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打回家鄉

“陛下,天水郡王徐衛有本到。”沈擇踏入皇帝的寢宮,見趙披衣坐在塌上,這纔開口稟報道。最近天子身體抱恙,其實病是小病,不過感染了風寒而已,據御醫說最主要的還是長期的勞累過度。趙諶被羣臣逼迫着穿上黃袍坐大位時,不過十幾歲的少年郎,還很顯稚嫩,幾年皇帝作下來,現在的他也不過二十幾歲,看起來卻如同三十好幾一樣。

趙諶一直覺得喉頭髮癢,一直想咳嗽,聞言強忍了下來,招手道:“快拿來我看。”他很想知道,在朝廷收了徐衛便宜黜涉之權後,他會有什麼反應。是上本抱怨呢,還是安然接受?

不過,他沒從徐衛的本子裡找出答案來。因爲紫金虎上本子,根本就不是爲了這件事情。而走向朝廷請示,契丹人準備東征復國,要求西軍配合,不知道朝廷的意見如何?趙諶看罷,放在旁邊,喘息道:“徐衛到底是個明白人。他本有處置大權,卻故意向朝廷請示,這就是他對朝廷收其黜涉之權的回答。”

“官家,這不久之前,折宣撫才敗了一陣,損失不現在不應該再貿然舉兵吧?”,沈擇顯然已經看過了本子。

趙諶拉了拉肩膀上的袍子,搖頭道:“不一樣,川陝一直以來保持相對獨立運轉。折彥質之敗,影響不到徐衛。”,說到此處,又問道“宰相們有什麼意見麼?”

“送本子來的時候,中書的人沒說什麼,只是請聖上裁決。”,沈擇答道。

趙諶一笑:“徐良也加小心了,這兩兄弟倒也有意思。”,“那徐衛的請示……”沈擇問道。

趙諶仰着頭,想了好一陣,點頭道:“你執筆批覆。”等沈擇準備好之後,他補充道“可行望審時度勢,量力而爲。”

沈擇寫好之後,看了幾眼,提醒道:“官家,是否需要言明止於何種程度?”

“什麼?”,趙諶似乎沒聽太明白。

“小奴的意思是說,是不是要限定西軍打到哪裡爲止?以免前線將帥不好拿捏這個,審時度勢,量力而爲,?”,沈擇解釋說。

趙諶這時候感覺有些冷,便召來內侍侍奉他躺下,擁了錦被,思量片刻之後:“還是不要,這前線打仗,朕不中制。”

建武九年十一月,鳳翔府。

在收到朝廷的批覆以後,徐衛召集秦鳳永興兩個經略司,以及兩興安撫司的主要將領到鳳翔府召開軍事會議。秦鳳帥司的張憲、楊再興、李成衛;永興帥司的楊彥、吳磷、李成;兩興安撫司的王彥、徐勝悉數出席。

這裡是鳳翔兵馬都總管直轄的軍營,駐紮着秦鳳軍的精銳:選鋒軍一部,以及遊奕軍和突火騎。雖然已經是冬月,天氣寒冷,但秦鳳帥司的將士們還是穿着單衣在校場上賣力練。他們當中很多都是河東子弟,近來軍中盛傳,大王要帶領他們打回河東去。所以上下熱情高漲,盼望着傳言成爲現實。

而這兩天,這個傳言越發地真了。因爲將士們發現不光秦鳳帥司的張經略楊都統來到了鳳翔,連永興帥司的楊大帥吳副帥和李都統也到了。兩大帥司的長官雲集在此,莫非就是爲了河東?

徐衛穿着紫sè常服披一件大氅,縱着汗血寶馬在寒風中奔馳。他的身後,跟着宣撫處置司的參謀軍事馬擴,以及兩興安撫使王彥和副使徐勝,在大隊衛兵的保護下,直奔軍營而來。

那把守營門的官兵最先發現,頓時欣喜的呼喊聲在軍營裡迴盪:“看吶!大王來了!”將士們奔走呼告,一時之間軍營里人如潮涌,都投營門而來。那校場上正原地歇息的士卒們蜂擁而起,呼喊着衝了出去。

徐衛早望見這情勢,沒到營門就勒住戰馬,緩行而前。將士們如洪水般涌出來,軍官們擠上前去,七嘴八舌地喊道:“大王!近來可好?弟兄們甚是想念吶!”

徐衛舉着馬鞭向將士們致意,可人越聚越多,將他和隨行人員以及衛隊圍得水泄不通,無數雙手伸到他面前,無雙張熱悄的臉出現在他面前。

徐衛面帶笑容,俯下身去,一一拉着他的軍官們,從那一雙雙粗壯有力的大手中,他感覺到了力量。

“大王,弟兄們想你啊!都盼着大王帶領我們打回家鄉去!”,一今年逾五旬的老兵拉着徐衛的手,竟掉下淚來。自從徐衛到興元府以後,他就很少出現在秦鳳地界了,這些他一手帶出來的弟兄如今看到他,如何不激動?

徐衛沒有說話,只是儘可能多地去握那一雙雙長滿老繭的手。當然,敢圍到他面前的,都是秦鳳軍中的軍官,追隨他東征西伐多年的老兄弟。普通士卒雖然也激動不已,卻是萬萬不敢奢望的。

張憲、楊彥、吳磷等人率領一衆軍官拼命擠進來,安撫衆軍道:“弟兄們!大王至此是有要事,且先讓開道!”,軍令如山,可不是開玩笑的。很快,將士們便閃開一條道來,以供徐衛等人經過。紫金虎見將士們熱情很高,心中一動,對張憲道:“宗本,你馬上集結部隊到校場。”

這處軍營裡,有馬步軍將近七千人,張憲得令後,並不問原因,馬上傳達。

秦鳳軍的訓練有素很快就表現出來,七千人一旦得令,都在各自統兵官的帶領下往校場集結。以營爲單位,迅速列隊。

等到徐衛下馬,脫去大氅,稍坐片刻之後,率領三司將帥登上校閱臺時,下面七千將士已經排得整整齊齊。

三司將帥立在他身後,紫金虎一人上前,話沒說,便先抱拳四周。將士們難掩心中情緒,歡聲雷動!

但當他雙手一按,以七千之衆,頓時鴉雀無聲!

“弟兄們!”,徐衛的聲音鏗鏘有力。“自打收復全陝以後,你們厲兵秣馬養精蓄銳!告訴我,這是爲什麼!”

“驅逐北夷!還我河山!”,有軍官帶頭喊道。

頓時,七千將士同聲發喊,驅逐北夷,還我河山!聲震屋瓦,直入雲霄!

“對!驅逐北夷!還我河山!你們,都是追隨我多年的弟兄!你們之中,有河北人,有河東人,有陝西人,有河南人!而這些土地,除陝西之外,都還在北夷手裡!我們厲兵秣馬,養精蓄銳,就是等待時變!方纔,我入營時,你們中有人向我陳情,說是盼望打回家鄉去!是也不是?”

“是!是!是!”將士們虎吼。

“那我就告訴你們!這個時機快到了!女真人在陝西失利,他們知道在我英勇西軍將士面前,他們絕計討不到半點便宜!所以,女真狄夷將進攻重點轉到了襄漢地區!可是”在神武前軍和神武后軍兩支兄弟部隊的頑強抗擊下,金軍兩次鎩羽而歸!現在,金軍的力量正所謂強弩之末!而我們,又得到了契丹人的響應,屆時,遼軍將會和西軍一道,發起東征!所以!軍中河東的弟兄們!你們回家的日子快到了!”

此話一出,全場沸騰!士卒們背井離鄉多年”家人是否還在?祖墳是否完好?這是他們最牽掛的事,多少年來,他們只能在夢裡見到的景象,很快就將成爲現實!

在營房裡,將帥們還在爲剛纔徐衛的話而激動,尤其是河東籍的將領們。比如王彥,此時仍舊激動不已”連聲道:“孃的!孃的!盼了好多年!終於要打回老家去了!大王,你說怎麼打!”

徐衛坐了下來”笑道:“子才,士卒激動可以理解”你一路守臣可以沉住氣。”

同袍皆笑,王彥這才收拾住,衆將坐了下來。徐衛晃眼一看,都到齊了,遂道:“此番,召你們三司弟兄來,就是商量進軍河東。此前,契丹人派出使看來問,他們打算開春之後東征,問西軍能否配合,我向朝廷請示,已經得到批准。”

“好!太好了!”

“大王,如何只召三司?這次出兵,以我們三司爲主?”秦鳳經略安撫副使兼兵馬都總管張憲問道。

“嗯,正是這個意思。我不能把西軍都拉出去,第一是沒有必要,第二是消耗太大,第三………徐衛解釋道。

“第三,是要防着党項人,和,契丹人。”馬擴接過話頭。這話沒有任何人有異議,因爲政治上雖然結成同盟,但從軍事角度出發,一支強大的軍隊在臥塌之側,這始終是個潛在的威脅。

“所以,此次進兵河東,就以秦鳳、永興、兩興三司部認爲主。適當配上一些番兵和弓箭手。預計總兵力六萬左右,基本之戰略目的,在於渡過黃河,奪取河中府、平陽府、絳州、慈州、隔州等地區,在河東打出一塊緩衝地帶,也給河東義軍開闢一塊根據地。當然,這是底限,到時看戰局發展,再作更改。”

說完了戰略目的之後,徐衛又問道:“基於這個目標,諸位有何看法?”

楊彥是永興帥,最靠近河東,所以並先發言:“大王,諸位弟兄,據查,現在坐鎮河東的金軍將領是我們的老對手,韓常。”

“不是馬五麼?”張憲問道。

“不是,馬五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在我軍收復全陝以後不久,他就被調離了。現在韓常作河東安撫使兼諸路兵馬都總管。韓常以擅守而著稱,所以他在河中府善加經營。除了浮橋壁壘之外,更佈置了重兵。如果想要正面攻過去,可能有些難度。”楊彥彙報道。

“你是說,如果我們想從浮橋過黃河不現實?”王彥問道。

“正是,不止如此,就算我們從風陵渡坐船過河,成功的機會也不大。韓常已經把河中府打造成了鐵牆鐵壁。嗯要過河,得費些手段。”楊彥道。

王彥在地圖上一指:“那就從陝州渡黃河,前後夾擊,奪取河中府。”

“不行,如果從陝州北渡,那就隔着中條山,韓常以守出名,他也會想到這一點。”楊彥搖頭道。

徐衛遍視衆將,見永興經略副使吳磷一直沒發言,遂問道:“唐卿有何高見?”

吳磷大概沒想到大王突然點他的名,一怔之後,起身道:“大王,卑職倒是有個想法,就是不知的……,…”

“有就說,這是會商,無論對錯好壞,都說出來,大家討論。”徐衛點頭道。

“卑職認爲,強攻黃河就算成功,恐怕傷亡也大。不如兵分兩路,一路正面佯攻,吸引韓常的注意,一路出潼關,經陝州,入河南。迂迴到郊山一帶,從河清河陽渡河,然後溯沁水而北上,進攻澤州平陽一帶。這一路一旦成功,那麼河中府之敵就後院起火,縱使不逃,也會軍心大亂。”吳磷說罷,打量着衆人的反應。

王彥早年一直追隨徐衛征戰,聽了吳磷這個意見之後,咧着嘴道:“從河清河陽渡河?這怎麼聽着有些耳熟?”

楊彥馬上接過話頭:“當年,老太尉率領大軍拒粘罕,金軍就是從河陽渡過黃河,劫掠河南府。”他所說的老太尉,便是指徐衛的老子,徐彰。

“這倒也是個辦法,但是我軍總兵力只預計六萬,一分兵,則更少。萬“”,王彥有些擔憂。

“你莫非忘了此番我們並非孤師作戰?”徐衛笑問道。

“遼軍會從橫山以北向東進攻,其主攻方向,如果不出意外,應該是前遼的東勝州、雲內州、豐州,這西三州。這一地區毗鄰燕六十州,足以威脅到女真人中樞。因此可以預見,金軍必然將主力放在對付遼軍身上。這就大大減輕了我軍的負擔。”

“但是大王也不要忘了,西軍動手在先,我們首先就吸引了金軍的注意。”王彥提醒道。

“這個我曉得,但你還忘了一樁。”徐衛笑容仍舊。

王彥皺着眉頭想了許久,突然一拍桌子道:“走了!還有河東義軍!大軍出動以前,先讓義軍攪亂河東!我軍便可混水摸魚!”!~!

第309章 結下深仇第八百六十六章第331章 見風轉舵第482章 激烈爭奪第272章 逼近關中第八百四十八章第259章 戰前誓師第585章 金國求和第686章 望風而逃第676章 遼軍東來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767章 噩耗傳來第34章 亂刀分屍第八百六十六章第570章 如虎添翼第213章 大戰在即第八百零三章第683章 河東!河東!第77章 韓世忠第659章 忠奸自辨第102章 張九月第553章 全線反撲第615章 養寇第203章 徐衛前途第八百三十三章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34章 亂刀分屍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七百四十六章第732章 成都之行2第252章 爭相請戰第294章 新配方新火藥第四百二十章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八百八十章第八百六十一章第536章 陰雲再起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八百三十七章第54章 兩軍對陣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181章 耗子鑽風箱第186章 滑州事變第234章 討價還價第732章 成都之行2第752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323章 血債第238章 圖謀河東第470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486章 得意忘形第366章 民變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571章 摧枯拉朽第八百七十七章第265章 驚天動地第753章 太行奇兵第519章 韓軍反水第84章 橋不能燒第151章 一窩蛇鼠第206章 司儀行政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140章 小娘子第199章 大功告成第29章 執照到手 正式營業第254章 收復昭德第372章 決定退兵第52章 摸營第519章 韓軍反水第238章 圖謀河東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659章 忠奸自辨第160章 望眼欲穿第673章 徐衛功大第277章 紫金虎來了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八百四十四章第552章 東京第440章 韓嶽出頭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00章 難怪第七百四十二章第28章 閻王與小鬼第54章 兩軍對陣第192章 班師凱旋第570章 如虎添翼第388章 有本事使出來第67章 佈局第48章 戰果第150章 入夥第367章 坐堂問政第100章 難怪第326章 亮招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46章 出奇制勝第85章 箭雨第283章 過河!過河!過河!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42章 小螞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