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兵臨東京

靖康恥,猶禾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徐衛讀書的時候,學《滿江紅》,就記得這麼幾句,另外還記得作者是岳飛,除此之外,就沒旁的了。等到了宋代,遇到岳飛,他也一直沒想起來問問,你是不是已經填了這首詞了。不過,估計岳飛還沒有寫下這傳世名篇,現在沒有,以後應該也不會有了。

因爲,北伐中原,大有斬獲,故都東京,光復在望,估計岳飛也沒那麼多“臣子恨”了。汾陽郡王折彥質一道捷報,鎮江府爲之歡騰。

行宮內外,大街小巷,到處都在風傳這天大的好消息。皇帝欣喜之餘,降下御筆,親自寫了封信給折彥質,紮紮實實褒獎了這位抗金領袖一番,不吝惜任何溢美之辭,歸結起來說一個意思:能跟折卿比肩的,也就只有唐朝那位郭汾陽了。

當然,這皇帝當了好人,唱了紅臉,徐良就得去唱黑臉。他以宰相的名義給折彥質發了省札,自然免不了要讚揚一下,但主要目的是提醒前線將士,宜將剩勇追窮寇,不要大意輕敵,但有金軍一兵一卒,還在黃河以南抵抗,事情就不算完。

幾天熱鬧起來,徐良終於想起了折郡王奏報中那句話,於是也順道問問折仲古,你說是有友軍在河北切斷金軍退路是怎麼回事?具體是誰幹的?徐良什麼出身?徐家三代爲將,他雖然走了科舉這條路,但也算是半個內行。當他想起這事時,心裡就在猜測,十有八九是咱家老九乾的,旁人也沒這個實力,沒這個膽子。只是他也鬧不明白老九按說在河東啊,怎麼手都伸到河北去了?

這事沒弄清楚之前,他也不好在皇帝和大臣們面前顯擺。徐家現在的勢力如日中天,幾十萬西軍大半握在徐家手裡,徐九呢又身兼陝西四川兩地最高軍政長官河東實際上也是他在代管,更不消說,他有他這個堂兄在朝中爲相。太高調了,容易讓人說閒話。

他這還在操心前線戰事呢,陪同皇帝御駕親征的大臣裡都有人開始琢磨,這中原眼看就光復了,咱幾時回東京吶?杭州雖好,可終究只是行在臨時駐蹕還成,久了不行,東京纔是大宋的帝都,回東京纔是正道。另外,還都東京,象徵意義非常大,它代表着幾十年恥辱的洗雪!也可藉此正告金賊,咱回來了!

徐良現在可沒空考慮這個雖說大局已定,耳東京城還在金軍手裡,務必把北夷完全驅逐過黃河,這“階段性”的任務纔算完成了。

他急,有人比他更急。

開封府東京城。

這場面,怕是隻有當年金僞聯軍圍攻東京時纔出現過。偌大一座雄偉的城池,被四面圍定放眼望去,但凡目力所及之處,全是軍營,真是連只鳥也別想飛過去。在淮西軍趕到之後,折彥質下令,三路大軍合圍東京,別等即刻開始強攻。與此同時,遣偏師一支去佔領滑州,控制紫金山浮橋以及各處渡口一來是防止金軍逃跑,二來也阻止河北增援。

此時,宋軍的士氣仍然高漲,讓他們一口吞下東京城也敢。

但將領們多少有些意外,朱仙鎮一仗,雖說大勝,可打得吃力,宋軍損失也不小。你這剛打完大會戰,馬上又攻堅城,都不帶喘口氣的,不至於吧?

另外,岳飛舊事重提。先前我說要分化勸降,大王不聽,怕夜長夢多。現在金軍已經是窮途末路了,不值當一拼,還是勸降吧,反正他們也沒退路了。再者,這東京城裡的百姓畢竟是大宋的,這仗一開打,矢石不長眼,難免殃及是吧?如果勸降不成,咱們再打。

折彥質雖然着急着想拿下東京,以成全功,但也不得不考慮這些大將們的意見。偏生這時候,劉光國跳出來,你們荊湖軍怕攻堅?沒事,我們淮西軍來!你們退後,東京城我來攻!

劉光國雖說也走出身將門,劉延慶的長子,但跟圍困東京諸將比起來,可能還差點意思。他之所以敢這時候挺身而出,主要是想着捏軟柿子。朱仙鎮大戰,他本人沒趕上,劉光遠也沒趕上,雖說淮西軍的季顯忠部臨末了來踢了一腳,可終究沒讓他兩兄弟親自露露臉。現在金軍殘兵敗將窩在城裡,在他看來,攻破東京,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因此,自告奮勇。

說老實話,劉家兄弟雖比不上折彥質、韓世忠、岳飛這些人,但人家到底是將家子,打仗還是會幾手的。折郡王見他們跳出來,不知道是不是想着儘早攻破東京正中他下懷,還是因爲劉家是皇親國戚,他賣這個面子,反正是同意了。

他一點頭,劉家兄弟卯足了勁,強攻西城。像西軍攻城,如果不是特殊情況,一般都要配備整齊,巨袍強弩,鵝車飛橋,各色器械一樣不少,然後才動手。

而且能勸降的,就絕不動武。劉家兄弟倒好,估計是他們認爲淮西軍也帶着“西軍”兩個字,甚至比西軍還要強,大型器械還沒跟上呢,人就開幹了。

ωωω▪ttκΛ n▪¢O

淮西軍上下,殺氣騰騰就往城前竄。東京那城牆多高?人架雲梯就上!東京城防佈置多麼嚴密?強弩利箭多麼犀利?人披着輕甲就衝!

讓觀戰的神武前後兩軍都爲之側目,心說淮西軍這幾年成精了?

結果戰鬥一打開,鬧了個灰頭土臉。淮西軍第一次進攻,愣是連城牆都沒摸着就讓人殺回來了。劉光國臉上不好看,發現金軍仍然還有鬥志,也覺得自己太輕敵了一些,檢討一番後,拿出了個辦法,攻西水門。

東京雖然城池堅固,但是它這護城河是通到城裡去的。西水門,

就是東京城諸多水門中的一個,徐府當年就在西水門。劉延慶的辦法是,用船裝着乾柴火藥,給它點上,往西水門送,燒了水門,打開缺口,再進攻。

結果,這一招又失敗了。它那船還沒近西水門,就讓城上垂下來的金軍士兵給鉤住了,眼睜睜地看着一艘艘船在河裡燒個精光。旁邊荊湖軍和江西折家軍看得直傻眼,這還沒過年呢,就整焰火了?

“這是作甚?”在遠處一個小崗上,岳飛向身旁的韓世忠問道。

“劉光國想燒了西水門,可惜這十幾條船。”韓世忠笑道。

岳飛胸膛一陣起伏,搖頭道:“折郡王偏不聽我之言,淮西軍又是這般作派,“哼,照他這麼打法,幾時破得了東京。”

韓世忠扭頭看子一眼這位同袍,問道:“怎地?還想勸折郡王?”

“勸是沒用了。”岳飛正色道。“非得讓折郡王明白利害關係不可。”

韓世忠聽他這話苗頭不對,提醒道:“鵬舉,折郡王可是各路兵馬的主帥,你說話得注意分寸。”

岳飛不爲所動:“對就是對,錯就是錯,莫說折郡王,便是徐郡王來了,我該怎麼說還怎麼說。”語畢,竟扔下韓世忠不管,打馬就往大營去。韓良臣在後頭喚了幾聲不答應,沒奈何,只得抽了一鞭子,趕緊跟上去。且不說私誼,岳飛是他的部下,要是衝撞了折郡王,他又如何能置身事外?

卻說岳飛一路衝進大營,直投折郡王的帥帳而去,帳前的衛士見他怒氣衝衝而來,正欲上前阻擋,可動作還沒作出來,岳飛腳步又快,手裡馬鞭一虛晃,人就擠進去了。

大帳裡,折彥質正和幾個幕僚商量着什麼事,冷不防岳飛闖進來,把幾人都看得愣了愣,折彥質一皺眉頭:“岳飛,這裡是什麼所在?”

嶽鵬舉抱個拳,馬鞭還沒放呢,大聲道:“卑職自然知道這是大王的帥帳。”“既然知道,如何敢不通報就闖入?你是軍中大將,當知軍法!”折彥質聽起來有些怒了。

岳飛臉色不改,正要說話時,韓世忠又闖進來,折彥質一看,納了悶了,極爲不快地說道:“我說你們荊湖宣撫司是怎麼回事?這都統制硬闖本王帥賬,宣撫使又跟看來?怎麼……”

韓世忠到底穩重些,趕緊賠禮道:“大王息怒,卑職等並非有意,只是,事情有些急。”

折彥質心裡頭倒也明白,此番朱仙鎮大捷,韓嶽二將功不可沒,而且現在正是一派喜氣洋洋的時候,也沒必要爲這個事鬧得大家不愉快。因此也不糾纏,岔開話題道:“什麼事?”

“卑職先前與嶽都統在觀看淮西軍攻城,劉太尉以火船衝西水門,卻被金軍破解。鵬舉也是因爲看得着急,因此急看來向大王報告,嶽都統,是也不是?”韓世忠道。

岳飛吸口氣,緩和了一下態度,俯首道:“正是如此。”“事急,你好歹在外頭通傳一聲嘛,沒看到本王正和幾位議事麼?

怎地?淮西軍又給頂回來了?”折彥質語氣也和緩了一些。說起來,他雖然都督諸路兵馬,但本職,還是江南西路的宣撫使,與韓世忠一樣。

第152章 東京來客第42章 小螞蚱第491章 徐原禍事第77章 韓世忠第157章 圖窮匕見第166章 金殿沸騰第709章 雙方罷兵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27章 黃知縣有請第263章 後顧無憂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八百八十一章第290章 爲了勝利,歡呼吧!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352章 徐衛的身價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七百五十一章第668章 鬧劇收場第79章 逼宮第216章 重組陣形第595章 兩強相遇第75章 阻擊第560章 氣吞萬里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492章 試炮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八百七十八章第318章 大鬧節堂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402章 鐵浮屠重現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四百二十章第785章 徐州之戰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737章 遼國國喪第121章 大捷第276章 難兄難弟第336章 謠言?事實?第152章 東京來客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133章 川陝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356章 軍隊執法第797章 意料之外第四百一十一章第267章 總攻在即第729章 三路伐夏第227章 還以顏色第127章 攪局第250章 齊集定戎第206章 司儀行政第166章 金殿沸騰第826章 選秀第338章 託付種家軍第450章 決意反攻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202章 蠶食河北第814章 服不服第45章 遇襲第536章 陰雲再起第486章 得意忘形第270章 確係牛人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166章 金殿沸騰第250章 齊集定戎第563章 神兵天降第765章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第621章 王庶致仕第100章 難怪第380章 張浚追來第八百零三章第八百六十五章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427章 手足之情第339章 左右爲難第697章 太原!太原!第99章 金腰帶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31章 人頭就是賞錢第七百四十八章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113章 擴編第14章 勇氣不是靠嘴說的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543章 發兵潼關第187章 迂迴出擊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八百四十章第650章 北伐中原第111章 睚眥必報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484章 本來面目第290章 爲了勝利,歡呼吧!第311章 不聽徐九言第672章 新的篇章第464章 突火槍第278章 曙光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