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插旗燕雲

整個十月,西夏餘震不止,陝西各地都有明顯震感。馬充便在這種情況下,代表“川陝宣撫處置司”和徐衛本到達延安府。延安在這次大地震受到的波及比較大,尤其是轄區西北部一些地區,居民屋房開裂,甚至有倒塌埋沒人畜的事情,徐洪兼任延安知府,已派官員前往勘察災情。

帶回來的消息證實,西夏的災情非常嚴重,甚至有党項羌越過邊界,進入延安北部。據此判斷,党項羌人所避的可能不僅僅是地震。

“馬參謀,請。”在經略安撫司裡,徐洪正在接待剛剛進城的馬擴。

後者落坐後,茶也來不及喝一口,直接道:“徐經略,長話短說。此番馬某奉太尉鈞旨而來延安,只爲一樁事。”

徐洪靜聽,馬擴看來確實是渴得厲害,終究端起茶杯喝了一氣,這才道:“太尉命令,趁蕭合達作亂,麟府路夏軍進難兩難之時,收復這一地區!”

徐洪聽了,並沒有說話,馬擴又已經問道:“現在蕭合達的情況如何?”

“據查,正攻西平府,守將出戰被他殺得大敗,另外,風傳西平府城池在地震塌壞。”徐洪答道。

馬擴意外道:“如此說來,那蕭合達還真有可能攻下西平府?”西平府距離夏都興慶府只一百多裡,如果拿下此地,蕭合達就可直接威脅西夏樞!

“不一定,環繞興慶府南部的順、靜、懷三州都駐強兵,蕭合達遠離夏州根據地,我認爲他遲早要敗回來。”徐洪說道。

“嗯,我也持這個看法。太尉已經命令劉光世,從保安北上,取洪龍二州。

蕭合達得此消息”必然回頭。你惡拿下麟府豐三州和晉寧軍,蕭合達便控制在我們手裡了!”馬擴這才道出〖真〗實意圖。

“那麟府路的夏軍,本是石銀二州戍卒,石銀一陷,麟府夏軍已經封閉城門通道”我擔心金軍可能也會作出反應,如果真要收復此地,那動作就要快!”徐洪分析道。

這正與馬擴不謀而合,他一擊掌道:“正該如此!依經略相公之見,這麟府路怎麼奪?”

徐洪一時無言,麟府豐三州,皆在黃河以西,那裡的地勢極其險要”折家能據府州數百年,跟党項人針鋒相對,除了依靠自身刻悍勇武之外,地利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現在覆軍據此險地,如果強攻,就算能拿下來,恐怕一來耗時費日,二來代價也大。一念至此”他道:“我認爲,能智取,就不要用強。”

“嗯,以我度之,麟府豐三地”從前是楊、折、王三家世鎮,這三家都是西北干城,雖時過境遷”但餘澤仍在。女真人得此地,倒行逆施,以致民怨沸騰。夏軍方纔入駐,根基不穩,如果有可能,我們儘量招撫其衆。不到萬得不已,不動刀兵。不過”作最壞的打算也是必要的,太尉讓我給你帶來了火器,以備不時之需!”馬擴道。

“嗯,女真人陷麟府路以後”遷移了不少該地人民到延安府。這裡頭,不乏王、楊、折三家後人,或者能用得上。”徐洪建議道。

聽他說起這個,馬擴忽地一笑,對外頭喊道:“讓楊榮進來。”

不一陣,只見兩名戰將入內。其一個極其壯實,約莫三十上下年紀,身長竟有八尺,膀寬腰細,十分威猛。尤其一雙吊角眼,兇相畢露。進來之後,對馬擴和徐洪分別一禮。

“徐經略,他姓楊名榮,乃麟州楊家後人,楊廣一系,現任鎮戎知軍。太尉知他身份,特徵召前來嘟延,聽你節制。”馬擴介紹道。

徐洪聽了這話,上下打量楊榮,見他既是楊家後人,名將嗣,遂高看一眼,道:“既是忠烈之後,可坐下說話。”

“這是秦鳳帥司統制官李成衛,大帥應該認識吧?”馬擴笑道。李成衛是党項人,當年潼關送別時,折可求親自挑選了幾名馬軍驍勇,派到徐衛麾下聽用,使得紫金虎的馬軍進展神速,這其,李成衛功不可沒。

楊榮落座之後,聽徐洪問道:“楊家乃麟州土豪,曾自立刺史,據麟州多年。你祖上楊太尉抗遼有功,絕食而亡,爲世人所欽佩,後繼延昭廣等,都是一時名將。你在麟州還有親屬麼?”

“回大帥,楊家在麟州分枝極多,論起來都有親緣。卑職幼時便在麟州長大,家行八,麟州人呼我楊八,後來爲求出身,投了涇原軍。”楊榮道。

徐洪連連點頭,鄭重道:“此去招撫麟府,必有你用武之地,好生效力。”楊榮應下。

當日,徐洪召集嘟延諸將,議定出兵。不久,他親率馬步軍一萬三千餘人,只帶一月口糧,從延安出發,入綏德,又徵召五千精兵,壓往晉寧軍。

晉寧軍即後世陝西佳縣,前不久,此地的羌人作亂,劫掠邊境,被徐洪擊潰。如今,見廊延大軍捲土重來,唯恐遭到殺戮,紛紛逃竄。跟綏德相鄰的幾個軍寨,都只駐有數百士卒,難以抵抗廊延軍廣傘都投降。徐洪不費一兵一卒,直抵晉寧城下。

晉寧軍被黃河一分爲二,其軍城在黃河以西,地勢極爲險要。徐洪兵臨城下,派人向城上喊話,招其歸順。當時,晉寧城有夏軍四千多人,完全具備防守的實力。但城物資不足,他們從石州銀州過來,本意是爲了響應女真人的號召,牽制西軍,所以儲備不足,因爲蕭合達作亂,佔據了石銀二州,他們的父母妻都陷於賊手,又得不到補充,可謂人無固志,身處絕境。

再加上徐洪又許諾善待,只要歸順,武官員都保留原來的官銜。晉寧守將一商議,遂開城投降,讓*延軍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晉寧重鎮。

晉寧一下,徐洪驅使投降夏軍爲前鋒,北上直撲麟州。楊榮在此時發揮巨大作用”他本是党項人,帶着這數千党項降軍爲先,一見楊八帶着部隊打回來,受盡女真人盤錄壓榨的麟州羌人紛紛起事,當楊八率部直抵麟州故城時,不期而至的羌人數以萬計!麟州夏將見宋軍人多勢衆,約定條件後,也開城歸順。

十月底,嘟延軍兵臨府州,折郡王的家鄉。

折家鎮守府州,可以追溯到唐初,“內屏〖〗國,外攘狄夷”幾百年的經營,使得府州全民皆兵。早在廊延軍進入麟州招撫時,府州的党項羌就已經收到消息,蠢蠢欲動。他們懷念折家,痛恨女真人和他們的党項同胞。因此,廊延軍還沒到,府州就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忠於折家的党項人紛紛舉義,佔據城堡軍寨”驅逐夏軍。

之所說“忠於折家”是因爲折家鎮守府州,得到了朝廷的特許。其官職世襲罔替,並且在治所內自行練兵,自行徵稅”可以說是一個**的小邦。

徐洪派折家舊將李成衛出面,聯絡各方義士,共同向府州城集結。當來到城下時”頭一次到府州的徐洪和馬擴,終於見識到了什麼叫作“險要”,。

徐洪和馬擴,兩個都是武人,天南海北轉戰多處,什麼險要沒見過?可當他們仰視府州城時,都不免心驚!

那城池建立在山上,它的南面是懸崖峭壁”之下就是滔滔黃河!東面和西面,被甘泉溝和馬家溝相夾;北部依山勢一脈相承!說它是城池”可能不準確,因爲它完全就走出于軍事目的興建的城堡!

昔年”李元昊在叛徒的帶領下,率十萬大軍,沿黃河而下進攻府州。當時,折家的領袖是折繼閱,折郡王的曾祖父。當時折繼閱手裡有多少兵馬?軍民一起算,千人!千軍民,面對十萬大軍,何其懸殊?

但折繼閃就是憑藉這千軍民,血戰七日,愣是讓十萬西夏大軍鎩羽而歸。除了折家忠勇之外,這座險要無比的城堡也是取勝的關鍵!

不單在宋代,府州古城在後來歷代征戰,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也因爲黃河的阻攔和古城的險峻,而放棄了佔領府谷縣的想法。一直到徐衛生活的那個時代,府州古城依然雄視黃河,成爲華古堡之精華象徵!

面對如此要塞,徐洪和馬擴都意識到,想兵不血刃地奪取府州,可能有難度。後果不其然,當宋軍使者前去傳話,勸夏軍投降時,遭到了嚴辭拒絕。駐守城堡的夏軍其實不滿三千,跟城下數萬人馬相比,懸殊比當年折繼閱鎮守時還大。但這座無比險要的城堡給了他們信心!這裡曾經是夏軍可望而不及的地方。

夏軍不肯降,怎麼辦?馬擴要打,徐洪要困。馬擴代表的是宣撫處置司,代表的是徐衛,儘管徐洪已經是節度使,但按制度,他卻要受馬充的節制。兩個人的爭論,以馬擴的妥協而告終。馬擴雖然高傲,但他必須想着另外一點,徐洪,是徐太尉的堂兄。自己跟徐太尉雖然多年的交情,但人家這是自家兄弟。

徐洪留下數千兵,帶領着起義的党項人圍困府州城堡,斷絕其水源,隔阻其交通,打算把夏軍渴死在城裡。而且,這馬上入冬了,沒有炭火,夏軍不渴死,也得凍死。隨後,他率領主力,和千投降的夏軍,撲往了豐州。

豐州,在後世府谷縣的西北,曾經是大宋最北端的橋頭堡。麟府路是大宋插入西夏的一柄尖刀,豐州就是刀尖!麟府豐,三州三鎮,世襲軍職,豐州就是王家的地盤。但王家很早就衰落了,李元昊當年征戰麟府,接連在麟州和府州吃癟,最後把氣全撤在了豐州身上,攻破了城池,殺死了包括知州王餘慶在內的大宋武官員。後來宋軍收復豐州,卻沒有再啓用王家後人。

蕭合達叛亂以後,豐州的日最難過,它跟燕雲十州交界,遠離石銀二州。再加上豐州地勢狹窄,沒有任何補充,晉寧軍和麟州投降,府州被圍,它就處於絕境之。但讓人意外的是,豐州夏軍也拒絕了宋軍的招降。

這一回,徐洪和馬擴沒有異議,打!

就在徐洪馬擴進攻豐州,圍困府州之際,環慶帥劉光世也率軍北上,進攻洪龍二州。洪州和龍州,大概位於後世陝西靖邊一帶。都靠近邊界,昔日西軍已經攻佔了這些地方,党項人趁宋金交兵,逐步奪回。

劉光世這回憋着一口氣,非要打幾個溧亮仗。環慶帥司在曲端掌帥印時,曾經短暫地輝煌過,最多時擁兵五萬以上。後來幾經變故,環慶變成了陝西諸路里力量最弱的一路。以至於西軍大舉反攻,都沒環慶軍什麼事。各路大帥紛紛建節,甚至徐衛的部下楊彥都拜節度使,可卻沒劉光世的份,這讓他深感不忿。正在此時,徐衛給了他機會,他焉能不緊緊抓住?

所以,軍令一下,劉光世就積極調兵遣將,張家兄弟、劉錡、李彥仙,都在徵百之列,發馬步軍三萬,直取洪州,這幾乎是環慶軍的家底!

不過,劉光世很幸運,因爲擺在他面前的是兩顆軟柿。蕭合達一叛亂,洪州和龍州的駐軍就趕緊勤王保駕去了,防備空虛。因此,當環慶軍到達洪州時,守軍只能緊閉城門,甚至求援無路,蕭合達正攻西平府呢。

轉眼,到十一月,徐衛在興元府不斷收到好消息。晉寧軍和麟州已經順利收復,且不費兵卒,府州也已經被圍困,豐州正在強攻之。至於環慶軍方面,劉光世輕取洪州,目下正打龍州。西軍在西夏的防線上撕開多處,甚至就快將旗插在女真人的家門口。那裡可是燕雲十州,從大宋立國以來,誰不想奪回這戰略要地?宋太祖趙匡胤當年甚至打算設立專款,通過一代又一代的積蓄,最後拿出一今天價去贖回十州的土地;宋太宗趙光義,也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北伐,最後卻以失敗收場。現在,我徐衛就要插一支旗到燕雲!!~!

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456章 捨近求遠第428章 矢志復仇第550章 竟收奇效第535章 百花齊放第539章 收復全陝第251章 楊彥疑兵第763章 決戰前夕第549章 騎兵奔襲第651章 政變苗頭第八百三十一章第768章 絕路第712章 凱旋而歸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227章 還以顏色第637章 翻手爲雲第87章 霹靂炮第422章 漫天箭雨第113章 擴編第728章 將二代第七百四十五章第664章 迫退千軍第491章 徐原禍事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100章 難怪第317章 無事獻殷勤第七百五十一章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14章 勇氣不是靠嘴說的第778章 無限榮耀第820章 邊境大逃亡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455章 激戰江北第323章 血債第八百三十三章第752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269章 堅如磐石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八百七十一章第311章 不聽徐九言第122章 冠禮第126章 闖宮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446章 偶遇佳人第593章 徐太尉第546章 出奇制勝第628章 理財好手第184章 壯志雄心第675章 徐郡王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800章 徐折並稱第64章 官油子第37章 已婚少婦與黃花閨女第754章 心驚肉跳第565章 鬥智鬥勇第234章 討價還價第579章 裡應外合第481章 八牛弩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798章 麟王回京第498章 政變(上)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33章 一刀三貫錢第140章 小娘子宋遼威武第150章 入夥第249章 活見鬼了第19章 一門三將第779章 意在兩河第573章 革新戰法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46章 死戰第八百六十五章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579章 裡應外合第184章 壯志雄心第426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728章 將二代第591章 全境收復第121章 大捷第八百七十章第191章 國士無雙第13章 殺人就是這樣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87章 霹靂炮第196章 託媒說親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825章 梨渦美人第825章 梨渦美人第345章 東京來人第648章 万俟卨的掣肘第442章 遼國重現第八百六十五章第381章 意外之喜第58章 報捷第358章 黃雀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