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整個世界清靜了

“大王可在?”張慶在徐衛辦公堂門口瞄了一眼,見門掩着,遂向外頭辦公的節度掌問道。

“万俟宣判在裡頭。”那佐官起身回答道,刻意壓低聲音。張慶聽罷,點點頭。他本來是剛剛收到一份急件,想要向徐衛彙報,不過這情況倒讓他有些猶豫,思之再三,還是打算先回去。因爲既然掩着門,想必是談什麼機密之事吧。

他剛轉身,就聽到裡面一聲響,好似有人拍了桌子。緊接着,傳來一句:“朝廷決議,豈容你挑三揀四!你說話當有個分寸!”這是徐衛的聲音,聽起來有些冒火。

“分寸?你跟我說分寸?我數十載寒窗苦讀聖賢之書,怕是比你知道分寸!”這高聲回答的人當是万俟卨無疑了。

“我不跟你多說,有什麼話,你直管對朝廷講!去罷!”徐衛怒吼道。

話音剛落不久,門突然被拉開,滿面怒容的万俟卨在門口時還回頭罵了一句:“配軍安敢如此!”

張慶聽到這話,勃然作色,一句“直娘賊”已經到了嘴邊卻又生生吞了回去。世人罵軍漢,常用“賊配軍”“黥卒”“赤老”等侮辱性語言。然徐衛何等人?他是西軍統帥,川陝長官,郡王之尊,豈容你一腐儒呼爲“配軍”?何況,他是以將家子的身份,因功授官,並非刺配充軍。万俟卨這話,簡直毫無道理,無理至極!

那來來往往的官員們聽到這不同尋常的動靜,都停下腳步,無不愕然。

“都忙去吧,聽什麼呢?”張慶揮手道。官員們這才低下頭,各自散了。張慶步入堂內,只見徐衛臉色鐵青,坐在椅上胸膛不住起伏,顯然怒極。

“大王不消跟這老儒置氣。”張慶勸道。

徐衛哪裡這麼輕易消得了氣?當年從大名府起兵,“他”才十六歲,至今二十年光陰,漢人、契丹人、党項人、女真人,什麼人沒見過?上到皇帝,下到走卒,什麼人沒遇過?還沒誰敢當面呼爲“配軍”!万俟卨今天算是開了個頭!

原來,朝廷的命令下來了,万俟卨不出意外地被任命爲河東宣撫使。可他卻不願意接這爛攤子,河東的情況他雖未親見,但想也想得到,剛剛經歷了戰亂,百廢待舉,局面肯定艱難。而且他非常清楚,河東不是他能夠鎮得住的,且不說驕兵悍將,單說跟金軍面對面這一點,就夠他膽戰心驚。

但正如徐衛所說,朝廷的決議豈容你挑三揀四,万俟卨自知無法挽回,他怒火中燒地來找徐衛鬧,儘管他也不確定這是不是徐衛搞的鬼。兩人見了面,起初還算客氣,他也能遵守禮節,但後來越說越激動,嘴就把不住門了。結果激怒了徐衛,於是乎他一句“配軍”脫口而出。

可徐衛到底是徐衛,深深吸上一口氣,問道:“有事?”

張慶這才記起自己的目的,將手中公文呈上道:“收到鄜延帥司急報,言金人在西三州集結。”

徐衛一聽,剛纔的事早拋到腦後去了,展了報告仔細來看。說是本月,麟府的駐軍探到在東勝州所屬的金“西三州”一帶,金軍有大規模集結跡象,其用意不明。或爲寇麟府,或爲援西夏。

看罷,徐衛放下軍報,皺眉不展。眼下已經開春了,宋遼兩軍即將聯合出兵,討伐西夏。女真人在這個當口,於邊境陳兵,值得警惕。誠如徐洪在軍報中所說,金軍的目的不外乎兩個,要麼是爲了入侵麟府,要麼就是了爲援助西夏。而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此前我們普遍認爲,党項人是女真人的替死鬼。他們出兵亂遼軍後路,解了金軍燃眉之急,但女真人一定會出賣党項。如今看來,似乎我們預料有誤?”張慶沉聲道。

徐衛思索片刻,搖頭道:“是,也不是。”

“此話何解?”張慶疑惑道。

“如果說,一切按照女真人的設想來走,那麼他們不會搭理党項人。而現在,我方拒絕了單方面議和,這正是女真人對此事作出的反應。”徐衛道。

“大王的意思是說,因爲我朝拒絕了單方面議和,所以女真人惱羞成怒,纔有此一舉?”張慶道。

“不是惱羞成怒。”徐衛道。“不過也差不多,他們也沒得選擇。如果我朝單方面與之議和,必激怒契丹人,也就不可能聯合出兵討伐西夏。現在,女真人的算盤落空,如果再對西夏不管不問,那不是傻子麼?有一個西夏在,還有人替他們擋一陣,所以,這個局他們無論如何都要來攪和一趟。”

“那我們怎麼辦?是否相應增派部隊?”張慶請示道。

徐衛斷然搖頭:“不必,這場仗本來就是契丹人主打,我們幫幹忙而已。仍照原定計劃,涇原軍出兵兩萬,佐以番兵弓箭手,剩下的事,契丹人自己去打理。他們不是還有蕭合達杵在那兒麼?你馬上把這消息送出去,告知契丹人。”

慶應道。正想離開時,打量了徐衛幾眼,再次勸道“大王不必讓他壞了興致。”

“哼哼。”徐衛輕笑一聲,揮了揮手,張慶這才外出。他纔不會壞了興致,只不過當時聽到那句“配軍”實在冒火。但轉念想想,你罵吧,罵有什麼用?照樣給你弄到河東去,你要是不願意去,那就是違背朝廷的命令,就只能給自己找理由賦閒。但你又沒死爹又沒死娘,除了稱病,幾乎找不到其他藉口。當然,你如果願意提前退休,另當別論。

果然,万俟卨收到朝廷任命以後,拒絕赴任,滯留在興元府,向朝廷上奏稱,自己年老有疾,恐怕無法擔當河東宣撫的重任,請求朝廷讓他解職養病。當然,他請求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參徐衛一本。可他又沒有什麼實質的證據能證明徐衛有什麼不妥不當之處,只能稱徐衛手握重兵,執掌大權,是一個潛在的威脅。

可現在大宋國內“潛在威脅”多了去了,兩浙的趙點,淮西的劉光國,江西的折彥質,荊湖的韓世忠,哪個不是手握重兵,執掌大權?而且徐衛遠在西陲,要說威脅,還輪不到他。因此,万俟卨請求養病的要求被批准了,但他彈劾徐衛的本子卻好似泥牛入海,杳無音訊。

倒不是說徐良給壓下來了,他現在雖然在臺上執政,但還沒到支手遮天的地步。本子送到中書,不止是他可以看,趙鼎和三位參知政事,全都知道。但宰執大臣們集體失聲,根本沒人過問這事,更談不上捅到皇帝那裡去。

爲什麼?

首先,万俟卨的調調不新鮮,從抗金開始,這種議論一直存在。如果說你万俟卨真搞到了點什麼材料,能證明徐衛有不軌之舉,那另當別論,誰也包不住。但你的話只是老生常談,現在一大攤子事,誰有空聽你閒扯蛋?

其次,川陝離不開徐衛,他鎮守西部這麼多年,早就已經是“長城”級別的帥臣了。如果不是天下太平,到了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地步,而徐衛自己又本本分分的話,但凡腦子沒壞,都不會輕易去觸動他。

最後,万俟卨是先帝派去川陝,爲朝廷張目的,所以他和徐衛不睦不是什麼怪事。徐衛舉薦他宣撫河東,固然是想將其調離,免得煩惱。但万俟卨這本奏,難道不是爲了報復?所以朝廷不予理會,因爲一個徐衛,一個万俟卨,分量相差太遠。

興熙元年,三月,杭州行在。

天剛麻麻亮,升朝官們便已經集結在宮門裡,等待御史整隊了。皇帝登基這幾個月的表現,大臣們還是挺滿意的,早朝從來沒有無故斷過,在朝堂上,新君也虛心地向大臣求教,並且多次表示要繼續先兄遺志,完成其未競之業。雖然趙謹顯得很稚嫩,遇事沒有主見,但對一個剛剛即位的十八歲少年,你能要求多高?

徐良和秦檜站在一起,他們的身旁簇擁着許多官員,正小聲議論着事務。趙鼎站在旁邊一些的地方,抱着笏板側頭和參知政事李若冰說着什麼。時辰一到,御史出來整隊,而後向資政殿進發。文武百官,各依官階,縱隊而前,至殿前廣場停下,御史清點人數,記錄有無無故缺席者,然後才進入大殿,按班站好。

這個時候,皇帝還沒有出來,大臣們還可以小聲討論一些事務。直到聽見“靜鞭”響起,大家就得趕緊閉嘴。而後,戴通天冠,穿絳紗袍的皇帝趙謹就從後頭轉出,不急不徐地坐上御座。

百官行大禮參拜,山呼萬歲,趙謹手一擡:“諸卿平身。”當了幾個月的皇帝,至少這個動作還是非常熟練的。

緊接着,百官奏事,一般都是分司分衙進行。因爲朝臣不少人都是同一個衙門,有事大家集中在一起,不可能一人一事,這麼搞的話,說到天黑也說不盡。

前頭一些官員奏畢以後,徐良隨後出班道:“啓奏陛下,今有司已於兩浙、淮西、江西、荊湖挑選將佐,預備往陝西借職。臣請聖上示下,是否準行。”

趙謹聽得很認真,但之後卻是一片茫然,因爲這個事是徐良當初和先帝趙諶定的,他根本不知情,遂問道:“這,諸司將佐,緣何要到陝西借職?莫非西軍缺將官麼?”

“陛下容稟,昔年宰執大臣曾與先帝相商,認爲西軍與金軍鏖戰十數載,非但遏制金人攻勢,更逐步將女真人逐出陝西,其經驗值得南方諸司借鑑。因此,預備從諸宣撫司所屬部隊中挑選將佐,往陝西借職,行觀摩學習之事。”徐良道。

“哦,原來如此。朕也聽說過西軍能征慣戰,這觀摩確實有益。只是,將佐們都走了,這南方諸司的部隊誰人統領?”趙謹問道。

這個問題未免有些外行,甚至有些……但皇帝即位不久,政務不熟,大臣們也不意外,徐良奏道:“回陛下,此次從諸司中挑選的將佐,大多是統領以下,且各司不過挑選七八人,並不影響。”

“那此事東莞郡王知情麼?切莫倉促,也使西軍有個準備。”趙謹繼續道。

徐良也覺得這問題有些不靠譜,這麼大事的老九怎麼可能不知情?但想到皇帝新來的,於是詳細道:“此事早已通知川陝宣撫處置司,且川陝已經準備妥當。南方將佐一到,即安排相應差遣職務,使其融於西軍之中,早晚觀摩。非止習戰法,其行軍、紮營、號令、束伍、器械、斥候,無所不包,預計爲期半年得還。”

趙謹似懂非懂,點頭道:“既如此,便可下令啓程。”

“遵旨。”徐良領命退回班裡。

隨後首相趙鼎又出班奏道:“陛下,此前金使南下求和,欲與我朝單方面締結和議,被拒之後北還,至今沒有迴音。臣擔心,金人會對此事有所反應,當使淮西荊湖兩司加緊戒備,以防不測。”

“有備無患,纔是穩妥之計,趙卿所言極是。”趙謹贊同道。

“臣以爲,大可不必。”一人出班道。衆人視之,乃參知政事秦檜。

“哦?”趙謹有些意外。

而更意外的則是趙鼎,疑惑道:“秦參政此言何意?”

“自宋遼聯合出兵,我軍克河東半壁以後,金人理當集中力量防備西軍和遼軍。縱使因我朝拒絕和議有所報復,量其也無力南顧,至多在河東征伐。”秦檜朗聲道。

趙鼎聽罷,倒也沒不快,只是道:“有備無患總是好的。”

“非也,趙相此言,在下不敢苟同。”秦檜倒有些認真了。“如果朝廷明令一下,荊湖淮西兩司豈敢怠慢?彼時,部隊頻繁調動,非但費財,也徒增將士煩擾。而且,據在下所知,淮西荊湖兩司,一直處於戰備狀態,實在無須過多警示。”

趙鼎無言以對,默默退回班裡,殿上趙謹見此情形,不知如何是好,正好看到秦檜也退回去,而且大臣們也沒有再奏事的,遂道:“既如此,今日便散了吧。”

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267章 總攻在即第597章 九月心結第538章 第五位大帥第240章 挖祖墳第608章 四個女人第188章 神秘人物第207章 初到長安第355章 炮彈橫飛第33章 一刀三貫錢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275章 兄弟密謀第八百六十二章第69章 密謀第479章 恥而後勇第八百二十二章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503章 大興土木第八百六十二章第八百三十二章第五百一十一章第八百三十九章第826章 選秀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221章 小別勝新婚第360章 勸說徐原第513章 突來之戰第603章 視察藏區第643章 將星隕落第287章 刻不容緩第456章 捨近求遠第318章 大鬧節堂第711章 原來如此第318章 大鬧節堂第302章 粘罕第215章 寧死不退第806章 協商起事第342章 又一個秦檜第644章 徐九又當爹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586章 千里報捷第八百三十三章第494章 政變之兆第四百一十一章第118章 張憲第八百五十章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656章 杭州劇變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648章 万俟卨的掣肘第391章 火燒麥田第471章 哀兵必勝第433章 棋逢對手第776章 凱旋而歸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323章 血債第540章 早渡黃河第705章 割據川陝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462章 圖窮匕見第456章 捨近求遠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812章 女真陰險第692章 禍從口出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553章 全線反撲第231章 中秋故人來第455章 激戰江北第613章 蕙質蘭心第646章 首倡分割第432章 撲朔迷離第八百零三章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289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348章 衆望所歸第234章 討價還價第644章 徐九又當爹第八百七十章第148章 罷相第656章 杭州劇變第529章 捷報頻傳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284章 種家軍第304章 曲端奪城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157章 圖窮匕見第755章 要命的烽火臺第711章 原來如此第502章 陝西制置第648章 万俟卨的掣肘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699章 鳥槍換炮第668章 鬧劇收場第四百一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