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平夏鐵鷂子

徐良想起前些時候他和皇帝的一次談話,當時,趙諶對北伐失利耿耿於懷,因爲朝中一些大臣在折彥質兵敗之後,對現行策略產生了質疑。而皇帝又想證明自己是對的,但是怎麼證明?那就是豎一面旗幟。

而這面大旗非徐衛莫屬,從他帶領鄉兵出大名,在相州與金軍遭遇第一戰開始,紫金虎的戰功恐怕他自己也數不清了。正因爲如此,他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他就能證明堅持軍事鬥爭的路線是正確的。

只要把這人典型樹立起來,必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天下人對任用武臣,堅持抗戰的質疑。趙諶當時就說,要再次下詔,封徐衛郡王爵。

現在他又問起,徐六遂道:“前些時候官家不是說……”

“嗯?哦,是了,朕當日就已經說過,要冊封徐衛爲天水郡王。不過,上次封他,他拒絕了,此番要是再不奉詔又該如何?”趙諶問道。

徐六已經寫了信給徐九打招呼,正要說不用擔心時,心中一動,改口道:“陛下,臣這個堂弟打仗雖然勇猛,但爲人處世,尤其是在事君上,十分謹慎。若封他王爵,他一則擔心盈滿,二則也自認不配,不如賜他一些錢物,拔擢他麾下的戰將,如何?”

誰知,趙諶聽了這話,反倒堅決了:“不行,有功不賞,如何服衆?徐衛的功勞那都是實實在在,用心拼回來的。朕若不予殊賞,豈不寒了忠臣將士們的心?就此決定,冊封徐衛天水郡王,不許他再拒絕!朕就是要樹一個榜樣都人看,讓那些聒噪的人閉上嘴!”

徐六一聽,俯首道:“一切但憑陛下聖裁。”

建武九年五月,大宋皇帝趙諶在杭州行朝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接見了契丹使者耶律元術。趙官家詳細詢問了耶律大石遠走西域,借力當地契丹部族,接連征服西域多國,重續大遼國柞的經過。在耶律元術從頭到尾講述以後,趙官家神往不已,稱讚大石爲世之英雄,甚至以漢光武劉秀相比。

當然,僅僅是客套話,還不夠。不等遼使開口,趙諶主動提出,當年海上之盟,聯金攻遼是一個巨大的錯誤。而鑄成這個大錯的罪魁禍首,‘奸’侫童貫,已經伏誅。希望宋遼兩國,能摒棄前嫌,同心協力,再造家國。待鼎定天下,宋遼將再續兄弟之誼!

皇帝這個表態,算是給當年一樁舊事定了調。遼使雖然心知童貫不過是個背黑鍋的,反正人已經死了,死也對證。但大宋方面總算給自己找了一個臺階下,遂也就順水推舟,代表皇帝耶律大石宣佈,將與宋結盟,共圖復興。

之後,宰執大臣和遼使密集會晤,商討聯合圖夏攻金的具體事宜。最後,簽定了國書。

在遼使離開杭州時,趙諶贈與頗豐,委託使者給耶律大石帶去了珍貴而豐富的禮物,並再三囑咐耶律元術轉告耶律大石,“吾與汝主一家也,自此當以盟好爲念,生靈是愛。”

這句話,是當年宋仁宗對偷跑到東京的遼國太子,後來的遼道宗耶律洪基說過的。趙諶用這句話來作臨別贈語,可看出其對結盟契丹一事寄予厚望。

耶律元術在杭州受到熱情的接待,看到大宋方面如此有誠意,心中也是歡喜,當即表示,必然將南朝君王的意思,轉達給天志皇帝。

在遼使前往杭州途中,陝西就已經打起來了。熙河帥姚平仲,在徐衛命令下,率領熙河正軍、番兵、弓箭手數萬人進攻西涼府。者龍族都巡檢使彝生者龍也聽徐衛鈞旨,出吐蕃兵一萬一千人助戰。

西涼府,以前稱涼州,既後世甘肅武威,歷來都是兵強馬壯的所在。《三國演義》中,西涼鐵騎四出征伐,馬超還以之在潼關殺得曹‘操’割須棄袍。雖非真實,但也看出,世人對西‘門’這個地方的印象,總和剽悍,善戰等字眼相關。

在西夏統治時期,西涼也確實曾經兵強馬壯,但多年的征戰,對夏軍是一個極大的消耗和損失,尤其是近年發生的叛‘亂’和天災,使得西夏國勢一蹶不振。現在,它的主要軍事力量多集中在國都興慶府附近,一是平叛,二是防備西軍大舉進攻。至於西涼一府、甘肅瓜沙四州的河西走廊,實在是有心無力。

姚平仲進軍西涼府的途中,僅遇到兩次阻擊,而且只有一次規模稍大,約有數千騎。本來,夏軍的鐵騎也曾經是天下首屈一指的勁旅,但在姚平仲強兵硬弩,步騎協同作戰下,也只能敗退回府。

四月底,熙河軍就兵臨西涼城下了。在此,夏軍拿出了看家的本事,集合西涼守軍一萬八千馬步,又有從各處徵召的吐蕃羌兵兩萬餘,接近四萬人,與熙河軍對陣。姚平仲居然發現了多年不見的“平夏鐵鷂子”,它和“橫山步跋子”,是夏軍常規部隊中的兩大‘精’銳。論起來,‘女’真人的鐵浮屠,只能算是“鐵鷂子”的孫輩。

小太尉知道,只要打贏這一仗,西涼就不難下了。所以,他也拿出最強大的陣容,兩萬五千熙河正軍,紮在中路,番兵和弓箭手在左翼,彝生者龍的部隊在右翼。另有一支三千五百騎規模的馬軍,隨時準備突擊。

姚平仲是員悍將,他絕不肯讓對方搶戰先機,本來是打算先動手,哪知党項人比他更急,一照面,鐵鷂子就放出來了。熙河軍,是大宋昔日開邊的主力,什麼陣仗沒見過?鐵鷂子在他們看來並不稀奇。正是因爲熟悉,所以他知道鐵鷂子的厲害。那是人馬被重甲的移動堡壘,如果沒有密集的陣形,強大的遠程打擊,任何人都不可能擋得住重騎兵的衝擊。

所幸,這兩樣東西,熙河軍都有。

當鐵鷂子挾山崩地裂之勢衝撞過來時,熙河軍的強弩任意‘射’殺着目標。但鐵鷂子重騎兵人馬以鐵索相連,騎士雖死不墜,最終還是無可避免地撞了上來。而夏軍的步兵就跟隨在鐵鷂子的後頭,企圖一舉打‘亂’熙河軍的部署。

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644章 徐九又當爹第424章 鋼鐵雄師第171章 拿下滑州第702章 直撲燕雲?第349章 定戎大撤退第695章 夜襲宋營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384章 興師問罪第175章 老將出馬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七百四十五章第613章 蕙質蘭心第54章 兩軍對陣第357章 一樣文官兩種本色第545章 虎牢關第442章 遼國重現第243章 觀念問題第八百七十七章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七百八十七章第594章 聯絡西遼第248章 河東危急第204章 奔赴陝西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339章 左右爲難第161章 三路強援第642章 產馬基地第665章 兵臨杭州第86章 盾陣第13章 殺人就是這樣第798章 麟王回京第439章 鎮江來人第四百一十六章第318章 大鬧節堂第194章 媒婆上門第349章 定戎大撤退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七百四十一章第818章 三國演義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442章 遼國重現第139章 競爭第194章 媒婆上門第770章 徐九仗義第662章 峰迴路轉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139章 競爭第531章 滿朝歡騰第22章 驚動皇帝第675章 徐郡王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171章 拿下滑州第621章 王庶致仕第八百七十一章第826章 選秀第七百八十八章第712章 凱旋而歸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440章 韓嶽出頭第641 兀朮的哀嘆第514章 朱記關首戰第580章 攻克西城第596章 再見何書瑩第438章 吃酒第723章 新君出爐第243章 觀念問題第776章 凱旋而歸第456章 捨近求遠第798章 麟王回京第705章 割據川陝第66章 長輩第39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519章 韓軍反水第382章 樂極生悲第725章 弄走万俟卨第四百一十章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八百六十六章第85章 箭雨第391章 火燒麥田第54章 兩軍對陣第230章 煙消雲散第56章 論邊事第390章 同意進攻第702章 直撲燕雲?第561章 東進壺口第545章 虎牢關第八百三十六章第579章 裡應外合第84章 橋不能燒第542章 一個時代的降臨第547章 招安收降第145章 力挽狂瀾第156章 萬衆期待第465章 狐皮大氅第221章 小別勝新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