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理財好手

見王次翁拒不接受,又拿賦閒相威脅,徐衛假沒再逼迫他。但王次翁心裡明白,如今徐衛上臺,手握川陝權柄,恐怕也容不下他。就在“,川陝宣撫處置司”遷往興元之際,他主動交出了辭呈。但他卻不是交給徐衛,而是直接報到了杭州行朝,企圖藉此告徐衛一狀。

在還沒有得到朝廷批覆的情況下,他就滯留在綿州,拒絕到興元府署理公事。徐衛就勢發佈命令,解除其宣撫處置司“參謀軍事”,的差遣。至於張浚,紫金虎顧念着他昔年的舊情,沒有爲難他。但在興元府,徐衛找了長談了一次,希望他能作好自己分內的事。張浚此時也表示自己先前確實有錯,今後一定克守本分云云。

在拿王次翁開了刀之後,徐衛沒有再對宣撫處置司的其他四川官員作出變動。一來,新官上任,許多眼睛都盯着。如果動作搞得太大,難免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二來,作爲陝西的後方,四川需要穩定。

但是鑑於本司的佐官,大多都是徐處仁作四川宣撫使的舊班底,爲了有效地控制四川政局,徐衛有意安插自己的人馬進入。王次翁被罷,徐衛就以自己的心腹馬擴爲“川陝宣撫處置司參謀軍事”,。

這個時候,徐衛也考慮既然自己作了川陝最高長官,還兼着秦鳳路經略安撫使和兵馬都總管有些不合適,打算辭去這個差遣,讓吳階接任。但轉念一想,自己雖說是長官,但畢竟沒有扶正,這說明杭州方面還有疑慮。

另外,川陝宣撫處置司畢竟是個臨時,或者說戰時的〖中〗央派出機構”以後萬一罷去也未可知。雖說在西軍將帥裡很多都是自己的兄弟,部下,但握着一路兵權總歸穩當些,遂作罷。

宣撫處置司遷到興元后,徐衛把家也搬到了這裡。不難看出,紫金虎急欲一展手腕,加強自己對四川的控制。眼下,四川在休養生息,陝西在恢復重建,大的矛盾沒有,一切都以發展爲主軸。

到興元后,徐衛想起了王庶給他推薦的趙開,於是張慶好生調查了這一下這個人。趙開”普州安居人,也就是後世的四川遂寧安居區,也就是說趙開是四川本地人,這跟張浚是一樣的。

這個人在宋哲宗元符年間就中了進士,在〖中〗央作過小官,也在地方上任過知縣,後來回到家鄉四川作“成都府路轉運判官”,。四川在宋代雖然叫得很普遍,但它並不是一個嚴格的行政區劃”而是指“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合稱“四大川路”簡稱“四川”。

在“,成都府路轉運判官”任上,趙開政績斐然,後又出任“都提舉茶馬司”,”專門負責四川邊境地區和少數民族“以茶易馬”,的貿易。有“,一鞋步而能運百貨”的美譽。

徐衛瞭解了他的履歷史後,十分欣賞。從前,劉子羽就比較善於理財”因此任他爲陝西轉運使,這個趙開看起來,比劉子羽有過之而無不及。徐衛隨後下令,徵召趙開至興元府備諮詢。

九月,徐衛又添一樁喜事。他的侍妾祝季蘭證實懷有身孕”這一來不得了,正室張九月悉心照顧就不用了,急於讓徐衛添丁的徐王氏則是隔三差五就往弟弟家跑。也不知道她是什麼眼神,祝季蘭肚子還沒有挺起來”她就認定是懷的兒子。徐衛雖然知道沒什麼科學依據,但還是很開心。

這一日”徐衛剛剛接待了西夏使者。李仁孝派人來質問,爲什麼熙河軍進攻仁多泉城,又吞併了桑濟城,還收了數萬帳吐蕃羌。徐衛強硬地答覆,說彝生者龍屢犯邊境,濟桑城主又窩藏其人,自然要施以懲戒。反過來,他又質問党項使者,爲何陳兵邊境?對方卻只能支吾地回答說,因爲大金賜地,增兵衛戍是常理云云。他遂讓使者轉告夏王,麟、府、豐三州,晉寧一軍,原是大宋領土,現在你們既然佔了,我別的不多說,只一條。折氏世居府州,其祖宗墳塋都在,希望你們善加看護。

徐家的祖墳被僞韓扒了,徐彰爲此憂憤而死,徐衛跟折仲古私交甚厚,而折家又跟党項人仇恨極深,他可不希望折家祖墳再被扒。西夏使者表示答應。

送走了西夏使者,徐衛剛喝口茶,便有佐吏進來報道:“宣撫相公,趙開趙提舉已徑等候多時了。”

“哦?快,請他進來。”,徐衛合上杯蓋,朗聲說道。

不一陣,只見一位官員快步入內。看到他,徐衛有些意外,因爲許多人都說趙開“極善理財,能力很強,徐衛想象中,這種人應該年富力強纔是。哪知進來這位官人,約莫已經六十左右了,鬢角已有白髮,背也不那麼直。而且徐衛在他臉上也沒看出來有大才者應具備的奇容異貌,倒是個神態慈祥,舉行有禮的老者。

“下官趙開,見過樞密相公。”那官人施禮道。川陝兩地的文武官員,對徐衛的稱呼比較混亂。跟他親近的武官,多以“太尉”,相稱,因爲這是最高軍階:宣撫處置司的幕僚,按習慣稱“宣撫相公”;跟他不熟悉的外地官員,則多以最高銜“樞密相公”,相稱:陝西一些官員,又有稱“制置相公”者。

“嗯,坐下說。”徐衛平視對方道。

趙開謝過,落座,徐衛讓他給他奉上茶水,隨口道:“久聞你名,早就想見見,只是一直事務繁忙不得空。最近你司情況如何?”,趙開剛端起茶杯,聽了這話又趕緊放下,答道:“此前,下官剛剛自吐蕃人處易得馬匹三千,已發往荊湖。”,“嗯?”徐衛面露疑色。我在陝西卯足了勁到處求馬,你這一買就是三千匹,怎地還送往荊湖?

趙開見狀,會意,馬上解釋道:“樞密相公,是這樣的。往常,川陝兩地茶馬互市,我方以茶易諸羌之馬匹,所得俱送東京,再分撥各地。自矢上南巡後,所得之馬便聽朝廷命令,直接送往各地。荊湖戰事霧要,因此近來所得之馬,俱付神武后軍。”

徐衛這才明白,四川買馬並非只爲本地,而是要供應全國。

“那光是你一司,一年能買多少馬?”,徐衛又問。

“茶稅每年可收兩百萬緡,買馬六七千左右。”趙開如實答道。

如果是旁人,聽到這個數字肯定驚呼,一年就能買六七千匹馬,那宋軍應該不缺騎兵纔是。其實,買來的馬並非都可充作戰馬,一些驁馬只能充作役用。此外,他一地買馬,供應全國,這個數字就微不足道了。

“如此說來,這茶馬互市倒是大大有利,既收了茶稅”又購入了馬匹。”徐衛說道。

本來以爲趙開會順着他說,不料,趙開卻道:“實情並非如此。”

“本帥最喜聽實話,

”徐衛道。

“置司榷茶,雖購得一些馬匹”然而弊端也明顯。從前茶葉未專買專賣,聽由商人自行收售,買賣還算公平。但自從置了茶馬司,收歸官營。邊境上大小官員爲飽私囊,一面將茶葉壓價收上來,再以高價販去另處,比如西夏。”

剛說到這兒,徐衛一提手:“慢,茶是戰略物資,而陝西與黨項人互市,並無一匹馬輸入,怎地……”,“正是因爲如此”党項人需要茶葉,又不願輸出戰馬”所以願出高價。有人看重此利,便將茶葉販往西夏。”趙開如實道。

徐衛越發不明白:“那茶馬司是有任務的,茶葉輸去了西夏,拿什麼去換馬?”

“不法官員往往發給羌人“兌券”上面註明欠了多少茶葉,先把馬拿過來,然後讓他們等來年。到了來年,只給兌換一半,又給空券,再等來年。羌人一日不可無茶,見此情形,多心生怨恨。前些日子,邊界上動亂,便是因此而起。”

徐衛將茶杯一頓,不由得怒上心頭。原來調兩千兵去彈壓民變,就是爲了這個。正惱怒時,心中一動,問道:“趙提舉,你可是茶馬司的主官,你起……”,難道他是在檢舉自己?

趙開一拱手:“下官上任不久,已發現本司弊端重重,積重難返。早就想稟報宣撫處置司,但王宣撫半引退,其他長官又作不得主。今日見樞密相公,方纔直言相告,請相公裁奪。”

徐衛也是剛上任,對這些事務本不熟悉,也不願裝懂,遂請教道:“那依你之見,該當如何?”,“也簡單,茶馬司獨立於外,難以監管。下字建議,最好是罷茶馬司,仍由轉運司買馬。如果不行,也要併入轉運司,由轉運使兼管。”趙開道。

徐衛不禁對他好感陡生,這人自己身爲茶馬司的主管,能不護短,揭自家弊端,難能可貴,怪不得王庶如此推崇。

但話說出來,只此一件不能證明多少。徐衛又跟他閒聊一陣,便將話題扯到四川賦稅上來。說自己總兵陝西,累次征戰,四川方面雖然竭力支持,但有時也出現拖欠的情況,所以現在打算加賦。

趙開聽了這話,竟慌得站了起來,連連擺手道:“四川民力已盡,分文不可加!”

“那有什麼辦法?二十萬西軍屯在那裡,每月所耗甚巨,我們又沒有〖中〗央財政的支持,問誰要錢?”徐衛正色道。

趙開緩緩落坐,若有所思,良久,嚴肅道:“樞密相公,倘若要開源,不應該在百姓身上打主尊,當先自茶稅始。”

“我聽着呢。”徐衛道。

“不法官員勾結商人,把本該克茶稅的茶葉扣下,販往西夏,卻按緣邊榷場的規定來課稅。非但謀了暴利,更省下了鉅額稅款。只要清查此事,使茶貿迴歸正途,賦稅自然增加。”趙開說道。

“只此一項,恐怕也難足敷用。”徐衛顯得漫不經心。

趙開更急,洪聲道:“除茶以外,鹽和酒也可下些功夫。只要想辦法,不必增加百姓負擔,也可增加財政收入。”

徐衛這才笑道:“那我就洗耳恭聽了。”

這次接見趙開,被徐衛自己認爲是一大收穫,王庶極力推崇果然沒錯。趙開所陳之法,只在“茶、鹽、酒”三件東西上,並不增加農民負擔,而預期估計,若施行開來,可使四川財政收入大增。

徐衛很快就越級提拔其人,任命趙開爲“四川都轉運使”,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的四個轉運使都歸他管轄。對於罷茶馬司的建議,徐衛沒有采納,因爲戰馬是宋軍急需的,有專門機構辦理還是有諸多好處。只是將茶馬司也劃歸轉運司管轄,受到監察。

此後,便以成都府路爲試點,推行趙開的新財政法。趙開受徐衛知遇之恩,自然竭力圖報,一接到任命,就風風火火趕回成都推行。

在徐衛緊鑼密鼓,恢復和發展川陝之際,襄漢戰場卻局勢詭異。兀朮對襄陽圍而不攻,又派出精兵進駐到離東京不遠的穎昌府,意圖吸引宋軍主力出來跟他展開會戰,進而一舉擊潰。

事情的發展,卻並未如他所願。據完顏亮報告,集結在淮西壽州地區的宋羊一直沒動,自己幾次派兵越界騷擾刺激,對方毫無反應。

這讓兀很納悶,淮西宋軍到底是幹什麼的?而與此同時,趁金軍停止進攻,韓世忠在襄陽城裡發動軍民,修復城防,讓兀朮急怒交加。正當他動搖之時,宋軍就來的。但來的不是折家的神武前軍,而是何灌統率的神武后軍。

何灌在荊門等得幾乎快發狂,最遲八月初的約定,等到現在折郡王還沒有消息。而襄陽城被圍定,內外聯絡斷絕,也不知道具體情況如何。他實在等不下去,遂一面向朝廷告了一狀,一面命令岳飛進攻隨州作掣肘,自己率神武后軍的主力沿漢水而上,進攻襄陽之金軍。

岳飛此前被兀朮集中精銳部隊擊敗,深以爲恥,因此出發之前曉諭將士,此去務必奪回隨州!八月底,岳飛軍進入隨州,兩戰兩捷,斬級數百,一路挺進到了州城十里外。守城金將視岳飛爲手下敗將,領精兵出城接戰。兩軍對壘,嶽鵬舉使部將王貴從中路主攻,徐慶和李道在兩旁策應,他自己和兒子岳雲各率精騎把住陣腳。!~!

第99章 金腰帶第163章 勝利在望第369章 謀劃襲擊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63章 來了第八百八十三章第725章 弄走万俟卨第222章 捅月亮第438章 吃酒第八百七十一章第153章 虛虛實實第309章 結下深仇第145章 力挽狂瀾第八百四十五章第237章 一招臭棋第387章 故人來訪第549章 騎兵奔襲第673章 徐衛功大第70章 陰招第496章 湖上密謀第471章 哀兵必勝第453章 總管諸軍第350章 授予全權第620章 留子爲質第125章 契丹人第679章 劃分地盤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658章 生死關頭第826章 選秀第729章 三路伐夏第328章 動粗第317章 無事獻殷勤第500章 政變(下)第427章 手足之情第127章 攪局第186章 滑州事變第516章 強力反擊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八百四十章第557章 雄心勃勃第八百七十章第88章 漢奸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439章 鎮江來人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253章 約期會戰第161章 三路強援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548章 局勢逆轉第202章 蠶食河北第214章 鐵浮屠第662章 峰迴路轉第584章 秦檜來拜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122章 冠禮第546章 出奇制勝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213章 大戰在即第206章 司儀行政第238章 圖謀河東第27章 黃知縣有請第770章 徐九仗義第765章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第85章 箭雨第497章 陰雲密佈第696章 炮彈橫飛第559章 十三萬步騎!反攻!第816章 真會來事第127章 攪局第八百三十六章第196章 託媒說親第八百七十七章第125章 契丹人第685章 勢如破竹宋遼威武第789章 風雲再起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第301章 接手三州第38章 兵精糧足錢管夠第八百七十六章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740章 三年後第824章 也別惹我第302章 粘罕第541章 徐大病危第739章 謀而後動第348章 衆望所歸第659章 忠奸自辨第597章 九月心結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736章 怎麼回事第25章 酒後好辦事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17章 別高興得太早第679章 劃分地盤第541章 徐大病危第175章 老將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