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興元,東莞郡王府。

身着紫袍,腰束金帶的徐衛從王府裡出來,衛士早已將他的汗血寶馬牽到外頭等候。他來到坐騎旁,兩隻手扶着馬鞍,一隻腳剛踩上馬鐙,忽聽背後傳來嬉鬧之聲。回首望去,只見五六個頑童,各執木槍竹刀,正追逐爲戲。這些小傢伙大的不過六七歲,小的才三四歲,卻是拿着傢伙,振臂高呼!

當中有一個,約莫六歲左右,身上穿一件黑色的綢衣,早已經塗抹得面目全非,頭上不知從哪弄來一頂皮盔,極破舊,罩在他頭上跟個水瓢似的直晃盪,他一手扶着隨時都有可能掉下來的頭盔,一手舉着一把竹刀,張大嘴巴放聲狂呼在後頭追逐着前面的玩伴。

“徐虎,大王!”有同伴突然叫了起來。

這一聲喊,幾個頑童全部收住了繮,僅怔了片刻,竟像是約好了似的,統統掉頭就跑!徐衛一見,喊道:“回來!”

他一發話,幾個孩子跟遭了定身法一樣。徐衛離開戰馬上得前去,目光從這羣孩子身上一一掃過,裡頭除了他兒子以外,還有張慶家的六小子,馬擴的削子,其他娃也都是宣撫司和安撫司武官的子別,一羣標準的官二代,官三代。

徐虎仍舊保持一手扶頭盔,一手拖竹刀的姿勢,緩步來到父親面前。徐衛蹲下身去,摘了他的頭盔,問道:“先前我在家時,你還在寫字,怎麼一轉眼你都……你們這幹什麼?”

“打仗!”徐虎擡起來頭,大聲說道。要不說是徐衛的種,雖只六歲,但他的眉宇之間像極了父親,只是本來一張白白胖胖的臉髒得跟小叫花子似的。徐衛還發現他的上衣也給扯破了。

這廝從會走路開始就沒消停過,幾年來不知給徐衛惹了多少麻煩。他的嬸孃姑媽都說,跟徐衛小時候一模一樣。

“打仗?你知道什麼是打仗麼?”徐衛笑問道。

“打仗就是,就是…“打仗。”徐虎回答道。

“大王,打仗就是兩軍對陣!”張慶的六小子突然叫道。

“打仗就是打金狗!”馬擴的別子也跟着附和道。“我爺爺說要把金狗打出去!”

徐衛頻頻點頭:“說得對,怎麼,你們都想打仗?”

“是!”一羣小子竟然齊聲應道。

“嗯,那好,可打仗光會拿刀槍不成“……”,徐衛正打算給孩子們上上課。

結果話沒說完,他兒子突然舉起小手:“我知道,還要會騎馬!”

徐衛見他一直盯着自己的坐騎,臉垮了下來:“休想!等你再長六年!算了去吧去吧,中午記得回家吃飯,不要叫大人擔心,你們幾個都是,知道了麼?”

“得令!”中傢伙們嚷成一片。

“哈哈,去吧,玩去吧!”徐衛起身揮手道,只見一羣頑童撤腿就跑沒跑多遠,木槍竹刀又胡亂揮了起來。

徐衛一直目送着他們,臉上的笑容久久沒有散去,好一陣之後,才轉身上了馬奔宣撫處置司而去。

到了衙門,剛進中庭,就有佐官來報道:“大王宣諭使湯思退已經來了,在大王辦公堂等着。”

“哦,知道了。”徐衛應了一聲。

他的辦公堂上,坐着一人,三十出頭的模樣,個子不高,人很瘦以至於身上那件官袍都不太撐得起來。他本來是懶散地坐在椅子上,聽到腳步聲趕緊端正坐好。徐衛進來以後,他麻到地起身見禮:“見過徐郡王。”

“坐吧。”徐衛招呼道說着,徑直到案桌後坐定。臉上露出一絲笑意問道“湯宣諭,這一路視察,還順利麼?”

“回大王,十分順利。下官此次陝西之行,收穫良多,大開眼界!”湯思退熱絡地說道。“想陝西光復雖然有年,但朝中都以爲久歷兵禍,陝西重建定然進度遲緩。然以下官觀之,如今的陝西處處生機,形勢可謂喜人!這都要歸功大王及川陝同僚的努力經營啊!”

“湯宣諭過獎了,衛身受皇恩,自當思報,此職責所在而已,算不得功!”徐衛謙遜道。

湯思退想了想,又道:“此次,下官着重考察了各帥司,西軍果是兵強馬壯,士氣百倍!說句不當說的,此次朝廷派出幾路宣諭使到各大宣撫司視察,唯獨下官這一路,來不來都一樣。朝中大臣早就說過,西軍不用看,時刻準備東渡黃河,揮師北上!”

這姓湯的,此番是受秦檜舉薦,徐良批准,再由皇帝發佈命令,前來川陝“宣諭”。據說此人二十多歲就中了進士,而且是“博學宏詞”科第一名,不過看起來,他倒是沒有年輕初入官場,目空一切的通病。打來到川陝至今,對徐衛一直是極力奉承。

“國恥家仇,西軍從來不曾忘卻。”徐衛沉聲道。

“這是自然,這得自然。大王,下官打算近日啓程回行在覆命,臨行之前,想請示大王,還有什麼要囑咐的麼?”湯思退恭恭敬敬地問道。其實,他作爲“欽差”,儘管官階較徐衛低得不是一級半級,但確實沒有必要這樣。這當然不全是因爲徐衛,也有徐良的原因。

“囑咐不敢當,只是希望湯宣諭回到行在以後,備說西軍兵強馬壯,士氣百倍的同時,也將我們的困難上達天聽。”徐衛輕笑道。

湯思退似乎不明白,進一步問道:“不知道大王指的是……”,”

“朝廷正在謀劃小北伐,這當然是人心所向,只要朝廷命令一下,徐衛自當效命疆場。只是…………相信湯宣諭也看到了,陝西久歷兵禍,正在重建當中,四川多年負擔沉重,也在恢復之際,都不容易。”徐衛道。

湯思退紙糊的燈籠一點就亮,連連點頭道:“下官明白,下官明白,這一點徐郡王放心,下官回到井在以後,自當稟報。”

“那好,宣諭幾時動身,還望使人來知會一年,徐某也好親自送一程。”徐衛笑道。

湯思退聞言擺手道:“不敢當,實不敢當,大王公務繁忙,一身系川陝兩地,好意下官心領了。”

徐衛聽罷起身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客套了。”

“正當如此,那下官就告辭了,徐郡王留步,留步。”!~!

第591章 全境收復第252章 爭相請戰第617章 面具戰將第201章 洞房花燭第609章 縱橫捭闔第73章 小種經略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579章 裡應外合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196章 託媒說親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第317章 無事獻殷勤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327章 質問曲端第442章 遼國重現第286章 千鈞一髮第323章 血債第八百六十三章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755章 要命的烽火臺第七百五十一章第311章 不聽徐九言第479章 恥而後勇第665章 兵臨杭州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54章 兩軍對陣第554章 班師凱旋第325章 一頭驢第657章 改天換日第八百四十四章第549章 騎兵奔襲第536章 陰雲再起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36章 任得敬第374章 种師中的囑託第683章 河東!河東!第515章 西軍團結第484章 本來面目第695章 夜襲宋營第580章 攻克西城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499章 政變(中)第529章 捷報頻傳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八百三十四章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237章 一招臭棋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四百一十七章第344章 力拔千鈞第44章 棋子第90章 狗血淋頭第256章 八方支援第340章 徐衛的轉折點第181章 耗子鑽風箱第八百七十七章第179章 徐家無賴第173章 殺馬充飢第456章 捨近求遠第58章 報捷第830章 調走張浚第434章 回家第487章 權臣第307章 楊猛將兄第732章 成都之行2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761章 發大財了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500章 政變(下)第661章 無膽鼠輩第363章 屹立不倒第65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04章 環慶事變第71章 整編第793章 角力第637章 翻手爲雲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141章 定情第253章 約期會戰第424章 鋼鐵雄師第113章 擴編第791章 唱雙簧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830章 調走張浚第315章 集結耀州第641 兀朮的哀嘆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210章 初戰告捷第553章 全線反撲第373章 長安解圍第789章 風雲再起第七百五十章第620章 留子爲質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579章 裡應外合第362章 掘城第808章 弒君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