言?不過你也不必過於憂慮,就算蕭朵魯不打下陝西又有何用?”

華知州細想一陣,明白過來。

是這個道理,如今宋、金、遼三方共存。如果契丹人打下陝西,那大宋肯定要全力反撲。這個時候,如果女真人從中再插一槓子,不管是宋,還是遼,恐怕都吃不消。

換言之,契丹人不可能真全面進攻,徹底撕破臉,那肯定是要留着餘地,以等待時變的。

至於這個時變是什麼,他卻清楚。

“最近下官收到消息,說是朝廷裡有聲音,要請恩相出山呢。”

這個徐衛卻是不清楚,因此問道:“哦,具體情況?”

“朝廷遣往北方的使者沒有了消息,料想是被扣押了。朝中已經炸開了鍋,矛頭直指秦檜!連麟王也公開抨擊他誤國!”

徐衛眉頭一皺:“不會是折仲古要我出山吧?”

“那倒不是,是胡銓。”

“哦,原來是胡放砲。”徐衛會心一笑。這個人的名字,他早就聽說過了。

“胡銓上奏說,恩相坐鎮川陝多年,在西軍中廣有威望。又事君得體,忠心體國,現在事到臨頭,不請恩相出山更待何時?秦檜等人極力反對,麟王倒沒有明確表態。”

徐衛輕笑一聲:“麟王如今家大業大,倒束手束腳,不似從前灑脫了。”

“官家對此議很謹慎,不置可否。”

徐衛聽了這話,心中暗笑,他自然是要謹慎的。現在陝西掌握兵權的,是他老婆的孃家人,他敢不謹慎?可很快,事態就會逼着他做出選擇。不是自己自負,這件事情,誰來都不好使,誰也收拾不了這個爛攤子。

果然不出所料,到十月末時,大宋天子坐不住了。派遣往金國的使者杳無音訊,必是被扣無疑,女真人這等於是公開毀約敗盟!

一想到這個,趙謹就惶惶不安。他知道這回事情搞砸了,女真人翻臉無情,又把契丹人得罪得不輕,這是樹了兩家敵啊。

事情的起源在哪裡?說到底,屁大派小說事,不就是劉光世上任以後,關閉了邊境上的互設,挑起了一些爭端,最終發展至此麼?現在這怎麼收場?

秦檜也傻了眼,他當初力促聯金攻遼,心思就如同當年的道君皇帝一樣。希望搞出一派小說業績來,可哪知道狗日的女真人放着嘴邊的肥肉不吃!

他是這件事情的如作俑者,無論如何也逃不了干係。情急之下,也就顧不得許多,提出一個建議,一個不用打仗的建議。那就是跟契丹人和談,你們不就是爲了邊境互市麼?我重開就是!

趙謹此時也後悔事情做得太絕。立馬批准,並派秦檜的心腹爲使臣,前往陝西與契丹人和談。

可這使臣剛走沒幾天,就又出事了。

宮室之中,徐婕妤正逗着朱妃留下的小公主。小丫頭長得漂亮,完全繼承了母親的優派小說,一雙忽閃忽閃的大眼睛一刻也不離她臉龐,早已把她當作了母親。每當徐婕妤逗她時。小公主總會笑歪了嘴。

趙官家在旁邊看着,連日來愁雲籠罩的臉上總算有了一絲笑容。伸出手去道:“給我抱抱。”

徐婕妤將小公主遞給他,大宋天子緊緊摟着,動作有些僵硬。可到底是血脈相連,小公主看着他,竟也不哭不鬧。

“你看她養得很好。”趙謹道。

“朱姐姐臨終託付,臣妾敢不盡心?只是,到底比不得親孃。”徐婕妤嘆道。

趙謹聞言,卻不接話茬,只顧逗女兒玩耍。徐婕妤瞥見沈擇神情閃爍地進來。到跟前向她行個禮,又對皇帝道:“官家。陝西,急報。”

此時徐婕妤才注意到,他手裡拿着一個奏本。

“何事?”趙謹一聽,動作就停滯了。

沈擇卻不回答,徐秀娘會意,伸手想接過小公主,趙官家卻不鬆手。催促道:“你說!”

沈擇這才道:“秦鳳軍敗退,失了西安、懷德兩軍之地!眼下,契丹人已經兵臨鎮戎。志在渭州!”

渭州一下,那可就直趨關中了!

這一驚非同小可!西軍不是西北勁旅,大宋精銳嗎?而且最最擅長攻堅防守,怎麼會讓契丹人連下兩城?

一念至此,他疾聲問道:“劉光世在奏本里怎麼說的?”

“劉太尉稱,秦鳳軍不盡力……”

“不盡力?”趙謹一時怒了。但他突然想到,陝西前些日子來的軍報說,秦鳳帥張憲是主動請纓北上抵抗,他怎麼會不盡力?“他接下想怎麼辦?”

“劉太尉打算親自率領神武右副軍北上,與敵在鎮戎展開決戰。並已火速調熙河姚大帥來援。”沈擇回答道。

趙謹聽了,默默無語。摒退沈擇之後,他將公主交還徐秀娘,半晌不說話。

徐婕妤也不作聲,許久,才聽官家道:“秀娘啊,說不得,要請你叔父出山了。”

哪料,徐秀娘聽了這話,不但不同有半分歡喜,反而道:“臣妾得蒙官家恩寵,一門顯貴,別無所求。今日,只求官家一件事情。”

“嗯?何事,只管說來!”

徐秀娘將公主交到宮娥手中,撐着大肚子想跪,趙謹慌忙扶住:“你作是這甚!”

眼看就要臨盆了,你這一跪,要是跪出事來怎麼整?

“叔父徐衛,已經爲國征戰半生,稱得上勞苦功高。也正因如此,叔父擔心盈滿之患,所以自請去職,隱居於林泉之下,不問時政。”

“官家或許不知,臣妾的祖母在生下九叔之後便不幸去世。九叔實由臣妾之母一手撫養長大,所謂長嫂如母,在母親眼中,九叔既是兄弟,又是兒子。如今,臣妾的母親還在病中,她時常掛念着叔父。所以,請官家,再不要提出山一事。”

趙謹聽了,大惑不解:“這是爲何?你母親既然這般重視你九叔,那……”

“自古以來,功高主疑,權大朝忌。若官家再任用九叔,只怕流言蜚語四起。再者,臣妾的父親時常寫信詢問九叔情況,他的戰創未愈,也難以擔當重任。”

趙謹聽罷,嘆息一聲,沒有再說什麼。

劉光世這回爲何據實以報?只因事情已經瞞不住了,丟了西安懷德兩軍,意味着什麼?意味着“天都山”被契丹人控制了。昔日宋夏相爭,西夏之所以敢與大宋抗衡,一是其兵強馬壯,二就是橫山天都山之險要。

現在倒好,西夏早完了,天都山倒讓契丹人奪了去。若讓他們在此站穩腳根,以後時時都可威脅涇原地區。

而涇原是關中的障礙!

朝裡不論派系,都感到了事態的嚴重。大臣們不禁疑問,劉光世到底在陝西幹什麼吃的?之前搞得民怨沸騰,各界不安,如今又連吃敗仗!

你若說西軍將領大多是徐衛故舊親信老部下。不聽他指揮,陽奉陰違還罷了。可這回的作戰計劃是他親自擬定,官家御準的。西軍不是照此執行的麼?

素來以直言敢諫而著稱的胡銓再次上奏,強烈要求重新啓用徐衛主持陝西軍事。讓人意外的人,朝中持此議的人居然還不少。

趙謹似乎也動了心,問秦檜意見,後者直言不可。難不成這天下就他徐衛一個人會帶兵打仗?沒有了徐屠戶,就得吃帶毛豬?

又問折彥質。得到的回答卻是,先看看。

看什麼?看和談能不能談得成,如果能談成,自然就不需要勞動徐衛大駕了。

可和談這種事,有個講究,敢戰方能言和。因此,劉光世親提神武右副軍五萬馬步北上,與秦鳳帥張憲所部一道,兵抵鎮戎,打算跟遼軍來個決一死戰。

本來這姿態是挺高的。作爲川陝最高長官,親臨一線。坐鎮指揮,多少能振奮士氣。可劉光世把部隊派出去了,他自己卻留在了渭州城裡遙控。而且還留了三千騎兵在他身邊。

前頭的將領們大爲不滿,你既然都說親自北上了,怎麼不在軍中指揮,還留那麼騎兵?萬一戰事不順,你撒丫子就跑?

可氣歸氣。仗還得打。

宋軍紮在開遠堡,遼軍駐在三川寨,兩軍相隔只有幾十裡。大戰一觸即發。遼軍上下對此役是志在必得,因蕭總管下了嚴令,只要戰勝此役,西軍就被動了,大宋也被動了,到時主動權在我們契丹人手裡,要怎樣便怎樣!

然兩軍對峙不到三日,遼軍突然後撤,而且是往西安州方向撤退。這頭不明就裡,一探才知,原來是兩位徐大帥引軍趕來。

劉光世聞訊大喜,神武右副軍、秦鳳軍、涇原軍、鄜延軍的精銳都在這裡,加起來十餘萬步騎,何懼遼人?因此,火速離了渭州,北上至軍中坐鎮。

正當他要下令進攻時,朝廷的使者到了,要和談。

劉光世思之再三,事情弄到如此局面,我如果不扳回一城,這宣撫使的位置如何坐得穩?可又不敢違背朝廷的意思,只能強壓着各路大帥們,不許進攻。

這一來,惹毛了涇原帥徐成。腳下就是他的地盤,他可比誰都着急,和談?這有什麼好談的?契丹人踩着我的地,我還跟他和談?於是強硬主張進攻。

鄜延帥徐洪,秦鳳帥張憲也都持此議。現在我們幾路精銳集結,就算要談,也得把契丹人趕出境去再說。

劉光世不許,嚴令各路兵馬不得妄動,否則軍法從事!

這一日,天寒地凍。四川雖然地處南方,可冬天卻也難熬。徐衛極其難得地陪着張九月到金華山玉京觀拜神。

自那“陪江保障”匾下的山門擡階而上,只見道旁古柏參天,不懼嚴寒。山腰有一小殿,供奉的是一位王靈官。據射洪人說,王靈官是他們本地人,所以善男信女們格外信仰,香火鼎盛。

張九月上前虔誠地拜了,又添了香油錢,繼續往上。既然是道觀,那自然少不了主神。山頂一片平坦,首先看到的便是三清殿,廣場上立一杆鐵旗杆,在一人多高的地方有個洞,裡面據說是銀子鑄的,本地人喜歡摸一摸,然後往眼瞼上抹,說是可以明目。

再往後,又有玉皇殿,甚至還有送子觀音殿,再後,就到陳子昂讀書檯了。正經的,儒釋道不分家。

張九月是見神就拜,徐衛可不想跟她見像就跪,因此由他去,自己則在那陳子昂讀書檯中瞻仰先賢。

那壁上刻有陳子昂感遇詩二十九首,朱廣胡亂看着,一直尋那“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好不容易找到,正細細品味時。聽得山下吵鬧喧譁。他也沒當回事,又出了讀書檯,站在那金華山頂上,眺望着涪江景色。

正陶醉時,背後響起急促的腳步聲,回頭一看,原來是兒子徐虎搶進來。

“父親!華知州,段知縣,陪同着天使到了!”

徐衛聽了,又把頭轉回去,漫不經心地問道:“來幹什麼?又要貶我的官?”

徐虎的聲音絲毫不掩飾激動和欣喜:“官家降了明詔,要重新啓用父親主持陝西軍事!”

“哦。”

徐虎見父親“哦”一聲之後沒有下文,一時愣了。這不正是父親所期盼的嗎?

“那父親是不是……”

“讓他們候着吧,你母親還在拜神呢。”

“可是……”

“我平日是怎麼教你的?”

徐虎這纔不說話,踱步至父親身後,跟那看了一陣,可怎麼看也看不出來有什麼好看的。大冷天,江上非但不見一條漁船,更是連只鳥也沒有,入目一片蕭索,看什麼呀?

他終究沒有其父的定力,又忍不住道:“華知州告訴兒子,說官家重新任命父親爲川陝宣撫使,復武威郡王爵,並且再次授予臨機專斷,便宜行事之權。凡川陝兩地,不論文武,皆聽節制制裁!”

“意料之中,不要這麼沉不住氣。”

“可是,可是父親說了,契丹人犯境,與大宋撕破臉皮,是壞事也是好事。如此一鬧,這西北就再也離不開父親了!如今天子重新啓用,父親難道就……”話至此處,見父親轉過臉來盯着自己,朱虎這才閉上了嘴。

可等啊等啊,母親還不見回來。他實在呆不住,便轉身要去尋找。突然想起一事,道:“哦,兒子忘了說,六姐上月臨盆,產下一名皇子。”

一直淡定的徐衛猛然回過頭來,大聲道:“你說什麼!”

徐虎駭了一跳:“四伯家的六姐,就是徐婕妤,生下了皇子。”

徐衛聞聽此言,目光閃爍,臉上欣喜之色怎麼也藏不住!穩了!這下穩了!當即不再拖延,把袍擺一掀,大步往山下而去!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784章 未雨綢繆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407章 先定環慶第38章 兵精糧足錢管夠第402章 鐵浮屠重現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479章 恥而後勇第490章 回是不回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463章 步軍大戰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563章 神兵天降第八百五十二章第309章 結下深仇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245章 宣制之爭第489章 驚變第四百一十二章第589章 再次議和第247章 詔書飛傳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343章 羣情激憤第19章 一門三將第619章 白瑪達娃第759章 終於回來了第83章 驚變第13章 殺人就是這樣第375章 急追馬擴第325章 一頭驢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769章 朱仙鎮第八百五十六章第716章 歸還東京第656章 杭州劇變第422章 漫天箭雨第804章 造反第422章 漫天箭雨第481章 八牛弩第558章 金國求和第69章 密謀第375章 急追馬擴第34章 亂刀分屍第42章 小螞蚱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100章 難怪第346章 打吧第16章 殺!殺!殺!第521章 接見降將第60章 榮歸第270章 確係牛人第226章 河東變故第140章 小娘子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484章 本來面目第610章 馬擴歸來第93章 大哥第725章 弄走万俟卨第605章 與衆不同第760章 攻破大名第357章 一樣文官兩種本色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695章 夜襲宋營第610章 馬擴歸來第201章 洞房花燭第703章 巨炮轟城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八百六十七章第823章 別來惹我第八百六十五章第179章 徐家無賴第708章 絕處逢生第17章 別高興得太早第600章 防備宋軍第661章 無膽鼠輩第523章 戰機閃現第227章 還以顏色第608章 四個女人第109章 威望第337章 想後路第591章 全境收復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526章 生死激戰第16章 殺!殺!殺!第98章 面君第275章 兄弟密謀第719章 詭異的禁中第550章 竟收奇效第687章 遼軍復國第815章 朋友 利益第100章 難怪第826章 選秀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五百一十章第11章 什麼叫畜生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