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擁兵自重

“顧慮党項人?”吳玠有些不明白,皺眉問道。

“當然,大石也沒指明党項。只說自己雖然矢志恢復,欲重回燕雲救護君父,但恐路途遙遠,糧草難以賙濟。他上次發鐵騎七萬東征復國,就是因爲距離太遠,走到半路牛馬病死大半,無奈勒兵返回。”馬擴回答道。

徐衛聽出些意思來,沉吟道:“據說大石和党項人一直保持密切聯繫,他若東征復國,必然要有西夏支持才行。否則,戰線太長,沒見到金軍自己就糧盡了。這麼說起來,他確實在顧慮党項。”

“卑職向他說明,言我方也在積極爭取西夏,以求三方聯合對金。但看得出來,大石對此不太樂觀,他認爲党項人是女真人藩屬,不太可能反叛。”

徐衛想起一件事情來,上次蕭朵魯不來陝西,提到了大石的東征,說是由他父親親自統率七萬鐵騎,從“虎思翰耳朵”出發。這就怪了,戰線太長,補給困難,這是每一個兵家最頭疼的事。以大石的雄才,他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爲什麼非要在萬里之外的都城出發?

馬擴很快給出瞭解釋:“蓋因大石之兵力部署和錢糧之地,皆在西域。其東部與金隔着茫茫沙漠,金人幾次往攻,都是同樣的下場,糧盡而返。所以,如果沒有西夏支持,遼軍想要順利抵達金境就相當困難,更遑論作戰?”

“那他最後的態度到底是怎樣?”吳玠有些不耐。

“大石在抗金上,態度明確,不願意不計前嫌與我方聯合。但具體行動,就還要從長計議。他表示,契丹也會積極爭取党項人的合作,並建議,無論宋遼,今後若有對金行動,都照會對方。若時機成熟,不排除合力攻金。”馬擴道。

這話一出口,堂中大多官員不免失望。說來說去,還是畫餅充飢。時機成熟?什麼時候纔算成熟?就算真到了那時候,兩國相隔八千里,我有那功夫來通知你麼?這協調起來真是相當困難。

“卑職臨走時,大石贈送金銀,又選十六匹汗血寶馬相贈。只是一路回來,馬匹多有病死,如今只剩下七匹。”

衆官不禁一陣惋惜,在他們看來馬擴此次出使最大收穫,恐怕就是那些汗血寶馬了。哪知十六匹死得只剩下七匹,太可惜了。

徐衛並沒有失望的模樣,嘉獎道:“你往返一萬餘里,聯絡契丹,勞苦功高本帥一定要上奏朝廷,替你請功隨行官員將士,功勞簿上,也寫一筆”

馬擴起身謝過,說話已畢,衆官自回各自崗位。徐衛本來也準備到自己的辦公堂,把這件事情捋一捋,但發現馬擴坐着沒動,猜測他可能還有事情要說,遂也留了下來。片刻之後,衆官散盡,馬擴不等徐衛過問,主動道:“相公,卑職此次回來,途經夏國,發現異常情況”

徐衛目光閃動:“哦?”

“此前,卑職曾經數次出使,夏主還曾經親自接見。但此番,沿途並無夏國任何官員迎送,便是卑職主動提出,想見夏國重臣王樞,對方也婉拒。因此,卑職猜測,党項人態度變化”馬擴沉聲道。

徐衛一時無言,他的手指在案桌上輕輕敲擊着,眼神逐漸陰鷙。聯想到最近有女真人在陝北邊境上的舉動,他有理由相信,女真人又在搞什麼動作。金國想幹什麼?想奪回陝西麼?

思前想後,不得要領,紫金虎點頭道:“我知道了,你一路辛苦,先去歇息吧。”

馬擴猜測得沒錯,党項人的態度確實有變化。張通古出使西夏,向夏主李仁孝許以割地,要党項人牽制陝西。可李仁孝認爲女真人這又是在空口許諾,不足採信,於是對張通古不冷不熱。

張見狀,知道夏主是不見兔子不撒鷹,遂更進一步提出。大金國可以把河東與西夏接壤的,黃河以西的豐州、府州、麟州三處賜給西夏。而西夏要作的,就是斷絕與陝西聯繫,並在將來必要的時候,出兵牽制西軍。

這一回,党項人頗有些心動。因爲女真人是頭一回如此“真誠”地要割土地城池。那麟府豐三州,從前屬於大宋的“麟府路”,設有“麟府路兵馬司”。這三州,對於西夏來說,有特殊意義。這幾州東瀕黃河,西臨草原大漠,南瞰黃河以西諸州,地理位置重要就不說了。而且是党項人聚居地,更兼,府州折家,麟州楊家,豐州王家,都是世代忠於宋廷,積極抵抗遼夏的地方豪強。党項人作夢都想把這地方夷平以泄心頭之恨

可心動歸心動,李仁孝不得不顧忌到現實。眼下,西夏和陝西在邊境上重開榷場,商貿往來頻繁,且呈連年上漲的趨勢。女真人根本不懂什麼叫作商貿,就斷然要求夏國和陝西斷絕聯繫。如果這麼作了,對西夏還是有一定的影響。

而重要的一點,李仁孝不得不考慮徐衛的反應。現在的西軍,挾大敗女真之威,士氣正旺,可以說處於最強大的時期。徐衛作爲這支軍隊的領袖,手握大權,據說陝西的事他自己就可以作主,甚至不用問朝廷。如果這時候西夏與大金國重歸於國,接受三州賜地,並與陝西斷交,這勢必要激怒徐衛,他會作出什麼反應,不得而知。

而且,從西夏的立場來說。它知道自己地盤最小,實力相對較弱,所以它最希望的,就是遊走於宋金遼之間,左右逢源。不願意和任何一方勢同水火。甚至於,党項人最願意看到的,就是各方實力保持平衡。

它與大宋有多年的領土爭端,並爆發了多次大規模戰爭,當然不願意看到南朝強大。但反過來說,它也不希望看到女真人掃滅趙宋,獨霸天下。因爲那樣的話,下一個就是它這是隻要有智商的人都能想到的

看看現在,女真人拉攏它,許以割地;漢人也來示好,又是開邊貿,又是時不時的遣使送禮,十分殷勤;就連遠在西域的耶律大石也保持和西夏的聯繫,雙方來往不斷。

有史以來,党項人從來沒有這般感覺良好過,好像普天之下都有求於它現在,女真人要求它只跟自己好,這就等於要求它自決於其他兩方,這不是李仁孝所願意的。

在與朝中大臣密集商議之後,李仁孝再次接見了張通古。向他表示,西夏是大金的藩屬,這是有定論的,我們一定會恪守臣節,決不會助宋。但也請求大金皇帝陛下考慮到我們的實際情況,我們需要和陝西保持經濟上的往來,當然不會涉及政治軍事。

張通古把李仁孝的話一琢磨,得出一個結論。党項人又要三州土地,又不願意跟陝西決裂,簡直是既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

張通古的脾氣,在江南就已經出了名。他當場就對李仁孝惡語相向,怎麼着?你們党項人想騎牆是怎地?想八面玲瓏啊?你要搞清楚,大金國是你的宗主,我讓你幹什麼你就得幹什麼投機取巧,你小心雞飛蛋打

李仁孝面子掛不住,可到底還是忌憚女真,強忍着沒有發作。張通古拂袖而去,第二天就啓程回國,到燕山府,將事情原原本本地報告給完顏宗乾和完顏宗弼。

這兩兄弟既恨西夏騎牆,又不得不正視現實。權衡再三,金國決定忍下這口鳥氣。此前宋金和談,金國要宋稱臣,許還江淮和河南,結果趙諶不幹,最後只還了淮西一路。這一回女真人又是這種把戲,党項人既然不願意徹底斷絕和陝西的聯繫,那麟、府、豐三州是別想了,只把長城以外的豐州賞賜。其實賜地給西夏,党項人應該說還是有那麼一丁點感謝的,偏生連同賜地詔書一起入夏的,還是完顏宗幹措辭嚴厲的書信,警告党項人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站錯了隊。結果,李仁孝非常不以爲意。

不久,完顏宗幹病重,他上奏金帝完顏亶,要求讓弟弟完顏宗弼代理宰相權。面對兩個強有力的叔父,完顏亶能說什麼?只得讓宗弼以都元帥兼理左相。宗幹之疾越發沉重,完顏亶數次前往探視,結果沒到冬月,宗幹一命嗚呼。他一死,完顏宗弼進太保,領三省,更兼都元帥,金國的軍政大權,都集中到此人手裡。

宗弼對他的庶出長兄是敬重的,但政見上卻也有不同之處。比如前不久,他主張集合女真渤海精銳,再從西部戰線上抽調兵力,發動旨在奪取襄漢的戰役,宗幹就沒有同意。現在宗幹一死,他大權獨攬,就又開始琢磨這件事情。

爲了吸取以前的教訓,宗弼這回十分謹慎。他召集文武官員,通盤考慮推演,把一切的可能都算進去。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要想奪取襄漢,就不能讓徐衛參合進來。徐虎兒現在不光背靠巴蜀,佔有整個陝西,甚至還竊據河南府,只要一出虎牢關,就踏入中原了。上次攻襄漢失敗,就是因爲他一度逼近東京。

要把這頭猛虎困在關中,也不是件易事。金國文武重臣們幾經商議,還是認爲,得依靠党項人。只要西夏肯出力,徐衛自顧不暇,哪能管得了中原?但問題是,党項人絲毫不掩飾自己騎牆的慾望,它怎麼可能出兵?

宗弼的謀主,皇帝的老師,韓昉此時提出。党項小國,它的生存方法就是投機取巧,只要給足它甜頭,它會幹的。他建議,把麟府豐三州全部賜給西夏,甚至還可以把晉寧軍在黃河以西的地區也一併算上。而且,再給夏主以豐厚的許諾,只要他肯出兵牽制徐衛,事後,還可以把麟府豐三州附近的火山軍和保德軍兩處都賞賜。

如此重利,不信李仁孝不動心

宗弼有些猶豫,這一地區是西夏進攻河東的障礙,如果盡入其手,這對大金國來說,是一個潛在威脅。但轉念一想,巴掌大的小國,它能怎麼地?遂將心一橫,將牙一咬,照準

徐衛這個問題就算暫時解決,剩下來的,就是如何擊敗荊湖何灌和江西的折彥質。從此前的戰例可以看出,一旦金軍進攻襄陽,折家就會從江西馳援,與何灌一道抵抗。

何灌的軍隊還好說,但折家的部隊確實剽悍善戰,不管是城池攻防,還是野外爭雄,都是一把好手。而且據說折家是宗族氏的隊伍,軍中的統兵官都是折家子弟,所以凝聚力極強,中原百姓稱呼他們爲“折家軍”。硬碰硬去打的話,很難說有必勝的把握。

就在兀朮絞盡腦汁,苦思策略時,徐衛就已經洞察到女真人和党項人的動作。西軍收復全陝之役,止兵於綏德。並沒有進攻行政上歸河東,但地理上歸陝西的麟府豐三州和晉寧一軍,何解?就是考慮到和西夏的關係。以西軍當時在鄜延一路的兵力,要拿下這片黃河以西的地區,簡直易如反掌。可現在,女真人把賞賜西夏土地,拉攏的意味非常明顯。

徐衛官邸

儘管徐紹在世時,幾次提醒紫金虎要多讀書,但徐衛只聽進去了一點點。因爲他只看兩種書,一種是兵書,一種是史書。兵書可以教他怎麼打仗,史書可以教他怎麼處世,舍此之外,就是讀遍諸子百家,又有何用?

鑑於這個原因,徐衛的書房裡雖然擺滿了典籍,但絕大部分都是陳設。能進徐衛書房的人極少,張慶倒是其中一個。

此時,徐衛坐在書案後,桌上散亂地放着幾本書,其中一本翻開,上面還有他作的筆記和標註。不過他的注意力現在根本沒有書本上。張慶坐在他案桌前方的側面,翹着腿,捧着茶杯,這跟人前拘謹恭敬的模樣大不相同。

“金將豐州賜給党項,沒有其他原因,就是拉攏。女真人大概也察覺到了党項的不滿,以及和我方的聯絡。”徐衛面容肅穆。

張慶放下茶杯,坐正身子,嘖了一聲:“我始終覺得党項人靠不住,太尉不妨想想,西夏是金之藩屬,然就因爲女真人食言,未割讓土地,他們就能起大軍入延安。對宗主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我們?”張慶道。

徐衛搖了搖頭:“那不重要,聯絡西夏契丹,更多的是爲了營造聲勢,向金人施壓。本來也沒指望它就能反戈一擊,聯合攻金。我現在擔心的是,女真人突然這麼一個舉動,是隻爲了安撫党項,或者有其他深意?”

張慶琢磨着這話,良久,吸了口氣:“該不是女真人又想撕毀和議,再度南侵吧?”

“這卻不好說,現在金國國內也不太平,你算算,幾年間,開國元勳接連被打倒誅殺,黨爭何其厲害?從宣和七年算起,宋金廝殺了十多載,這期間,從來沒有超過三年以上的和平時期。我們固然損失慘重,但女真人也不好過。此前,連續三次大的戰役都以金軍敗北收場,按道理說,女真人應該要消停一段時間。但不排除爲了轉移國內矛盾,而對外用兵的可能。”徐衛分析道。

張慶聽了這話,試探着問道:“那有沒有可能來犯陝西?”

徐衛斷然否決:“不會,在西軍手裡他們討不到便宜。已經證明,金人想攻取川陝,再沿長江東進的策略行不通了。前些年,他們猛攻襄漢,其實就已經很說明問題。現在金國已經放棄這種大迂迴的戰略。”

“那就好辦了,他想打就打吧,反正也有折郡王何太保他們應付。我們左右是一門心思撲在重建上了。”張慶笑道。

徐衛看他一眼,也笑道:“你回憶一下,歷次金軍大舉進攻,有哪一回咱們西軍能置身事外的?就算金軍不針對西軍,我們也每每四出救援。”

“是啊,這些年下來,非但陝西面目全非,四川也跟着遭殃。”張慶由衷嘆道,忽又補上一句“這次如果金軍再來,我們就不動了。朝廷遠在江南,而綿州現在不可能再左右得了太尉。”

徐衛起身踱了出來,邊走邊道:“話是這麼說,但萬一打得兇了,又有人想着西軍救火,如之奈何?”

張慶一時沉默,現在徐衛已經是川陝最高長官之一,跟王庶是平級,後者不可能指揮得動他,而且兵權實際上在制置司,只有江南能命令紫金虎。但徐太尉在對待朝廷的事務上一向謹慎,因爲咱們還沒到可以飛揚跋扈,無視江南的地步。

腦中靈光一閃,張黑臉笑了起來:“太尉不是說女真人賜豐州給西夏,是爲拉攏安撫麼?再加上川陝疲敝,邊界衝突又不斷,我想我們有足夠的理由擁兵休養。”

徐衛未置可否,只是嘆道:“仗打太多也不是好事。”現在金軍的優勢正逐漸消失,繼續打下去,打到雙方實力持平均衡的那一天,如果朝廷要進取還好說,否則,歷史上有太多的明證。

張慶深明其意,點頭道:“從來都是飛鳥盡,良弓藏。”

第429章 兄弟聯手第366章 民變第563章 神兵天降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八百五十八章第615章 養寇第八百三十八章第263章 後顧無憂第301章 接手三州第227章 還以顏色第398章 劍指鄜州第315章 集結耀州第770章 徐九仗義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680章 割地求和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146章 升官第230章 煙消雲散第89章 勸降第488章 復出?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163章 勝利在望第351章 全城動員第389章 劉子羽第188章 神秘人物第29章 執照到手 正式營業第八百三十四章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200章 嚴肅點 拜堂呢第七百四十四章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276章 難兄難弟第77章 韓世忠第102章 張九月第231章 中秋故人來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57章 饅頭第806章 協商起事第79章 逼宮第351章 全城動員第91章 援兵第685章 勢如破竹第617章 面具戰將第617章 面具戰將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793章 角力第687章 遼軍復國第141章 定情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226章 河東變故第540章 早渡黃河第763章 決戰前夕第780章 拿什麼封賞你?我的大帥們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87章 霹靂炮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736章 怎麼回事第269章 堅如磐石第236章 議升官第264章 軍閥規劃第214章 鐵浮屠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八百三十三章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146章 升官第345章 東京來人第507章 曙光初現第701章 河東總動員第811章 雞飛狗跳第53章 梟首第659章 忠奸自辨第319章 震天雷第275章 兄弟密謀第536章 陰雲再起第七百四十四章第七百四十五章第272章 逼近關中第690章 人心向背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第八百七十三章第449章 西軍奮起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111章 睚眥必報第62章 熟人特別多第四百一十一章第177章 兄弟聚首第383章 送別李綱第644章 徐九又當爹第49章 欲擒故縱第577章 攻破城門第827章 天倫第701章 河東總動員第28章 閻王與小鬼第698章 初生之犢不畏虎第697章 太原!太原!第559章 十三萬步騎!反攻!第514章 朱記關首戰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649章 徐郡王